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支撐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垂直管道支撐結構。
背景技術:
在工業(yè)生產中,通常管道在使用中會產生振動,特別是高溫高壓管道會有強烈振動,目前常用管道支吊架來限制管道位移和控制管道振動。管道支吊架一般包括有用于固定管道的管部和兩端分別用于連接管部和根部的拉桿,但在對管道吹管等各種工況下,由于管道受力和載荷的變化,拉桿經常會出現(xiàn)偏角嚴重超過允許值、彈簧被壓死甚至被拉壞的情況,適應性差,并影響管道的安全運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垂直管道支撐結構,能夠適應各種工況下受力和載荷的變化,適應范圍廣,保證管道的安全運行。
為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垂直管道支撐結構,包括限位框架、與限位框架連接的根部、用于夾持垂直管道的管夾,管夾設有伸入限位框架的夾合部,夾合部與限位框架之間在第一方向上相互抵接,夾合部與限位框架之間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均存在間隙,第一方向與垂直管道的軸向方向平行布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中任意兩個方向相互垂直。
管夾與垂直管道固定連接,垂直管道的受力和載荷變化都會傳遞到管夾,限位框架對管夾的夾合部進行限位,限位框架能承受第一方向上的荷載,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限位框架和夾合部之間存在間隙,使得垂直管道可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自由膨脹,且垂直管道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動時,對限位框架的強度無影響,該支撐結構能適應各種工況下受力和載荷的變化,適應范圍廣,保證支撐結構的約束與關系的應力計算模型一致,保證管道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
下面對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進一步的是,限位框架和夾合部之間在第一方向上設有層疊放置的聚四氟乙烯板和不銹鋼板。減少限位框架和夾合部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使管道更好地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自由膨脹。
進一步的是,管夾設有對稱布置的兩個夾合部,限位框架、根部均與夾合部一一對應。使該支撐結構支撐更穩(wěn)固,進一步保證管道的安全運行。
進一步的是,限位框架圍繞夾合部布置,限位框架設有供夾合部伸入的限位口。使夾合部可沿著限位口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動,保證管道的自由膨脹,也便于限位框架和夾合部的安裝和調整。
進一步的是,限位框架包括多根邊框,多根邊框首尾依次連接并圍設形成限位口。
進一步的是,邊框為型鋼,邊框設有加強筋。加強限位框架的強度,使該支撐結構承受載荷的能力更強。
進一步的是,根部包括至少一根與限位框架連接的立桿。
進一步的是,立桿有多根,立桿均勻布置于限位框架的底部,相鄰兩個立桿之間連接有加強桿。加強根部的強度,使限位框架固定地更穩(wěn)固,防止在工作過程中的移動,使該支撐結構承受載荷的能力更強。
進一步的是,立桿為型鋼。
進一步的是,該支撐結構為型鋼框架式結構。使該支撐結構的承受載荷大,當管道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動時,對框架強度無影響,能適應各種工況下受力和載荷的變化,適應范圍廣。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管夾與垂直管道固定連接,垂直管道的受力和載荷變化都會傳遞到管夾,限位框架對管夾的夾合部進行限位,限位框架能承受第一方向上的荷載,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限位框架和夾合部之間存在間隙,使得垂直管道可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自由膨脹,且垂直管道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動時,對限位框架的強度無影響,該支撐結構能適應各種工況下受力和載荷的變化,適應范圍廣,保證支撐結構的約束與關系的應力計算模型一致,保證管道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垂直管道支撐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截面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限位框架,110.限位口,20.根部,210.立桿,30.管夾,310.夾合部,40.聚四氟乙烯板,50.不銹鋼板,60.加強桿,70.垂直管道,80.加強筋,90.承載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垂直管道支撐結構,包括限位框架10、與限位框架10連接的根部20、用于夾持垂直管道70的管夾30,管夾30設有伸入限位框架10的夾合部310,夾合部310與限位框架10之間在第一方向上相互抵接,夾合部310與限位框架10之間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均存在間隙,第一方向與垂直管道70的軸向方向平行布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中任意兩個方向相互垂直。
管夾30與垂直管道70固定連接,垂直管道70的受力和載荷變化都會傳遞到管夾30,限位框架10對管夾30的夾合部310進行限位,限位框架10能承受第一方向上的荷載,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限位框架10和夾合部310之間存在間隙,使得垂直管道70可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自由膨脹,且垂直管道70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動時,對限位框架10的強度無影響,該支撐結構能適應各種工況下受力和載荷的變化,適應范圍廣,保證支撐結構的約束與關系的應力計算模型一致,保證管道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第一方向為Z方向,第二方向為Y方向,第三方向為X方向。
如圖1和2所示,限位框架10和夾合部310之間在Z方向上設有層疊放置的聚四氟乙烯板40和不銹鋼板50,減少限位框架10和夾合部310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使管道更好地在X方向和Y方向自由膨脹。限位框架10和夾合部310之間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其他材質的板用來減少限位框架10和夾合部310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
如圖1所示,限位框架10圍繞夾合部310布置,限位框架10設有供夾合部310伸入的限位口110,使夾合部310可沿著限位口110在X方向和Y方向移動,保證管道的自由膨脹,也便于限位框架10和夾合部310的安裝和調整。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管夾30設有對稱布置的兩個夾合部310,限位框架10、根部20均與夾合部310一一對應,使該支撐結構支撐更穩(wěn)固,進一步保證管道的安全運行。
如圖1所示,限位框架10包括多根邊框,多根邊框首尾依次連接并圍設形成限位口110,邊框為型鋼,邊框設有加強筋80,加強限位框架10的強度,使該支撐結構承受載荷的能力更強。
在本實施例中,邊框為H型鋼,邊框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采用槽鋼等其他形式的型鋼。
如圖1所示,根部20包括多根與限位框架10連接的立桿210,立桿210均勻布置于限位框架10的底部,立桿210遠離限位框架10的一端與現(xiàn)場的承載結構連接,如鍋爐鋼架等,使管道載荷轉移到現(xiàn)場的承載結構90上,且相鄰兩個立桿210之間連接有加強桿60,加強根部20的強度,使限位框架10固定地更穩(wěn)固,防止在工作過程中的移動,使該支撐結構承受載荷的能力更強。
在本實施例中,立桿210和加強桿60均為H型鋼,立桿210和加強桿60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采用槽鋼等其他形式的型鋼,立桿210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一根以上。
如圖1所示,該支撐結構為型鋼框架式結構,使該支撐結構的承受載荷大,當管道在X方向和Y方向移動時,對框架強度無影響,能適應各種工況下受力和載荷的變化,適應范圍廣。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