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訓練助行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說明】
[0001]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中風偏癱或有行走障礙病人的康復訓練設置,特別是一種康復訓練助行器。
[0002]【背景技術】:現(xiàn)有用于中風偏癱或有行走障礙病人的康復訓練設置比較多,名稱為“一種康復助行器”,其專利號為CN201320653312的設置即是其中一種,參見附圖1,它主要由輸液桿1、扶手2、第一橫梁3、螺釘4、第二橫梁5、底座6、緩沖圈7、萬向輪8、調節(jié)旋鈕9、座椅板10、立桿11組成。該種康復助行器在對中風偏癱或有行走障礙病人的康復訓練中確實有較好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1、對于康復人員特別是重癥康復人員一般都需要兩名或兩名以上護理人員,將其從床上或輪椅上抬架至助行器上;2、不能很好的固定及架住康復人員,因而行走及訓練效果不甚理想;3、高低調節(jié)基本需要兩人架起康復人員才能完成;4、若康復人員想返回床上或輪椅上,則重新需要兩名或兩名以上護理人員抬架其返回。
[0003]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助行器在使用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出一種減少護理人數(shù),降低護理勞動強度,單人即可輕松完成護理操作且行走訓練中人員的固定性好的康復訓練助行器。
[0004]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可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一種康復訓練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升降架、支架、底架、連接架;升降架通過連接架固定在底架上,支架固定在升降架上端;底架后端橫桿為可拆卸連接,支架后端橫桿為可拆卸連接。
[0005]升降架由升降桿和底座構成,升降桿插在底座中,底座中設有升降裝置。
[0006]升降裝置為螺旋升降裝置或液壓升降裝置或滑輪升降裝置。
[0007]為利于康復人員訓練累了休息,在連接架上設有座板。
[0008]為利于康復人員訓練時舒適,升降架桿支架的桿上套有海綿。
[0009]為可適應不同體型的康復人員,升降桿的上端橫桿上設有兩個滑套,支架兩側桿的前端固定在滑套上,滑套設有定位銷,支架的后端橫桿設為伸縮桿。
[0010]為方便移動,底架的四端分別設有萬向輪,萬向輪上設有定位設置。
[0011]為適合不同寬度的輪椅,底架的側桿為二段結構,通過套筒連接,套筒上設有一可使后段側桿向外側張開的彈簧片。
[0012]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在于:1、可實現(xiàn)單人護理操作,減少護理人員,降低護理成本和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這在于,本裝置的底架可直接伸入到病床底或輪椅的兩側,支架的兩側桿可直接插入康復人員的兩腋下,再通過升起升降桿,康復人員就可順利的站起,或經(jīng)護理人員一定的幫扶即可順利的站起,而無需像現(xiàn)有裝置那樣,需要兩人以上的護理人員把康復人員從病床上或輪椅上抬到助行裝置上;另外,本裝置可隨意單人操作調節(jié)高度,減少勞動強度;2、更為人性化,本裝置上設有座板,當康復人員在訓練中感覺疲乏時,即可將裝置中的座板打開,坐在上面休息;3、安全性好,這在于,本裝置的底座面積較大,不容易發(fā)生傾覆,另外,支架對康復人員的固定性好,在行走訓練中也不容易出問題。
【附圖說明】
:
[0013]附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一種康復助行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闡述:
【具體實施方式】
:
[0016]參見附圖2,一種康復訓練助行器,它主要由升降架1、支架2、底架3、連接架4組成;升降架I通過連接架4固定在底架3上,支架2固定在升降架I上端;底架3后端橫桿20為可拆卸連接,支架2后端橫桿5為可拆卸連接。升降架I由升降桿6和底座7構成,升降桿6插在底座7中,底座7中設有螺旋升降裝置,升降桿6通過搖轉把手8升降,升降裝置也可為液壓升降裝置或滑輪升降裝置或電動升降裝置。為利于康復人員訓練累了休息,在連接架4上設有座板9,座板9 一端固定在連接架4上,另一端設有卡扣10與連接架4卡扣連接,該端可繞相對端旋轉,座板9的中部設有一卡11,它可與設在底座7上的扣12卡扣連接。為利于康復人員訓練時舒適,升降桿6的上端橫桿上和支架2的桿上套有海綿13。為適應不同體型的康復人員,升降桿6的上端橫桿上設有兩個滑套14,支架2兩側桿的前端固定在滑套14上,滑套14上設有定位銷15,定位銷15通過固定在升降桿6的上端橫桿上定位;支架2的后端橫桿5設為伸縮桿,后端橫桿5與支架2的側桿卡扣連接。為方便移動,底架3的四端分別設有萬向輪16,萬向輪16上設有剎車設置。為適合不同寬度的輪椅,底架3的側桿為二段結構,通過套筒17連接,套筒17上設有一可使后段側桿向外側張開的彈簧片18,彈簧片18插在設在側桿上的套卡中,套筒17的寬度略大于側桿的寬度,可容許側桿旋轉一個小的角度。為便于康復人員支持站立,底座7上部設有扶手19。
[0017]本裝置的作業(yè)流程是:
[0018]1、將本裝置推至床邊,如遇重癥康復人員或不能站立康復人員,這時護理人員可先將本裝置上預備的吊帶取下系在康復人員的大腿及腰上,將康復人員扶坐于床沿邊;
[0019]2、護理人員可一只手扶住康復人員,另一只手將本裝置的底架3后端推入床底,將支架2對準康復人員正面。
[0020]3、將支架2的橫桿取下,通過調節(jié)支架2的寬度使其完全移入康復人員的兩腋下,再把橫桿5卡入支架2中。
[0021]4、踩下底架前輪16的剎車,手搖把手8,將升降桿6的上端橫桿搖到康復人員可站立的合適高度。
[0022]5、松開前輪16的剎車,將康復人員推離床邊即可進行康復行走或站立訓練。
[0023]6、如果康復人員需要坐下休息時,可將座板9轉至康復人員胯下,再將座板9上的卡11與底座7上的扣12卡扣連接,這時護理人員即搖動把手8,將康復人員搖降到座板9上休息。
[0024]7、如康復人員想回到床上,可按前面起床方式同樣返回即可。
[0025]8、如果康復人員坐的是輪椅,可將底架3上橫桿20取下,將底架3后段對準輪椅慢慢推進,底架3后段部位會隨著推進而張開一定小角度迎向輪椅,之后便可以同樣方式將康復人員搖站于助行器上,待把輪椅退開之后,再將張開的底架后段部位合攏,裝上底架3的橫桿20即可。
【主權項】
1.一種康復訓練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升降架、支架、底架、連接架;升降架通過連接架固定在底架上,支架固定在升降架上端;底架后端橫桿為可拆卸連接,支架后端橫桿為可拆卸連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康復訓練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升降架由升降桿和底座構成,升降桿插在底座中,底座中設有升降裝置。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康復訓練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升降裝置為螺旋升降裝置或液壓升降裝置或滑輪升降裝置。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康復訓練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在連接架上設有座板。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康復訓練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升降架桿支架的桿上套有海綿。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康復訓練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升降桿的上端橫桿上設有兩個滑套,支架兩側桿的后端固定在滑套上,滑套設有定位銷,支架的后端橫桿設為伸縮桿。
7.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康復訓練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底架的四端分別設有萬向輪,萬向輪上設有定位設置。
8.按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康復訓練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底架的側桿為二段結構,通過套筒連接,套筒上設有一可使后段側桿向外側張開的彈簧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康復訓練助行器,它包括升降架、支架、底架、連接架;升降架通過連接架固定在底架上,支架固定在升降架上端;底架后端橫桿為可拆卸連接,支架后端橫桿為可拆卸連接。它的效果在于:1、可實現(xiàn)單人護理操作,減少護理人員,降低護理成本和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2、更為人性化;3、安全性好。
【IPC分類】A61H3-04
【公開號】CN204364372
【申請?zhí)枴緾N201420823690
【發(fā)明人】葉新夫
【申請人】葉新夫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