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一種護坡磚單元、護坡磚組及具有其的護坡磚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49075閱讀:355來源:國知局
一種護坡磚單元、護坡磚組及具有其的護坡磚結構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屬于建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護坡磚單元、護坡磚組及具有其的護坡磚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高速公路、鐵路、道路、水庫、河道、公園及其它工程的邊坡上都需要修筑防護工程,以防止相關工程的邊坡發(fā)生塌陷、沖刷、水土流失等問題。目前防護時,通常采用:石砌邊坡、現(xiàn)澆砼邊坡和砼預制塊砌筑邊坡等防護形式,但是前述這些防護形式在使用過程中均存在著不同的缺陷,石砌邊坡、現(xiàn)澆砼邊坡的防護形式整體性較好,但是在施工時投入的人力、材料和機械的數(shù)量較大,成本較高,而且使用年限較短,容易發(fā)生不均勻的沉陷,砼預制塊砌筑邊坡這種邊坡防護形式,整體性不好,短時間內就容易發(fā)生邊坡滑落的情況,而且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護坡磚單元、護坡磚組及具有其的護坡磚結構,具有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坡道塌陷、鋪設簡單、整體防護效果好、易拆卸、透氣性好、不易積水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護坡磚單元,包括磚本體,所述磚本體設有貫通頂面和底面的通孔;

在磚本體的頂面設有凸起,磚本體的底面設有相對于磚本體的底面向內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凸起的形狀和尺寸適于與凹陷部配合連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孔的設置,有利于增加土地的透氣性。在使用時還可以在通孔中插入鋼筋,進一步增加牢固性。

凸起和凹陷部的設置,在鋪設時,對于相鄰的兩個護坡磚單元,只需要將其中一個護坡磚單元的凸起與另一護坡磚單元的凹陷部配合連接,具有鋪設簡單、整體防護效果好、易拆卸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所述的護坡磚單元具有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坡道塌陷、鋪設簡單、易拆卸、整體防護效果好、透氣性好、不易積水等優(yōu)點。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fā)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磚本體的縱截面為八邊形,所述磚本體的頂面和底面平行,通孔的軸線位于磚本體的縱向中心軸線上。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上述形狀的磚本體,相比其他形狀的磚本體,有利于加強鋪設時的穩(wěn)定程度。尤其適于在水面以上的邊坡鋪設。

多個護坡磚單元被鋪設到邊坡上后,整個平面并非是完全鋪滿邊坡的,相鄰的護坡磚單元的磚本體會之間會留有缺口,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土壤的透氣透水情況,另一方面,還可以在缺口內種植植被,具有固化土地,進一步防止水土流失和坡道塌陷的作用。

進一步,所述凸起為環(huán)形,凸起設置在通孔的頂端的孔口處,所述凸起的內部與通孔連通;所述凹陷部為環(huán)形,凹陷部設置在通孔的底端的孔口處,所述凹陷部與通孔連通。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設置的凸起和凹陷部,有利于二者更好的配合,可以進一步提高鋪設時的穩(wěn)定程度。

進一步,所述凸起為圓環(huán)狀,所述凹陷部為圓環(huán)狀,所述凹陷部的內徑等于凸起的外徑。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鋪設時,可以使凹陷部與凸起配合的更緊密。

進一步,所述通孔的底端孔口的直徑大于其頂端孔口的直徑。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下鎖扣在一起,整體防護效果突出。

進一步,所述磚本體的表面上設有至少一條用于將磚本體的頂面的水引到磚本體底部的凹槽。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凹槽的設置,一方面加速水的流動,避免轉本體的表面積水,另一方面增大摩擦力,具有防滑的效果。

進一步,所述凹槽為條形槽,分為第一條形槽、第二條形槽和第三條形槽;所述第一條形槽的一端與第二條形槽的一端連接,第二條形槽的另一端與第三條形槽的一端連接;第一條形槽位于磚本體的頂面上,第二條形槽位于磚本體的正面或反面上,第三條形槽位于磚本體的底面上。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時,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鋪設后的外表面是否能看到凹槽,適用于多種不同生態(tài)情況的坡地。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護坡磚組,所述護坡磚組包括至少兩個并列設置的上述護坡磚單元,相鄰的護坡磚單元的側面連接在一起或一體呈型。

采取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所述的護坡磚組具有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坡道塌陷、鋪設簡單、易拆卸、整體防護效果好、透氣性好、不易積水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護坡磚結構,包括多個上述護坡磚組,多個護坡磚組分成多行排列在坡面上,相鄰行的護坡磚組通過凸起與凹陷部配合連接。

采取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所述的護坡磚結構具有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坡道塌陷、鋪設簡單、易拆卸、整體防護效果好、透氣性好、不易積水等優(yōu)點。

進一步,護坡磚組與相鄰行的護坡磚組錯開一個護坡磚單元排列。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錯開一個護坡磚單元的排列方式,有利于提高護坡磚結構的穩(wěn)定程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所述護坡磚組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所述護坡磚組的后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所述護坡磚組的側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所述護坡磚組的俯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所述護坡磚組的仰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所述護坡磚組的縱向剖視圖;

圖7為本發(fā)明所述護坡磚組的立體圖;

圖8為本發(fā)明所述護坡磚結構的結構圖(磚本體的正面設有凹槽);

圖9為本發(fā)明所述護坡磚結構的結構圖(磚本體的反面設有凹槽)。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護坡磚單元,11、磚本體,12、通孔,13、凹陷部,14、凹槽,2、護坡磚組,3、護坡磚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如圖1-9所示,一種護坡磚單元,包括磚本體11,所述磚本體11設有貫通頂面和底面的通孔12;在磚本體11的頂面設有凸起15,磚本體11的底面設有相對于磚本體11的底面向內凹陷的凹陷部13,所述凸起15的形狀和尺寸適于與凹陷部13配合連接。

所述磚本體11的縱截面為八邊形,所述磚本體11的頂面和底面平行,通孔12的軸線位于磚本體11的縱向中心軸線上。

所述凸起15為環(huán)形,凸起15設置在通孔12的頂端的孔口處,所述凸起15的內部與通孔12連通;所述凹陷部13為環(huán)形,凹陷部13設置在通孔12的底端的孔口處,所述凹陷部13與通孔12連通。

所述凸起15為圓環(huán)狀,所述凹陷部13為圓環(huán)狀,所述凹陷部13的內徑等于凸起15的外徑。

所述通孔12的底端的孔口的直徑大于其頂端的孔口的直徑。

所述磚本體11的表面上設有至少一條用于將磚本體11的頂面的水引到磚本體11底部的凹槽14。

所述凹槽14為條形槽,分為第一條形槽、第二條形槽和第三條形槽;所述第一條形槽的一端與第二條形槽的一端連接,第二條形槽的另一端與第三條形槽的一端連接;第一條形槽位于磚本體11的頂面上,第二條形槽位于磚本體11的正面或反面上,第三條形槽位于磚本體11的底面上。

如圖1-7所示,一種護坡磚組,所述護坡磚組包括至少兩個并列設置的上述護坡磚單元1,相鄰的護坡磚單元1的側面連接在一起或一體呈型。

如圖8和圖9所示,一種護坡磚結構,包括多個上述護坡磚組2,多個護坡磚組2分成多行排列在坡面上,相鄰行的護坡磚組2通過凸起15與凹陷部13配合連接。護坡磚組2與相鄰行的護坡磚組2錯開一個護坡磚單元1排列。

下面通過符合本發(fā)明原理的其中一個實施例來進行具體介紹。

如圖1-7所示,一種護坡磚組2,所述護坡磚組2包括兩個并列設置的護坡磚單元1,其中一個護坡磚單元1的側面與另一個護坡單元的側面連接在一起或一體呈型。

護坡磚單元1,包括磚本體11,所述磚本體11設有貫通頂面和底面的通孔12;在磚本體11的頂面設有凸起15,磚本體11的底面設有相對于磚本體11的底面向內凹陷的凹陷部13,所述凸起15的形狀和尺寸適于與凹陷部13配合連接。在進行鋪設時,最低的一層為N層(N大于等于1),沿著邊坡的坡面方向越往上層數(shù)值越大,位于第N層的護坡磚單元的凸起與第N+1層的護坡磚單元的凹陷部配合連接,第N+1層的護坡磚單元的凸起與第N+2層的護坡磚單元的凹陷部配合連接,按照此種排列方式,一直布滿整個邊坡。

所述磚本體11的縱截面為八邊形,相對的兩條邊均平行。磚本體11的形狀為在長方體切去四個角后的得到的立體結構,為十面體,相對的兩個面均平行,這種結構更適合與在水面以上的邊坡鋪設,如果在水面以下的邊坡鋪設也可以不切去四個角。磚本體11的兩側各有三個連接面,分別為第一連接面、第二連接面和第三連接面,第一連接面、第二連接面和第三連接面依次首尾相接連接成框形結構,框形結構的縱截面為底邊開口的梯形,第二連接面與磚本體11的頂面垂直。在鋪設時,沿著邊坡的寬度方向,對于每組護坡磚組,并列設置的兩個護坡磚單元的第二連接面緊密連接在一起,并列設置的兩個護坡磚單元的第一連接面形成V形的缺口,并列設置的兩個護坡磚單元的第三連接面形成V形的缺口。多個護坡磚組并列鋪設時,護坡磚組的第二連接面與與其相鄰的護坡磚組的第二連接面緊密連接在一起。第二連接接面的設置可以保證鋪設后的結構更加穩(wěn)固。第一連接面和第三連接面的設置可以保證在鋪設后的平面上留下四邊形的空隙,一方面有利于增加透氣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在孔隙內種植植被,進一步固化土地。

通孔12的軸線位于磚本體11的縱向中心軸線上。所述通孔12的底端的孔口的直徑大于其頂端的孔口的直徑。通孔12的頂端的孔口和底端的孔口均為圓形。在設置時,通孔12的頂端的孔口的直徑可以為底端的孔口直徑的1/2。

所述凸起15為環(huán)形,凸起15設置在通孔12的頂端的孔口處,圍繞在頂端的孔口的四周,所述凸起15的內部與通孔12連通;所述凹陷部13為環(huán)形,凹陷部13設置在通孔12的底端的孔口處,所述凹陷部13與通孔12連通。所述凸起15為圓環(huán)狀,所述凹陷部13為圓環(huán)狀,所述凹陷部13的內徑等于凸起15的外徑。凸起的高度可以為磚本體頂面和底面之間的距離的1/16。

所述磚本體11的表面上設有兩條用于將磚本體11的頂面的水引到磚本體11底部的凹槽14。兩條凹槽14平行設置。兩條凹槽14之間的距離為磚本體長度的1/2。兩條凹槽14對稱設置在通孔12的兩側。

所述凹槽14為條形槽,分為第一條形槽、第二條形槽和第三條形槽;所述第一條形槽的一端與第二條形槽的一端連接,第二條形槽的另一端與第三條形槽的一端連接;第一條形槽位于磚本體11的頂面上,第二條形槽位于磚本體11的正面或反面上,第三條形槽位于磚本體11的底面上。只在正面和反面的其中一面上設有第二條形槽,在使用時,有利于根據(jù)實際需要來控制引水的情況。

如圖8和圖9所示,一種護坡磚結構3,包括多個護坡磚組2,多個護坡磚組2分成多行排列在坡面上,相鄰行的護坡磚組2通過凸起15與凹陷部13配合連接。護坡磚組2與相鄰行的護坡磚組2錯開一個護坡磚單元1排列。通過這樣的設置,可以進一步提高整體防護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