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食品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是一種口味重的螺螄粉湯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螺螄粉主料為米線,粉湯和油,配菜包括辣椒,一般的螺螄粉粉湯味道較重,吃了較為油膩且容易上火。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螺螄粉湯料的制作方法,它可以解決現(xiàn)有螺螄粉湯料較為油膩上火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這種螺螄粉湯料的制作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豬筒骨20份~25份,牛筒骨10份~15份,雞架5份~12份,螺螄肉10份~15份,豬皮5份~8份,黃姜2份~5份,白酒2份~5份;豆腐乳3份~5份,山泉水150份~300份,花生5份~10份,八角0.5份~1份,花椒1份~2份,桂皮0.5份~1份,陳皮0.5份~1份,草果0.5份~1份,大蔥2份~3份,蒜米5份~10份,香油1份~1.5份;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豬筒骨、牛筒骨、雞架、螺絲肉、豬皮、黃姜、白酒、豆腐肉、八角和花椒放入到山泉水中熬煮;b.大火熬煮開后,將浮在湯上的雜質(zhì)去除,文火熬煮2~3小時,再加入桂皮、陳皮、草果、大蔥和花生,先大火熬煮開后,再文火熬煮4~5小時;c.加入香油,煮10分鐘~15分鐘,即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shù)方案,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豬筒骨、牛筒骨、雞架、螺絲肉、豬皮、黃姜、白酒、豆腐肉、八角、放入到山泉水中熬煮,并去除浮在湯上的雜質(zhì),由于豬筒骨和牛筒骨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和鈣質(zhì),營養(yǎng)價值高,雞架骨和螺螄肉制湯味道鮮,白酒和黃姜除腥去除雜味,由此可以制得味道鮮美,清淡不上火的高湯,再加入桂皮、陳皮、草果、大蔥和花生進(jìn)行調(diào)味,使得高湯的味道清淡,味道足,由于在豬皮,豬筒骨和牛筒骨中含有食用油,因此不另外加入食用油,可以保證食用油的量適度,避免油膩。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jìn)一步詳述:
實施例1:
這種螺螄粉湯料的制作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豬筒骨20份,牛筒骨10份,雞架骨5份,螺螄肉10份,豬皮5份,黃姜2份,白酒2份;豆腐乳3份,山泉水150份,花生5份,八角0.5份,花椒1份,桂皮0.5份,陳皮0.5份,草果0.5份,大蔥2份,蒜米5份,香油1份;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豬筒骨、牛筒骨、雞架、螺絲肉、豬皮、黃姜、白酒、豆腐肉、八角和花椒放入到山泉水中熬煮;b.大火熬煮開后,將浮在湯上的雜質(zhì)去除,文火熬煮2小時,再加入桂皮、陳皮、草果、大蔥和花生,先大火熬煮開后,再文火熬煮4小時;c.加入香油,煮10分鐘,即得。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螺螄粉湯料的制作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豬筒骨25份,牛筒骨15份,雞架骨12份,螺螄肉15份,豬皮8份,黃姜5份,白酒5份;豆腐乳5份,山泉水300份,花生10份,八角1份,花椒2份,桂皮1份,陳皮1份,草果1份,大蔥3份,蒜米10份,香油1.5份;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豬筒骨、牛筒骨、雞架、螺絲肉、豬皮、黃姜、白酒、豆腐肉、八角和花椒放入到山泉水中熬煮;b.大火熬煮開后,將浮在湯上的雜質(zhì)去除,文火熬煮3小時,再加入桂皮、陳皮、草果、大蔥和花生,先大火熬煮開后,再文火熬煮5小時;c.加入香油,煮15分鐘,即得。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螺螄粉湯料的制作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豬筒骨22份,牛筒骨12份,雞架骨8份,螺螄肉12份,豬皮6份,黃姜4份,白酒4份;豆腐乳4份,山泉水220份,花生7份,八角0.8份,花椒1.5份,桂皮0.8份,陳皮0.8份,草果0.8份,大蔥2.5份,蒜米7份,香油1.25份;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豬筒骨、牛筒骨、雞架、螺絲肉、豬皮、黃姜、白酒、豆腐肉、八角和花椒放入到山泉水中熬煮;b.大火熬煮開后,將浮在湯上的雜質(zhì)去除,文火熬煮2。5小時,再加入桂皮、陳皮、草果、大蔥和花生,先大火熬煮開后,再文火熬煮4.5小時;c.加入香油,煮12分鐘,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