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航空流體管路接頭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航空液壓管路結構中常用的74度擴口式接頭結構參照的標準為《HB-4-1擴口管連接件通用規(guī)范》。其中管路和接頭的連接形式為:使用沖模對將管道進行擴口加工,加工成喇叭狀,形成74度內錐面;將接頭加工成74度外錐面;借助附加的螺母和平管嘴,使用螺紋結構施加壓緊力,將內外錐面壓緊,從而形成密封連接結構。
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在重復裝配的情況下,管道材料變形越來越困難。為實現(xiàn)結構密封,需要的安裝力矩不斷增大,直至超過螺母承受極限,仍會出現(xiàn)無法完全密封的現(xiàn)象。當出現(xiàn)此種情況時,修復的方法只能是更換管道。而此種修復方法在機體內操作十分復雜。
為提高密封性能和可修復性,現(xiàn)有技術如《GB/T3758-2008卡套式管接頭用錐密封焊接接管》中提到的一種流體密封方式:在錐密封結構中增加密封圈;將密封圈安裝在焊接錐體的槽內;焊接錐體所謂“公頭”與管道之間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該技術僅適用于焊接接管。現(xiàn)有一種專利(公告號:CN 205013907U)提到的一種涉及航空發(fā)動機技術領域提到的改進結構:將密封圈置于內錐面所謂“母頭”的槽內。因此該專利技術同樣僅適用于內錐面所謂“母頭”與管道焊接連接的結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密封效果差、更換管道困難的不足,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航空流體管路接頭。
本發(fā)明包括螺母、管道、接頭和平管嘴,將平管嘴套裝在管道的外圓周上,并使該平管嘴一端的內錐面與所述管道錐段的外表面貼合。螺母的一端通過螺紋套裝在所述接頭的外圓周表面,螺母的另一端壓在所述平管嘴等徑段的外圓周表面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密封圈。在接頭與管道的配合面上加工有密封圈槽,將所述密封圈嵌裝在該密封圈槽內。
所述密封圈槽的橫截面為半圓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或梯形。
在所述密封圈和接頭之間涂覆粘結劑,以將該密封圈固定在密封圈槽內。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適用于內錐面由管壁構成的密封結構。在74度擴口式接頭參照《HB-4-1擴口管連接件通用規(guī)范》原有錐面密封結構的基礎上,增加一級密封結構。在原有密封結構失效的情況下,第二級密封結構能實現(xiàn)原有的密封功能。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在接頭外錐面加工有密封槽,在該密封槽內放置密封圈。通過該密封圈與管道的配合形成第二級密封,增強了結構的密封性能。密封圈的結構對原有的第一級密封結構不產生消極影響。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1、雙重密封結構,提高了系統(tǒng)密封的可靠性;
2、在原有的74度擴口式接頭結構出現(xiàn)問題時,在不更換管道的條件下,通過直接更換接頭可以修復系統(tǒng),完成維修升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1是螺母,2是管道,3是密封圈,4是接頭,5是平管嘴。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是一種航空流體管路接頭結構組件,是對現(xiàn)有技術進行改進得到的。
本實施例包括螺母1、管道2、密封圈3、接頭4和平管嘴5。
改進時,在所述接頭4與管道2的配合面上加工有密封圈槽,將密封圈3嵌裝在該密封圈槽內。所述管道2的配合面與接頭的配合面貼合。將平管嘴5套裝在管道2的外圓周上,并使該平管嘴一端的內錐面與所述管道錐段的外表面貼合。螺母1的一端通過螺紋套裝在所述接頭4的外圓周表面,螺母的另一端壓在所述平管嘴等徑段的外圓周表面上,從而將接頭與管道固連。
所述的管道2、螺母1和平管嘴5均為現(xiàn)有技術。
所述密封槽的橫截面根據密封圈的特性,可以是半圓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本實施例中,密封圈3為橡膠“O”型圈。
為防止密封圈3從接頭4滑脫,在密封圈3和接頭4之間涂覆粘結劑,以將該密封圈固定在密封槽內。
本實施例中,管道2和接頭4之間的錐面形成第一級密封面。密封圈3安裝在接頭4的密封槽內,通過該密封圈3在管道2和接頭4之間形成第二級密封。
當?shù)谝患壝芊饷嬉驗橹貜脱b配而變形更加困難,導致密封失效時,通過密封圈形成的第二級密封能夠起到密封的作用。
當現(xiàn)有技術的接頭發(fā)生泄漏時,使用本實施例的接頭4和密封圈3代替現(xiàn)有技術接頭,無須更換管道2、螺母1和平管嘴5,即可修復結構,實現(xiàn)管接頭的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