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視覺補償系統(tǒng)和雙目型驗光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40253閱讀:433來源:國知局
視覺補償系統(tǒng)和雙目型驗光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總體上涉及驗光領域。

本發(fā)明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視覺補償系統(tǒng)并且涉及一種包括這樣的系統(tǒng)的雙目型驗光裝置。



背景技術:

在測量患者的視覺敏銳度的背景下,已經提出對例如通過試驗鏡架或驗光儀(如綜合屈光檢查儀)有待提供的視覺補償進行模擬。

試驗鏡架能夠相繼地接納提供不同矯正的試驗鏡片,直到發(fā)現(xiàn)適合于患者的矯正。

這種解決方案是不切實際的,并且需要在專用盒中分開地存儲試驗鏡片。該解決方案進一步涉及變換鏡片,從而引起矯正屈光力的不期望且不連續(xù)的轉變。

在綜合屈光檢查儀中,試驗鏡片放置在手動旋轉或使用機動化機構旋轉的多個盤上。

然而,應當理解到這種物體具有大的體積和重量,與每個盤上放置的鏡片的數量有關。

此外,通過綜合屈光檢查儀的視野是有限的(隧道效應),因為該多個鏡片被對準以獲得不同的矯正值。

在介紹本發(fā)明之前,應再提起在下面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幾個概念的定義。

光學屈光力是光學元件能夠使光線會聚或發(fā)散所達到的程度。光學屈光力用屈光度表示并且對應于以米為單位的焦距的倒數。

光學屈光力當在鏡片(關于光軸旋轉對稱)的所有子午面中相同時稱作球面屈光力。

與此相反,光學屈光力當依據鏡片的子午線而變化時則稱作散光。在散光光學元件的情況下,沿第一子午線的最大光學屈光力與沿第二子午線的最小光學屈光力之間的差即稱作柱面屈光力。這是復曲面或柱面的情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在本上下文中,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允許沿觀察光軸以屈光力可變的光學矯正進行觀察的視覺補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視覺補償系統(tǒng)包括:第一光學元件,該第一光學元件能夠以中心在該光軸上的旋轉運動的方式旋轉并且沿該光軸具有第一柱面屈光力;第二光學元件,該第二光學元件能夠以中心在該光軸上的旋轉運動的方式旋轉并且沿該光軸具有第二柱面屈光力;以及鏡片,該鏡片將所述光軸用作軸線并且具有可變球面屈光力。

該第一光學元件和該第二光學元件可以是能夠彼此獨立旋轉的,使得在至少一個位置上,由該第一光學元件和該第二光學元件的組合產生的合成柱面屈光力具有例如低于0.1屈光度的微小值、或者甚至是零值。

在實踐中,該第二柱面屈光力的絕對值例如等于(或至少幾乎等于)該第一柱面屈光力的絕對值,使得在至少一個位置上,所述合成柱面屈光力值是零(或幾乎為零)。

換言之,在這種情況下,該第二柱面屈光力等于或與該第一柱面屈光力相反。然而,該第一柱面屈光力和第二柱面屈光力可以是不同的,以補償兩個鏡片之間的間距(根據古爾斯特蘭(Gullstrand)方程)以便獲得對準,在至少一個位置上這些鏡片的組合(即,合成)柱面屈光力抵消了。

因此,通過彼此獨立地改變第一光學元件的角位置(在以下描述中為角α1)和第二光學元件的角位置(在以下描述中為角α2)以及球面屈光力可變的鏡片的球面屈光力SV,可以在預定范圍內獨立地改變該系統(tǒng)(由第一光學形成元件、第二光學元件以及球面屈光力可變的鏡片形成)的球面屈光力S、柱面屈光力C以及散光角α,如以下描述中所說明的。

具體地,借助于改變這兩個柱面屈光力光學元件的相對取向的能力,該系統(tǒng)存在使該系統(tǒng)的柱面屈光力C較小的至少一個位置。當第一柱面屈光力和第二柱面屈光力的絕對值相等或幾乎相等時,這兩個元件存在使該系統(tǒng)的柱面屈光力C為可忽略的或甚至為零的至少一個相對位置。因此,可以產生僅對球面屈光力的矯正。

此外,應當注意的是,可變球面屈光力尤其使得可以補償由這些柱面屈光力光學元件的關聯(lián)而產生的球面屈光力,或為了抵消該球面屈光力,或為了總體(對于整個系統(tǒng)而言)獲得與所希望的球面屈光力一致的球面屈光力。因此,可以由該球面屈光力可變的鏡片至少部分地補償由第一光學元件和第二光學元件的組合引起的球面屈光力。

該視覺補償系統(tǒng)因此特別適合于產生可變矯正;此外,該視覺補償系統(tǒng)具有較小的體積,因為三個光學元件足以產生上述參數范圍內的可變矯正。

該系統(tǒng)另外允許通過這兩個柱面屈光力光學元件的快速旋轉來提供杰克遜交叉柱鏡(Jackson cross cylinder)功能。為了提供這種功能(在折射協(xié)議中經常使用),使用了由具有垂直軸線并具有相反符號和完全相同的屈光力的兩個平面柱面鏡片組成的交叉雙柱鏡。該交叉雙柱鏡的球面屈光力為零,其用來通過旋轉該雙柱鏡來非??焖俚馗淖冎媲饬Φ闹?。通過驅動第一光學元件和第二光學元件一致旋轉,這種快速變化在此可在不添加補充光學元件的情況下實現(xiàn)。

該球面屈光力可變的鏡片例如是包含流體的可變形鏡片或者,換言之,是包含流體和可變形薄膜的鏡片。

可以提供的是,由第一電機驅動的第一機構被設計成使該第一光學元件以中心在該光軸上的旋轉運動的方式旋轉,并且可選地,由第二電機驅動的第二機構被設計成使該第二光學元件以中心在該光軸上的旋轉運動的方式旋轉。

一方面該第一機構和第一電機以及另一方面該第二機構和第二電機對應地形成第一致動器和第二致動器,每個致動器允許對第一和第二光學元 件之一的位置進行調整。

該視覺補償系統(tǒng)可以包括被設計成根據設定點數據(例如從由該系統(tǒng)的用戶操縱的遙控器接收到的數據)對應地控制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控制元件。

該控制元件例如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或被設計成傳送取向數據的取向傳感器或運動傳感器。

尤其可以提供的是,該控制元件包括被設計成根據所述設定點數據和所述取向數據中的至少一者生成多個控制信號并且發(fā)射出對應地尋址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控制信號的計算機器。

因此,發(fā)送到電機的這些控制信號將考慮到該視覺補償系統(tǒng)的取向,例如以補償由于重力在液體鏡片中引起的屈光力影響。

該控制元件還可以被設計成根據所述設定點數據和該系統(tǒng)的一部分與透過該系統(tǒng)進行觀察的眼鏡之間的距離中的至少一者生成多個控制信號。

該第一機構可以包括例如與第一蝸桿螺釘相互作用的第一嵌齒輪,該第一蝸桿螺釘被牢固地緊固到該第一電機的傳動軸上;該第一光學元件則可以安裝在該第一嵌齒輪上。

同樣,該第二機構可以包括例如與第二蝸桿螺釘相互作用的第二嵌齒輪,該第二蝸桿螺釘被牢固地緊固到該第二電機的傳動軸上,該第二光學元件則可以被安裝在該第二嵌齒輪上。

這樣的機構允許降低電機的輸出速度。該視覺補償系統(tǒng)因此具有特別優(yōu)良的分辨率,并且限定該系統(tǒng)的矯正的參數S、C和α因此可以具有在上述范圍內幾乎連續(xù)的一組值。此外,借助于這樣的機構,這些嵌齒輪、并且因此由這些嵌齒輪支承的光學元件被保持在位,即使在沒有對這些電機供電的情況下。這些光學元件(即,第一光學元件、第二光學元件以及鏡片)因此被安裝成(在該視覺補償系統(tǒng)中)使它們(每個)(甚至)在不供應電力的情況下保持它們各自的設定點位置。

該視覺補償系統(tǒng)可以包括與所述嵌齒輪相關聯(lián)的至少一個光學元件(在實踐中,每一個嵌齒輪都與一個光學單元相關聯(lián)),以便確定所關聯(lián) 的光學元件(第一光學元件、第二光學相關元件或鏡片)的位置。

該視覺補償系統(tǒng)可以被容納在例如通過組裝至少一個第一部分和一個第二部分形成的外殼中;可以提供的是,將第一嵌齒輪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一部分上并且將第二嵌齒輪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第一電機例如安裝在所述第一部分上,和/或第二電機例如安裝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還可以提供的是,將由第三電機驅動的第三機構設計成驅動用于控制該球面屈光力可變的鏡片的球面屈光力的環(huán)旋轉。

因此還可以通過由第三電機和第三機構形成的致動器來調整球面屈光力。

第三機構例如包括與第三蝸桿螺釘相互作用的第三嵌齒輪,該第三蝸桿螺釘被牢固地緊固到第三電機的傳動軸上,該控制環(huán)被牢固地緊固到該第三嵌齒輪上。

第一電機、第二電機以及第三電機例如被放置成空出一個至少120°范圍的、例如180°范圍的圓形幾何體,所述幾何體的中心在該光軸上,離鏡片的有效半徑盡可能近,例如在離鏡片的有效半徑小于20mm(或甚至小于10mm)的距離處;從而獲得了小體積的組件。

前述控制元件(例如通過其前述計算機器)可以被設計成根據所述設定點中的至少一者和根據由溫度傳感器生成的溫度數據來生成尋址到第三電機的至少一個控制信號。因此,可以補償由任何溫度變化造成的球面屈光力可變的鏡片的球面屈光力的變化。

該殼體可以另外包括第三部分,第三電動機機則可能安裝在該第三部分中。

根據多個可設想到的實施例(例如,以下所描述的實施例),第一光學元件形成在第一平面柱面鏡片的面上、具有第一屈光度,和/或該第二光學元件形成在第二平面柱面鏡片的面上、具有第二屈光度。精確地講,可以提供的是,第一光學元件是凸平面柱面鏡片,和/或第二光學元件是凹平面柱面鏡片。

此外,可以對第一光學元件、第二光學元件以及鏡片進行控制,以便提供杰克遜交叉柱鏡功能,即使由第一光學元件、第二光學元件以及鏡片形成的系統(tǒng)的柱面屈光力和/或散光角(每個)在兩個不同的值之間交替。

換言之,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允許沿觀察光軸以屈光力可變的光學矯正進行觀察的視覺補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視覺補償系統(tǒng)包括:

-第一光學元件,該第一光學元件能夠以中心在該光軸上的旋轉運動的方式旋轉并且沿該光軸具有第一柱面屈光力,

-第二光學元件,該第二光學元件能夠以中心在該光軸上的旋轉運動的方式旋轉并且沿該光軸具有第二柱面屈光力,

-鏡片,該鏡片將所述光軸用作軸線、具有可變球面屈光力并且可機械地致動以使所述球面屈光力連續(xù)地變化。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包括兩個光學系統(tǒng)的雙目型驗光裝置,這些光學系統(tǒng)例如安裝在共同的固持器上,其中這兩個光學系統(tǒng)中的一者(或者甚至是這兩個光學系統(tǒng)中的每一者)是如上介紹的視覺補償系統(tǒng)。

附圖說明

以下通過非限制性示例給出的關于附圖的描述將清楚地闡釋本發(fā)明的本質以及其可被實施的方式。

在附圖中:

-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本發(fā)明的一種示例性實現(xiàn)方式中使用的光學元件;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傳授內容的示例性視覺補償系統(tǒng)的截面圖;

-圖3示出了從柱面鏡片側看到的圖2中的視覺補償系統(tǒng)的剖開視圖;

-圖4示出了從可變球面鏡片側看到的圖2中的視覺補償系統(tǒng)的剖開視圖;

-圖5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控制圖2中的視覺補償系統(tǒng)的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傳授內容的示例性視覺補償系統(tǒng)的主要光學元件。

這些光學元件包括柱面屈光力為C0的凸平面柱面鏡片2、負柱面屈光力為-C0的凹平面柱面鏡片4、以及可變球面屈光力為SV的鏡片6。

因此,凹平面柱面鏡片4的柱面屈光力(此處為-C0)的絕對值(或模數)(此處為C0)等于凸平面柱面鏡片2的柱面屈光力(此處為C0)的絕對值(C0)(或模數)。

這三個鏡片2、4、6放置在同一光軸X上。精確地講,這三個鏡片2、4、6中的每一個鏡片具有中心在光軸X上的總體成柱面的外形。在此處描述的示例中,鏡片2、4、6具有以下直徑(對它們的體積進行量化),分別是:25mm、25mm、20mm。

應當指出的是,優(yōu)選使用此視覺補償系統(tǒng)10,其中患者的眼睛位于球面屈光力可變的鏡片6的一側上,使得柱面屈光力的鏡片2、4(其直徑更大)不限制球面屈光力可變的鏡片6所限定的視野,由于該鏡片距離患者的眼睛近,感知到其本身是寬的。

這三個鏡片2、4、6包括垂直于光軸X的第一平面面和與該第一面相對并且旋光的第二面:

-鏡片2的旋光面的形狀是凸柱面(該柱面的軸線Y1限定此面垂直于光軸X平鋪);

-鏡片4的旋光面的形狀是凹柱面(該柱面的軸線Y2限定此面垂直于光軸X平鋪);并且

-可變球面屈光力為SV的鏡片6的旋光面是可變形的,并且因此可以采用凸面球面形狀(如圖1中的虛線所示)、平面形狀或凹面球面形狀(如實線所示)。

可變球面屈光力為SV的鏡片6是例如文件EP 2 034 338中所描述的那種類型的鏡片。這種鏡片包括由透明可變形薄膜和平面可移動透明壁封閉的空腔;該空腔包含或大或小程度上受可移動面約束的體積恒定的透明 液體,以便使因此是或者球面凹表面或平面表面或者球面凸表面的薄膜變形。在所使用的鏡片中,螺母/螺栓系統(tǒng)形成的運動轉換確保了旋轉和線性運動的轉換。因此,旋轉安裝在殼體26上的環(huán)使鏡片6的一部分平移,從而致使透明薄膜的上述變形,如在例如上述文件EP 2 034 338中所說明的。因此,通過鏡片6上的機械作用可以連續(xù)地改變球面屈光力SV。在此處所描述的示例中,鏡片6具有介于-40mm與40mm之間的可變焦距,即,介于-25D與25D之間的可變球面屈光力SV(D是屈光度,該單位用于測量聚散度,是與以米表示的焦距的倒數)。

而且,平面柱面鏡片2、4分別具有如已經指示的-C0和C0柱面屈光力,其中此處C0=5D。

如以下更詳細地說明的,凹平面柱面鏡片4和凸平面柱面鏡片2是關于軸線X可旋轉地安裝的(中心在軸線X上的旋轉運動)。

因此,形成在凸平面柱面鏡片2的旋光面上的凸柱面的軸線Y1可以與參考軸線Y0(該軸線是固定的并且垂直于光軸X)形成可變角α1。

同樣,形成在凹平面柱面鏡片4的旋光面上的凹柱面的軸Y2可以與參考軸Y0形成可變角α2。

通過計算各子午線上的聚散度,針對由剛才描述的三個光學元件2、4、6形成的系統(tǒng)的球面屈光力S、柱面屈光力C和散光角α獲得以下公式:

C=C0(cos2(α-α2)-cos2(α-α1)) (公式2)

將指出的是,公式3中的項(-C/2)對應于提供柱面屈光力的2個鏡片的合體所生成的球面屈光力。

通過如下文所述的相互獨立地控制凸平面柱面鏡片2的旋轉位置和凹平面柱面鏡片4的旋轉位置,可以從0°到360°獨立地改變這些角α1、α2中的每一個角并且因此獲得介于-2.C0和2.C0(即,介于-10D與10D之 間)之間的可調節(jié)的柱面屈光力C,并且針對0°與360°之間可調節(jié)的任何散光角通過同時控制這兩個鏡片來獲得。如公式3所指示的,使用可變球面屈光力的鏡片來補償這2個柱面鏡片的取向的合體產生的球面屈光力。

而且,通過改變球面鏡片6的球面屈光力SV,可以調節(jié)由這三個鏡片2、4、6形成的系統(tǒng)的球面屈光力S。

根據可設想的變化形式,提供設定球面屈光力的鏡片可以具有相同的(正或負)柱面屈光力C0:其可以是可選地完全相同的兩個凸平面柱面鏡片或者(作為替代方案)可選地完全相同的兩個凹平面柱面鏡片的問題。

確切地,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以下公式給出了由這兩個鏡片與提供可變球面屈光力的鏡片形成的系統(tǒng)的球面屈光力S、柱面屈光力C和散光角α:

C=C0(cos2(α-α2)+cos2(α-α1)) (公式5)

項C0–C/2對應于提供柱面屈光力的兩個鏡片的組合引起的球面屈光力。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還可以通過對提供柱面屈光力的鏡片進行旋轉(獨立于彼此)并且通過改變提供可變球面屈光力的鏡片的球面屈光力來調節(jié)球面屈光力S、柱面屈光力C和散光角α,具體地使得柱面屈光力C為零。

圖2中示出了使用剛才已經描述的光學元件的示例性視覺補償系統(tǒng)10。

在以下描述中,有時為了使解釋清晰,將使用如“上部”或“下部”等術語,這些術語限定了圖2、圖3和圖4中的取向。應當理解的是,此取向不一定適用于所描述的系統(tǒng)的將可能進行的用途,在該用途中僅參考方向是光軸X。

示例補償系統(tǒng)10包括由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16和第三部分18形 成的外殼12,這些部分沿著光軸X依次放置并且成對地裝配在垂直于光軸X的平面中。

第一嵌齒輪22被安裝成能夠以中心在光軸X上的旋轉運動的方式在殼體12的第一部分14中旋轉并且在其中心(在為此目的而設置的孔口中)支承凸平面柱面鏡片2。第一嵌齒輪22和凸平面柱面鏡片2共軸;換言之,在垂直于光軸X的平面的橫截面中,第一嵌齒輪22的外周長和凸平面柱面鏡片2的周長形成中心在光軸X上的同心圓。

同樣,第二嵌齒輪24被安裝成能夠以中心在光軸X上的旋轉運動的方式在殼體12的第二部分16中旋轉并且在其中心(在為此目的而設置的孔口中)支承凹平面柱面鏡片4。第二嵌齒輪24和凹平面柱面鏡片4共軸;換言之,在垂直于光軸X的平面的橫截面中,第二嵌齒輪24的外周長和凹平面柱面鏡片4的周長形成中心在光軸X上的同心圓。

第三嵌齒輪27被安裝成以中心在光軸X上的旋轉運動的方式在殼體12的第三部分18中旋轉。第三嵌齒輪27被牢固地緊固到在殼體26的周長上設置的環(huán)上,該第三嵌齒輪支承球面屈光力可變的鏡片6并且允許控制球面屈光力SV。球面屈光力可變的鏡片6的殼體26安裝在殼體12的第三部分18中。

如可以從圖3中清晰看到的,通過第一電機42(繞光軸X)旋轉第一嵌齒輪22,該電機的傳動軸支承與第一嵌齒輪22嚙合的第一蝸桿螺釘32。第一電機42例如安裝在殼體12的第一部分14中。

第一嵌齒輪22的當前位置由第一光學單元52監(jiān)控。

同樣,通過第二電機44繞光軸X旋轉第二嵌齒輪24,該電機的傳動軸支承與第二嵌齒輪24嚙合的第二蝸桿螺釘34。第二電機44例如安裝在殼體12的第二部分16中。

第二嵌齒輪24的當前位置由第二光學單元54監(jiān)控。

如從圖4中看到的,第三嵌齒輪27就其本身而言通過第三電機46(繞光軸X)旋轉,該電機具有傳動軸,與第三嵌齒輪27嚙合的第三蝸桿螺釘36安裝在該傳動軸上。第三電機46例如安裝在殼體12的第三部分18中。

第三嵌齒輪27的當前位置由第三光學單元56監(jiān)控。

每個光學單元52、54、56例如是由包括至少一個光學傳感器的一對元件形成的;這對元件中的另一元件例如是光發(fā)射器(或,作為變化形式,反射元件,在這種情況下光發(fā)射器與光學傳感器相關聯(lián))。

第一、第二和第三電機42、44、46是例如具有20步/匝分辨率的步進電機,此處設定在步長的8分之一處(下文中被稱為微步(micro-step))。作為變化形式,這些電機可以設定在步長的16分之一處。

殼體12的內部體積(并且而且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14、16、18中的每一個部分的內部體積以相同的方式)可以被細分成用于接納電機42、44、46的空間(圖2、圖3和圖4中的殼體12的上部區(qū)域)和用于接納光學元件2、4、6的空間(圖2、圖3和圖4中的殼體12的下部區(qū)域)。

用于接納電機42、44、46的空間具有在用于接收光學元件2、4、6的空間的方向開放(朝向圖中的底部)而在對端(朝向圖中的頂部)被殼體12的上面19(殼體12的上面19由分別殼體12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14、16、18的裝配上面形成)封閉的基本上平行六面體的形狀。

電機42、44、46的安排如此以便有利地使得可以使用180°范圍的圓形幾何體,所述圓形幾何體的中心在該光軸上,離鏡片的有效半徑盡可能近。

與用于接納這些電機的空間相比,用于接納光學元件2、4、6的空間具有與第三嵌齒輪27在該嵌齒輪的一半周長上的形狀匹配的圓柱形狀(以殼體12的壁為界)。

換言之,殼體12(以及因此殼體12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14、16、18中的每一個部分)在用于接納光學元件2、4、6的空間中具有圓柱形狀,其中直徑(垂直于光軸X)與第三嵌齒輪27的直徑大致相同并且比其稍微更大。

嵌齒輪22、24、27各自的直徑被選擇成保持視野而不管光學系統(tǒng)的厚度怎樣。

第一電機42和第一蝸桿螺釘32沿著垂直于殼體12的上面的方向Z (并且因此確切地垂直于光軸X)在殼體12中延伸,其方式使得第一電機42被封裝在用于接納這些電機的空間中,而第一蝸桿螺釘32位于用于接納這些光學元件的空間中。

關于第二電機44和第二蝸桿螺釘34,它們沿著同一方向在殼體12中延伸,但相對于柱面屈光力鏡片2、4,與第一電機42和第一蝸桿螺釘34相對。第二電機44被封裝在用于接納這些電機的空間中,而第二蝸桿螺釘34位于用于接納這些光學元件的空間中。

因此,將指出的是,第一蝸桿螺釘32和第二蝸桿螺釘34位于由第一嵌齒輪22和第二嵌齒輪24形成的組件的任一側上,并且這些各種零件(第一蝸桿螺釘32、第二蝸桿螺釘34、第一或第二嵌齒輪22、24)的橫向體積(沿著垂直于上述軸線X和Z的軸線Y)小于第三嵌齒輪27的直徑,使得第一和第二蝸桿螺釘32、34包含在用于接納這些光學元件的空間中而不需額外空間來接納它們。

而且,第一和第二電機42、44沿著光軸X各自具有比第一和第二嵌齒輪22、24中的每一個嵌齒輪的體積更大的體積,并且甚至比殼體12的第一和第二部分14、16中的每一個部分的體積更大。然而,因為這些第一和第二電機42、44如上指示放置在殼體12的每一側上(相對于軸線Z),所以它們各自占據沿著光軸X與殼體12的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6成一條直線延伸的空間。

例如,第一和第二電機42、44中的每一個電機具有包括在6mm與12mm之間(例如10mm)的橫向體積(電機的外徑),而第一和第二齒輪嵌22、24各自具有包括在1mm與4mm之間(例如,2.5mm)的厚度(沿著軸線X的體積)。

第三電機46和第三蝸桿螺釘36相比之下位于用于接納這些電機的空間中,在沿著軸線X與殼體12的第三部分18成一條直線延伸的區(qū)域中。因此,第三蝸桿螺釘36在第三嵌齒輪27的上部部分與該第三嵌齒輪嚙合,由此使得殼體12可以緊隨著殼體12在第三嵌齒輪27的下部部分的形狀,如上所指示的。

在所描述的示例中,如圖4中所示,第三電機46和第三蝸桿螺釘36的軸線相對于殼體12的上面(確切地相對于上述軸線Y)稍微傾斜。

可以設置例如第三嵌齒輪27的厚度包括在0.3mm與2mm之間。

各元件的這種安排允許獲得相對薄的殼體,通常具有包括在15mm與20mm之間的厚度。

殼體12還包括(例如在用于接納電機的空間的上部區(qū)域中)控制元件50,此處,該控制元件由通過公共印刷電路板支承的多個集成電路形成。

而且,為了使該設備獨立,提供了一種用于存儲電力的裝置,此處為電池58(作為變化形式,盡管其可以是超級電容器)。還可以例如提供用于對儲電裝置58進行充電的非接觸式元件。電池58尤其允許為電機42、44、46和控制元件50供電。

圖5中示意性示出了這種控制元件50的主要元件及其與上述電機42、44、46和與上述光學單元52、54、56的連接。

控制元件50包括接收模塊60,該接收模塊被設計成用于接收(此處經由無線鏈路)設定點數據,即,指示使用者所期望的球面屈光力S、柱面屈光力C和散光角α的值的數據,這些值限定由光學元件2、4、6形成的光學組件所產生的補償。

接收模塊60是例如從使用者控制的紅外線發(fā)射遙控器接收此設定點數據的紅外線接收模塊。作為變化形式,可以提供經由無線鏈路(例如,本地無線網絡)從個人計算機接收這些設定點數據;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通過在計算機上進行交互式選擇來選擇該視覺補償系統(tǒng)的球面屈光力S、柱面屈光力C和散光角α的值。

接收模塊60將所接收到的設定點數據S、C、α傳送至計算機器66(例如,由執(zhí)行計算機程序以便執(zhí)行該計算機器的功能的處理器組成,如下文所述),確切地傳送至此計算機器66控制的計算模塊68。

計算模塊68使用以上給出的公式計算所需的角α1、α2的值和球面屈光力SV的值以便獲得當輸入時接收的設定點值S、C、α。在平面柱面鏡片2和4分別具有柱面屈光力–C0和C0的情況下,將例如使用以下公式:

計算機器66還包括控制模塊70,該控制模塊當輸入時接收計算模塊68所計算的角α1、α2和球面屈光力SV的值并向電機42、44、46發(fā)出控制信號,以便相互獨立地控制這些電機42、44、46中的每一個電機并且獲得嵌齒輪22、24、27各自的位置,這些位置允許獲得所期望的值:

-控制模塊70控制第一電機42以便使得第一嵌齒輪22繞光軸X轉動遠達凸平面柱面鏡片2(由第一嵌齒輪22支承)的旋光柱面表面的軸線Y1與參考方向Y0形成角α1的位置;

-控制模塊70控制第二電機44以便使得第二嵌齒輪24繞光軸X轉動遠達凹平面柱面鏡片4(由第二嵌齒輪24支承)的旋光柱面平面的軸線Y2與參考方向Y0形成角α2的位置;

-控制模塊70控制第三電機46以便使第三嵌齒輪27繞光軸X轉動遠達可變球面屈光力的控制環(huán)將球面屈光力設定到計算模塊68所計算的屈光力SV所在的位置。

分別借助于光學單元52、54、56各自在每一個光學單元所關聯(lián)的嵌齒輪上測量相對于所討論的輪的周長上的參考點(例如,沒有齒的點)已經經過的光學單元的齒的數量,知道每一個嵌齒輪22、24、27在每一瞬間的位置。

在此處所描述的示例中,第一電機42/第一蝸桿螺釘32/第一嵌齒輪22組件就像第二電機44/第二蝸桿螺釘34/第二嵌齒輪24組件一樣具有使得嵌齒輪22、24的一匝對應于相關聯(lián)的電機42、44的15040個微步的齒輪比。因此,針對角α1和α2,分辨率(嵌齒輪22、24在一個微步的旋轉角度)是0.024°。

第三電機46/第三蝸桿螺釘36/第三嵌齒輪46組件就其本身而言具有 16640微步每匝的齒輪比。用于控制可變球面屈光力的環(huán)在120°的角跨度范圍內(因此對應于5547微步)是可調節(jié)的以便獲得球面屈光力從-25D到25D的變化(即,50D的變化跨度)。因此,分辨率(針對一個微步的球面屈光力SV的變化)是0.009D。

根據一個可設想到的實施例,可以提供的是,控制元件50考慮到球面鏡片6的入射面與透過該視覺補償系統(tǒng)進行觀察的眼睛的角膜的頂點之間的距離,以便可選地矯正所討論的視覺補償裝置的屈光力設定點??梢酝ㄟ^已知的為此目的的手段來獲得這個距離(有時用LED表示“鏡片-眼睛距離”)。

以等效焦距F的球面屈光力S為例,定位誤差ε將意為著需要相當于球面屈光力S’的矯正焦距F’,其中:

F′=F-ε并且

其相當近似地得出S'=S·(1+ε·S)。

因此,根據這個實施例,控制元件50不僅根據當輸入時接收到的這些設定點值S、C、α而且還根據鏡片-裝置(此處為角膜-鏡片6的入射面)距離來確定角度α1、α2的值以及球面屈光力SV的值(以及分別有待施加到如上所述電機的控制信號)。應當指出的是,在此控制元件50將鏡片-眼睛距離考慮在內,該控制元件接收未矯正的設定點(即沒有考慮鏡片-眼睛距離)。

此外,在從初始設定點值α1、α2、SV轉到新的設定點值α'1、α'2、S'V過程中,可以提供的是,在可以可選地取決于這些設定點中的一個設定點的變化幅度(例如,在球面屈光力絕對值變化時,|S'V-SV|,其中,|x|是x的絕對值)的給定時間長度T(以秒計)內致動第一、第二和第三電機42、44、46中的每一個電機。

為此,計算機器66例如確定電機42的允許從角α1轉到角α'1的微步數量p1、電機44的允許從角α2轉到角α'2的微步數量p2以及電機46的允 許從球面屈光力SV轉到球面屈光力S'V的微步數量p3。然后,計算機器66命令電機42以p1/T微步每秒的速度旋轉、電機44以p2/T微步每秒的速度旋轉以及電機46以p3/T微步每秒的速度旋轉。

控制元件50還包括傳送關于所測量的環(huán)境溫度的數據的溫度傳感器62和例如采取加速計形式的測斜儀64,該測斜儀產生關于視覺補償系統(tǒng)10相對于例如豎直方向的取向的數據。

計算機器66接收溫度傳感器62產成的溫度數據和測斜儀64產成的取向數據并且將這些數據用于確定有待發(fā)送至電機42、44、46的命令的環(huán)境中。

在所描述的示例中,控制模塊70使用溫度數據以便補償鏡片6的球面屈光力由于溫度引起的變化(在所描述的示例中約為0.06D/℃)和使用取向數據以便補償由于視覺補償系統(tǒng)10的取向變化引起的傳動系統(tǒng)(電機、蝸桿螺釘、嵌齒輪)的可能的干擾。

視覺補償系統(tǒng)10可以用來提供杰克遜交叉柱鏡功能,杰克遜交叉柱鏡又被稱作翻轉交叉柱鏡。

根據第一示例,可以使用這個功能來驗證(或甚至找到)所需柱面矯正的角度α0(參數有時表示為“柱面軸線”)。在此,假設球面屈光力矯正值S0和柱面屈光力矯正值C0也已預先確定。

杰克遜交叉柱鏡功能是例如通過以快速交替的方式應用兩組設定點來提供的,即與在由角度α0限定的與軸線成45°時柱面屈光力Cvar的下加光(例如0.5D)相對應的第一組設定點:

-散光角設定點α1=α0+0.5.atan(Cvar/C0);

-柱面屈光力設定點C1=根(C02+Cvar2),其中根是平方根函數;以及

-球面屈光力設定點S1=S0+C0/2-C1/2,

以及與在由角度α0限定的與軸線成45°時的柱面屈光力-Cvar的下加光相對應的第二組設定點:

-散光角設定點α2=α0-0.5.atan(Cvar/C0);

-柱面屈光力設定點C2=Root(C02+Cvar2);以及

-球面屈光力設定點S2=S0+C0/2-C2/2。

根據第二示例,可以使用這個功能來驗證(或甚至找到)所需柱面屈光力矯正值C0。在此,假設球面屈光力矯正值S0和散光角α0也已預先確定。

杰克遜交叉柱鏡功能是例如通過以快速交替的方式應用兩組設定點來提供的,即與由角度α0限定的在軸線上的柱面屈光力Cvar的下加光(例如0.5D)相對應的第一組設定點:

-散光角設定點α1=α0

-柱面屈光力設定點C1=C0+Cvar;以及

-球面屈光力設定點S1=S0-Cvar/2,

以及與由角度α0限定的在軸線上的添加柱面屈光力-Cvar的下加光相對應的第二組設定點:

-散光角設定點α2=α0

-柱面屈光力設定點C2=C0-Cvar;以及

-球面屈光力設定點S2=S0+Cvar/2。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