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及電子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及電子設備,所述觸控蓋板包括:觸控面板,所述觸控面板包括:顯示區(qū)以及設置有第一觸控感應陣列的非顯示區(qū),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包括多個第一觸控感應點;指紋識別芯片,所述指紋識別芯片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二觸控感應陣列,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包括多個第二觸控感應點;其中,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與所述第二感應陣列之間設置有異方性導電膠,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點與所述第二觸控感點通過所述異方性導電膠一一對應導通。在制作所述觸控蓋板及包括所述觸控蓋板的電子設備時,無需打孔操作,降低了制備工藝難度以及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及電子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指紋識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0002]本部分旨在為權利要求書中陳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處的描述可包括可以探究的概念,但不一定是之前已經想到或者已經探究的概念。因此,除非在此指出,否則在本部分中描述的內容對于本申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而言不是現(xiàn)有技術,并且并不因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認是現(xiàn)有技術。
[0003]隨著移動通信網絡的發(fā)展和應用軟件的豐富,手機已成為移動終端的發(fā)展趨勢。手機配備了豐富的硬件接口可開放性的操作系統(tǒng),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功能強大的信息處理平臺,因此手機不僅僅是一部通話工具,它還有可能是一臺GPS設備、高清攝像機、游戲機、Web入口等等。更確切的說,它還是一臺與互聯(lián)網連接的掌上電腦。
[0004]由于手機的上述功能,因此在手機上存儲個人信息、聯(lián)系人信息、照片、視頻,甚至還有一些企業(yè)的敏感信息等,是十分常見的情況,而確保上述信息安全至關重要,所以手機的加密設計成為當前手機安全設計中的一種重要措施。指紋識別加密方式以其安全可靠性高,成為手機加密設計的一種主要實現(xiàn)方式。
[0005]為使得手機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現(xiàn)有技術是采用LGA (Land Grid Array,柵格陣列封裝)封裝技術,在手機背板上直接貼合指紋識別芯片,然后直接在手機蓋板的Home鍵位置打孔露出觸控感應區(qū)域,以便所述指紋識別芯片能進行指紋檢測。但是對于觸控手機,其蓋板是觸摸蓋板玻璃,Home鍵位置沒有打孔,是直接通過觸控蓋板進行觸控控制的。因此,如何不打孔實現(xiàn)手機的指紋識別功能,是當前手機設計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觸控蓋板及電子設備,無需打孔即可實現(xiàn)電子設備的指紋識別功能。
[0007]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該觸控蓋板包括:
[0009]觸控面板,所述觸控面板包括:顯示區(qū)以及設置有第一觸控感應陣列的非顯示區(qū),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包括多個第一觸控感應點;
[0010]指紋識別芯片,所述指紋識別芯片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二觸控感應陣列,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包括多個第二觸控感應點;
[0011]其中,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與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之間設置有異方性導電膠,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點與所述第二觸控感點通過所述異方性導電膠一一對應導通。
[0012]優(yōu)選的,在上述觸控蓋板中,所述指紋識別芯片的解碼集成電路設置在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背離所述顯示區(qū)的非顯示區(qū)。[0013]優(yōu)選的,在上述觸控蓋板中,所述指紋識別芯片的解碼集成電路與所述指紋識別芯片集成在同一娃片襯底上。
[0014]優(yōu)選的,在上述觸控蓋板中,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為ITO電極,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為ITO電極或Au電極。
[0015]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上述任一實施方式所述的觸控蓋板。
[0016]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觸控蓋板在所述觸控面板的非顯示區(qū)設置第一觸控感應陣列,在所述指紋識別芯片的上表面設置第二觸控感應陣列,并通過異方性導電膠使得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與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對應導通,從而在所述指紋識別芯片與所述觸控面板之間形成無間隙的通訊連接,所以,采用所述觸控蓋板的電子設備無需打孔即可實現(xiàn)指紋識別功能。另外,所述觸控蓋板的第一觸控感應陣列的設置不局限于電子設備的Home鍵的位置。因此,在制作所述觸控蓋板以及包括所述觸控蓋板的電子設備時,無需打孔操作,降低了制備工藝難度以及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一種直接采用COG封裝工藝制備的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觸控蓋板的制作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參考圖1,現(xiàn)有的電子產品,如手機、平板點燈等,為了實現(xiàn)指紋識別功能,需要在其觸控蓋板I上打孔,采用LGA (Land Grid Array,柵格陣列封裝)封裝技術,在電子設備的背板與打孔處相對的位置貼合指紋識別芯片2,通過柔性線路實現(xiàn)指紋識別芯片與電子設備的主板的電路連接后,在觸控蓋板的孔內填充與觸控蓋板表面齊平的觸控介質3。為了避免打孔位置對電子設備整體外觀的影響,打孔位置均是設置在電子設備的Home鍵位置。但是,對觸控蓋板打孔,必須保證不能影響蓋板玻璃觸控功能且保證其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所以打孔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0024]參考圖2,而采用C0G(Chip On Glass)封裝工藝直接將指紋識別芯2設置在觸控蓋板I的背面不能夠使得指紋識別芯2與觸控蓋板I的充分接觸,從而影響指紋識別芯片2對觸控指紋的識別功能。[0025]為解決上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及其制作方法及電子設備。
[0026]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7]實施例一
[0028]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用于具有顯示功能的電子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所述觸控蓋板包括:觸控面板以及集成在所述觸控面板背面的指紋識別芯片。
[0029]參考圖3,圖3所示觸控蓋板包括:觸控面板31以及指紋識別芯片32。其中,所述觸控面板31背面包括顯示區(qū)以及非顯示區(qū)。所述顯示區(qū)為與電子設備的顯示模塊相對設置用于圖像顯示的區(qū)域,所述非顯示區(qū)為所述觸控蓋板除去所述顯示區(qū)的區(qū)域。[0030]所述非顯示區(qū)設置有第一觸控感應陣列,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包括多個第一感應觸點31a。所述指紋識別芯片32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二觸控感應陣列,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包括多個第二觸控感應點32a。
[0031]其中,所述第一感應觸點31a與第二觸控感應點32a--對應。所述第一觸控感
應陣列與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之間設置有異方性導電膠33,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點31a與所述第二觸控感點32a通過所述異方性導電膠33 —一對應導通。
[0032]圖3所示觸控蓋板的指紋識別芯片32的解碼集成電路(解碼IC)與所述指紋識別芯片32集成在同一襯底上,即在同一襯底上同時形成指紋識別芯片及其解碼集成電路。這樣可以避免在所述觸控面板31上再單獨設置指紋識別芯片32的解碼集成電路。
[0033]在所述非顯示區(qū)設置通訊線路31b,所述通訊線路31b位于所述第一觸控陣列的兩端。在所述指紋識別芯片上設置與所述通訊線路31b相對的通訊節(jié)點32b,所述通訊節(jié)點32b位于所述第二觸控陣列的兩端。所述通訊線路31b與所述通訊節(jié)點32b通過所述異方性導電膠33導通。所述指紋識別芯片32通過所述通訊線路31b、通訊節(jié)點32b以及異方性導電膠33實現(xiàn)與柔性線路板34的導通,通過所述柔性線路板34與電子設備的主板導通。
[0034]參考圖4,圖4所示觸控蓋板與圖3所示觸控蓋板不同之處在于,圖4所示觸控蓋板的指紋識別芯片41與解碼集成電路35為分離結構,均通過單獨的襯底制備。所述解碼集成電路35設置在柔性線路板34與異方性導電膠33之間的非顯示區(qū),三者通過通訊線路31b導通。所述解碼集成電路35與柔性線路板34設置在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背離所述顯示區(qū)的非顯示區(qū)。
[0035]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直接形成在觸控蓋板上,可以為ITO電極。
[0036]當所述指紋識別芯片與解碼集成電路為分離結構時,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為ITO電極;當二者集成在同一襯底上時,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為金(Au)或其他高導電性的金屬材料電極,以減小集成芯片的電阻,以便于通訊。
[0037]本實施例所述觸控蓋板在所述觸控面板背面的非顯示區(qū)設置第一觸控感應陣列,在所述指紋識別芯片的上表面設置第二觸控感應陣列,并通過異方性導電膠使得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與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對應導通,從而在所述指紋識別芯片與所述觸控面板之間形成無間隙的通訊連接,所以,所述觸控蓋板無需打孔即可實現(xiàn)指紋識別功能。由于無需打孔,所以所述指紋識別芯片可設置在觸控面板的非顯示區(qū)的任意位置,不僅限于集成在電子設備的Home鍵處。又由于所述指紋識別芯片是直接形成于所述觸控面板表背面,所述技術方案更適合需要單獨設置解碼集成電路的指紋識別芯片,可直接將解碼集成電路與所述指紋識別芯片同時集成于所述觸控面板背面,有理由觸控蓋板的批量生產,且整體結構更薄。
[0038]實施例二
[0039]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上述實施例所述觸控蓋板的制作方法,參考圖5,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0040]步驟Sll:提供一觸控面板,在所述觸控面板背面的非顯示區(qū)形成第一觸控感應陣列,其中,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包括多個第一觸控感應點。
[0041]可采用印刷工藝或是鍍膜工藝在所述觸控面板背面的非顯示區(qū)形成導電層,對對所述導電層進行刻蝕,形成包括多個第一觸控感應點的第一觸控感應陣列。所述導電層可以為ITO層。
[0042]通過刻蝕使得所述導電具有設定的電極圖案,從而可以在形成所述第一感應陣列的同時形成通訊線路。然后在所述通訊線路上形成柔性線路板。如果需要單獨設置解碼集成電路,可在所述通訊線路上貼合所述柔性線路板時在所述通訊線路上形成所述解碼集成電路。
[0043]步驟S12:提供一指紋識別芯片,在所述指紋識別芯片的上表面設置第二觸控感應陣列,其中,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包括多個第二觸控感應點,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點與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點--對應。
[0044]所述指紋識別芯片可以單獨設置的指紋識別芯片,也可以為集成有解碼集成電路的指紋識別芯片。當制備集成有解碼集成電路的指紋識別芯片時,在同一硅片襯底上,同時制備由晶體管構成的指紋識別傳感器以及解碼集成電路,這樣在制作所述觸控蓋板時,無需在單獨設置解碼集成電路。
[0045]同樣可采用印刷工藝或是鍍膜工藝在所述指紋識別芯片的上表形成導電層,對所述導電層進行刻蝕,形成包括多個第二觸控感應點的第二觸控感應陣列。其中,所述第二感應點與所述第一感應點--對應。
[0046]通過刻蝕使得所述導電層具有設定的電極圖案,從而可以在形成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的同時在所述指紋識別芯片上形成通訊節(jié)點。
[0047]其中,該步驟中所述導電層為ITO層或是Au電極層。當所述指紋識別芯片與其解碼集成電路為分離結構時,采用ITO層,當二者集成在同一襯底上時,采用Au電極層。
[0048]步驟S13:采用異方性導電膠將所述指紋識別芯片粘結固定在觸控面板上,并使得第一觸控感應點與所述第二觸控感點通過所述異方性導電膠一一對應導通。 [0049]異方性導電膠各向異性導電性,能夠使得對應的第一感應點與第二感應點導通,對應的第一感應點與第二感應點之間、相鄰的第一感應點之間以及相鄰的第二感應點之間均不導通。
[0050]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以先進行步驟S12,然后進行步驟S11,最后進行步驟S13,同樣可制備實施例所述觸控蓋板。通過本實施例所述制作方法制備的觸控蓋板的結構可參見上述實施例所述的觸控蓋板。
[0051]本實施例所述制作方法,采用COG封裝工藝,在制作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時,無需對觸控面板進行打孔,即可在所述觸控面板上集成指紋識別芯片,工藝流程簡單,成本低。
[0052]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方法實施例與裝置實施例的描述各有側重點,相關、相似之處可相互參考。
[0053]實施例三
[0054]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實施例一所述觸控蓋板以及顯示設備。所述顯示設備可以是液晶顯示裝置。
[0055]本實施例所述電子設備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
[0056]本實施例所述電子設備采用實施例一所述的觸控蓋板,無需打孔即可實現(xiàn)指紋識別功能,且指紋識別芯片可以集成在觸控蓋板的任意非顯示區(qū)域,不局限于Home鍵位置。
[0057]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申請文件中提及的動詞“包括”、“包含”及其詞形變化的使用不排除除了申請文件中記載的那些元素或步驟之外的元素或步驟的存在。元素前的冠詞“一”或“一個”不排除多個這種元素的存在。
[0058]雖然已經參考若干【具體實施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但是應該理解,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所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對各方面的劃分也不意味著這些方面中的特征不能組合以進行受益,這種劃分僅是為了表述的方便。本實用新型旨在涵蓋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所包括的各種修改和等同布置。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符合最寬泛的解釋,從而包含所有這樣的修改及等同結構和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觸控面板,所述觸控面板包括:顯示區(qū)以及設置有第一觸控感應陣列的非顯示區(qū),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包括多個第一觸控感應點; 指紋識別芯片,所述指紋識別芯片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二觸控感應陣列,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包括多個第二觸控感應點; 其中,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與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之間設置有異方性導電膠,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點與所述第二觸控感點通過所述異方性導電膠一一對應導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紋識別芯片的解碼集成電路設置在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背離所述顯示區(qū)的非顯示區(qū)。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紋識別芯片的解碼集成電路與所述指紋識別芯片集成在同一硅片襯底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觸控感應陣列為ITO電極,所述第二觸控感應陣列為ITO電極或Au電極。
5.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包括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觸控蓋板。
【文檔編號】G06K9/00GK203720859SQ201320725388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15日
【發(fā)明者】王東岳, 周偉杰, 謝雄才, 李孟祥, 何基強 申請人: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 信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