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一種氣吸式蔬菜精量排種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66645閱讀:585來源:國知局
一種氣吸式蔬菜精量排種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農(nóng)業(yè)機械領域中的排種器,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氣力式精量排種器,實現(xiàn)蔬菜種子的精量播種。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產(chǎn)國和消費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國,是近20年蔬菜產(chǎn)量增長最多、最快的國家。目前中國蔬菜總產(chǎn)值已超1.2萬億元,占種植業(yè)總產(chǎn)值比例超過33%,約占農(nóng)民人均收入的14%,是種植業(yè)中僅次于糧食的第二大農(nóng)作物產(chǎn)業(yè)。據(jù)中國農(nóng)業(yè)部種植業(yè)管理司統(tǒng)計,蔬菜在全國各省市均有種植,以山東、江蘇、河南、廣東、四川、河北等省區(qū)為主產(chǎn)區(qū),其中小粒徑種子蔬菜(白菜、菠菜、娃娃菜、油菜等)種植面積最廣,需求量最大,是蔬菜中最具推廣價值的種類之一。

目前,我國小粒徑蔬菜作物種植方式主要采用人工撒播、育苗移栽和機械直播3種方式,但國內(nèi)多數(shù)地區(qū)蔬菜種植還主要以傳統(tǒng)的人工撒播為主,機械化播種不足15%,且機械化播種整體水平不高,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較多,嚴重制約我國蔬菜種植面積的擴大。

蔬菜種子粒徑小、質(zhì)量輕、易破損等特殊的物料特性制約著我國蔬菜機械化播種技術的發(fā)展,蔬菜播種機械化程度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和程度,而排種器是播種機的關鍵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響到播種機工作質(zhì)量和性能,播種機能否滿足播種技術的要求很大程度上主要取決于排種器的工作狀況,因此研制適合白菜、菠菜、娃娃菜、油菜等小粒徑種子的排種器成為提高蔬菜播種機械化水平的關鍵。常用的小粒徑種子精量排種器有機械式和氣力式,機械式排種器包括外槽輪式、窩眼輪式、指夾式等,具有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操作方便等特點,但對種子外形尺寸要求嚴格,易傷種,實現(xiàn)單粒播種困難,難以實現(xiàn)小粒徑蔬菜種子精量播種。氣力式排種器主要是利用氣流的作用效果,對種子進行吹送或吸附,使種子按照預期的規(guī)律進行移動。與機械式相比,由于氣流作用的剛性小,可有效的減少對種子造成的機械損傷,能較好地適應種子形狀的變化,容易實現(xiàn)高速作業(yè),是小粒徑蔬菜種子排種器發(fā)展的方向。

目前氣吸式精量排種器的排種盤多為單排吸種孔的形式,例如一種氣力式小麥精量排種器(專利號201110078344.0),排種盤上有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單排型孔,該排種器利用負壓將種子吸附在型孔上并使其隨排種盤運動,再通過卸種裝置隔斷負壓并在重力作用下實現(xiàn)排種。此類排種器由于沒有采用正壓對吸種孔上吸附的種子進行吹送,種子在快速運動的過程中由于慣性易造成投種的不準確;此外排種器的吸種盤上僅有單排吸種孔,吸種孔數(shù)量多,相互之間間隔狹小并且沒有輔助導種裝置,易造成充種不完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旨在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通過發(fā)明一種新型式的排種盤以及增添其他輔助部件來提高排種器的穩(wěn)定性從而達到精量播種的要求。

一種氣吸式蔬菜精量排種器,它包括排種盤、排種軸、種子箱、主罩殼、副罩殼、接種器、導種器,所述排種軸穿過端蓋、軸承和軸套與排種盤通過鉚釘連接為一個整體,所述排種盤為一端開口的圓筒形,非開口面貼近主罩殼的內(nèi)壁,其中心與排種軸的軸端固定連接,所述副罩殼與主罩殼邊緣連接,主罩殼內(nèi)壁、副罩殼內(nèi)壁和排種盤外壁構成環(huán)裝氣室,主罩殼固定設置有三塊隔板,將氣室分隔成正壓室、無壓室和負壓室三個氣室,主罩殼設置有進氣口、吸氣口,其中上方的兩塊隔板之間構成正壓室,正壓室與進氣口連通,與吸氣口相通的為負壓室,獨立且封閉的為無壓室;所述的排種盤筒壁設置有規(guī)則排列的吸種孔和導種條,排種盤通過吸種孔和正壓室、無壓室和負壓室連通,排種盤和副罩殼內(nèi)壁構成種子室,所述副罩殼上設有出種口和進種口,副罩殼安裝有接種器、導種器和種子箱,種子箱固定安裝在副罩殼外壁,其下端內(nèi)部與進種口連通,接種器安裝在副罩殼內(nèi)壁,其上端開口為出種口,其開口正對正壓室,導種器內(nèi)部與接種器連通。

所述主罩殼為排種器的主體結構,其內(nèi)部通過兩個滾動軸承和一個軸套架起與排種盤相連接的排種軸,靠近排種軸的一側裝有端蓋。

所述種子箱的底部開口通過所述副罩殼上設有的出種口與種子室相通,種子箱外壁安裝有電磁式激振器。

所述落種組件包括接種器和導種器,依次安裝在所述副罩殼的內(nèi)壁和外壁上,接種器通過出種口與導種器相通,所述接種器呈橢圓形漏斗狀結構,其開口面與水平面平行并朝向所述正壓室;所述導種器內(nèi)表面與接種器和出種口構成的傾斜面相切,切面逐漸減小并最終變?yōu)閳A形。

進一步地,所述排種盤上的吸種孔的直徑為0.6D~0.9D,其中所述D為種子的平均幾何粒徑。

通過將吸種孔的直徑設計成小于種子的平均幾何粒徑,這樣在充種過程中種子只會吸附在所述排種盤的吸種孔內(nèi)而不會穿過所述排種盤上的吸種孔,有效地避免了種子的破損和吸種孔堵塞。

進一步地,所述接種器開口端的內(nèi)壁上設有吸震板,能夠緩沖因正壓氣流和種子自重所產(chǎn)生的與壁面之間的沖擊力,可以有效避免種子在接種器內(nèi)由于彈跳滯留而造成的重播和漏播。

進一步地,排種盤上依次交錯設有兩行吸種孔,吸種孔沿圓周方向呈等間距排列,每個吸種孔外側設有弧形導種條,隨吸種孔一同呈等間距交錯式排列,導種條兩端被加工成圓角形狀,導種條曲率為與轉動反方向呈0°~45°遞增變化,其一端部朝向吸種孔,當排種盤轉動時,種子被導向條導向滾到吸種孔處,并被負壓室作用吸附到排種盤地吸種孔上。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采用負壓吸種、正壓投種的正負氣壓組合的形式,有效的增加了投種的準確性。

2、本發(fā)明通過對傳統(tǒng)的排種盤進行改進,設計的弧形導種條可以有效地提高種子的流動性,極大地降低種子的漏播指數(shù)和重播指數(shù),達到精量排種的要求;并且弧形導種條的設計相比于一般形式導種條結構更加合理,可以有效減小對種子的沖擊作用,降低種子的破損率。

3、本發(fā)明設計的交錯式雙行吸種孔相比于傳統(tǒng)的單行吸種孔可以減少吸種孔的排列密度,在同等播量要求下所需要的轉速較低,從而有效的避免因轉速過高,對種子的沖擊力增大所造成的傷種現(xiàn)象并大大提高了充種的穩(wěn)定性。

4、本發(fā)明通過添加電磁式激振器使種子箱產(chǎn)生振動,從而帶動儲存在箱內(nèi)的種子進行振動,可以有效地防止箱內(nèi)種子由于發(fā)生堆積而導致無法流向種子室的問題發(fā)生,可以進一步保證工作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結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A-A剖面圖;

圖3是排種盤部分截圖及局部放大視圖;

圖4是副罩殼的零件圖;

圖5是主罩殼的零件圖。

圖中:1排種盤、2吸氣口、3負壓室、4進氣口、5正壓室、6導種器、7種子箱、8種子室、9無壓室、10排種軸、11主罩殼、12副罩殼、13接種器、14吸種孔、15導種條、16出種口、17進種口、18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結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照圖1至圖5,一種氣吸式蔬菜精量排種器,其主要包括排種盤1、排種軸10、種子箱7、主罩殼11、副罩殼12、接種器13、導種器6,所述排種軸10穿過端蓋、軸承和軸套與排種盤1通過鉚釘連接為一個整體,所述排種盤1貼近主罩殼11的內(nèi)壁,安裝在排種軸10的軸端。所述氣室隔板18將主罩殼11內(nèi)壁、副罩殼12內(nèi)壁與排種盤1外壁所構成的環(huán)狀氣室分為正壓室5、無壓室9和負壓室3三個密閉氣室,其中與吸氣口相通的為負壓室3,與進氣口相通的為正壓室5,獨立且封閉的為無壓室9。所述主罩殼11為排種器的主體結構,其內(nèi)部通過兩個滾動軸承和一個軸套架起與排種盤1相連接的排種軸10,靠近排種軸10的一側裝有端蓋,所述副罩殼12上設有出種口16和進種口17并配合安裝有接種器13、導種器6和種子箱7,所述副罩殼12與主罩殼11采用過渡配合連接,副罩殼12與排種盤1之間設有種子室8。所述種子箱7的底部開口通過所述副罩殼12上設有的出種口16與種子室8相通,種子箱7外壁安裝有電磁式激振器。所述落種組件包括接種器13和導種器6,依次安裝在所述副罩殼12的內(nèi)壁和外壁上,接種器13通過出種口16與導種器6相通。所述接種器13呈橢圓形漏斗狀結構,其開口面與水平面平行并朝向所述正壓室5。所述導種器6內(nèi)表面與接種器13和出種口16構成的傾斜面相切,切面逐漸減小并最終變?yōu)閳A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種盤上的吸種孔的直徑為0.6D~0.9D,其中所述D為種子的平均幾何粒徑。通過將吸種孔的直徑設計成小于種子的平均幾何粒徑,這樣在充種過程中種子只會吸附在所述排種盤的吸種孔內(nèi)而不會穿過所述排種盤上的吸種孔,有效地避免了種子的破損和吸種孔堵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種器開口端的內(nèi)壁上設有吸震板,能夠緩沖因正壓氣流和種子自重所產(chǎn)生的與壁面之間的沖擊力,可以有效避免種子在接種器內(nèi)由于彈跳滯留而造成的重播和漏播。

在上述方案中,本發(fā)明設計了一種新型排種盤,排種盤上依次交錯設有兩行吸種孔,吸種孔沿圓周方向呈等間距排列。每個吸種孔外側設有弧形導種條,隨吸種孔一同呈等間距交錯式排列,導種條兩端被加工成圓角形狀,導種條曲率為與運動方向呈0°~45°遞增變化。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輸入動力(利用拖拉機動力輸出軸)帶動排種軸10和排種盤1一起做旋轉運動,小粒徑的蔬菜種子在重力和電磁激振器的共同作用下由種子箱7進入種子室8內(nèi),風機與吸氣口連接,在風機的作用下,使負壓室3內(nèi)形成負壓,在負壓的作用和弧形導種條15的引導作用下,位于種子室8內(nèi)的種子被牢牢吸附在排種盤1的吸種孔14上,并隨排種盤1一起轉動,當位于吸種孔14上的種子運動到負壓室3的頂部時,負壓氣流被氣室隔板18阻斷,吸附在吸種孔14上的蔬菜種子受到正壓室5中正壓氣流的作用被吹送到接種器13中,經(jīng)導種器6排出。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