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用將導體放進鐵芯部分或圍繞鐵芯部分的方法構成繞組的,特別涉及一種馬達生產(chǎn)繞線裝置。
背景技術:
1、馬達生產(chǎn)中的繞線是一個關鍵步驟,涉及到線圈的形成,直接影響馬達的性能和質量,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17307509u”,公開了一種馬達線圈生產(chǎn)用繞線裝置,包括繞線輥、馬達轉子、導線輪和導線驅動機構;所述繞線輥安裝在待繞線的馬達轉子的一側,馬達轉子的左右兩側通過夾具工裝與從動轉軸連接,從動轉軸轉動安裝在夾具機架上;所述導線輪安裝在馬達轉子與繞線輥之間的往復滑板上,往復滑板的底部開設有連接滑槽,連接滑槽的左右內壁上設置有連接齒條組,兩組連接齒條組之間安裝有扇形齒輪,扇形齒輪與連接齒條組嚙合連接,扇形齒輪連接驅動電機。
2、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有導線輪,該導線輪通過導線驅動機構驅動其左右往復滑動,使其能夠對銅線起到往復導向的作用,使得銅線均勻的纏繞在馬達轉子上,提高馬達轉子線圈纏繞效率,由于其不同型號的馬達轉子長度不同,其每次轉子繞線完成后,都需要人工進行關閉機器,較為麻煩。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提供一種馬達生產(chǎn)繞線裝置,能夠解決由于其不同型號的馬達轉子長度不同,其每次轉子繞線完成后,都需要人工進行關閉機器,較為麻煩的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馬達生產(chǎn)繞線裝置,包括底板;
3、導線組件設置在底板上,導線組件包括殼體、導線輪一、導線輪二、停止按鈕、連接板和連接架,殼體焊接在底板上,殼體的上表面開設有凹槽,連接板滑動貫穿殼體的底部;
4、繞線組件設置在底板上,繞線組件包括繞線輥、馬達轉子、頂針一、頂針二、轉鈕和桿件,桿件焊接在底板上,連接板沿著桿件進行滑動。
5、優(yōu)選的,所述連接架沿著殼體進行滑動,導線輪一與連接架轉動連接,導線輪二與連接架轉動連接。
6、優(yōu)選的,所述停止按鈕通過螺釘安裝在停止按鈕上,殼體的表面螺釘安裝有電動伸縮桿,電動伸縮桿的另一端通過螺釘安裝在連接架上。
7、優(yōu)選的,所述底板的表面螺釘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安裝有皮帶輪一,皮帶輪一的表面?zhèn)鲃舆B接有皮帶,底板的表面轉動連接有皮帶輪二,皮帶輪二與皮帶傳動連接。
8、優(yōu)選的,所述繞線輥與皮帶輪一固定連接,頂針二固定連接在頂針二上,頂針一轉動連接在連接板上,頂針一和頂針二之間夾持有馬達轉子。
9、優(yōu)選的,所述停止按鈕與電機電性相連,停止按鈕與電動伸縮桿電性相連,轉鈕的表面與連接板的表面螺紋連接,轉鈕的表面與桿件的表面相接觸。
10、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該馬達生產(chǎn)繞線裝置,通過設置導線組件和繞線組件,通過頂針一能夠進行運動貼合至馬達轉子的一端,從而根據(jù)馬達轉子的長度進行調節(jié)停止按鈕所處的位置,當繞線組件中的連接架進行運動至馬達轉子繞線完畢時,連接架與停止按鈕發(fā)生接觸,停止按鈕即可關閉電機和電動伸縮桿,從而做到根據(jù)馬達轉子自身長度自行控制其在馬達轉子繞線完成后,關閉繞線裝置的效果,從而降低工人工作強度。
1.一種馬達生產(chǎn)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達生產(chǎn)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架(15)沿著殼體(4)進行滑動,導線輪一(11)與連接架(15)轉動連接,導線輪二(12)與連接架(15)轉動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達生產(chǎn)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按鈕(13)通過螺釘安裝在停止按鈕(13)上,殼體(4)的表面螺釘安裝有電動伸縮桿(16),電動伸縮桿(16)的另一端通過螺釘安裝在連接架(15)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達生產(chǎn)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表面螺釘安裝有電機(1),電機(1)的輸出軸安裝有皮帶輪一(2),皮帶輪一(2)的表面?zhèn)鲃舆B接有皮帶(10),底板(9)的表面轉動連接有皮帶輪二(8),皮帶輪二(8)與皮帶(10)傳動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達生產(chǎn)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輥(3)與皮帶輪一(2)固定連接,頂針二(7)固定連接在頂針二(7)上,頂針一(6)轉動連接在連接板(14)上,頂針一(6)和頂針二(7)之間夾持有馬達轉子(5)。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達生產(chǎn)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按鈕(13)與電機(1)電性相連,停止按鈕(13)與電動伸縮桿(16)電性相連,轉鈕(17)的表面與連接板(14)的表面螺紋連接,轉鈕(17)的表面與桿件(18)的表面相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