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計算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一般地涉及一種便攜式計算機,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無需附加外圍設備就可以進行無線數據通信的便攜式計算機。
便攜式計算機的優(yōu)勢就在于便攜性,引入無線調制解調器技術后,無論在那里均可以進行無線通信。
如
圖1所示,可以利用無線調制解調器進行通信的傳統(tǒng)便攜式計算機包括無線調制解調器卡110,用于進行數據通信,連接到設置在主體102上的PCMCIA(個人計算機存儲卡國際聯(lián)合會)插件槽(未示出)或者USB(通用串行總線)端口(未示出);蜂窩式電話120,用于無線訪問預定服務器(未示出)并將數據發(fā)送到該服務器和從該服務器接收數據;電纜130,用于連接蜂窩式電話。
無線調制解調器卡110將主體102輸出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并通過蜂窩式電話120將該模擬信號發(fā)送到服務器。此外,通過蜂窩式電話120,無線調制解調器卡110還將從服務器接收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將該數字信號發(fā)送到主體102。
如上所述,在傳統(tǒng)便攜式計算機中,通過利用與無線調制解調器卡110實現電連接的蜂窩式電話120訪問服務器,可以在任何位置進行數據通信。
然而,在傳統(tǒng)便攜式計算機中,缺少無線調制解調器卡、蜂窩式電話以及用于連接無線調制解調器卡和蜂窩式電話的電纜中之任一,就不可能進行數據通信。
以下將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其它目的和優(yōu)勢,并且根據以下說明,本發(fā)明的其它目的和優(yōu)勢將變得更加明顯,或者通過實施本發(fā)明,獲知本發(fā)明的其它目的和優(yōu)勢。
利用便攜式計算機可以實現本發(fā)明的此目的以及其它目的,該便攜式計算機包括主體,裝備了具有CPU的主板;以及電源,用于對主板提供電能,該便攜式計算機還包括無線通信部分;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運行無線通信部分;以及控制部分,用于控制連接器將電能從電源傳輸到無線通信部分以在為了運行無線通信部分而執(zhí)行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時運行無線通信部分;該無線通信部分包括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設置在主體上、用于利用RF信號無線發(fā)送和接收預定數據;AD轉換器,用于將通過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接收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將該數字信號發(fā)送到CPU,并將從CPU接收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以及通過RF接收與發(fā)送部分發(fā)送此模擬信號;以及連接器,電連接到電源并將電能從電源輸送到無線通信部分。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將無線通信部分設置在主板上。無線通信部分包括與主板分離并電連接到主板的子板。連接器包括通過其在主板與AD轉換器之間發(fā)送數據的USB線。連接器控制送到無線通信部分的電能,并且在為了運行無線通信部分而運行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時,通過將控制信號發(fā)送到連接器,控制部分對將從電源送到無線通信部分的電能進行控制。
如圖2和圖3所示,便攜式計算機1包括主體2,裝備了CPU21;以及LCD(液晶顯示器)5,用于顯示由從主體2接收的圖像信號獲得的圖像。
主體2包括外殼10,形成外表;主板20,安裝有用于自舉計算機系統(tǒng)的BIOS-RO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tǒng)只讀存儲器,未示出);硬盤驅動器50,在其內存儲操作系統(tǒng)51;以及多個硬件部件,例如對計算機系統(tǒng)供電的電源60。
將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53和操作系統(tǒng)51(例如Windows)存儲到硬盤驅動器50內。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53驅動無線通信部分30(如下所述)以使計算機系統(tǒng)訪問預定服務器,從而將數據發(fā)送到服務器并從服務器接收數據。
在主板20上設置無線通信部分30,無線通信部分30包括RF(射頻)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利用RF信號無線發(fā)送和接收預定數據;AD轉換器33,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反之亦然,以通過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進行發(fā)送和接收;連接器36,用于傳輸電源60提供的電能;以及控制部分37,對通過連接器36傳輸的電能進行控制。
存儲在硬盤驅動器50內的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運行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并通過用戶操作,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訪問服務器,從而將數據無線發(fā)送到服務器并從服務器無線接收數據。利用RF信號,通過天線40,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將AD轉換器33轉換的模擬信號發(fā)送到服務器。此外,通過天線40,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還從服務器接收模擬信號,并通過AD轉換器33將該信號發(fā)送到主體2。
AD轉換器33包括接收轉換電路34,將通過天線、利用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接收的預定IF(中頻)模擬信號下變頻為基帶模擬信號,并將該基帶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發(fā)送轉換電路35,將CPU21輸出的信號轉換為基帶模擬信號,然后將該基帶模擬信號上變頻為IF模擬信號,從而通過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發(fā)送IF模擬信號。
如圖3所示,連接器36電連接到主板20的USB線,并在控制部分37的控制下,將電源60的電能發(fā)送到無線通信部分30。此外,通過USB線41,連接器36將通過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接收的、被AD轉換器33轉換為數字信號的數據傳輸到CPU21,并通過USB線41將從CPU21接收的數字信號傳輸到AD轉換器33的發(fā)送轉換電路35。
控制部分37包括設置在無線通信部分30內的微控制器,并對連接器36進行控制,從而對從CPU21傳輸到無線通信部分30的電能進行控制。在不執(zhí)行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53時,連接器36切斷電源60提供的電能。然而,在執(zhí)行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53時,控制部分37用電方法控制連接器36將電源60的電能傳輸到無線通信部分30。
為了利用這種配置在便攜式計算機1內進行無線數據通信,在用戶執(zhí)行存儲在硬盤驅動器50內的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53時,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53命令控制部分37將控制信號發(fā)送到連接器36,從而運行無線通信部分30。根據控制部分37的控制信號,連接器36將電能從電源60傳輸到無線通信部分30,從而運行無線通信部分30。
通過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無線通信部分30訪問服務器,從而將數據發(fā)送到服務器并從服務器接收數據。其中通過連接器36的USB線41,將CPU21輸出的數字數據發(fā)送到AD轉換器33的發(fā)送轉換電路35。然后,發(fā)送轉換電路35將通過USB線41接收的數字數據轉換為基帶模擬信號,將基帶模擬信號上變頻為IF模擬信號并將IF模擬信號發(fā)送到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通過天線40,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將IF模擬信號發(fā)送到服務器。
此外,將通過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從服務器接收的IF模擬信號發(fā)送到AD轉換器33的接收轉換電路34。接收轉換電路34將接收的IF模擬信號下變頻為基帶模擬信號,將基帶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通過USB線41將該數字信號發(fā)送到CPU21。
另一方面,如果用戶關閉運行無線通信部分30的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53,則控制部分37將控制信號發(fā)送到連接器36,并控制連接器36切斷從電源60傳輸到無線通信部分30的電能。控制部分37對從電源60傳輸到無線通信部分30的電能進行控制,從而有效控制電能。此外,由于無線通信部分30安裝在便攜式計算機1上,所以無需附加諸如圖1所示的電纜130的外圍設備,便攜式計算機1可以進行無線數據通信。
在上述說明中,將無線通信部分30設置在主板20內。然而,如圖4所示,通過將無線通信部分30a設置在與主板20a分離并與主板20a實現電連接的子板上,還可以實現另一種本發(fā)明實施例。在這種情況下,在主板20a內,對無線通信部分30a的連接器36a設置連接器接收裝置23,用于進行數據通信和提供電能。
在上述說明中,控制部分37包括設置在無線通信部分30a內的微控制器。然而,控制部分37包括無線通信部分30a的裝置驅動器。在這種情況下,在自舉操作系統(tǒng)51時,運行控制部分37,并在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53運行無線通信部分30時,通過將控制信號發(fā)送到連接器36a,對連接器36a進行控制。
如上所述,利用通過RF信號發(fā)送和接收預定數據的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以及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和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從而通過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31進行發(fā)送和接收的AD轉換器33,無需附加諸如圖1所示電纜130的外圍設備,便攜式計算機1就可以進行無線數據通信。
如上所述,提供了一種無需附加外圍設備就可以進行無線數據通信的便攜式計算機。
盡管對本發(fā)明的幾個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是,顯然,在權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述本發(fā)明實質范圍內,本技術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對其進行各種變更。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計算機,該便攜式計算機包括主體,裝備了具有CPU的主板;電源,將電能送到主板,該便攜式計算機包括無線通信部分,包括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設置在主體上,與主板電連接,用于利用RF信號無線發(fā)送和接收預定數據;AD轉換器,用于將通過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接收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將該數字信號發(fā)送到CPU,并將從CPU接收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以及通過RF接收與發(fā)送部分發(fā)送此模擬信號;以及連接器,電連接到電源并將電能從電源輸送到無線通信部分;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運行無線通信部分;以及控制部分,用于控制連接器將電能從電源傳輸到無線通信部分以在為了運行無線通信部分而執(zhí)行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時運行無線通信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計算機,其中在主板內設置無線通信部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計算機,其中無線通信部分包括與主板分離并電連接到主板的子板。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計算機,其中連接器包括通過其在主板與AD轉換器之間發(fā)送數據的USB線。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計算機,其中連接器對送到無線通信部分的電能進行控制,以及在執(zhí)行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來運行無線通信部分時,通過將控制信號發(fā)送到連接器,控制部分對從電源送到無線通信部分的電能進行控制。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計算機,其中連接器包括通過其在主板與AD轉換器之間發(fā)送數據的USB線。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計算機,其中連接器對送到無線通信部分的電能進行控制,以及在執(zhí)行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來運行無線通信部分時,通過將控制信號發(fā)送到連接器,控制部分對從電源送到無線通信部分的電能進行控制。
8.一種便攜式計算機,該便攜式計算機包括主板,包括CPU;以及無線調制解調器,電源對所述主板提供電能,在CPU與與其進行有效通信的無線調制解調器之間發(fā)送和接收數字數據,其中無線調制解調器包括AD轉換器,用于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用于發(fā)送和/或接收所述AD轉換器轉換的模擬信號,并將該信號作為數字信號發(fā)送到所述CPU;控制部分,根據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對從電源傳輸到無線調制解調器的電能進行有效接通和斷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便攜式計算機,其中所設置的無線調制解調器作為與主板分離并與主板電連接的子板。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便攜式計算機,其中該便攜式計算機進一步包括將子板連接到主板的連接器,并且該連接器包括通過其在主板與AD轉換器之間發(fā)送數據的USB線。
11.一種利用包括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的便攜式計算機和網絡服務器進行無線網絡通信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通過便攜式計算機的天線,從網絡服務器接收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將由模擬信號轉換得到的數字信號發(fā)送到CPU;將從CPU接收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利用便攜式計算機的天線,將由從CPU接收的數字信號轉換來的模擬信號發(fā)送到網絡服務器;執(zhí)行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以及根據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的執(zhí)行過程,控制電能分別進行相應轉換和發(fā)送。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過程進一步包括發(fā)送控制信號以在執(zhí)行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時接通送到無線調制解調器的電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披露了一種便攜式計算機,該便攜式計算機包括主體,裝備了具有CPU的主板;以及電源,用于對主板提供電能,該便攜式計算機還包括無線通信部分,該無線通信部分包括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設置在主體上、用于利用RF信號無線發(fā)送和接收預定數據;AD轉換器,用于將通過RF發(fā)送與接收部分接收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將該數字信號發(fā)送到CPU,并將從CPU接收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以及通過RF接收與發(fā)送部分發(fā)送此模擬信號。該便攜式計算機進一步包括連接器,電連接到電源并將電能從電源輸送到無線通信部分;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運行無線通信部分;以及控制部分,用于控制連接器將電能從電源傳輸到無線通信部分以在為了運行無線通信部分而執(zhí)行無線調制解調器軟件程序時運行無線通信部分。因此,無需附加外圍設備,該便攜式計算機可以進行無線數據通信。
文檔編號G06F1/32GK1417659SQ0212442
公開日2003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11月6日
發(fā)明者金文圭, 李秉來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