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飛行器,尤其是涉及一種轉子沖片、轉子、電機及飛行器。
背景技術:
1、飛行器的電機輕量化要求遠高于車用電機,功率密度的提升能帶來載重的大幅提升,傳統(tǒng)車用電機結構已無法滿足飛行器電機需求,現(xiàn)需一種適用于飛行器的高輸出功率和高輸出扭矩的電機結構。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轉子沖片,所述轉子沖片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大磁鋼的體積,從而提高應用該轉子沖片的電機的永磁轉矩,進而提升電機的輸出功率和輸出扭矩。
2、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轉子,所述電機包括上述的轉子沖片。
3、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電機,所述電機包括上述的轉子。
4、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飛行器,所述飛行器包括上述的電機。
5、根據(jù)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轉子沖片,包括:沖片本體,所述沖片本體上設有第一子槽,所述第一子槽在所述沖片本體的厚度方向上貫穿所述沖片本體,所述第一子槽在徑向向外的方向上傾斜設置,所述第一子槽包括磁鋼槽、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所述磁鋼槽為矩形,所述第一隔磁槽和所述第二隔磁槽分別位于所述磁鋼槽長度方向的兩側且均與所述磁鋼槽連通,磁鋼填充于所述第一隔磁槽和所述第二隔磁槽中的至少一個的一部分內以及所述磁鋼槽內。
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轉子沖片,沖片本體上設有第一子槽,第一子槽在沖片本體的厚度方向上貫穿沖片本體,第一子槽在徑向向外的方向上傾斜設置,第一子槽包括磁鋼槽、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磁鋼槽為矩形,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分別位于磁鋼槽長度方向的兩側且均與磁鋼槽連通,通過磁鋼填充于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中的至少一個的一部分內以及磁鋼槽內,實現(xiàn)在轉子沖片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大磁鋼的體積,從而提高應用該轉子沖片的電機的永磁轉矩,同時,通過第一隔磁橋的長度得到延長,減少漏磁,加強轉子磁場,以使轉子的氣隙磁密大幅提升,提高應用該轉子沖片的電機的永磁轉矩。
7、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磁鋼槽寬度方向的兩壁面分別為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隔磁槽具有與所述第一壁面直接連接的第三壁面和與所述第二壁面直接連接的第四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三壁面不平齊;和/或,所述第二壁面和所述第四壁面不平齊。
8、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壁面的朝向所述第一子槽傾斜方向的一側,所述第一壁面與所述第三壁面平齊,所述第二壁面與所述第四壁面不平齊,在所述第一子槽的靠近所述沖片本體中心的一端至遠離沖片本體中心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四壁面背離所述第二壁面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三壁面傾斜。
9、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三壁面和所述第四壁面中的至少一個上具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與所述磁鋼的背離所述第二隔磁槽的一端的端面抵接。
10、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磁鋼槽寬度方向的兩壁面分別為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二隔磁槽具有與所述第一壁面直接連接的第五壁面和與所述第二壁面直接連接的第六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五壁面不平齊;和/或,所述第二壁面和所述第六壁面不平齊。
11、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壁面的朝向所述第一子槽傾斜方向的一側,所述第一壁面與所述第五壁面平齊,所述第二壁面與所述第六壁面不平齊,在所述第一子槽的靠近所述沖片本體中心的一端至遠離沖片本體中心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六壁面背離所述第二壁面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五壁面傾斜。
12、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五壁面和所述第六壁面中的至少一個上具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與所述磁鋼的背離所述第一隔磁槽的一端的端面抵接。
13、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沖片本體上還設有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子槽與所述第一子槽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子槽和所述第二子槽在徑向向外的方向上傾斜方向相反。
14、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子槽和所述第二子槽共同形成為v型,且v型的敞開口朝向所述沖片本體的徑向外側。
15、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子槽和所述第二子槽形成的v型為沿所述沖片本體的周向方向間隔開的多組。
16、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沖片本體上具有減重孔,至少部分相鄰的兩組所述v型之間設有所述減重孔。
1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轉子,包括磁鋼和上述的轉子沖片,所述磁鋼填充于所述第一隔磁槽和所述第二隔磁槽中的至少一個的一部分內以及所述磁鋼槽內。
1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轉子,設置轉子沖片,沖片本體上設有第一子槽,第一子槽在沖片本體的厚度方向上貫穿沖片本體,第一子槽在徑向向外的方向上傾斜設置,第一子槽包括磁鋼槽、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磁鋼槽為矩形,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分別位于磁鋼槽長度方向的兩側且均與磁鋼槽連通,通過磁鋼填充于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中的至少一個的一部分內以及磁鋼槽內,實現(xiàn)在轉子沖片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大磁鋼的體積,從而提高應用該轉子的電機的永磁轉矩,同時,通過第一隔磁橋的長度得到延長,減少漏磁,加強轉子磁場,以使轉子的氣隙磁密大幅提升,提高應用該轉子的電機的永磁轉矩。
1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機,包括上述的轉子。
20、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機,設置轉子,沖片本體上設有第一子槽,第一子槽在沖片本體的厚度方向上貫穿沖片本體,第一子槽在徑向向外的方向上傾斜設置,第一子槽包括磁鋼槽、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磁鋼槽為矩形,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分別位于磁鋼槽長度方向的兩側且均與磁鋼槽連通,通過磁鋼填充于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中的至少一個的一部分內以及磁鋼槽內,實現(xiàn)在轉子沖片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大磁鋼的體積,從而提高電機的永磁轉矩,同時,通過第一隔磁橋的長度得到延長,減少漏磁,加強轉子磁場,以使轉子的氣隙磁密大幅提升,提高電機的永磁轉矩。
2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飛行器,包括上述的電機。
2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飛行器,設置電機,沖片本體上設有第一子槽,第一子槽在沖片本體的厚度方向上貫穿沖片本體,第一子槽在徑向向外的方向上傾斜設置,第一子槽包括磁鋼槽、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磁鋼槽為矩形,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分別位于磁鋼槽長度方向的兩側且均與磁鋼槽連通,通過磁鋼填充于第一隔磁槽和第二隔磁槽中的至少一個的一部分內以及磁鋼槽內,實現(xiàn)在轉子沖片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大磁鋼的體積,從而提高電機的永磁轉矩,且通過第一隔磁橋的長度得到延長,減少漏磁,加強轉子磁場,以使轉子的氣隙磁密大幅提升,進一步提高電機的永磁轉矩,實現(xiàn)飛行器可承擔更大的載重量。
23、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1.一種轉子沖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鋼槽寬度方向的兩壁面分別為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隔磁槽具有與所述第一壁面直接連接的第三壁面和與所述第二壁面直接連接的第四壁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子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壁面的朝向所述第一子槽傾斜方向的一側,所述第一壁面與所述第三壁面平齊,所述第二壁面與所述第四壁面不平齊,在所述第一子槽的靠近所述沖片本體中心的一端至遠離沖片本體中心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四壁面背離所述第二壁面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三壁面傾斜。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子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壁面和所述第四壁面中的至少一個上具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與所述磁鋼的背離所述第二隔磁槽的一端的端面抵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鋼槽寬度方向的兩壁面分別為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二隔磁槽具有與所述第一壁面直接連接的第五壁面和與所述第二壁面直接連接的第六壁面,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子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壁面的朝向所述第一子槽傾斜方向的一側,所述第一壁面與所述第五壁面平齊,所述第二壁面與所述第六壁面不平齊,在所述第一子槽的靠近所述沖片本體中心的一端至遠離沖片本體中心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六壁面背離所述第二壁面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五壁面傾斜。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子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壁面和所述第六壁面中的至少一個上具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與所述磁鋼的背離所述第一隔磁槽的一端的端面抵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子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沖片本體上還設有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子槽與所述第一子槽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子槽和所述第二子槽在徑向向外的方向上傾斜方向相反。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轉子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槽和所述第二子槽共同形成為v型,且v型的敞開口朝向所述沖片本體的徑向外側。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轉子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槽和所述第二子槽形成的v型為沿所述沖片本體的周向方向間隔開的多組。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轉子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沖片本體上具有減重孔,至少部分相鄰的兩組所述v型之間設有所述減重孔。
12.一種轉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13.一種電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jù)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轉子。
14.一種飛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