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下采油樹測試樁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下采油樹測試樁,所述水下采油樹包括用于安裝導向的隔離短節(jié),所示水下采油樹測試樁包括:底座;模擬井口頭,其豎直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模擬井口頭用于固定水下采油樹,所述模擬井口頭沿徑向設有所述隔離短節(jié)相配合的容納空間;及堵頭,其設置在所述容納空間的中部,以將所述容納空間隔離成上、下兩個部分;其中,所述模擬井口頭的側壁設有壓力注入孔,其將所述容納空間的上部分與外界聯(lián)通。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簡單、操作方便,密封點少,降低了試驗過程中發(fā)生泄漏的可能性,提高了試驗的成功率。
【專利說明】
水下采油樹測試樁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氣鉆采裝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水下采油樹的測試工裝。
【背景技術】
[0002]水下采油樹是連接到海底井口裝置上的全套設備,目的是用于控制油氣井生產(chǎn)時井口的流量和壓力,管理采油或采氣作業(yè),或者注水和注氣作業(yè),也可以進行井下修井作業(yè)。水下采油樹測試粧,是采油樹試驗工裝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水下采油樹本體靜水壓測試和氣密封測試、防磨套筒內部靜水壓測試、隔離短節(jié)的外部靜水壓測試的測試工裝。同時也具有采油樹運輸過程中支架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yōu)點。
[0004]本實用新型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操作簡便,工作可靠性高的水下采油樹測試粧。
[0005]為了實現(xiàn)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yōu)點,提供了一種水下采油樹測試粧所述水下采油樹包括用于安裝導向的隔離短節(jié),所述水下采油樹測試粧包括:
[0006]底座;
[0007]模擬井口頭,其豎直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模擬井口頭用于固定水下采油樹,所述模擬井口頭沿徑向設有所述隔離短節(jié)相配合的容納空間;及
[0008]堵頭,其設置在所述容納空間的中部,以將所述容納空間隔離成上、下兩個部分;
[0009]其中,所述模擬井口頭的側壁設有壓力注入孔,其將所述容納空間的上部分與外界聯(lián)通。
[0010]優(yōu)選地,所述模擬井口頭的外壁上端設置H4井口連接器,以將所述水下采油樹鎖緊至所述模擬井口頭上;所述容納空間的上端設有密封面,以與所述水下采油樹構成高壓密封。
[0011 ]優(yōu)選地,所述壓力注入孔設置在所述模擬井口頭的下部;
[0012]其中,所述模擬井口頭的側壁還設有排泄孔,其將所述容納空間的上部分與外界聯(lián)通,所述排泄孔與所述堵頭的上端面平齊,所述排泄孔與所述壓力注入孔通過豎向設置的通道連接,所述排泄孔靠近所述模擬井口頭的外壁一側的端部可拆卸地設置NPT堵頭。
[0013]優(yōu)選地,所述堵頭為圓柱形,其上端面設有用于吊裝堵頭的吊裝孔,所述堵頭的外壁沿圓周方向分別設有O型圈和擋圈。
[0014]優(yōu)選地,所述底座為正方形,其沿兩條對角線設有支撐,所述支撐上設有吊耳。
[0015]優(yōu)選地,所述模擬井口頭與所述底座之間設有圓鋼板,其外圓周均布8個螺栓以與所述支撐固定連接。
[0016]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操作簡便,工作可靠性高,能夠同時滿足水下采油樹本體、防磨套筒和隔離短節(jié)的水(氣)壓測試;完全能夠滿足采油樹部件FAT的工作需求。
[0018]2、本實用新型密封點少,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試驗過程中發(fā)生泄漏的可能性,提高了試驗的成功率。
[0019]3、本實用新型中的H4井口連接器與隔離短節(jié)外形相配合形成導向,既保證試驗時隔離短節(jié)能夠簡便的安裝進模擬井口頭內,又保證了隔離短節(jié)下部密封的可靠性。
[0020]4、本實用新型中的堵頭設置兩圈密封圈,保證了高壓試驗時密封的可靠性。
[0021]5、本實用新型的底座設置吊耳,保證了采油樹測試粧的起吊要求。
[0022]6、本實用新型中壓力注入孔的位置由傳統(tǒng)上位于模擬井口頭的中部轉換到了模擬井口頭的下部,避免了 H4連接器鎖緊后與壓力注入孔外側連接的注入管線產(chǎn)生干涉。
[0023]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yōu)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xiàn),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正視立體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0026]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堵頭的剖視圖;
[0027]圖4為水下采油樹的靜水壓試驗和氣密封試驗的剖視圖;
[0028]圖5為隔離短節(jié)的外部靜水壓試驗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jù)以實施。
[0030]需要說明的是,下述實施方案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guī)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yè)途徑獲得;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橫向”、“縱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31]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下采油樹測試粧,所述水下采油樹16包括用于安裝導向的隔離短節(jié)10,所述水下采油樹測試粧包括:
[0032]底座I;
[0033]模擬井口頭2,其豎直設置在所述底座I上,所述模擬井口頭2用于固定水下采油樹16,所述模擬井口頭2沿徑向設有所述隔離短節(jié)10相配合的容納空間3;及
[0034]堵頭4,其設置在所述容納空間3的中部,以將所述容納空間3隔離成上、下兩個部分;
[0035]其中,所述模擬井口頭2的側壁設有壓力注入孔5,其將所述容納空間的上部分與外界聯(lián)通。
[003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模擬井口頭2的外壁上端設置H4井口連接器18,以將所述水下采油樹16鎖緊至所述模擬井口頭2上;所述容納空間3的上端設有密封面7,以與所述水下采油樹16構成高壓密封。
[003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力注入孔5設置在所述模擬井口頭2的下部;
[0038]其中,所述模擬井口頭2的側壁還設有排泄孔6,其將所述容納空間3的上部分與外界聯(lián)通,所述排泄孔6與所述堵頭4的上端面平齊,所述排泄孔6與所述壓力注入孔5通過豎向設置的通道8連接,所述排泄孔6靠近所述模擬井口頭2的外壁一側的端部可拆卸地設置NPT堵頭,所述豎向通道8底部也可拆卸地設置NPT堵頭。
[003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堵頭4為圓柱形,其上端面設有用于吊裝堵頭的吊裝孔13,所述堵頭4的外壁沿圓周方向分別設有O型圈14和擋圈15。
[004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座I為正方形,其沿兩條對角線設有支撐12,所述支撐12上設有吊耳9。
[004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模擬井口頭2與所述底座I之間設有圓鋼板11,其外圓周均布8個螺栓以與所述支撐12固定連接。
[0042]如圖4所示,在水下采油樹靜水壓測試和氣密封測試時,通過懸臂吊將水下采油樹16吊起并坐放到模擬井口頭2上端,水下采油樹16上提供液壓釋放VX鋼圈17,再向H4連接器18提供液壓將水下采油樹16鎖緊到模擬井口頭2上,同時激勵VX鋼圈17密封,將液壓栗的加壓管線連接到模擬井口頭2的壓力注入孔5,從水下采油樹16上端注水,將注滿時停止注水,通過液壓栗的加壓管線打壓,同時通過水下采油樹16上的排氣孔19排氣。水下采油樹16內部空氣排空之后,堵塞排氣孔19。通過加壓管線打壓完成本體靜水壓試驗。本體氣密封測試時無需注水,通過加壓管線注氮氣完成試驗。
[0043]如圖5所示,在隔離短節(jié)的外部靜水壓測試時,將隔離短節(jié)10安裝到水下采油樹16的下部,然后通過懸臂吊將水下采油樹16吊起并坐放到模擬井口頭2上端,水下采油樹16上提供液壓釋放VX鋼圈17,再向H4連接器18提供液壓將水下采油樹16鎖緊到模擬井口頭2上,同時激勵VX鋼圈17密封,通過水下采油樹16上的打壓孔注水排空空氣,打壓完成隔離短節(jié)的外部靜水壓試驗。
[0044]本實用新型采用模擬井口頭和工字鋼支架相連接的結構,其結構緊湊、簡單、操作方便。同時實用新型密封點少,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試驗過程中發(fā)生泄漏的可能性,提高了試驗的成功率,完全能夠符合水下采油樹及其相關部件的地面性能測試的要求。
[0045]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xiàn)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jié)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
【主權項】
1.一種水下采油樹測試粧,所述水下采油樹包括用于安裝導向的隔離短節(jié),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模擬井口頭,其豎直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模擬井口頭用于固定水下采油樹,所述模擬井口頭沿徑向設有所述隔離短節(jié)相配合的容納空間;及 堵頭,其設置在所述容納空間的中部,以將所述容納空間隔離成上、下兩個部分; 其中,所述模擬井口頭的側壁設有壓力注入孔,其將所述容納空間的上部分與外界聯(lián)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采油樹測試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擬井口頭的外壁上端設置H4井口連接器,以將所述水下采油樹鎖緊至所述模擬井口頭上;所述容納空間的上端設有密封面,以與所述水下采油樹構成高壓密封。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采油樹測試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注入孔設置在所述模擬井口頭的下部; 其中,所述模擬井口頭的側壁還設有排泄孔,其將所述容納空間的上部分與外界聯(lián)通,所述排泄孔與所述堵頭的上端面平齊,所述排泄孔與所述壓力注入孔通過豎向設置的通道連接,所述排泄孔靠近所述模擬井口頭的外壁一側的端部可拆卸地設置NPT堵頭。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采油樹測試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為圓柱形,其上端面設有用于吊裝堵頭的吊裝孔,所述堵頭的外壁沿圓周方向分別設有O型圈和擋圈。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采油樹測試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為正方形,其沿兩條對角線設有支撐,所述支撐上設有吊耳。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采油樹測試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擬井口頭與所述底座之間設有圓鋼板,其外圓周均布8個螺栓以與所述支撐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G01N3/12GK205719797SQ201620312292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4日
【發(fā)明人】李松, 李盛華, 李紅, 蘇強, 佘運玖
【申請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