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彈簧的安裝構造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58117閱讀:24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彈簧的安裝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安裝在可以轉動的兩個部件上的彈簧的安裝構造。
背景技術
以往,提出了各種將椅子的背部等被支撐得可以轉動的2個部件向規(guī)定方向彈性加載的構造。在這樣的結構中,眾所周知的是下述方式當是在椅子的椅座和被支撐得可以相對于該椅座轉動的靠背之間設置彈性部件的椅子的情況下,在使背部向后傾斜的鎖定動作時,從背支桿的后方通過氣閥彈簧等彈簧進行彈性加載。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119373號公報另一方面,可以考慮下述方式例如對被軸支撐得可以轉動的兩個部件安裝框狀的彈簧,由此通過該彈簧的彈性反力來進行彈性加載。
但是,為了對2個部件安裝樹脂彈簧,對于彈簧的兩端部以及設在用于安裝在該兩端部上的2個部件上的安裝部,必須具有用于將樹脂彈簧正確且可靠地安裝在規(guī)定位置上的另外的機構部件。而且在通過上述另外的部件安裝該機構部件時,會在安裝部以及彈簧的兩端部浪費很多的機構部件,整體的部件數目變多。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著眼于這樣的不合適,提供一種可以有效地削減部件數目的彈簧的安裝構造。
本發(fā)明,為了達成這樣的目的,采用下述的方法。即,本發(fā)明的彈簧的安裝構造,以可以在所需要的可動范圍內轉動的方式將第二部件設置在第一部件上,并以在上述可動范圍內一直加有施加壓并且施加壓在規(guī)定位置上變?yōu)樽畹偷姆绞?,分別經由安裝部將框狀的彈簧的兩端部安裝在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上,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方的安裝部上具備插入部,其在通過外力將上述框狀的彈簧設為比上述規(guī)定位置的通常姿勢儲存了更大彈性反力的安裝準備姿勢時,允許上述框狀的彈簧的端部的插入;和配合部,其在解除上述外力時通過彈性反力配合在上述端部上。
這里,所謂“框狀”,指的是沿著作為安裝對象的框或者沿著該框延伸的方式。然后,“框狀的彈簧”,可以是將樹脂彈簧成形為框狀的方式,也可以是將彈簧鋼板切成框狀的方式。另外,當然也包括在彈簧鋼板上實施樹脂制的涂層的方式。
根據這樣的構造,變?yōu)橥ㄟ^彈性加載力將彈簧的端部無法脫落地支撐在安裝部上的狀態(tài),因此不需要用于維持端部的位置的另外的部件便可以維持樹脂彈簧的安裝位置。由此,可以有效削減用于安裝彈簧的部件數目。
為了通過應用該彈簧的安裝構造,從而通過有效地削減機構部件等比較顯眼的椅子的靠背上部上的部件數目從而構成使整體緊湊化的椅子,優(yōu)選設為下述的結構相對于具有被支撐得可以相對于由腳體支撐的基體鎖定的靠背的下框部、和被支撐得可以相對于該下框部鎖定的靠背的上框部的椅子,在作為第一部件的下框部與作為第二部件的上框部之間設置彈簧。
而且,通過相對于上框部具備被支撐得可以相對于下框部分別獨立地鎖定的左右配置的一對上框要素的椅子,將該彈簧的安裝構造設為,在下框部和一對上框要素之間分別設置彈簧,由此可以分別左右獨立地對于一對上框要素彈性加載。
另一方面,在對上述結構的椅子,在作為第一部件的基體與作為第二部件的上框部之間設置彈簧時,可以形成伴隨著下框部后傾、相對于上框部的彈性加載力增強的結構,可以將由于下框部而后傾的使用者的上半身穩(wěn)定地支撐在上框部上。
另外,該彈簧的安裝構造當然也可以應用于不具有上述那樣的上框部以及下框部的背框。即,當相對于具有由腳體支撐的基體、和被支撐得可以相對于該基體鎖定的靠背的背框的椅子,在作為第一部件的基體與作為第二部件的背框之間設置彈簧時,可以通過應用框狀的樹脂彈簧而適當地進行靠背的鎖定。
根據本發(fā)明,不需要另外的部件便可以維持框狀的彈簧的安裝構造。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削減用于安裝框狀的彈簧的部件數目。


圖1是從正面?zhèn)扔^察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椅子的立體圖。
圖2是從背面?zhèn)扔^察該椅子的立體圖。
圖3是該椅子的側視圖。
圖4是該椅子的后視圖。
圖5是該椅子的俯視圖。
圖6是表示該椅子的同步鎖定動作的側視圖。
圖7是表示使該椅子的上框要素向后方變位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
圖8是表示該椅子的背靠面變形動作的立體圖。
圖9是表示該椅子的背靠面變形動作的俯視圖。
圖10是表示該椅子的同步鎖定動作的側視圖。
圖11是表示該實施方式的安裝構造的模式性的側視圖。
圖12是表示該安裝構造的要部說明圖。
圖13同上。
圖14是表示該實施方式的第一變形例的安裝構造的模式性的側視圖。
圖15同上。
圖16是表示該實施方式的第二變形例的模式性的側視圖。
圖17是表示該實施方式的第三變形例的模式性的側視圖。
標號說明1……靠背13……第一部件(下框部)
133a、133b……安裝部(下安裝部)14……第二部件(上框部)143a、143b……安裝部(上安裝部)133a1、133b1、143a1、143b1……插入部133a2、133b2、143a2、143b2……配合部151a、151b、A151a、A151b……框狀的彈簧(反力框要素)152a、152b、A152a、A152b……框狀的彈簧的端部(下端部)153a、153b、A153a、A153b……框狀的彈簧的端部(上端部)2……第一部件(基體)203a、203b安裝部(基體安裝部)110……第二部件(背框)113a1、113b1……插入部113a2、113b2……配合部4……腳體C……椅子P……通常姿勢Q……安裝準備姿勢Z……彈簧的安裝構造(安裝構造)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
本實施方式的椅子C,如圖1至圖5所示,具備腳體4、由腳體4支撐的基體2、配設在基體2上的椅座3和經由水平支軸16軸接在基體2上的靠背1,椅座3以及靠背1可以進行連動地傾斜的同步鎖定動作。
在這里,該椅子C,使靠背1具備作為后述的第一部件的下框部13;后述的上框部14;和作為彈簧的反力框要素151a、151b,該彈簧是構成從后方支撐該上框部14的反力框部15的框狀的彈簧。而且該反力框要素151a、151b的安裝構造Z是這樣的以可以在所需要的可動范圍內轉動的方式將作為第二部件的上框部14設置在作為第一部件的下框部13上,并以在可動范圍內一直加有施加壓并且施加壓在成為通常姿勢(P)的規(guī)定位置上變?yōu)樽畹偷姆绞剑謩e經由下安裝部133a、133b以及上安裝部143a、143b安裝框狀的反力框要素151a、151b的下端部152a、152b以及上端部153a、153b。而且,其特征在于,在上安裝部143a、143b上具備后述的插入部143a1、143b1,其在通過外力將反力框要素151a、151b設為比通常姿勢(P)儲存了更大彈性反力的安裝準備姿勢(Q)時,允許反力框要素151a、151b的后述的下端部152a、152b的插入;和后述的配合部143a2、143b2,其在解除外力時通過彈性反力配合在下端部152a、152b上,對這樣的安裝構造Z在后面詳細說明。
下面,對構成椅子C的各結構要素,具體進行說明。
腳體4,具備安裝有多個小腳輪的腳座41,和從腳座41的中央大致垂直地直立的腳支柱42,通過設置在腳座41和腳支柱42之間的氣閥彈簧(圖未示)的伸縮,使腳支柱42可以上下突出沒入?;w2固定在腳支柱42的上端上,通過腳支柱42的突出沒入操作,可以調節(jié)椅座3以及靠背1的高度位置。
椅座3,是在支座31上安裝構成椅座面的緩沖體32而成的。緩沖體32,形成為在例如合成纖維的雙層拉舍爾篩網上重疊有聚氨酯緩沖材料的雙層構造,下層的篩網一邊吸收沖擊一邊確保適度的彈性,上層的聚氨酯緩沖材料保持形狀的穩(wěn)定性。椅座3的前端部,相對于基體2,被支撐得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滑動移動,椅座3的后端部,經由鉸鏈(圖未示)安裝在下述背框11的下框部13上。
靠背1,是在背框11的前面上張設有構成背靠面S的張力部件12的部件。背框11,具備以可以相對于基體2、圍繞水平支軸16轉動的方式連結的作為第一部件的下框部13,經由鉸鏈17連結在下框部13的上端的作為第二部件的上框部14,和從后方支撐上框部14的反力框部15。
下框部13,是通過彈性橫架件132將在寬度方向上離開地配置的左右下框要素131a、131b彼此互相連結而成的。下框要素131a、131b、彈性橫架件132都是例如金屬制的剛體。下框要素131a、131b形成為,從側面看,從位于水平支軸16的前端向后方延伸、在后端向上方彎曲的大致L字形。另外,在下框要素131a、131b上,設有用于安裝反力框部15的下安裝部133a、133b。對于該下安裝部133a、133b在后面進行說明。
上框部14,是通過彈性橫架件142將在寬度方向上離開地配置的左右上框要素141a、141b彼此互相連結而成的。上框要素141a、141b為例如金屬制的剛體,彈性橫架件142為例如樹脂制的彈性體。上框要素141a、141b形成為,從側面看,從位于鉸鏈17的下端,一邊以稍向后方凹陷的方式緩慢彎曲一邊向上方延伸,在其上端附近再次向前方鼓出的弓形。另外,在上框要素141a、141b上,設有用于安裝反力框部15的上安裝部143a、143b。對于該上安裝部143a、143b在后面進行說明。
反力框部15,由對上框要素141a、141b的各自進行支撐的相同數目的作為框狀的彈簧的反力框要素151a、151b構成。反力框要素151a、151b的一端部即上端部153a、153b與上框要素141a、141b的上安裝部143a、143b連接,另一端部即下端部152a、152b與設置在下框要素131a、131b的向下的面上的下安裝部133a、133b連接。這里,如下所述,將反力框要素151a、151b的下端部152a、152b固定在對椅座3或靠背1進行支撐的基體2上也無妨。反力框要素151a、151b,設為例如與彈性橫架件142相同的樹脂制的彈性體。在本實施方式中,反力框要素151a、151b,是以沿著下框要素131a、131b以及上框要素141a、141b的方式延伸而成大致L字形的框形狀的樹脂彈簧,以下述方式成形寬度尺寸為與框要素131a、131b、141a、141b相同程度或比其稍窄小,前后或上下的厚度比框要素131a、131b、141 a、141b薄(并且,隨著遠離與框要素131a、131b、141a、141b接合的端部而逐漸變薄)。由此,反力框要素151a、151b被制成下述外觀從框要素131a、131b、141a、141b分支開來,并作為背框11的一部分。另外,在不使上框部14向后方動作的圖3所示的狀態(tài)下,反力框要素15變?yōu)橥ǔW藙?P)。從而構成為,在該通常姿勢(P),反力框要素151a、151b施加給上框部14的施加壓、即彈性加載力最弱。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本發(fā)明的安裝構造Z,將該反力框要素151a、151b的兩端、即下端部152a、152b以及上端部153a、153b,經由下安裝部133a、133b以及上安裝部143a、143b而安裝在下框部13以及上框部14上,關于該安裝構造Z的具體的說明后面敘述。另外,如圖12以及圖13所示,在上端部153b以及下端部152b上分別設有使后述的1根防脫螺絲154插通的螺母孔155(下端部152b的螺絲插通孔155圖未示出),對防脫螺絲154以及螺母孔155也在后面敘述。
在將下框要素131a、131b和上框要素141a、141b互相軸接的鉸鏈17的周圍,具體地說是在下框要素131a、131b的從后端到上端附近以及上框要素141a、141b的下端附近的范圍內,形成為,從側面看,框的前面向前方鼓出的彎曲形狀。如上所述,在上框要素141a、141b的上端附近,也形成為,從側面看,框的前面向前方鼓出的彎曲形狀。而且,以橫跨上述的下框要素131a、131b以及上框要素141a、141b的形成彎曲形狀的部位的方式,張設有張力部件12。
張力部件12,以富有伸縮性的張力材料為主體。張力材料,是在例如合成樹脂的雙層拉舍爾篩網中再織入彈性絲等而成的,兼具強度和緩沖性。張力材料的正面背面的外觀(色彩、圖案、光澤等)不同。張力材料的上邊以及左右的側邊,由形成俯視三方框狀或四方框狀的支撐件(圖未示)來保持形狀。支撐件,為例如樹脂制的薄板體,特別防止張力材料的左右的側邊向內側方撓曲,將張力材料保持為張開狀態(tài)。張力部件12的上端部安裝在左右的上框要素141a、141b上從而被其支撐,下端部安裝在左右的下框要素131a、131b上從而被其支撐。此時,支撐件起到板簧的作用,向前方按壓張力材料從而使其張開。
順便,也可以在張力部件12的背后、與就座者的腰部相對應的高度位置上,架設腰部支撐18。即使在就座者的身體靠向背靠面S時,架設有腰部支撐18的部位向后方沉入的量也不會超過與腰部支撐18的長度相對應的深度。
本實施方式的椅子C,可以實現(xiàn)椅座3以及靠背1相連動地傾斜的同步鎖定動作。如圖6所示,在同步鎖定動作中,通過背框11整體圍繞水平支軸16轉動,從而靠背1前后傾斜。同時,椅座3的后端部與背框11相連動地上下擺動,而且椅座3的前端部前后滑動。
而且,本實施方式的椅子C,可以追隨就座者坐在椅子上向后回頭、伸手或扭身的動作,進行僅使背靠面S的上部的左半部或僅使右半部向后方變位的動作。對背靠面S的上部進行支撐的上框部14的左右成對的上框要素141a、141b互相獨立地前后運動。即,左側的上框要素141a經由鉸鏈17連結在左側的下框要素131a上,右側的上框要素141b經由鉸鏈17連結在右側的下框要素131b上,這些上框要素141a、141b可以單獨地轉動。
如圖7所示,在使上框要素141a、141b圍繞鉸鏈17向后傾斜時,張力部件12與下框要素131a、131b以及上框要素141a、141b的形成彎曲形狀的部位相接觸的面積逐漸增大,同時張力材料的張力逐漸增大并向上下伸長。并且,反力框要素151a、151b以角度擴大的方式變形而儲存反力,向使上框要素141a、141b恢復到原位置、即使反力框要素151a、151b本身恢復到通常姿勢(P)的方向彈性加載,即向前方彈性加載。
然后,在使任何一方的上框要素141a(141b)相對于另一方的上框要素141b(141a)相對地在前后方向上變位時,如圖8、9所示,可以使背靠面S的形狀三維變化。在該動作中,并不一定會驅動下框部13。另外,由于左右成對的下框要素131a、131b是經由彈性橫架件132而剛性連結的,所以這些下框要素131a、131b一直整體運動。故,位于背靠面S的下部、就座者的腰部下方的部分,一直維持在規(guī)定的形狀。
在伴隨著就座者的動作,上框要素141a、141b的一方相對于另一方相對地向前后動作時,左右的上框要素141a、141b之間的距離增大。此時,為了與兩上框要素141a、141b的離開距離的增大相對應,彈性橫架件142彈性變形。本實施方式的彈性橫架件142,將上框要素141a、141b的上端部彼此互相連結,以形成俯視向后方凹陷的彎曲形狀的狀態(tài)組裝。彈性橫架件142的前后的厚度形成為,從連結在上框要素141a、141b上的兩端部向寬度方向的中央逐漸變薄,與兩端部相比中間部比較容易變形。這是為了避免載荷在上框要素141a、141b與彈性橫架件142的連結部位上集中。在上框要素141a、141b的一方相對于另一方相對地向前后動作時,彈性橫架件142以使曲率減小的方式變形,從而使兩端間的距離擴大。
而且,背靠面S所受到的就座者的載荷,經由張力部件12作用于上框要素141a、141b,使上框要素141a、141b倒向內側方,從而在鉸鏈17上施加載荷。出于消除并降低這樣的載荷的目的,在發(fā)揮使上框要素141a、141b在寬度方向上分離的初始彈性力的狀態(tài)下安裝彈性橫架件142。
可是,也可以使左右兩側的上框要素141a、141b一起傾斜。此時,可以實現(xiàn)使就座者的背部極大地后彎的伸展。
這里,本實施方式的框狀的彈簧的安裝構造Z,分別經由上安裝部143a、143b以及下安裝部133a、133b來安裝反力框部15的兩端部、即反力框要素151a、151b的上端部153a、153b以及下端部152a、152b。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上安裝部143a、143b上具備插入部143a1、143b1,其在通過外力將反力框部15設為比通常姿勢(P)儲存了更大彈性反力的安裝準備姿勢(Q)時,允許上端部153a、153b的插入;和配合部143a2、143b2,其在解除外力時通過彈性反力配合在上端部153a、153b上。
下面,對安裝構造Z,參照圖10~圖15具體進行說明。另外,反力框部15,由成左右對稱形狀的反力框要素151a、151b構成,所以下面,僅圖示并說明反力框要素151b。
反力框要素151b,如圖10所示,在從上框要素14以及下框要素13上卸下來的狀態(tài)下,變?yōu)樯隙瞬?53b與下端部152b之間的距離比圖3所示的通常姿勢(P)稍微打開的形狀,所以在安裝的狀態(tài)下,處于一直對上框要素施加施加壓的狀態(tài)。另外,反力框要素151b的上端部153b以及下端部152b,分別以可以嵌入后述的插入部143a1、143b1的收納部153b1、152b1為主體。而且,將上端部153b的收納部153b1的上側面作為與后述的配合部143b2配合的配合面153b2。而且,在上端部153b以及下端部152b上,分別設有使1根防脫螺絲154(圖12、圖13)螺合的螺母孔155(下端部152b的螺母孔155圖未示出)。該螺母孔155,通過例如在反力框要素151b的規(guī)定部位內藏板螺母而構成。
一方面,在下框要素的下側,如圖10、11所示,設有下安裝部133b。該下安裝部133b,主要具有插入部133b1,此外還具有螺合防脫螺絲154的圖未示的螺母要素。
另一方面,在上框要素141b的背面?zhèn)?,如圖10~圖13等所示,設有上安裝部143b。安裝部143b,具有使反力框要素151b的上端部153b1插入的插入部143b1,可以與配合面153b2相接觸的配合部143b2,和使防脫螺絲154從上框要素141b的前側插通的螺絲孔144(圖12、13)。
然后,在將反力框要素151b安裝到上框要素141b以及下框要素131b上時,如圖11所示,首先在上框要素141b的安裝部143b的插入部143b1內插入反力框要素151b的下端部152b、即收納部152b1,并通過使用圖未示的防脫螺絲154進行固定,由此使反力框要素151b處于僅安裝在下框要素131b上的狀態(tài)。然后,從該狀態(tài)進一步使反力框要素151b撓曲,由此構成圖11所示的安裝準備姿勢(Q)。接下來,將上端部153b的收納部153b1插入設置在上安裝部143上的插入部143b1內,由此將反力框要素151b的上端部153b安裝在上安裝部153上。
此時,如圖13模式性所示,在通常姿勢(P),反力框要素151b的彈性反力在箭頭所示方向上起作用,同時在上安裝部143側配置有相對于該箭頭方向相接觸的配合部143b2,所以反力框要素151b被保持成相對于上框要素141b無法拔離。然后最后,為了避免由于不注意而有拉拔方向的外力作用于反力框要素151b,從而誤拔離這樣的偶發(fā)的事故,通過螺絲孔144在螺母孔155上螺合防脫螺絲154,由此完成安裝。
另外,在對于上安裝部143b不使用防脫螺絲154時,通過另外采用可以禁止朝向拉拔方向的移動的卡定部等防脫構造,可以實現(xiàn)所謂的無螺絲安裝。
另外,如圖14所示,作為本實施方式的第一變形例,也可以沒有防脫螺絲154、即通過無螺絲來進行反力框要素151b的安裝。即,如在該圖中作為本實施方式的變形例所示,可以通過在上框要素141b以及下框要素131b上分別設置具有插入部141b1、131b1以及配合部143b2、131b2的安裝部141b、131b,由此從該圖中央所示的安裝準備姿勢(Q)開始分別將上端部153b以及下端部152b插入安裝部141b、131b,從而安裝反力框要素151b。另外在該變形例中,對于表示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的結構要素標以同樣的符號進行表示。
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的框狀的彈簧即反力框要素151a、151b的安裝構造Z,設為具有插入部153a1、153b1和配合部153a2、153b2的結構,所以如圖13所示變?yōu)橥ㄟ^彈性加載力將上端部153a、153b無法脫落地支撐在安裝部143a、143b上的狀態(tài),因此不需要用于維持上端部153a、153b的安裝位置的另外的部件便可以安裝反力框要素。通過如此,可以有效削減用于安裝反力框要素151a、151b的部件數目。
特別是,由于在本實施方式中將該安裝構造Z用于作為第一部件的椅子C的下框部13和作為第二部件的上框部14之間,所以構成為,不但可以適當地對上框部14彈性加載,而且使反力框部15即反力框要素151a、151b沿著上框部14以及下框部13。而且,僅通過設置1根、左右合計4根用于防止安裝用部件偶發(fā)性的拔離的防脫螺絲154,便有效地削減露出到外面從而比較顯眼的靠背1的部件數目,由此可以使椅子C整體緊湊化。
進而,由于設為在上框部14的被支撐得可以相對于下框部13分別獨立地鎖定的一對上框要素141a、141b上分別設置反力框要素151a、151b的結構,所以可以分別左右獨立地適當地對反力框要素151a、151b彈性加載。
上面,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各部分的具體的結構,不僅限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主旨的范圍內可以進行各種變形。
例如,本發(fā)明的該框狀的彈簧的安裝構造Z,不僅限于上述的安裝在靠背1的下框部13與上框部14之間的方式,也可以如下面所述的第二變形例以及第三變形例那樣應用安裝構造Z。另外,在下面的變形例中,對于表示與上述實施方式以及上述第一變形例相同作用的部件標以相同符號并省略詳細的說明。而且,對于該變形例中的與上述實施方式的反力框部15相對應的反力框部A15的結構要素,在反力框部15的各結構要素的開頭字母上附加“A”,并省略其詳細的說明。
即,如圖16所示,也可以在設置在作為第一部件的基體2上的基體安裝部203b和設置在作為第二部件的上框要素141b上的上安裝部143b之間設置反力框要素A151b。這樣,在本實施方式的安裝構造Z中,通過將反力框要素A151b設為框狀的彈簧,實現(xiàn)了可以跨過完全分離的基體2和上框要素141b地聯(lián)結、彈性加載的結構。這樣,可以適當地構成伴隨著下框部13后傾動作從而反力框要素A151b的撓曲變大的結構、即相對于上框要素141b的彈性加載力增大的結構,能夠制成可以適當地對與上框部14同時后傾的使用者的背部進行支撐、使得被反力框要素A151b所強力彈性加載的上框部14難以動作的結構。
另外,如圖17所示,當然也可以使本發(fā)明的該安裝構造Z,相對于具有由腳體4支撐的基體2、和被支撐得可以相對于該基體2鎖定的靠背1的背框110的椅子C,應用反力框部A15。
即如該圖所示,相對于在作為第一部件的基體2與作為第二部件的背框110之間設置有反力框部A15即反力框要素A151b的椅子C,也可以合適地應用。即,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該圖所示的椅子C,對于可以轉動即后傾地支撐靠背1的所有的椅子都可以應用。
另外,雖然圖中未示出,也可以相對于由上框部和下框部構成背框的椅子,在基體與下框部之間設置反力框部。如果是這樣的結構,在下框部的鎖定動作中反力框部可以適當地對下框部彈性加載。
除此之外,各部分的具體的結構也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主旨的范圍內可以進行各種變形。
權利要求
1.一種彈簧的安裝構造,該彈簧的安裝構造以可在所需要的可動范圍內轉動的方式將第二部件設置在第一部件上,并以在上述可動范圍內一直加有施加壓并且施加壓在規(guī)定位置上變?yōu)樽畹偷姆绞?,分別經由安裝部將框狀的彈簧的兩端部安裝在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上,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方的安裝部上具備插入部,其在通過外力將上述框狀的彈簧設為比上述規(guī)定位置的通常姿勢儲存了更大彈性反力的安裝準備姿勢時,允許上述框狀的彈簧的端部的插入;和配合部,其在解除上述外力時通過彈性反力配合在上述端部上。
2.一種彈簧的安裝構造,該彈簧的安裝構造是將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簧的安裝構造應用于椅子上的彈簧的安裝構造,該椅子具有被支撐得可相對于由腳體支撐的基體鎖定的靠背的下框部、和被支撐得可相對于該下框部鎖定的靠背的上框部,其特征在于在作為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下框部與作為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上框部之間設置有上述彈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簧的安裝構造,該彈簧的安裝構造是上述上框部具備被支撐得可以相對于上述下框部分別獨立地鎖定的左右配置的一對上框要素的彈簧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框部和上述一對上框要素之間分別設置有樹脂彈簧。
4.一種彈簧的安裝構造,該彈簧的安裝構造是將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簧的安裝構造應用于椅子上的彈簧的安裝構造,該椅子具有由腳體支撐的基體、被支撐得可以相對于該基體鎖定的靠背的下框部、和被支撐得可以相對于該下框部鎖定的靠背的上框部,其特征在于在作為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基體與作為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上框部之間設置有上述彈簧。
5.一種彈簧的安裝構造,該彈簧的安裝構造是將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簧的安裝構造應用于椅子上的彈簧的安裝構造,該椅子具有腳體支撐的基體、和支撐得可以相對于該基體鎖定的靠背的背框,其特征在于在作為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基體與作為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背框之間設置有上述彈簧。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可以有效削減部件數目的框狀的彈簧的安裝構造。以在可動范圍內一直加有施加壓并且施加壓在成為通常姿勢(P)的規(guī)定位置上變?yōu)樽畹偷姆绞?,相對于下框?3并相對于上框部14安裝框狀的彈簧即反力框要素151b的構造。具體地說,在上安裝部143a、143b上設置后述的插入部143a1、143b1,其在通過外力將反力框要素151a、151b設為比通常姿勢(P)儲存了更大彈性反力的安裝準備姿勢(Q)時,允許下端部152a、152b的插入;和配合部143a2、143b2,其在解除外力時通過彈性反力配合在下端部152a、152b上。
文檔編號A47C1/024GK1961783SQ20061014454
公開日2007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1月11日
發(fā)明者上田伸行, 堀木敏幸, 登內武 申請人:國譽家具株式會社, 鷹野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