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集成開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開關,特別涉及一種集成開關。
背景技術:
開關是一種常用的電路元件,通過控制電路電流的通斷狀態(tài)、達到控制用 電設備工作或停機的作用。常用的開關通常只具有控制電路接通和斷開的功 能,在需要實現(xiàn)對用電設備進行充電的功能時,需要另行增加充電接口,增加 了電路元件數(shù)量,有時增大了設備體積。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集成開關,將傳統(tǒng)開關與充 電口集成起來,利于簡化電路、縮小設備體積,方便設計布置和使用操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集成開關,包 括殼體、安裝在該殼體內(nèi)的開關元件、安裝該開關元件的基板和與該開關元件 配合的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露出所述殼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在所 述基板上的充電口,所述殼體包括夾持片狀安裝基礎并相互配合的上殼體與下 殼體,還包括將該上、下殼體連接為一體的連接結構,所述上殼體包括露出所 述操作元件和所述充電口的插口端的孔。
在本實用新型的集成開關中,包括設置在所述上殼體上、遮擋所述充電口 并允許充電插頭對所述充電口進行插、拔操作的充電口保護件。
在本實用新型的集成開關中,所述充電口保護件為轉(zhuǎn)動連接在所述上殼體 上并在關閉狀態(tài)封閉該上殼體露出所述充電口插口端的孔的充電口蓋。
在本實用新型的集成開關中,所述充電口保護件為設置在所述上殼體上并 封閉該上殼體露出所述充電口插口端的孔的彈性件,該彈性件包括對應于所述充電口插口端插口的縫隙。
在本實用新型的集成開關中,所述操作元件為覆蓋在所述開關元件上方的 保護膜或橡膠罩。
在本實用新型的集成開關中,所述操作元件為覆蓋在所述開關元件上方的 保護膜和位于該保護膜上方的硬質(zhì)按鈕或所述操作元件為覆蓋在所述開關元 件上方的橡膠罩和位于該橡膠罩上方的硬質(zhì)按鈕。
在本實用新型的集成開關中,所述連接結構為分別設置在所述上、下殼體 內(nèi)側(cè)表面并對應配合的連接孔和連接鉤。
在本實用新型的集成開關中,所述連接結構為螺釘和設置在所述上、下殼 體上、相互配合并通過所述螺釘實現(xiàn)連接的螺釘孔。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集成開關,與現(xiàn)有技術比較,其有益效果是
1、 實現(xiàn)了開關與充電口的集成,方便設計布置,利于簡化電路、縮小 設備體積;
2、 設置充電口保護件,防止充電口受到意外污染,提高了充電口的安 全性。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一的狀態(tài)一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一的狀態(tài)二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一的結構爆炸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一的狀態(tài)一主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一的狀態(tài)二主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一的狀態(tài)一俯視圖。 圖7是圖6中A—A剖面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二狀態(tài)一的立體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二的結構爆炸圖。 圖IO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二狀態(tài)二的俯視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二狀態(tài)一的俯視圖。
圖12是圖10中B—B剖面圖。
圖13是圖11中C一C剖面圖。
圖14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三的立體圖。
圖15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三的俯視圖。
圖16是圖15中D—D剖面圖。
圖17是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實施例三的結構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集成開關包括夾持片狀安裝基礎4 (如鞋 面等)并相互配合的上殼體1和下殼體5、安裝在上、下殼體內(nèi)的開關元件8、 基板7、開關保護膜9和充電口3,開關元件8和充電口3安裝在基板7上, 開關保護膜9覆蓋在開關元件8上并露出上殼體1的孔,以便操作開關元件; 充電口 3的插口端也露出其對應的上殼體l的開口或孔,以便插接充電口。
上、下殼體l、 5通過設置在上殼體1上的連接孔(圖中未示出)、對應設 置在下殼體5上并與該連接孔配合連接的連接鉤51連接為一體??梢詫⑦B接 孔設置在下殼體5上,對應將配合的連接鉤設置在上殼體1上。配對的連接孔 與連接鉤可以設置一對、兩對或多對。
為了保護充電口3的插口端免受污染,設置充電口保護蓋2,該充電口保 護蓋2轉(zhuǎn)動連接在上殼體1上(上下轉(zhuǎn)動連接),充電口保護蓋2關閉時封閉 上殼體1露出充電口插口端的開口,充電口保護蓋2轉(zhuǎn)開時露出充電口插口端, 便于充電操作。
在其他實施例中,不設置充電口保護蓋2,不影響本發(fā)明目的的實現(xiàn)。
開關元件8和充電口 3通過導線6與電路連接。
實施例二
如圖8至圖1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區(qū)別在于
1 、開關保護膜9采用橡膠罩,在該橡膠罩的上方,再設置硬質(zhì)按鈕91 ,方便操作開關元件8; 2、充電口保護蓋2與上殼體1水平轉(zhuǎn)動連接,使硬質(zhì)按鈕91與充電口
3的插口端共用上殼體1的同一個口露出上殼體1,簡化了上殼體1
的結構。
實施例三
如圖14至圖17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區(qū)別在于
1、 充電口保護蓋2用設置在上殼體1上封閉該上殼體1露出充電口 3
插口端的孔的彈性件(如橡膠片、海綿塊等)代替,該彈性件設置
對應于充電口 3插口端插口的縫隙21,充電時,充電插頭擠開縫隙 21插入充電口3插口端,充電完畢拔出充電插頭后,縫隙21靠彈性 閉合;
2、 在上下殼體的3個連接孔和連接掛鉤的卡扣連接,在另一個角采用 螺釘10和設置在上、下殼體上、相互配合并通過螺釘10實現(xiàn)連接 的螺釘孔(包括穿過螺釘10的通孔和連接螺釘10的螺紋孔)來實 現(xiàn)上、下殼體l、 5的連接,以保證連接的可靠性。
在其他實施例中,上、下殼體也可以全部采用螺釘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集成開關,包括殼體、安裝在該殼體內(nèi)的開關元件、安裝該開關元件的基板和與該開關元件配合的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露出所述殼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基板上的充電口,所述殼體包括夾持片狀安裝基礎并相互配合的上殼體與下殼體,還包括將該上、下殼體連接為一體的連接結構,所述上殼體包括露出所述操作元件和所述充電口的插口端的孔。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所述上殼體上、遮擋所述充電口并允許充電插頭對所述充電口進行插、拔操作的充電口保護件。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口保護件為轉(zhuǎn)動連接在所述上殼體上并在關閉狀態(tài)封閉該上殼體露出所述充電口插口端的孔的充電口蓋。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口保護件為設置在所述上殼體上并封閉該上殼體露出所述充電口插口端的孔的彈性件,該彈性件包括對應于所述充電口插口端插口的縫隙。
5、 如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集成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件為覆蓋在所述開關元件上方的保護膜或橡膠罩。
6、 如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集成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件為覆蓋在所述開關元件上方的保護膜和位于該保護膜上方的硬質(zhì)按鈕或所述操作元件為覆蓋在所述開關元件上方的橡膠罩和位于該橡膠罩上方的硬質(zhì)按鈕。
7、 如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集成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為分別設置在所述上、下殼體內(nèi)側(cè)表面并對應配合的連接孔和連接鉤。
8、 如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集成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為螺釘和設置在所述上、下殼體上、相互配合并通過所述螺釘實現(xiàn)連接的螺釘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成開關,包括殼體、安裝在殼體內(nèi)的開關元件、安裝開關元件的基板和與該開關元件配合的操作元件,操作元件露出所述殼體,還包括安裝在基板上的充電口,殼體包括夾持片狀安裝基礎并相互配合的上殼體與下殼體,還包括將該上、下殼體連接為一體的連接結構,上殼體包括露出操作元件和充電口的插口端的孔。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了開關與充電口的集成,方便設計布置,利于簡化電路、縮小設備體積;設置充電口保護件,防止充電口受到意外污染,提高了充電口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H01H9/02GK201387823SQ20092013606
公開日2010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24日
發(fā)明者羅丹霞 申請人:羅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