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于555時基電路的晶閘管觸發(fā)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定時器,尤其涉及一種基于555時基電路的晶閘管觸發(fā)器。
背景技術:
晶閘管數(shù)字觸發(fā)器是晶閘管變流技術中的關鍵部件,目前工業(yè)上應用的是模擬電子線路構成的晶閘管觸發(fā)器。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的普遍應用,需要一種能直接與計算機并行口相連,接受觸發(fā)角的數(shù)字量,去控制晶閘管導通角的裝置。近年來雖有用微型計算機來完成晶閘管觸發(fā)器的功能但它不能作為獨立的功能部件與其他數(shù)字裝置構成系統(tǒng),目前的晶閘管觸發(fā)器存在著調試不方便和容易受到環(huán)境溫度影響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調試方便、不易受環(huán)境溫度影響的基于555時基電路的晶閘管觸發(fā)器。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基于555時基電路的晶閘管觸發(fā)器,包括時基電路、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和第七電阻,所述時基電路的放電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時基電路的高觸發(fā)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所述時基電路的低觸發(fā)端、 和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時基電路的電源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所述時基電路的清零端、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fā)射極和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為第一電壓輸入端,所述時基電路的電壓控制端與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時基電路的接地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連接后接地,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負極和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分別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為第二電壓輸入端,所述第二二極管的正極分別與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為第三電壓輸入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和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和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基于555時基電路的晶閘管觸發(fā)器的結構簡單、調試方便、不易受環(huán) 溫度影響。
圖1是本實用新型基于555時基電路的晶閘管觸發(fā)器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基于555時基電路的晶閘管觸發(fā)器,包括時基電路1C、第一三極管VT1、第二三極管VT2、第一電容Cl、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和第七電阻R7,時基電路IC的放電端分別與第一電阻Rl的第一端和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連接,時基電路IC的高觸發(fā)端分別與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時基電路IC的低觸發(fā)端、和第一電容Cl的第一端連接,時基電路IC的電源端分別與第一電阻Rl的第二端、時基電路IC的清零端、第一三極管VTl的發(fā)射極和第二三極管VT2的發(fā)射極連接,第二三極管VT2的發(fā)射極為第一電壓輸入端,時基電路IC的電壓控制端與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連接,時基電路IC的接地端分別與第一電容Cl的第二端、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和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連接后接地,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二極管Dl的負極和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連接,第一二極管Dl的正極分別與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和第二三極管VT2的基極連接,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為第二電壓輸入端,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分別與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和第一三極管VTl的基極連接,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為第三電壓輸入端,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三極管VTl的集電極和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連接,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三極管VT3的集電極和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基于555時基電路的晶閘管觸發(f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時基電路、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和第七電阻,所述時基電路的放電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時基電路的高觸發(fā)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所述時基電路的低觸發(fā)端、和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時基電路的電源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所述時基電路的清零端、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fā)射極和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為第一電壓輸入端,所述時基電路的電壓控制端與所述第五電阻的 第一端連接,所述時基電路的接地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連接后接地,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負極和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分別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為第二電壓輸入端,所述第二二極管的正極分別與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為第三電壓輸入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和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和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555時基電路的晶閘管觸發(fā)器,包括時基電路、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和第七電阻,所述時基電路的放電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時基電路的高觸發(fā)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所述時基電路的低觸發(fā)端、和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時基電路的電源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所述時基電路的清零端、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fā)射極和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連接,本實用新型基于555時基電路的晶閘管觸發(fā)器的結構簡單、調試方便、不易受環(huán)境溫度影響。
文檔編號H03K17/28GK203166854SQ201320182318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12日
發(fā)明者劉立峰, 芮立國 申請人:成都瑞途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