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肱骨近端接骨板。
背景技術: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國外大多文獻認為其發(fā)生率在4%~5%,其中80%~85%為無移位或輕微移位骨折,15%~20%為移位骨折,大多需要手術治療。肱骨近端骨折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段,但最常見于老年患者,其發(fā)生明顯與骨質疏松有關,此外,還多見于青壯年高能量的創(chuàng)傷上。隨著對于肱骨近端骨折認識的加深,其治療方法也不斷發(fā)展。
由于肱骨近端骨折較為復雜,其治療仍存在很多問題。其中大部分輔助治療需要肱骨近端接骨板,而板面上一般布置多個螺釘孔以安裝螺釘,螺釘孔在軸線方向上的內壁上設置通長的內螺紋;當病人康復后,拆除接骨板時,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往往會長入螺釘孔內側的螺紋上;由于螺紋表面積大且密布許多螺紋溝槽,因此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附著面積和附著力均較大,不易拆除;甚至拆除后會影響病人的后期康復。
此外,由于多個螺釘通過接骨板旋入肱骨,現(xiàn)有的接骨板的螺釘孔均為圓形孔,各螺釘均固定隨著病人運動或骨質恢復成長,接骨板在長度方向上存在一個拉扯作用力;因此,在長期作用下,螺釘對肱骨會施加一壓應力,影響骨質恢復,同時也會增加病人陣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螺釘可通過長圓通孔向尾板的端部進行軸向位移,不會對肱骨會施加壓應力的;利于骨質恢復,病人舒適度高的;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不易附著生長的,拆除方便簡單,利于病人后期的康復的肱骨近端接骨板。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肱骨近端接骨板,包括呈方板狀的端板和呈條板狀的尾板,端板和尾板構成飯鏟狀;端板上設有多個第一螺釘孔,第一螺釘孔包括第一螺紋段和第一光孔段,第一螺紋段靠近端板外側面,第一光孔段靠近端板內側面;尾板上沿長度方向直線排列有多個長圓通孔,長圓通孔的長度方向與尾板長度方向平行,各長圓通孔遠離端板的一端均為表面光滑的半圓光孔,各長圓通孔靠近端板的一端均為呈半圓形的第二螺釘孔,第二螺釘孔包括第二螺紋段和第二光孔段,第二螺紋段靠近端板外側面,第二光孔段靠近端板內側面。
隨著病人運動或骨質恢復,各螺釘緊固后,可通過長圓通孔隨著肱骨康復微觀上的伸長而向尾板的端部進行軸向位移,不會對肱骨會施加壓應力,利于骨質恢復,病人舒適度高。此外,緊固螺釘后,靠近端板內側面的第一光孔段和第二光孔段表面光滑,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不易附著生長;術后拆除本實用新型的肱骨近端接骨板時,不會有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拉扯,拆除十分方便簡單,利于病人后期的康復。
具體地,第一光孔段和第二光孔段的孔口處均具有倒圓角;可進一步防止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附著孔壁生長,方便拆除。
具體地,接骨板在長度方向上的兩側的板厚面上都均布有若干條形槽,拆除接骨板時,可使用工具通過條形槽撬開接骨板,拆除方便。
進一步地,接骨板在長度方向上的兩側的板厚面上均設有兩個條形槽,且在同側的板厚面上,一個條形槽位于端板上,另一個條形槽位于尾板;各條形槽的長度方向均與接骨板的長度方向平行。本實用新型可同時在接骨板兩端的條形槽上同時撬起,防止一端撬起后,另一端壓迫肱骨,造成傷害。
進一步地,條形槽的槽寬1~1.8mm,槽深1~1.5mm,可適用于不同規(guī)格的接骨板。
優(yōu)選地,第一光孔段和第二光孔段的表面粗糙度為Ra1.6,表面光滑,更不易附著肱骨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肱骨近端接骨板的有益效果是:
1.隨著病人運動或骨質恢復,各螺釘緊固后,可通過長圓通孔隨著肱骨康復微觀上的伸長而向尾板的端部進行軸向位移,不會對肱骨會施加壓應力,利于骨質恢復,病人舒適度高;
2.緊固螺釘后,靠近端板內側面的第一光孔段和第二光孔段表面光滑,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不易附著生長;術后拆除本實用新型的肱骨近端接骨板時,不會有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拉扯,拆除十分方便簡單,利于病人后期的康復。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肱骨近端接骨板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左視圖;
圖3是圖1中A-A剖視圖;
圖4是圖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圖4中C-C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5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具體實施例,其包括呈方板狀的端板1和呈條板狀的尾板2,端板1和尾板2構成飯鏟狀;端板1上設有多個第一螺釘孔3,第一螺釘孔3包括第一螺紋段301和第一光孔段302,第一螺紋段301靠近端板1外側面,第一光孔段302靠近端板1內側面;尾板2上沿長度方向直線排列有多個長圓通孔4,長圓通孔4的長度方向與尾板2長度方向平行,各長圓通孔4遠離端板1的一端均為表面光滑的半圓光孔401,各長圓通孔4靠近端板1的一端均為呈半圓形的第二螺釘孔402,第二螺釘孔402包括第二螺紋段4021和第二光孔段4022,第二螺紋段4021靠近端板1外側面,第二光孔段4022靠近端板1內側面。
隨著病人運動或骨質恢復,各螺釘緊固后,可通過長圓通孔4隨著肱骨康復微觀上的伸長而向尾板2的端部進行軸向位移,不會對肱骨會施加壓應力,利于骨質恢復,病人舒適度高。此外,緊固螺釘后,靠近端板1內側面的第一光孔段302和第二光孔段4022表面光滑,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不易附著生長;術后拆除本實施例的肱骨近端接骨板時,不會有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拉扯,拆除十分方便簡單,利于病人后期的康復。
具體地,第一光孔段302和第二光孔段4022的孔口處均具有倒圓角;可進一步防止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附著孔壁生長,方便拆除。
具體地,接骨板在長度方向上的兩側的板厚面上都均布有若干條形槽5,拆除接骨板時,可使用工具通過條形槽5撬開接骨板,拆除方便。
進一步地,接骨板在長度方向上的兩側的板厚面上均設有兩個條形槽5,且在同側的板厚面上,一個條形槽5位于端板1上,另一個條形槽5位于尾板2;各條形槽5的長度方向均與接骨板的長度方向平行。本實施例可同時在接骨板兩端的條形槽5上同時撬起,防止一端撬起后,另一端壓迫肱骨,造成傷害。
進一步地,條形槽5的槽寬1~1.8mm,槽深1~1.5mm,可適用于不同規(guī)格的接骨板。
優(yōu)選地,第一光孔段302和第二光孔段4022的表面粗糙度為Ra1.6,表面光滑,更不易附著肱骨骨皮質表面的軟組織。
應當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由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