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移動房,尤其是涉及一種組裝式移動房。
背景技術:
移動房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臨時建房,現(xiàn)有的移動房一般都是采用整個箱體焊接而成,這樣的好處就是強度較好,但是存在較多的缺陷,整個移動房結構龐大,運輸不便,同時一旦焊接好后面就不易拆卸,搬運時一輛大卡車最多只能運輸一個移動房,運輸效率很低,運輸成本高,后期不需要使用后要么直接廢棄,要么再用大型卡車裝運,非常不方便且浪費資源,不利于環(huán)保。同時,現(xiàn)有的移動房外側壁容易形成水漬,難以清洗,后期顯得非常難看,而形成水漬的主要原因是移動房屋頂上的臟水流到側壁上導致的,而不是雨水直接淋在側壁上導致的,另外移動房的結構也存在漏水的隱患,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組裝式移動房,其結構新穎,能很好的達到防漏水的效果,結構強度和剛度好,整個移動房框架采用快速連接方式裝配,可將所有配件分開運輸,在目的地現(xiàn)場進行組裝,所有零件可大批量生產,制造成本低,且便于產量化制造,后期不使用時可就地拆卸運走,可循環(huán)利用,節(jié)約原材料同時有利于環(huán)保。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組裝式移動房,包括房屋框架、屋頂防水板、側壁防水板和底板,側壁防水板處開設有門窗,所述房屋框架包括橫梁、縱梁、豎梁和連接件,所述橫梁、縱梁、豎梁通過連接件可拆卸連接在一起,所述頂部橫梁內側面連接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表面有向下凹陷的矩形槽,其長邊一側密封連接在橫梁上,寬邊兩側密封連接在縱梁上,長邊和寬邊交接處與連接件密封連接,所述連接件上與排水通道交接的側面開設有進水口,進水口底面與排水通道矩形槽表面平齊,所述連接件內部有中空區(qū)域且下表面豎直方向上連通有下水管,所述屋頂防水板的橫截面為凹凸相鄰的板材,其沿長度方向等間距排列有排水槽,屋頂防水板搭接在縱梁和排水通道遠離橫梁一側的長邊上,排水槽方向與排水通道長度方向垂直。
優(yōu)選的,所述側壁防水板上部開設有通風口,所述通風口包括相互插裝在一起的位于外側面的防雨水部和位于內側面的空氣過濾部,所述防雨水部表面開有多個等間距向下傾斜的防水板,空氣過濾部設置有可拆卸的濾網。
優(yōu)選的,所述頂部一側的橫梁外側面開有總線接入口,導線沿著橫梁內部布線至豎梁中空的內壁。
優(yōu)選的,還包括立柱角線、橫向地角線和縱向地角線,所述立柱角線包覆在豎梁內側面,所述橫向角線位于底部橫梁內側的底板上,所述縱向角線位于底部縱梁內側的底板上,所述立柱角線、橫向地角線和縱向地角線表面設置有電源插座,導線隱藏在立柱角線、橫向地角線和縱向地角線內壁。
優(yōu)選的,所述橫梁和縱梁上表面為階梯型,所述排水通道與橫梁、縱梁內側的階梯面連接,所述橫梁、縱梁外側的階梯面高度高于內側階梯面的高度。
本發(fā)明結構新穎,能很好的達到防漏水的效果,結構強度和剛度好,整個移動房框架采用快速連接方式裝配,可將所有配件分開運輸,在目的地現(xiàn)場進行組裝,所有零件可大批量生產,制造成本低,且便于產量化制造,后期不使用時可就地拆卸運走,可循環(huán)利用,節(jié)約原材料同時有利于環(huán)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房屋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去掉頂部支撐架和底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c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發(fā)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本發(fā)明中橫梁、縱梁、連接件、排水通道、下水管之間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9為通風口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房屋框架;2—屋頂防水板;3—側壁防水板;4—底板;5—門窗;6—橫梁;7—縱梁;8—豎梁;9—連接件;10—排水通道;11—進水口;12—下水管;13—排水槽;14—通風口;15—防雨水部;16—空氣過濾部;17—總線接入口;18—立柱角線;19—橫向地角線;20—縱向角線;21—電源插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9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組裝式移動房,包括房屋框架1、屋頂防水板2、側壁防水板3和底板4,側壁防水板3處開設有門窗5,所述房屋框架1包括橫梁6、縱梁7、豎梁8和連接件9,所述橫梁6、縱梁7、豎梁8通過連接件9可拆卸連接在一起,所述頂部橫梁6內側面連接有排水通道10,所述排水通道10表面有向下凹陷的矩形槽,其長邊一側密封連接在橫梁6上,寬邊兩側密封連接在縱梁7上,長邊和寬邊交接處與連接件9密封連接,所述連接件9上與排水通道10交接的側面開設有進水口11,進水口11與矩形槽相連通,進水口11底面與矩形槽表面平齊,所述連接件9內部有中空區(qū)域且下表面豎直方向上連通有下水管12,所述屋頂防水板2的橫截面為凹凸相鄰的板材,其沿長度方向等間距排列有排水槽13,屋頂防水板2搭接在縱梁7和排水通道10遠離橫梁6一側的長邊上,排水槽13方向與排水通道10長度方向垂直,頂部的橫梁6和縱梁7之間交叉連接有支撐架,房頂防水板2鋪設連接在支撐架上,底部的縱梁7之間連接有支撐桿,底板4鋪設連接在支撐桿上。在實際應用中,連接件9主體為上下表面貫通的方形連接塊,橫向焊接有中空的橫向連接部、縱向焊接有中空的縱向連接部,橫向連接部和縱向連接部分別連接橫梁6和縱梁7,雨水經由排水槽13直接流入排水通道10的矩形槽內,并經由連接件9的進水口11處進入連接件9內部的下水管12內。
優(yōu)選的,所述側壁防水板3上部開設有通風口14,所述通風口14包括相互插裝在一起的位于外側面的防雨水部15和位于內側面的空氣過濾部16,所述防雨水部15表面開有多個等間距向下傾斜的防水板,空氣過濾部16設置有可拆卸的濾網。在雨天時,雨水淋到側壁防水板3處時,在防雨水部15表面的傾斜防水板的作用下不會進入通風口14內,另外也起到一個保護內部濾網的作用,同時風沙天氣時,空氣中的大顆粒風沙會被空氣過濾部16過濾,不會進入室內。
優(yōu)選的,所述頂部一側的橫梁6外側面開有總線接入口17,導線沿著橫梁6內部布線至豎梁8中空的內壁。整個移動房的布線涉及合理,在組裝移動房的時候就把布線都設計安裝好了,無需后期再另外進行布線安裝,確保安全用電,只需要在總線接入口17處接入電源即可,方便安全快捷。
優(yōu)選的,還包括立柱角線18、橫向地角線19和縱向地角線20,所述立柱角線18包覆在豎梁8內側面,所述橫向角線19位于底部橫梁6內側的底板4上,所述縱向角線20位于底部縱梁7內側的底板4上,所述立柱角線18、橫向地角線19和縱向地角線20表面設置有電源插座21,導線隱藏在立柱角線18、橫向地角線19和縱向地角線20內壁。所有的導線均為暗線,在使用過程中不會與人體接觸,也不易損壞,提高了整體房屋的用電安全性。
優(yōu)選的,所述橫梁6和縱梁7上表面為階梯型,所述排水通道10與橫梁6、縱梁7內側的階梯面連接,所述橫梁6、縱梁7外側的階梯面高度高于內側階梯面的高度。在暴雨天氣時確保屋頂防水板2的排水槽13內的雨水沖入排水通道10的矩形槽內,經由矩形槽和下水管12流入地上,避免屋頂?shù)挠晁疀_刷到側壁防水板3上而形成水漬。
本發(fā)明各個部件組裝和拆卸非常方便,相對于原先一個大型卡車只能運輸一個移動房而言,本發(fā)明可以直接用卡車運輸移動房的各個零部件,同一輛卡車可運輸幾十個移動房,極大得節(jié)約了運輸成本,同時各個部件可即使更換和回收,有利于環(huán)保,適合產業(yè)上大批量生產。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并非對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原理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或修飾,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