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移動操作平臺及利用移動操作平臺的屋面吊頂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屋面吊頂纜索式移動操作平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移動操作平臺及利用移動操作平臺的屋面吊頂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屋面吊頂時常常會用到纜索式的移動操作平臺,其通過纜索吊裝在屋面的鋼結構檁條上。使用時,先要進行纜索的安裝,即將多根纜索分別固定到鋼結構檁條上, 然后通過吊件上設置滑輪把移動操作平臺吊掛在纜索上,最后通過電動葫蘆牽引裝置,使操作平臺可以水平移動,施工人員在操作平臺內進行屋面吊頂板安裝施工作業(yè)。但是,由于移動操作平臺中的工作人員處于高空作業(yè)狀態(tài),因而要充分保證其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此外,隨著對建筑外觀越來越高的要求,許多屋面的形狀也越加復雜,例如大跨度馬鞍形的屋面,如圖1所示,其前后寬度不同,而現有的移動操作平臺長度無法改變,導致很難利用現有的移動操作平臺進行吊裝施工,增加了屋面施工的難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移動操作平臺及利用移動操作平臺的屋面吊頂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的移動操作平臺適應性差、安全性低的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一種移動操作平臺,用于大跨度馬鞍形屋面吊頂板施工作業(yè),包括一個以上單元平臺、一個以上吊件和一個以上牽引裝置,單元平由方通焊接而成,且單元平臺可拆卸地依次連接構成一槽形結構,吊件固定在槽形結構上端,且其上端掛設在纜索上;牽引裝置固定在槽形結構上,并通過牽引鋼絲繩連接到屋面結構的檁條上。進一步的,單元平臺之間通過高強螺栓相連。進一步的,所述的移動操作平臺,還包括一根以上安全帶,安全帶連接到屋面結構的檁條上。進一步的,每個吊件又包括兩塊夾板、兩塊連接板和軸承,兩塊夾板夾在槽形結構上端的方通上,且夾板之間通過一個以上螺栓相連,兩塊連接板分別固接在兩塊夾板的上端兩側,軸承連接在兩塊連接板之間,并掛在纜索上。進一步的,所述的移動操作平臺,其還包括安全鎖,其設置在牽引鋼絲繩上。進一步的,纜索直徑為沈讓。 進一步的,所述的移動操作平臺,其寬800mm,高1000mm,長3000 7000mm,結構采用40x3方通焊接制作,每IOOOmm為一個單元平臺,單元平臺之間通過4個M12的高強螺栓連接。本發(fā)明另提出一種利用移動操作平臺的屋面吊頂施工方法,用于大跨度馬鞍形屋面吊頂板施工作業(yè),包括以下步驟A、在屋面內外環(huán)梁上栓系并錨固纜索,纜索沿縱向均勻分布;B、在纜索上掛設移動操作平臺,所述移動操作平臺包括可拆卸的一個以上單元平臺;C、將移動操作平臺由外環(huán)向內環(huán)水平移動,且在移動過程中逐步拆除單元平臺, 并在移動操作平臺內進行屋面吊頂板施工作業(yè)。進一步的,步驟C中,拆除單元平臺時包括以下步驟Cl、將移動操作平臺移動到屋面結構檁條的位置;C2、將移動操作平臺固定到檁條上;C3、在要拆除的單元平臺上方掛設一滑輪;C4、通過穿設在該滑輪中的一繩索,將要拆除的單元平臺與檁條連接;C5、將單元平臺與移動操作平臺分離;C6、將該繩索逐步松開,并將單元平臺下放到地面。進一步的,在步驟C之前還包括設置一根以上安全帶,并連接到屋面結構的檁條上。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移動操作平臺由若干單元平臺構成,在對大跨度馬鞍形屋面進行吊裝時,可以隨著屋面寬度的變化拆除單元平臺,可節(jié)省大量滿堂架周轉材料費用,既經濟,又能保證工期、施工質量和安全。
圖1為大跨度馬鞍形的屋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移動操作平臺的一種實施例結構圖;圖3為本發(fā)明移動操作平臺吊件部分的局部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移動操作平臺用于大跨度馬鞍形屋面吊頂板施工作業(yè)時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移動操作平臺拆除單節(jié)平臺的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移動操作平臺拆除單節(jié)平臺的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移動操作平臺拆除單節(jié)平臺的示意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發(fā)明。請參見圖2,其為本發(fā)明移動操作平臺的一種實施例結構圖,其包括多個單元平臺21、四個吊件22和一個牽引裝置23。單元平臺21是由方通焊接而成,優(yōu)選采用尺寸為 □ 40x3的方通,單元平臺21依次連接構成一個槽形結構M,且單元平臺21之間通過高強螺栓25可拆卸地相連。吊件22的下端固定在槽形結構M上端的方通上,其上端掛設在纜索沈上。牽引裝置23通過動力支撐方通27設置在槽形結構M中,并通過牽引鋼絲繩觀連接到屋面結構的檁條上。根據大量試驗和計算,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移動操作平臺,其寬為 800mm,高為1000mm,長為3000 7000mm,每IOOOmm為一個單元平臺,單元平臺之間通過4 個M12的高強螺栓連接,這樣的結構可滿足施工要求。請參見圖3,其為本發(fā)明移動操作平臺吊件部分的局部示意圖,每個吊件22由兩塊夾板31、兩塊連接板32和一個軸承33構成,兩塊夾板31夾在槽形結構M上端的方通35上,夾板31之間通過多個螺栓34相連,方通35處于其中兩個螺栓34之間,從而使方通 35固定在兩塊夾板31間,也確保吊件22和槽形結構M的穩(wěn)固連接。兩塊連接板32設置在兩塊夾板31的上端,并分別與夾板31的兩個側面相連。兩塊連接板32之間連接有軸承 33,軸承33設于纜索沈上,并可以順著纜索沈滾動,從而使移動操作平臺可沿著纜索沈平移。在兩個吊件22之間連接有動力支撐方通27,動力支撐方通27上設置牽引裝置 23,優(yōu)選采用電動葫蘆作為牽引裝置23,牽引裝置23又通過牽引鋼絲繩觀連接到屋面結構的檁條上,實現對移動操作平臺的牽引,而在牽引鋼絲繩觀上,靠近電動葫蘆23的位置還設置有一個安全鎖36,用來鎖定移動操作平臺的位置。請參見圖4,其為本發(fā)明移動操作平臺用于大跨度馬鞍形屋面吊頂板施工作業(yè)時的示意圖,在屋面的外環(huán)梁上,栓系有四根纜索26,纜索沈通過卡環(huán)卡鎖錨固,移動操作平臺掛設在纜索沈上,并靠近外環(huán)41。施工過程中,通過牽引裝置23牽引移動操作平臺前進,使其臺由外環(huán)41向內環(huán)42水平移動,施工人員在移動操作平臺內進行屋面吊頂板施工作業(yè),并設安全帶43以保證施工人員安全。由于外環(huán)41長度大于內環(huán)42的長度,因而在移動操作平臺移動過程中還有一個拆除單節(jié)平臺21的過程。請結合圖5 圖7,其為本發(fā)明移動操作平臺拆除單節(jié)平臺的示意圖,當需要拆除單節(jié)平臺21時,要將移動操作平臺運行到檁條51的位置,然后通過安全鎖36制動使其停止,接著用鋼索52將移動操作平臺固定在檁條51上,防止在拆卸過程中平臺搖晃。然后在要拆除的單元平臺21上方掛一個滑輪53 (通常是拆除兩邊的單元平臺21),并將一繩索M 穿過滑輪53后分別與檁條51及要拆除的單元平臺21相連,而該繩索M的一端延伸到地面由施工人員操作。此時平臺里面的施工人員可以把要拆除單節(jié)平臺21與相鄰單節(jié)平臺之間的高強螺栓25松掉,并取出螺桿,這樣要拆除單節(jié)平臺21便與整個移動操作平臺脫離,此時地面施工人員便可以通過繩索M把單元平臺21放到地面,完成平臺的拆除。拆除單元平臺21 后,可以繼續(xù)運行移動操作平臺進行屋面吊頂工作,直至到達下一個需要拆除單元平臺的位置。本發(fā)明中,移動操作平臺的重量完全承載在纜索沈上,為了保證施工的安全性, 要充分保證纜索26的強度,根據《JG 5027-92高處作業(yè)吊籃安全規(guī)則》第10. 2條規(guī)定,纜索的安全系數不小于9,以圖4的實施例來說,均勻縱向分布的四根纜索沈,其直徑可以為 26mm0采用本發(fā)明施工方法即解決高空車無法滿足大范圍輻射的吊頂板安裝,又可節(jié)省大量滿堂架周轉材料費用,既經濟,又能保證工期、施工質量和安全。本發(fā)明另提出一種利用移動操作平臺的屋面吊頂施工方法,用于大跨度馬鞍形屋面吊頂板施工作業(yè),請參見圖8,其包括以下步驟S81,在屋面內外環(huán)梁上栓系并錨固纜索,纜索沿縱向均勻分布。纜索要承載移動操作平臺所有的重力,因而要保證其具有足夠的強度。根據《JG 5027-92高處作業(yè)吊籃安全規(guī)則》第10. 2條規(guī)定,纜索的安全系數不小于9。S82,在纜索上掛設移動操作平臺,所述移動操作平臺包括可拆卸的一個以上單元平臺。移動操作平臺用于屋面吊頂,平臺結構要承載施工人員的重量,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移動操作平臺,其寬800mm,高1000mm,長3000 7000mm,結構采用口 40x3方通焊接制作,每 IOOOmm為一個平臺單元,平臺單元之間通過4個M12的高強螺栓連接。S83,設置一根以上安全帶,并連接到屋面結構的檁條上,以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S84,將移動操作平臺由外環(huán)向內環(huán)水平移動,且在移動過程中逐步拆除單元平臺,并在移動操作平臺內進行屋面吊頂板施工作業(yè)。由于大跨度馬鞍形屋面類似梯形結構,其外環(huán)和內環(huán)的長度相差較大,因而在屋面吊頂的過程就需要將單元平臺逐漸拆除,使移動操作平臺的長度配合屋面的寬度,即可以實現馬鞍形屋面的吊頂施工。其中,請參見圖9,步驟S84中,拆除單元平臺時可以具體包括以下步驟S841,將移動操作平臺移動到屋面結構檁條的位置。
S842,將移動操作平臺固定到檁條上。S843,在要拆除的單元平臺上方掛設一滑輪。S844,通過穿設在該滑輪中的一繩索,將要拆除的單元平臺與檁條連接。S845,將單元平臺與移動操作平臺分離。S846,將該繩索逐步松開,并將單元平臺下放到地面。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發(fā)明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本發(fā)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只要不超出所附權利要求書所述范圍,都應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移動操作平臺,用于大跨度馬鞍形屋面吊頂板施工作業(y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以上單元平臺,其由方通焊接而成,且單元平臺可拆卸地依次連接構成一槽形結構;一個以上吊件,其固定在該槽形結構上端,且其上端掛設在纜索上; 一個以上牽引裝置,其固定在該槽形結構上,并通過牽引鋼絲繩連接到屋面結構的檁^^ 卜.O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該單元平臺之間通過高強螺栓相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根以上安全帶,該安全帶連接到屋面結構的檁條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每個吊件又包括兩塊夾板,夾在該槽形結構上端的方通上,且夾板之間通過一個以上螺栓相連; 兩塊連接板,分別固接在兩塊夾板的上端兩側; 一軸承,連接在兩塊連接板之間,并掛在該纜索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一安全鎖,其設置在該牽引鋼絲繩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該纜索直徑為^mm。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其寬800mm,高1000mm,長3000 7000mm,結構采用40x3方通焊接制作,每IOOOmm為一個單元平臺,單元平臺之間通過4個 M12的高強螺栓連接。
8.一種利用移動操作平臺的屋面吊頂施工方法,用于大跨度馬鞍形屋面吊頂板施工作業(y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在屋面內外環(huán)梁上栓系并錨固纜索,該纜索沿縱向均勻分布;B、在纜索上掛設移動操作平臺,所述移動操作平臺包括可拆卸的一個以上單元平臺;C、將移動操作平臺由外環(huán)向內環(huán)水平移動,且在移動過程中逐步拆除單元平臺,并在移動操作平臺內進行屋面吊頂板施工作業(yè)。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移動操作平臺的屋面吊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 中,拆除單元平臺時包括以下步驟Cl、將移動操作平臺移動到屋面結構檁條的位置;C2、將移動操作平臺固定到檁條上;C3、在要拆除的單元平臺上方掛設一滑輪;C4、通過穿設在該滑輪中的一繩索,將要拆除的單元平臺與檁條連接;C5、將單元平臺與移動操作平臺分離;C6、將該繩索逐步松開,并將單元平臺下放到地面。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移動操作平臺的屋面吊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 C之前還包括設置一根以上安全帶,并連接到屋面結構的檁條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移動操作平臺及利用移動操作平臺的屋面吊頂施工方法,用于大跨度馬鞍形屋面吊頂板施工作業(yè),其移動操作平臺包括一個以上單元平臺、一個以上吊件和一個以上牽引裝置,單元平由方通焊接而成,且單元平臺可拆卸地依次連接構成一槽形結構,吊件固定在槽形結構上端,且其上端掛設在纜索上;牽引裝置固定在槽形結構上,并通過牽引鋼絲繩連接到屋面結構的檁條上。采用本發(fā)明的移動操作平臺對大跨度馬鞍形屋面進行吊裝時,可以隨著屋面寬度的變化拆除單元平臺,可節(jié)省大量滿堂架周轉材料費用,既經濟,又能保證工期、施工質量和安全。
文檔編號E04G3/30GK102409838SQ201110241210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22日
發(fā)明者萬利民, 余小浩, 嵇康東, 楊文軍, 楊芳亮, 王永儀, 蔡慶軍, 謝芳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