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染布機,尤其是一種雙螺旋體染布機。
背景技術(shù):
傳統(tǒng)染布機是通過傳輸滾筒傳輸布匹,然后再到擺布滾筒承接布匹在染色槽中對布匹進行染色處理,但因為空間的限制,同時染色的布匹的面積受到了限制,若增加染色槽的長度,則會浪費空間和費用,所以,現(xiàn)有一種雙螺旋體染布機,該染布機使用螺旋儲布器取代擺布滾筒進行布匹的承接,因螺旋式的結(jié)構(gòu)可使同時染色的布匹的大幅增加,同時,使用螺旋儲布器對布匹進行固色和洗滌的操作,也能起到節(jié)省空間和費用的作用,實用性強。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使用螺旋式的儲布器,在一定空間內(nèi)的儲布面積增加,設(shè)有固色室,實現(xiàn)對染色處理后的布匹進行及時的固色處理,減少成本,操作方便的雙螺旋體染布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
一種雙螺旋體染布機,包括機體、傳送機構(gòu)、染色室、固色室和擋板,所述的機體上設(shè)有進布口、出布口、第一進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進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的進布口位于所述的機體的頂部,所述的出布口位于所述的機體的前壁上,所述的第一進水口和所述的第一出水口分別位于所述的機體的后壁上,所述的第二進水口和所述的第二出水口分別位于所述的機體的前壁上,所述的第一進水口、所述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的第二進水口和所述的第二出水口的結(jié)構(gòu)相同,所述的傳送機構(gòu)、所述的染色室和所述的固色室分別位于所述的機體內(nèi),所述的擋板固定安裝在所述的機體的內(nèi)底部。
進一步,所述的傳送機構(gòu)包括3個壓輥和2個傳送輥,所述的壓輥和所述的傳送輥(26)分別固定安裝在所述的機體內(nèi)。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進水口包括管道和閥門,所述的管道貫穿到所述的機體的內(nèi)部,所述的閥門安裝在所述的管道的上端。
進一步,所述的染色室包括第一螺旋儲布器、第一升降架、第一升降器、染色槽、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的第一升降架焊接安裝在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的中心,所述的第一升降器安裝在所述的第一升降架的上方,所述的染色槽位于所述的機體的內(nèi)底部,所述的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別是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的首端和末端。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的表面上設(shè)有若干個通孔。
進一步,所述的固色室包括第二螺旋儲布器、第二升降架、第二升降器、固色槽、第二入口、第二出口和烘干器,所述的第二升降架焊接安裝在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的中心,所述的第二升降器安裝在所述的第二升降架的上方,所述的固色槽位于所述的機體的內(nèi)底部,所述的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別是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的首端和末端,所述的烘干器固定安裝在所述的出布口的后方。
進一步,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的表面上設(shè)有若干個通孔。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和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的結(jié)構(gòu)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雙螺旋體染布機使用螺旋式的儲布器,在一定空間內(nèi)的儲布面積增加,設(shè)有固色室,實現(xiàn)對染色處理后的布匹進行及時的固色處理,減少成本,操作方便,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雙螺旋體染布機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螺旋儲布器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螺旋儲布器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進一步地了解和認識,現(xiàn)舉一較佳實施例,并結(jié)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一種雙螺旋體染布機,包括機體1、傳送機構(gòu)2、染色室3、固色室4和擋板28,所述的機體上設(shè)有進布口5、出布口6、第一進水口 8、第一出水口 9、第二進水口 10和第二出水口 11,所述的進布口5位于所述的機體1的頂部,所述的出布口6位于所述的機體1的前壁上,所述的第一進水口 8和所述的第一出水口 9分別位于所述的機體1的后壁上,所述的第二進水口 10和所述的第二出水口 11分別位于所述的機體1的前壁上,所述的第一進水口 8、所述的第一出水口 9、所述的第二進水口 10和所述的第二出水口 11的結(jié)構(gòu)相同,所述的傳送機構(gòu)2、所述的染色室3和所述的固色室4分別位于所述的機體1內(nèi),所述的擋板28固定安裝在所述的機體1的內(nèi)底部,所述的第一進水口 8是注入染液和水到所述的染色室3的通道,所述的第一出水口 9是所述的染色室3排放染色處理后廢水的通道,所述的第二進水口 10是固色液或清水進入所述的固色室3的通道,所述的第二出水口 11是所述的固色室4排放固色或洗滌處理后廢水的通道,所述的擋板28能分隔所述的染色室3和所述的固色室4,所述的進布口5和所述的出布口6分別于所述的機體1外的儲布滾筒連接,實現(xiàn)對處理前后的布匹的收集。
所述的傳送機構(gòu)2包括3個壓輥30和2個傳送輥29,所述的壓輥30和所述的傳送輥29分別固定安裝在所述的機體1內(nèi),所述的壓輥29能對所述的布匹25的張力進行調(diào)整和平整所述的布匹25表面,所述的傳送輥30對所述的布匹25進行傳送。
所述的第一進水口 8包括管道26和閥門27,所述的管道26貫穿到所述的機體1的內(nèi)部,所述的閥門27安裝在所述的管道26的上端,所述的通道26能通過連接外接水管對所述的染色室3和所述的固色室4進行注水或排水,所述的閥門27通過旋轉(zhuǎn)控制所述的管道26的通斷。
所述的染色室3包括第一螺旋儲布器 12、第一升降架 14、第一升降器 15、染色槽16、第一入口 17和第一出口 18,所述的第一升降架 14焊接安裝在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 12的中心,所述的第一升降器 15安裝在所述的第一升降架 14的上方,所述的染色槽16位于所述的機體1的內(nèi)底部,所述的第一入口 17和所述第一出口 18分別是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 12的首端和末端,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 12通過螺旋狀的設(shè)計增加承載所述的布匹25的面積,使更多的布匹25能進行同時染色,所述的第一升降架 14能對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 12的中心進行固定,且所述的第一升降架 14內(nèi)是可伸縮的套管,所述的第一升降器 15通過控制所述的第一升降架 14的伸縮實現(xiàn)對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 12的上下位置調(diào)整,所述的染色槽16是所述的布匹25進行染色液浸泡染色處理的地方,所述的第一入口 17是所述的布匹25進入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 12的通道,所述的第一出口 18是染色處理后所述的布匹25離開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 12進入下一機構(gòu)的通道。
所述的固色室4包括第二螺旋儲布器 19、第二升降架 20、第二升降器 21、固色槽22、第二入口 23、第二出口 24和烘干器7,所述的第二升降架 20焊接安裝在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 19的中心,所述的第二升降器 21安裝在所述的第二升降架 20的上方,所述的固色槽22位于所述的機體1的內(nèi)底部,所述的第二入口 23和所述第二出口 24分別是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 19的首端和末端,所述的烘干器7固定安裝在所述的出布口6的后方,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 19通過螺旋狀的設(shè)計增加承載所述的布匹25的面積,使更多的布匹25能進行同時固色或洗滌,所述的第二升降架 20能對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 19的中心進行固定,且所述的第二升降架 21內(nèi)是可伸縮的套管,所述的第二升降器 21通過控制所述的第二升降架 20的伸縮實現(xiàn)對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 19的上下位置調(diào)整,所述的固色槽22是所述的布匹25進行固色液浸泡處理固色的地方,所述的第二入口 23是所述的布匹25進入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 19的通道,所述的第二出口 24是染色處理后所述的布匹25離開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 19進入下一機構(gòu)的通道,所述的烘干器7能對固色或洗滌后的布匹25進行高溫氣體烘干。
如圖2和圖3結(jié)合所示,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 12和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 19的結(jié)構(gòu)相同所述的第一螺旋儲布器 12的表面上設(shè)有若干個通孔13,所述的第二螺旋儲布器 19的表面上設(shè)有若干個通孔13,所述的若干個通孔13能使更多的液體與所述的布匹25發(fā)生接觸,使效果更顯著。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熟悉此項技術(shù)者,運用本實用新型的原則及技術(shù)特征,所作的各種變更及裝飾,皆應(yīng)涵蓋于本權(quán)利要求書所界定的保護范疇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