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配網線路的棄線保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
背景技術:
配網線路是把電力從降壓變電站輸送到配電變壓器或從配電變電站輸送到用電單位,是貫通兩者之間的橋梁,維持國民生產生活的必經之路。傳統(tǒng)的配網線架空線(簡稱電線)安裝方法均是將電線直接橫跨在瓷橫擔或絕緣子上,并用柔性的鋼絲繩通過多圈的纏繞、捆扎和捆綁,將其固定在瓷橫擔上,該方法可行性較高,但是捆綁方式較為復雜,需要經受較為嚴格的培訓,而且比較耗費時間。
棄線保桿的概念是在針對配網線路中以電桿保護為目的而提出的,其主要原理是通過在超載荷情況下,通過機械裝置薄弱環(huán)節(jié)的發(fā)生主動破壞,讓電線與電桿發(fā)生分離,釋放電線對電桿的拉力,實現(xiàn)對電桿的保護。
廣東電網電科院研發(fā)的兩向荷載防護一體化裝置中,有提到對電線夾緊的設計方法,但未能適應多種電線的需求。實際電路中,一般根據線路不同的需求會有多種線徑的電線,分別從9.6mm到26.8mm不等,而現(xiàn)有的棄線保桿夾線裝置中,一般一種夾線裝置僅僅能對應一種線徑的電線進行夾緊,因此,針對不同的線徑的電線,需要制作不同的夾線裝置,不便于批量生產,且生產成本較高。
綜上所述,如何解決棄線保桿夾線裝置生產成本高的問題,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以降低棄線保桿夾線裝置生產成本。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包括能夠與棄線保桿裝置連接的上夾頭組件和用于扣緊電線的下夾頭組件,所述上夾頭組件包括上夾頭座和能夠嵌入并固定至所述上夾頭座的上夾緊墊塊,所述下夾頭組件包括下夾頭座和能夠嵌入并固定至所述下夾頭座的下夾緊墊塊;
所述上夾頭座的一端與所述下夾頭座的一端樞軸連接,所述上夾頭座的另一端與所述下夾頭座的另一端可拆卸連接;所述上夾緊墊塊和所述下夾緊墊塊分別設置有用于夾緊所述電線的弧形凹槽。
優(yōu)選地,所述弧形凹槽的直徑對應所述電線的線徑,且所述弧形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電線的半徑。
優(yōu)選地,所述上夾頭座與所述上夾緊墊塊通過上夾頭螺栓固定;所述下夾頭座與所述下夾緊墊塊通過下夾頭螺栓固定。
優(yōu)選地,所述上夾緊墊塊的外形和所述下夾緊墊塊的外形均呈等腰梯形。
優(yōu)選地,所述上夾頭座與所述上夾緊墊塊之間和所述下夾頭座與所述下夾緊墊塊之間均為過渡配合。
優(yōu)選地,所述上夾頭座上和所述下夾頭座上分別設置有耳型通孔,所述耳型通孔通過連接軸連接,且所述連接軸的兩端能夠通過卡環(huán)進行卡緊。
優(yōu)選地,所述上夾頭座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下夾頭座上對應所述固定孔的位置設置有U型開口,所述固定孔與所述U型開口通過鎖緊螺栓和鎖緊螺母實現(xiàn)可拆卸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鎖緊螺栓為六角螺栓,所述鎖緊螺母為蝶形螺母。
優(yōu)選地,所述上夾頭座上設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孔設置在所述凹槽上,且所述凹槽的寬度為所述六角螺栓對應的扳手開口的寬度。
優(yōu)選地,還包括壓緊螺釘,所述下夾頭座上設置有通孔,所述下夾緊墊塊上對應所述通孔的位置設置有螺紋通孔,所述壓緊螺釘能夠穿過所述通孔,并旋入所述螺紋通孔與所述電線相抵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包括能夠與棄線保桿裝置連接的上夾頭組件和用于扣緊電線的下夾頭組件,所述上夾頭組件包括上夾頭座和能夠嵌入并固定至所述上夾頭座的上夾緊墊塊,所述下夾頭組件包括下夾頭座和能夠嵌入并固定至所述下夾頭座的下夾緊墊塊;所述上夾頭座的一端與所述下夾頭座的一端樞軸連接,所述上夾頭座的另一端與所述下夾頭座的另一端可拆卸連接;所述上夾緊墊塊和所述下夾緊墊塊分別設置有用于夾緊所述電線的弧形凹槽。相比于背景技術中所介紹的內容,上述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中,上夾緊墊塊與下夾緊墊塊設置弧形凹槽對于電線進行夾緊,針對不同的電線的線徑,更換對應的上夾緊墊塊和下夾緊墊塊即可,無需根據不同的電線線徑重新制作整個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更加便于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的批量化生產,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的整體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的俯視結構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的打開結構的示意圖(未示出電線);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的適應不同線徑的示意圖。
上圖1-4中:
電線1、上夾頭座2、上夾頭螺栓3、上夾緊墊塊4、鎖緊螺栓5、鎖緊螺母6、下夾頭座7、下夾緊墊塊8、壓緊螺釘9、下夾頭螺栓10、卡環(huán)11、連接軸12、固定端1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以降低棄線保桿夾線裝置生產成本。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包括能夠與棄線保桿裝置連接的上夾頭組件和用于扣緊電線1的下夾頭組件,上夾頭組件包括上夾頭座2和能夠嵌入并固定至上夾頭座2的上夾緊墊塊4,下夾頭組件包括下夾頭座7和能夠嵌入并固定至下夾頭座7的下夾緊墊塊8;上夾頭座2的一端與下夾頭座7的一端樞軸連接,上夾頭座2的另一端與下夾頭座7的另一端可拆卸連接;上夾緊墊塊4和下夾緊墊塊8分別設置有用于夾緊電線的弧形凹槽。
相比于背景技術中所介紹的內容,上述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中,上夾緊墊塊與下夾緊墊塊設置弧形凹槽對于電線進行夾緊,針對不同的電線的線徑,更換對應的上夾緊墊塊和下夾緊墊塊即可,無需根據不同的電線線徑重新制作整個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更加便于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的批量化生產,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上述弧形凹槽的直徑對應電線1的線徑,且弧形凹槽的深度小于電線1的半徑。即上夾緊墊塊上設置的弧形凹槽對應的圓的中心軸與上夾緊墊塊的底面所在平面有所偏離,下夾緊墊塊上設置的弧形凹槽對應的圓的中心軸與下夾緊墊塊的底面所在平面有所偏離,以確保上夾緊墊塊與下夾緊墊塊與電線的接觸更夾緊密可靠。
進一步地,上述上夾頭座2與上夾緊墊塊4通過上夾頭螺栓3固定;下夾頭座7與下夾緊墊塊8通過下夾頭螺栓10固定。需要說明的是,螺栓固定的方式僅僅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優(yōu)選的舉例而已,還可以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常用的其他固定方式,比如卡接等等。
進一步地,上述上夾緊墊塊4的外形和下夾緊墊塊8的外形均呈等腰梯形。當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等腰梯形僅僅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優(yōu)選地舉例而已,還可以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常用的其他形狀,比如V型等等。
進一步地,上夾頭座2與上夾緊墊塊4之間和下夾頭座7與下夾緊墊塊8之間均為過渡配合。當然可以理解的是還可以間隙配合,只不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優(yōu)選采用上述過渡配合而已。通過過渡配合,利用控制公差來實現(xiàn)上夾緊墊塊嵌入上夾頭座和下夾緊墊塊嵌入下夾頭座。
進一步地,上述上夾頭座2上和下夾頭座7上分別設置有耳型通孔,耳型通孔通過連接軸12連接,且連接軸12的兩端能夠通過卡環(huán)11進行卡緊。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樞軸連接的結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優(yōu)選地一種舉例而已,還可以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常用的其他樞軸連接形式,比如上夾頭座的兩端設置有耳型通孔,下夾頭座兩端對應耳型通孔設置有盲孔,上述耳型通孔和盲孔通過螺釘連接,等等。
進一步地,上述上夾頭座2上設置有固定孔,下夾頭座7上對應固定孔的位置設置有U型開口,固定孔與U型開口通過鎖緊螺栓5和鎖緊螺母6實現(xiàn)可拆卸連接。當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固定孔與U型開口通過螺栓連接的結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可拆卸連接的一種優(yōu)選的舉例而已,還可以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常用的其他可拆卸形式,比如卡接等等。
進一步地,上述鎖緊螺栓為六角螺栓,鎖緊螺母6為蝶形螺母。當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鎖緊螺栓還可以是其他型號的螺栓,鎖緊螺母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螺母。只不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優(yōu)選采用上述六角螺栓和蝶形螺母而已。通過蝶形螺母,使得操作者可以手動擰緊,操作更加方便。
進一步地,上夾頭座2上設置有凹槽,上述固定孔設置在該凹槽上,且該凹槽的寬度為上述六角螺栓對應的扳手開口的寬度。通過上述結構,使得凹槽可以卡住六角螺栓的螺栓頭,方便蝶形螺母直接上旋而不需要額外運用扳手,操作者裝卸更加簡單方便。
進一步地,還包括壓緊螺釘9,下夾頭座7上設置有通孔,下夾緊墊塊8上對應通孔的位置設置有螺紋通孔,壓緊螺釘9能夠穿過通孔,并旋入螺紋通孔與電線相抵接。通過壓緊螺釘對電線提供上下夾緊墊塊給予電線夾緊力后的夾緊補充,使得電線夾緊得到雙重保險。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壓緊螺釘?shù)臄?shù)量一般為2個,當然還可以是1個或多個。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下面結合具體使用過程進行說明:
工作時,首先確定好電線1的型號,選擇相應型號的上夾緊墊塊4和下夾緊墊塊8,分別將上夾緊墊塊4和下夾緊墊塊8裝配到上夾頭座2和下夾頭座7上,接下來打開線夾裝置,使得上夾頭座2和下夾頭座7之間呈現(xiàn)一定開口的角度,將所需的電線1搭接在下夾緊墊塊8的弧形凹槽內,這時按住外六角螺栓5的螺栓頭,使其限制在上夾頭座2的凹槽內,并開始自下往上旋合蝶型螺母6,使得線夾裝置逐漸閉攏,注意調整電線1的位置,使其始終處在下夾緊墊塊8的弧形凹槽內,直至鎖緊蝶型螺母6,完成電線1的預緊過程;接著自下往上旋轉壓緊螺釘9,并合理運用扳手,確保將電線1鎖緊,注意壓緊螺釘9一般有兩個,需確保兩個螺釘均已處于鎖緊狀態(tài),至此完成夾線工作。
如圖4所示,根據不同線路需要使用不同線徑的電線1,使用時,根據標準的電線線徑選擇相應標準的上夾緊墊塊4和下夾緊墊塊8,由于電線1線徑是標準的,所以上夾緊墊塊4和下夾緊墊塊8也是對應標準的。附圖4中的a、b和c是假定的三種型號的電線,且有da>db>dc,則每組的上夾緊墊塊4和下夾緊墊塊8會有相應da、db和dc的弧形凹槽,除此之外,三組上夾緊墊塊4和下夾緊墊塊8的外形的等腰梯形尺寸不變,對應的固定位置也不變,因此上夾頭座2和下夾頭座7也是不變的,只需要根據電線1線徑來選擇相應的夾緊墊塊即可將夾緊墊塊裝配到夾線裝置中,實現(xiàn)了多種線徑可適用性。另外,壓緊螺釘9亦是不變的,只是不同線徑的電線1需要鎖緊的旋合長度不同而已。
其他型號電線的夾緊工作過程同上,具體工作時,只需要根據確定好的電線1的型號選擇合適的上夾緊墊塊4和下夾緊墊塊8即可,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棄線保桿的夾線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