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418481閱讀:352來源:國知局
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其包括有轉盤與冷卻液噴灑單元:所述轉盤的端面設置有復數個散熱鰭片,所述散熱鰭片以所述轉盤的轉軸為中心呈環(huán)狀鋪設在所述端面周圍;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具有冷卻液導管,所述冷卻液導管循所述開口的繞設位置環(huán)繞在所述端面周圍,所述冷卻液導管上至少有一個冷卻液噴嘴,所述冷卻液噴嘴對所述轉盤噴灑冷卻液。該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使聯(lián)軸機得以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狀態(tài),維持良好的工作質量,且結構簡單,采取外掛的方式,不必更改聯(lián)軸機的設計,故設置上更趨靈活,可適用在任何現(xiàn)的聯(lián)軸機上,同時,大幅減少停機或維護的時間,進而減少工作成本。
【專利說明】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0002]一般永磁聯(lián)軸機主要是由銅或鋁為材質的導磁轉子,以及具有強力磁鐵的永磁轉子兩部分組成。導磁轉子主要固定在馬達軸上,永磁轉子則固定在負載軸上,在導磁轉子和永磁轉子之間有間隙(通稱為氣隙)。如此馬達和負載的連結會由原來的硬(機械)連結轉變?yōu)檐?磁)連結,通過調節(jié)導磁轉子與永磁轉子間的氣隙就可達到負載軸上的輸出轉矩變化,從而達到負載轉速變化。
[0003]永磁聯(lián)軸機能顯著改善系統(tǒng)的運轉特性,在啟動負載之前由永磁聯(lián)軸機驅動馬達空載啟動,不僅降低了馬達的啟動電流和減少對馬達的熱沖擊負荷以及對電力系統(tǒng)的影響,從而節(jié)約電能并延長馬達的工作壽命,而且極為有效的減少了啟動時傳動系統(tǒng)對輸送皮帶的破壞性張力,消除了輸送機啟動時產生的震蕩,還能大幅度減輕傳動系統(tǒng)本身所受到的啟動沖擊,延長使用壽命,提升了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有效的降低了設備維修及故障時間成本。故相較于傳統(tǒng)聯(lián)軸機,永磁聯(lián)軸機確實提供更為進步的結構,而極具實用價值。
[0004]然而,傳統(tǒng)的永磁聯(lián)軸機仍存有部份缺點,有待加以改進。眾所皆知,任何機械結構在運轉時,必然會因摩擦而生成熱量,因而影響工作效率,差別僅在于熱量產生的大小而已。而傳統(tǒng)的永磁聯(lián)軸機亦不例外,由于傳統(tǒng)的永磁聯(lián)軸機多半應用于大型機械上,其機體大小、運轉速度、負載能力并非小型機械所能比擬,故產生的熱量亦驚人。為避免熱量過高,傳統(tǒng)的永磁聯(lián)軸機多在永磁轉子的轉盤上設置有散熱鰭片,當該永磁聯(lián)軸機在高速轉動下,得利用這些散熱鰭片將永磁聯(lián)軸機產生之熱量散去,以此避免運轉時溫度過高而損害機械組件。
[0005]然而,前述傳統(tǒng)的永磁聯(lián)軸機的散熱鰭片,只是利用增加散熱面積與空氣對流進行散熱,其功效仍屬有限。因此,傳統(tǒng)的永磁聯(lián)軸機在工作過程中,無法持續(xù)進行高速率的工作狀態(tài),而必須經常休息,待熱量散去后再重新啟動,造成傳統(tǒng)的永磁聯(lián)軸機的工作效率降低。
[0006]另外,傳統(tǒng)的約超過450kW以上的馬達,可適用的永磁聯(lián)軸機機種是需要額外增加液冷方式的冷卻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所以現(xiàn)場需要空間安置循環(huán)系統(tǒng),且永磁聯(lián)軸機本身也需要增加密封式的外罩做防漏,而本體的安裝空間也會變大。因此傳統(tǒng)的液冷永磁聯(lián)軸機在現(xiàn)場會需要增加很大的空間,也會增加許多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7]基于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
[0008]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0009]一種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包括:
[0010]轉盤,所述轉盤的端面設置有復數個散熱鰭片,所述散熱鰭片以該轉盤的轉軸為心呈環(huán)狀排列于所述端面周圍。當所述聯(lián)軸機啟動時,所述轉盤隨之開始旋轉工作,而所述轉盤工作時所產生之熱量,則由所述散熱鰭片進行排除。利用增加所述散熱鰭片的密度以增加散熱面積,或是變更所述散熱鰭片的內部空氣流道設計,即可改善散熱效果;
[0011]冷卻液噴灑單元,具有冷卻液導管,所述冷卻液導管通過所述轉盤的端面,所述冷卻液導管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冷卻液噴嘴,所述冷卻液噴嘴對所述轉盤噴灑冷卻液。由于所述散熱鰭片的散熱效果有限,故本實用新型在所述聯(lián)軸機外部增加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的外掛設計,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可設置在所述轉盤的任一側端面。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同時設置在所述轉盤的兩側,以增加冷卻效率。
[0013]本實用新型的散熱原理是使用汽化過程來達成,所稱汽化是指物質狀態(tài)從液體或固體轉換為氣體的一種相變,由于轉換過程進行時需要吸收熱量,故對周圍環(huán)境或物體產生降溫效果。利用汽化需要吸熱而帶走熱量的降溫原理,以水而言,為當所述轉盤溫度大于或等于100°C時即可汽化水分子,而一般水的汽化熱約為539卡/g,故可將龐大的熱量隨著水汽散失而大幅提升散熱效率。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散熱鰭片與所述轉軸之間的所述端面設置有復數的開口,所述開口以轉軸為中心呈環(huán)狀繞設在所述端面周圍,所述冷卻液導管循所述開口的繞設位置環(huán)繞在所述端面周圍,并使所述冷卻液導管上的所述冷卻液噴嘴對正所述開口。當所述轉盤進行旋轉時,該冷卻液噴嘴得對正該開口噴灑冷卻液,使所述冷卻液得進入所述轉盤內部進行冷卻,然后經由所述轉盤的轉動讓所述冷卻液循環(huán)并排出所述轉盤外完成冷卻工作。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冷卻液噴嘴設置有冷卻液噴出孔,以噴灑所述冷卻液。為提高冷卻效果,除選擇冷卻液種類或添加其它冷卻材料外,所述冷卻液噴嘴的冷卻液噴出孔可以調整孔徑來控制所述冷卻液的噴出狀態(tài),或者調整所述冷卻液的供給壓力以控制所述冷卻液的噴出狀態(tài)。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冷卻液噴嘴為霧化噴嘴。其利用加壓所述冷卻液方式,使加壓后的所述冷卻液通過所述冷卻液噴出孔釋壓而產生霧化,霧化后的所述冷卻液會大幅增加吸熱的表面積,提高吸熱效率,使所述冷卻液噴出時呈霧化狀態(tài),藉由霧化所述冷卻液來達到汽化吸熱以增加加速散熱的效果。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連接至冷卻液泵,可調整所述冷卻液的供給壓力以控制所述冷卻液的噴出狀態(tài)。
[001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冷卻液內混合潤滑劑。以在冷卻同時進行機械的潤滑。
[001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冷卻液內混合洗潔劑。以在冷卻同時進行機械的清洗。
[0020]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實用新型所述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使聯(lián)軸機得以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狀態(tài),進而增加工作的效率,維持良好的工作質量。
[0022]本實用新型所述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其結構簡單,采取外掛的方式,不必更改聯(lián)軸機的設計,故設置上更趨靈活,可適用在任何現(xiàn)的聯(lián)軸機上。
[0023]本實用新型所述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其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損壞的可能,大幅減少停機或維護的時間,進而減少工作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的結構立體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的結構正視圖;
[0026]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的結構側視圖;
[0027]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同時設置在轉盤兩側的結構側視圖。
[0028]符號說明:
[0029]I 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11 轉盤熱結構
[0030]12 端面13 散熱鰭片
[0031]15 開口14 轉軸
[0032]2 冷卻液噴灑單元21 冷卻液導管
[0033]22 冷卻液噴嘴221 冷卻液噴出孔
[0034]3冷卻液。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36]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1,包括有:
[0037]轉盤11,所述轉盤11的端面12設置有復數個散熱鰭片13,所述散熱鰭片13以所述轉盤11的轉軸14為中心,并呈環(huán)狀排列于所述轉盤11周圍。當聯(lián)軸機啟動時,所述轉盤11所產生的熱量經由所述散熱鰭片13進行排除。
[0038]所述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I還設置有冷卻液噴灑單元2,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2具有冷卻液導管21,所述冷卻液導管21通過所述轉盤11的端面12,所述冷卻液導管21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冷卻液噴嘴22,使所述冷卻液噴嘴22對所述散熱鰭片13噴灑冷卻液3(如,水)。
[0039]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可設置在所述轉盤的任一側端面,或如圖4所示,將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同時設置在所述轉盤的兩側,自所述轉盤兩側同時冷卻以增加冷卻效率。
[0040]所述散熱鰭片13與所述轉軸14之間的所述端面12設置有復數的開口 15,所述開口 15同樣以轉軸為中心呈環(huán)狀繞設在所述端面12周圍,所述冷卻液導管21循所述開口15的繞設位置環(huán)繞在所述端面12周圍。
[0041]藉由前述設計,當所述轉盤11進行旋轉時,同時啟動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2進行工作,將所述冷卻液3經由所述冷卻液導管21傳輸,所述冷卻液噴嘴22得對正所述開口 15噴灑所述冷卻液3,使所述冷卻液3得進入所述轉盤11內部進行冷卻,然后經由所述轉盤11的轉動讓所述冷卻液3循環(huán)并排出所述轉盤11外完成冷卻工作。
[0042]當然,所述冷卻液噴嘴22亦可以設置在所述端面12的其它位置,或是對正所述散熱鰭片13設置,同樣可發(fā)揮所述轉盤11的功效。
[0043]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2連接至冷卻液泵提供輸送所述冷卻液3的動力,故可調整所述冷卻液泵的功率,以改變所述冷卻液3的供給壓力,借以調整所述冷卻液3的噴出狀態(tài),以隨所述轉盤11的實際工作狀態(tài)進行有效冷卻。
[0044]另外,所述冷卻液噴嘴22設置有冷卻液噴出孔221以噴灑所述冷卻液3,所述冷卻液噴出孔221可以調整孔徑來控制所述冷卻液3的噴出狀態(tài)。
[0045]或者,所述冷卻液噴嘴22為霧化噴嘴,使所述冷卻液3噴出時呈霧化狀態(tài),藉由霧化所述冷卻液加速散熱的效果。
[0046]所述冷卻液3可以選擇不同種類,或在所述冷卻液3添加其它冷卻材料增力效果。
[0047]除此之外,所述冷卻液3內可混合潤滑劑,以在冷卻同時進行機械的潤滑。
[0048]其它,亦可在所述冷卻液3內混合洗潔劑,以在冷卻同時進行機械的清洗。
[0049]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轉盤,所述轉盤的端面設置有復數個散熱鰭片,所述散熱鰭片以所述轉盤的轉軸為中心呈環(huán)狀鋪設在所述端面周圍; 冷卻液噴灑單元,具有冷卻液導管,所述冷卻液導管通過所述轉盤的端面,所述冷卻液導管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冷卻液噴嘴,所述冷卻液噴嘴對所述轉盤噴灑冷卻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同時設置在所述轉盤的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鰭片與所述轉軸之間的所述端面設置有復數的開口,所述開口以所述轉軸為中心呈環(huán)狀繞設在所述端面周圍,所述冷卻液導管則循所述開口的繞設位置環(huán)繞在所述端面周圍,并使所述冷卻液導管上的所述冷卻液噴嘴對正所述開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液噴嘴設置有冷卻液噴出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液噴嘴為霧化噴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液噴灑單元連接至冷卻液泵。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卻液內混合潤滑劑。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汽化吸熱的聯(lián)軸機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卻液內混合洗潔劑。
【文檔編號】H02K9/00GK204190559SQ201420736813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28日
【發(fā)明者】王泓澍, 杜信謀, 駱炳江, 謝嘉倫 申請人:中興杰達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