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筷子領域,尤其是一種一次性筷子。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市場上的一些簡易的可換筷體的一次性筷子有很多,筷筒和筷體連接的方式也很多。例如公開了的專利號為201020161185.1的一次性筷子,雖然這種筷子的結構比較簡單,安裝起來比較的方便,但是存在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因為筷體的表面是比較光滑的,在與夾口接觸的時候,由于接觸面積小,固定力不夠,在使用時的很容易滑脫或有晃動不穩(wěn)的現(xiàn)象。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筷體與筷筒連接時容易滑脫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一次性筷子,通過在夾子的夾口上設有凸起,筷體上設有凹槽,凸起與凹槽配合固定筷體筷筒的底部為錐體狀,所述錐體狀的底部側壁設有便于筷體伸出,并能夠對筷體起到夾持作用的軸向裂口的技術方案,有效的增大了筷子表面與夾子的夾口的接觸面,增加了摩擦力,從而保證使用時不容易滑脫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一次性筷子,包括中空的筷筒、用于夾持筷子的夾子、推桿和筷體,夾子設置在筷筒內(nèi),推桿與夾子連接,使得推動推桿時夾子打開夾持住筷體,所述夾子的夾口上設有凸起,所述筷體上設有凹槽,所述凸起與凹槽配合固定筷體,所述筷筒的底部為錐體狀,所述錐體狀的底部側壁設有軸向裂口,便于筷體伸出,并能夠對筷體起到夾持作用。
進一步地,所述裂口為兩條,并把錐體狀的底部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兩半。
進一步地,所述筷筒的長度與露出的筷體的長度之比為3:1,能夠大大減少一次性筷體的木材的使用量。
進一步地,所述筷筒為塑料或金屬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一次性筷子,結構簡單,能夠有效的保證使用過程中筷體不滑脫,使得使用者使用更舒適,為了達到更佳的固定效果把筷筒的底部設置成椎體狀,椎體部側壁上設有軸向裂口,這樣的結構不僅在安裝上方便而且更加有效的夾緊了筷體防止了在使用是過程中滑脫或出現(xiàn)晃動不穩(wěn)的現(xiàn)象。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一次性筷子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的放大圖
圖中:1.凹槽;2.凸起;3.筷筒;4.裂口;5.推桿;6.夾子;7.筷體。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2所示,一種一次性筷子,包括中空的筷筒3、用于夾持筷子的夾子6、推桿5和筷體7,夾子6設置在筷筒3內(nèi),推桿5與夾子6連接,使得推動推桿5時夾子6打開夾持住筷體7,夾子6的夾口上設有凸起2,筷體7上設有凹槽1,凸起2與凹槽1配合固定筷體7,這樣的方式增加了夾口和筷 體7的接觸面積,在使用時使筷體7不易滑脫晃動。
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改進,筷筒3的底部設置成錐體狀,并且在錐體狀的底部的側壁上開設軸向裂口4。其裂口4最好為把筷筒3底部錐體平均分成一樣大小的兩條,這樣可以進一步的減小筷體7在通過錐體狀底部的阻力,同時又進一步的加固了筷體7安裝在筷筒上的穩(wěn)定性,而且這樣的結構比較簡單,生產(chǎn)加工起來也比較的方便。
工作過程:當筷體7插入筷筒3時由于筷體7的截面直徑大于筷筒3錐體狀底部的截面直徑,所以裂口4打開,使筷體7通過錐體狀的底部,當筷體7的頂部到達夾口處時,推動推桿夾口打開夾緊筷體7,夾口邊緣上的凸塊2卡進凹槽1內(nèi)。這樣的結構形成了上下兩端共同夾緊筷體7的兩個部位,所以更加加固了筷頭的穩(wěn)定性,同時在安裝上來說也相對比較的簡單。
以上述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nèi)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nèi),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nèi)容,必須要根據(jù)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