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機構及裝有該機構的輪椅。
背景技術:
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以及腦卒中等導致的偏癱患者數(shù)量不斷增多,大部分老年人沒有完全喪失行走能力,但其站立能力卻嚴重衰退致使其長期被困在床上或輪椅上,這樣會導致雙腿血液循環(huán)不暢,肌肉萎縮壞死,從而造成腿部終身殘廢的可能。因此腿部的康復訓練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目前的腿部康復機構普遍較為笨重,不方便安裝以及操作控制。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體積小,可折疊的腿部康復訓練機構,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機構,包括底板、電池、控制箱、直線驅動原件、康復連桿機構、折疊調整機構和康復部件;電池和控制箱安裝在底板的尾部;康復連桿機構利用導向軸支撐座固定安裝在底板的前部,直線驅動原件的尾部通過尾部銷軸與固定在底板上的尾座鉸接,另一端通過前端銷軸與固定在第二連桿上的前座鉸接。
進一步的,康復連桿機構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2個第三連桿、2個滑桿、固定桿、滑桿銷軸、4個滑塊和2個導向軸;導向軸的一端固定安裝在導向軸支撐座上,另一端通過緊固螺釘與固定桿固定連接;第二連桿的一端與前座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三連桿末端用螺釘固定連接,第二連桿中部套穿在導向軸上,可以沿導向軸滑動,第一連桿一端與第三連桿3末端用螺釘固定連接,另一端套穿在導向軸上,可以沿導向軸滑動,第三連桿的中部還開有圓孔,2個滑塊分別設置在第三連桿的中部圓孔上下兩側,利用銷軸鉸接,銷軸兩端利用2個軸用擋圈限位; 2個滑桿分別設置在固定桿的上方與下方,相對于固定桿對稱布置,滑桿的中部通過滑桿銷軸與固定桿鉸接,滑桿還穿過左右2個滑塊。
進一步的,所述折疊調整機構包括調節(jié)旋鈕、錐形銷軸、壓簧、開口卡簧、調節(jié)滑塊、固定螺釘、壓蓋和第三連桿前端的定位孔、導向槽;
所述康復部件包括康復支桿和康復套,所述康復套和康復支桿采用內六角螺釘固定連接;所述康復支桿上開有U型槽、其對側開有等間距的限位孔;
所述調節(jié)滑塊上設置有定位軸和導向軸,分別與第三連桿上的定位孔、導向槽配合,形成90°折疊;所述壓蓋利用小螺釘固定安裝在調節(jié)滑塊的外緣,將第三連桿的前端限制在調節(jié)滑塊的大圓孔內;所述錐形銷軸外部套有壓簧,依次插入調節(jié)滑塊和康復支桿上的U型槽和限位孔中,兩端由開口卡簧和調節(jié)旋鈕限位;所述康復支桿可在調節(jié)滑塊上的方孔內滑動,并用錐形銷軸鎖止。
為了便于滑動,在第一連桿與導向軸滑動配合部位還設有銅套或滑動軸承,在第二連桿中部與導向軸滑動配合部位也設有銅套或滑動軸承。
為了限制滑塊的運動,所述滑桿兩端側面設置有限位螺釘。
進一步的,所述的康復支桿截面為多邊形。
進一步的,所述的導向軸支撐座截面為“L”型,用于支撐折疊收放后的康復支桿。
進一步的,所述的直線驅動原件與電池和控制箱之間電氣連接,并由電池供電。
一種康復椅,包括手動控制盒、椅架以及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機構,所述的手動控制盒和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機構安裝在所述椅架上,手動控制盒用以控制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機構運動。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此腿部康復訓練機構獨立供電,體積小,可折疊,可以快速安裝在普通輪椅或座椅或病床邊上使用,單自由度驅動,控制簡單、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的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機構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機構的折疊調整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機構的折疊調整機構的另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機構的康復部件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應用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機構的康復椅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照圖1至圖6所示,本發(fā)明一種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機構,包括底板13、電池12、控制箱11、直線驅動原件10、康復連桿機構、折疊調整機構7和康復部件9。電池12和控制箱11安裝在底板13的尾部;康復連桿機構利用導向軸支撐座14固定安裝在底板13的前部。直線驅動原件10的尾部通過尾部銷軸16與固定在底板13上的尾座15鉸接,另一端通過前端銷軸23與固定在第二連桿2上的前座22鉸接;直線驅動原件10為電動推桿或電機驅動滾珠絲桿機構等可實現(xiàn)直線運動的驅動機構,直線驅動原件10與電池12和控制箱11之間由電路連接,并由電池12供電。
參照圖1至圖3所示,康復連桿機構包括第一連桿1、第二連桿2、2個第三連桿3、2個滑桿4、固定桿5、滑桿銷軸24、4個滑塊8和2個導向軸6。導向軸6的一端固定安裝在導向軸支撐座14上,另一端通過緊固螺釘19與固定桿5固定連接;第二連桿2的一端與前座22固定,另一端與第三連桿3末端用螺釘20固定連接,第二連桿2中部套穿在導向軸6上,可以沿導向軸6滑動,進一步的,第二連桿2中部與導向軸6滑動配合部位還可以設置銅套或滑動軸承,以便于滑動;第一連桿1一端與第三連桿3末端用螺釘20固定連接,另一端套穿在導向軸6上,可以沿導向軸6滑動,進一步的,第一連桿1與導向軸6滑動配合部位還可以設置銅套或滑動軸承,以便于滑動;第三連桿3的中部還開有圓孔,2個滑塊8分別設置在第三連桿3的中部圓孔上下兩側,利用銷軸18鉸接,銷軸18兩端利用2個軸用擋圈17限位; 2個滑桿4分別設置在固定桿5的上方與下方,相對固定桿5對稱布置,中部利用滑桿銷軸24鉸接,滑桿4還穿過左右2個滑塊8;滑桿4的兩端側面還設置有限位螺釘21,以限制滑塊8的運動,使之不會越出滑桿4。
參照圖3和圖4所示,折疊調整機構7包括調節(jié)旋鈕7-1、錐形銷軸7-2、壓簧7-3、開口卡簧7-4、調節(jié)滑塊7-5、固定螺釘7-6、壓蓋7-7和第三連桿3前端的定位孔3-1、導向槽3-2;調節(jié)滑塊7-5上設置有定位軸7-8和導向軸7-9,分別與第三連桿3上的定位孔3-1、導向槽3-2配合,形成90°折疊;壓蓋7-7利用小螺釘7-6固定安裝在調節(jié)滑塊7-5的外緣,將第三連桿3的前端限制在調節(jié)滑塊7-5的大圓孔內,調節(jié)滑塊7-5可以相對定位軸7-8轉動,轉動范圍由導向槽3-2限制。調節(jié)滑塊7-5上還開有方孔,與康復支桿9-1配合滑動,以調節(jié)康復部件9的高低位置,利用錐形銷軸7-2鎖止;錐形銷軸7-2外部套有壓簧7-3,依次插入調節(jié)滑塊7-5和康復支桿9-1上的U型槽9-4和限位孔9-5中,兩端由開口卡簧7-4和調節(jié)旋鈕7-1限位,通過拔插錐形銷軸7-2實現(xiàn)康復部件9的高度位置調整和鎖止。此外,康復支桿9-1和調節(jié)滑塊7-5上的方孔還可以采用其他多邊形截面形式,便于康復支桿9-1在調節(jié)滑塊7-5內導向滑動,限制康復支桿9-1的轉動。
參照圖5所示,康復部件9包括康復支桿9-1和康復套9-2,康復支桿9-1的頂端采用內六角螺釘9-3與康復套9-2固定連接,底端與調節(jié)滑塊7-5連接,并由錐形銷軸7-2鎖止。在康復支桿9-1的一側開有U型槽9-4,在其對側開有等間距的限位孔9-5,康復部件9高度升降調節(jié)的最短距離為相鄰兩個限位塊9-5的間距。
參照圖6所示, 是本發(fā)明的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模塊應用在電動輪椅上的一個實施例,包括輪椅架29、手動控制盒25、驅動輪26、萬向輪28以及驅動電機27和一套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模塊,驅動電機27和驅動輪26設置在輪椅架29底部后方,萬向輪28設置在輪椅架29底部前方,手動控制盒25設置在輪椅架29扶手上;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模塊設置在輪椅架29上座椅下方??烧郫B康復訓練模塊和輪椅驅動電機27均由電池12供電,可折疊康復訓練模塊和輪椅的運動由設置在控制箱11的控制電路和手動控制盒25控制實現(xiàn)。利用康復輪椅進行康復訓練時,患者坐在輪椅上,雙腿膝關節(jié)分別與康復套9-2接觸;根據(jù)康復訓練幅度的需要調節(jié)調節(jié)旋鈕7-1使康復支桿9-1升降,從而調整康復套9-2處于合適的高度位置。通過手動控制盒25設置康復訓練的速度或頻率,控制電動推桿10的往復運行速度,帶動第二連桿2沿導向軸6往復運動,并將此運動傳遞給右側的第三連桿3,驅動鉸接在第三連桿3中部的上下2個滑塊8轉動,從而帶動與其配合的2個滑桿4做往復運動;滑桿4中部可繞滑桿銷軸24轉動從而帶動左側的第三連桿3運動,進而實現(xiàn)兩側的康復部件9做規(guī)律的往復運動,通過康復套9-2帶動患者雙腿進行抬腿和收腿動作,進行康復訓練。訓練完畢后,可根據(jù)需要收起腿部康復訓練模塊,具體收起方式為:拉起調節(jié)旋鈕7-1將康復部件9降下,并向座椅下方折疊90°放下,并利用L型導向軸支撐座支撐;需要進行康復訓練,打開過程與收起過程相反操作。
本發(fā)明通過手動控制盒25和康復訓練模塊,可以實現(xiàn)雙腿同時進行交替抬腿和收腿的康復訓練,利用手動控制盒25設置康復訓練的速度或頻率,利用折疊調整機構7可以方便的折疊康復部件9以及調節(jié)康復部件9的高度,實現(xiàn)不同幅度的腿部康復訓練;而且,本發(fā)明的可折疊腿部康復訓練模塊獨立供電,還可以應用在普通座椅和病床上使用,;其結構簡單、體積小、可折疊、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成本低廉,容易被一般患者和普通家庭接受。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