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家具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多功能變形椅。
背景技術:
椅子是一種常用家具,它上有平面,下次支柱,側有靠背,可以坐在上邊辦公或做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椅子的結構也經(jīng)歷了從復雜到簡單的轉變,椅子變得越來越實用。椅子的材料也從單一的木質結構,轉變成現(xiàn)在的木質、塑料、金屬、合金等多種材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椅子的設計要求越來越高,椅子不能僅僅當座位,它還應當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其他輔助功能;椅子設計應該更加人性化、現(xiàn)代化、智能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生活中各種用品要求越來越高。椅子是家或其他公共場合中普遍的家具,然而現(xiàn)有技術的椅子只供人休息而已,功能單一。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多功能,合理利用空間,增加實用性等的一種多功能變形椅。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多功能變形椅,包括椅面、支撐架、折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呈L型;所述支撐架為梯形架,支撐架中間設有椅面、折疊板、連接桿、支撐桿;所述椅面與支撐架之間軸連接;所述連接桿位于支撐架后端上方,所述支撐桿位于支撐架中部中央;所述連接桿和折疊板鉸接;所述支撐桿位于椅面底部。
本發(fā)明中,可將椅面翻轉,利用椅背支撐形成新的座椅;可將折疊板翻轉,利用支撐架和連接桿支撐折疊板,形成桌面;椅面底部的支撐桿可制成椅面保持水平,后方的連接桿也可保持椅面的椅背垂直;可根據(jù)不同需求隨意改變整體長椅結構,方便實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利用以上結構,使本產(chǎn)品具有結構合理,多功能,合理利用空間,增加實用性等特點。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fā)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附圖1是本發(fā)明的主視透視圖。
附圖2為本發(fā)明的展開示意圖。
附圖中:1-椅面,2-支撐架,3-折疊板,4-連接桿,5-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多功能變形椅,包括椅面1、支撐架2、折疊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1呈L型;所述支撐架2為梯形架,支撐架2中間設有椅面1、折疊板3、連接桿4、支撐桿5;所述椅面1與支撐架2之間軸連接;所述連接桿4位于支撐架2后端上方,所述支撐桿5位于支撐架2中部中央;所述連接桿4和折疊板3鉸接;所述支撐桿5位于椅面1底部。
實施例2
本發(fā)明中,可將椅面1翻轉,利用椅背支撐形成新的座椅;可將折疊板3翻轉,利用支撐架2和連接桿4支撐折疊板3,形成桌面;椅面1底部的支撐桿5可制成椅面1保持水平,后方的連接桿4也可保持椅面1的椅背垂直;可根據(jù)不同需求隨意改變整體長椅結構,方便實用。
實施例3
本發(fā)明利用以上結構,使本產(chǎn)品具有結構合理,多功能,合理利用空間,增加實用性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