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毛竹截斷控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竹片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毛竹截斷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竹材膠合板又稱竹片膠合板,它是將毛竹截斷后制成竹筒、再將竹筒軟化展開后,經(jīng)一系列加工成為一定厚度的竹片或竹板,再經(jīng)干燥、涂膠、組胚、熱壓等工序制成的一種竹質(zhì)人造板。
[0003]由于毛竹在生長過程中會受蟲害或自然災害影響,表面會有損傷或出現(xiàn)局部彎曲的現(xiàn)象,需要作為廢料截出。但現(xiàn)有的截斷裝置無法滿足自動截出廢料的目的,因此,現(xiàn)有毛竹截斷過程中基本還是采用人工截斷的方式進行,無法滿足自動化生產(chǎn)需求,亟待改進。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基于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毛竹截斷控制系統(tǒng),以提高毛竹截斷的自動化生產(chǎn)。
[0005]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毛竹截斷控制系統(tǒng),包括:第一支撐臺、第二支撐臺、截斷裝置、第一夾持裝置、第二夾持裝置、第一傳感器、第二傳感器、計時器和控制裝置,其中:
[0006]第一支撐臺和第二支撐臺并列布置,且第一支撐臺和第二支撐臺在同一直線,第一支撐臺和第二之間預留有間隙形成進刀口 ;
[0007]截斷裝置位于進刀口的一側用于對處于第一支撐臺和第二支撐臺之間的毛竹件進行截斷;
[0008]第一夾持裝置和第二夾持裝置分別安裝在第一支撐臺和第二支撐臺上,第一夾持裝置和第二夾持裝置相互配合用于對待切割的毛竹件進行夾持固定;
[0009]第一傳感器、第二傳感器和計時器分別安裝在第一支撐臺上,且第一傳傳感器和第二傳感器均位于第一夾持裝置遠離進刀口的一側,計時器位于第二夾持裝置靠近進刀口的一側;
[0010]第一傳感器與控制裝置連接用于對毛竹件的彎曲度進行探測并將探測值Ml傳送至控制裝置;
[0011]第二傳感器與控制裝置連接用于對毛竹件表面的損傷程度進行探測并將探測值M2傳送至控制裝置;
[0012]控制裝置分別與計時器和截斷裝置連接,控制裝置將第一傳感器和第二傳感器所發(fā)送的探測值Ml和M2分別與預設值A1和預設值A2進行對比,當Ml < A1、M2 ( A2時,控制裝置控制截斷裝置動作對毛竹件進行等間距截斷;當Ml > A1或M2 > A2時,控制裝置控制計時器開始計時并將計時信號反饋至控制裝置,當計時器的計時時間達到控制裝置的第一個預設時間值B1時,控制裝置控制截斷裝置進行動作對毛竹件進行截斷;當計時器的計時時間達到控制裝置的第二個預設時間值B2時,控制裝置控制截斷裝置進行動作對毛竹件進行再次截斷。
[0013]優(yōu)選地,截斷裝置包括第一驅(qū)動單元、第二驅(qū)動單元、移動臺和切割輪,第一驅(qū)動單元與移動臺連接用于驅(qū)動移動臺沿著進刀口的軸心線方向來回移動;第二驅(qū)動裝置與切割輪連接用于驅(qū)動切割輪旋轉;切割輪位于移動臺靠近進刀口的一側并隨著移動臺的移動而移動。
[0014]優(yōu)選地,第一傳感器為二維傳感器。
[0015]優(yōu)選地,第二傳感器為探傷傳感器。
[0016]優(yōu)選地,第一夾持裝置位于第一支撐臺上且靠近進刀口的一端。
[0017]優(yōu)選地,第二夾持裝置位于第二支撐臺上且靠近進刀口的一端。
[0018]優(yōu)選地,還包括機械手,機械手位于第二支撐臺一側用于將毛竹截斷件從第二支撐臺上轉移下去。
[0019]優(yōu)選地,還包括用于對合格的毛竹截斷件輸送至下一工位的輸出裝置、用于盛放廢棄的毛竹截斷件的廢料收集容器和用于盛放有殘缺的毛竹截斷件的殘次品收集容器。
[0020]優(yōu)選地,機械手與控制裝置連接并由控制裝置控制其動作,將毛竹截斷件轉移至輸出裝置、廢料收集容器或殘次品收集容器中。
[0021]本發(fā)明中,第一支撐臺和第二支撐臺相互作用對毛竹件進行支撐;第一夾持裝置和第二夾持裝置相互作用分別對處于第一支撐臺和第二支撐臺上的毛竹件部分進行夾持,使其固定,防止其徑向或軸向移動;截斷裝置用于對毛竹件進行截斷;第一傳感器用于探測毛竹彎曲度;第二傳感器用于探測毛竹表面是否有損傷;控制裝置與計時器配合用于控制截斷裝置進行動作,其控制過程如下:S1、控制裝置將第一傳感器和第二傳感器所發(fā)送的探測值Ml和M2與預設值A1和預設值A2進行對比,當Ml < A1、M2 ( A2時,控制裝置控制截斷裝置動作對毛竹件進行等間距截斷;所截的毛竹截斷件即為長度符合要求的毛竹截斷件;
[0022]S2、當Ml > A1或M2 > A2時,控制裝置控制計時器開始計時并將計時信號反饋至控制裝置,當計時器的計時時間達到控制裝置的第一個預設時間值B1時,控制裝置控制截斷裝置進行動作對毛竹件進行截斷;由于截斷裝置此次動作是受到計時限制下動作,因此,所截的毛竹件的長度不符合此次制作要求,為殘次品件;
[0023]S3、當計時器的計時時間達到控制裝置的第二個預設時間值B2時,控制裝置控制截斷裝置進行動作對毛竹件進行再次截斷;處于在第一個預設時間值B1到第二個預設時間值B2之間內(nèi)由截斷裝置處穿過的毛竹件即為不符合要求的彎曲段或損傷段,因此,此次所截斷的毛竹截斷件即為廢料。
[0024]綜上所述,本發(fā)明通過第一支撐臺、第二支撐臺、截斷裝置、第一夾持裝置和第二夾持裝置相互配合實現(xiàn)了對毛竹的自動截斷;通過第一傳感器、第二傳感器、計時器和控制裝置相互配合實現(xiàn)了對截斷后的毛竹件的自動篩選,確保進入下一位工位的毛竹段均為合格件;從而實現(xiàn)了毛竹件截斷的自動化,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且通過第一個預設時間值B1和第二個預設時間值B2的設置提高了毛竹件的有效利用率,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毛竹截斷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0027]如圖1所示,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毛竹截斷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28]參照圖1,本發(fā)明實施例提出的一種毛竹截斷控制系統(tǒng),包括:第一支撐臺1、第二支撐臺2、截斷裝置3、第一夾持裝置4、第二夾持裝置5、機械手9、輸出裝置10、廢料收集容器11、殘次品收集容器12、第一傳感器6、第二傳感器7、計時器8和控制裝置,其中:
[0029]第一支撐臺1和第二支撐臺2并列布置,且第一支撐臺1和第二支撐臺2在同一直線,第一支撐臺1和第二之間預留有間隙形成進刀口 ;截斷裝置3位于進刀口的一側用于對處于第一支撐臺1和第二支撐臺2之間的毛竹件進行截斷;截斷裝置3包括第一驅(qū)動單元、第二驅(qū)動單元、移動臺和切割輪,第一驅(qū)動單元與移動臺連接用于驅(qū)動移動臺沿著進刀口的軸心線方向來回移動;第二驅(qū)動裝置與切割輪連接用于驅(qū)動切割輪旋轉;切割輪位于移動臺靠近進刀口的一側并隨著移動臺的移動而移動;第一夾持裝置4和第二夾持裝置5分別安裝在第一支撐臺1和第二支撐臺2上,且第一夾持裝置4位于第一支撐臺1上且靠近進刀口的一端,第二夾持裝置5位于第二支撐臺2上且靠近進刀口的一端,第一夾持裝置4和第二夾持裝置5相互配合用于對待切割的毛竹件進行夾持固定;機械手9位于第二支撐臺2 —側用于將毛竹截斷件從第二支撐臺2上轉移下去;輸出裝置10用于對合格的毛竹截斷件輸送至下一工位,廢料收集容器11用于盛放廢棄的毛竹截斷件,殘次品收集容器12用于盛放有殘缺的毛竹截斷件。
[0030]第一傳感器6、第二傳感器7和計時器8分別安裝在第一支撐臺1上,且第一傳傳感器和第二傳感器7均位于第一夾持裝置4遠離進刀口的一側,計時器8位于第二夾持裝置5靠近進刀口的一側;第一傳感器6為二維傳感器,第一傳感器6與控制裝置連接用于對毛竹件的彎曲度進行探測并將探測值Ml傳送至控制裝置;第二傳感器7為探傷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