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剝線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剝線機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激光剝線機,該激光剝線機適用于精密線材,如手機充電線、加工排線、扁線、同軸線、單線、雙絞線、多層線等。
【背景技術】
[0002]激光剝線機是指利用激光剝切導線絕緣皮,是激光在材料加工中的一項新應用。傳統(tǒng)的導線剝皮工序都是專用剝線鉗或刀子等來實現。在家用電器及儀表、儀器行業(yè)的大批量生產中,則經常采用自動化程度高的機械剝皮機。機械式剝皮因鉗口接觸導線,故會對金屬線線芯產生一定的擠壓及切削力,刀子金屬線芯的損傷,激光剝線機則克服了上述缺點。但是,現有的激光剝線機雖然可以將待去除表皮與余留表皮之間通過激光束切口以分開,但是無法實現不同位置的線纜剝線;通常只能切割單面;手工無法保證剝線精度;若是設置兩套激光器裝置,則成本較高。
[0003]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要研究的內容。
【發(fā)明內容】
[0004]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上下兩側同時切割剝離的激光剝線機。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激光剝線機;包括機殼、設置在機殼內部的激光器及反射光路、電動工作臺及PLC控制系統(tǒng);所述反射光路包括正面反射光路和反面反射光路;所述正面反射光路包括設置在激光器出光孔前方的第一45°反射板、與第一45°反射板相對且平行相距設置的第二45°反射板、與第二45°反射板延長線垂直且相對并相距設置的第三45°反射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三45°反射板前側的第一聚焦鏡;所述正面反射光路還包括一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 45°反射板傳動連接;所述電機驅動所述第一45°反射板在其所在的平面內擺動;所述反面反射光路包括設置在所述激光器出光孔正前方的第四45°反射板及設置在所述第四45°反射板前側的第二聚焦鏡,所述第四45°反射板在激光器出光孔的光路上設置在所述第一45°反射板的后方;所述第一聚焦鏡與所述第二聚焦鏡相對設置;所述電動工作臺包括互相垂直設置的X軸工作臺及Y軸工作臺,其中,所述X軸工作臺上設有剝線槽孔;所述電機及所述電動工作臺分別與所述PLC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
[0006]上述技術方案中,相關內容解釋如下:
[0007]1、上述方案中,所述電機為擺動電機,該擺動電機的擺動精度高。
[0008]2、上述方案中,所述正面反射光路與所述反面反射光路在所述擺動電機控制第一45°反射板擺動下,輪流出光,切換剝離。
[0009]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yōu)點是:
[0010]本實用新型采用一個激光器,通過擺動電機帶動第一45°反射板的擺動,可實現激光的偏轉、反射,從而使得工件上下兩處被切換、剝離;實現雙面剝離,且通過第一聚焦鏡和第二聚集鏡的輪流反射、剝離,剝線精度高。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yōu)點及功效。
[0014]請參閱圖1和圖2。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0015]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激光剝線機;包括機殼1、設置在機殼I內部的激光器2及反射光路、電動工作臺及PLC控制系統(tǒng)3;所述反射光路包括正面反射光路4和反面反射光路5;所述正面反射光路4包括設置在激光器I出光孔(圖中未示出)前方的第一45°反射板41、與第一45°反射板41相對且平行相距設置的第二45°反射板42、與第二45°反射板42延長線垂直且相對并相距設置的第三45°反射板43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三45°反射板43前側的第一聚焦鏡44;所述正面反射光路4還包括一電機45,所述電機45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45°反射板41傳動連接;所述電機45驅動所述第一45°反射板41在其所在的平面內擺動;所述反面反射光路5包括設置在所述激光器I出光孔(圖中未示出)正前方的第四45°反射板51及設置在所述第四45°反射板51前側的第二聚焦鏡52,所述第四45°反射板51在激光器I出光孔的光路上設置在所述第一45°反射板41的后方;所述第一聚焦鏡44與所述第二聚焦鏡52相對設置;所述電動工作臺包括互相垂直設置的X軸工作臺6及Y軸工作臺,其中,所述X軸工作臺6上設有剝線槽孔8;所述電機46及所述電動工作臺分別與所述PLC控制系統(tǒng)3電連接。
[0016]所述電機45為擺動電機,該擺動電機的擺動精度高。
[0017]所述正面反射光路4與所述反面反射光路5在所述擺動電機45控制第一45°反射板41擺動下,輪流出光,切換剝離。
[0018]所述X軸工作臺6和Y軸工作臺7用于調整工件對應第一聚焦鏡44和第二聚焦鏡52的位置,從而精確剝離。
[0019]本實用新型采用一個激光器2,通過擺動電機45帶動第一45°反射板41的擺動,可實現激光的偏轉、反射,從而使得工件上下兩處被切換、剝離;實現雙面剝離,且通過第一聚焦鏡44和第二聚集鏡52的輪流反射、剝離,剝線精度高。
[0020]工作時,激光器2出光,擺動電機46動作,驅動第一45°反射板41在激光器2的出光路徑上,則光路經第一45°反射板41反射至第二45°反射板42;同理,光路繼續(xù)經第二45°反射板42反射至第三45°反射板43,最終經第三45°反射板43反射至第一聚焦鏡44,經第一聚焦鏡44折射出的激光對設置在所述電動工作臺上的工件正面進行剝離;正面剝離完成后;擺動電機45動作,驅動第一45°反射板41偏離出激光器的出光路徑,則光路直射至第四45°反射板51上,經第四45°反射板51反射至第二聚焦鏡52,經第二聚焦鏡52折射出的激光對設置在所述電動工作臺上的工件反面進行剝離,從而完成工件的雙面剝離,剝線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
[0021]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主權項】
1.一種激光剝線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殼、設置在機殼內部的激光器及反射光路、電動工作臺及PLC控制系統(tǒng);所述反射光路包括正面反射光路和反面反射光路;所述正面反射光路包括設置在激光器出光孔前方的第一45°反射板、與第一45°反射板相對且平行相距設置的第二45°反射板、與第二45°反射板延長線垂直且相對并相距設置的第三45°反射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三45°反射板前側的第一聚焦鏡;所述正面反射光路還包括一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 45°反射板傳動連接;所述電機驅動所述第一 45°反射板在其所在的平面內擺動;所述反面反射光路包括設置在所述激光器出光孔正前方的第四45°反射板及設置在所述第四45°反射板前側的第二聚焦鏡,所述第四45°反射板在激光器出光孔的光路上設置在所述第一45°反射板的后方;所述第一聚焦鏡與所述第二聚焦鏡相對設置;所述電動工作臺包括互相垂直設置的X軸工作臺及Y軸工作臺,其中,所述X軸工作臺上設有剝線槽孔;所述電機及所述電動工作臺分別與所述PLC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剝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為擺動電機。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剝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反射光路與所述反面反射光路在所述擺動電機控制第一 45°反射板擺動下,輪流出光,切換剝離。
【專利摘要】一種激光剝線機;包括機殼、設置在機殼內部的激光器及反射光路、電動工作臺及PLC控制系統(tǒng);所述反射光路包括正面反射光路和反面反射光路;所述正面反射光路包括第一45°反射板、第二45°反射板、第三45°反射板以及第一聚焦鏡;所述正面反射光路還包括一電機,所述電機驅動所述第一45°反射板在其所在的平面內擺動;所述反面反射光路包括第四45°反射板及第二聚焦鏡,所述電動工作臺上設有剝線槽孔;所述電機及所述電動工作臺分別與所述PLC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本實用新型可實現激光的偏轉、反射,從而使得工件上下兩處被切換、剝離;實現雙面剝離,且通過第一聚焦鏡和第二聚集鏡的輪流反射、剝離,剝線精度高。
【IPC分類】B23K26/38, B23K26/064, H02G1/12
【公開號】CN205385253
【申請?zhí)枴緾N201521131236
【發(fā)明人】邵存華
【申請人】蘇州先手機械電子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