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擋土墻,屬于土木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擋土墻是為了保證施工區(qū)域安全而設立的臨時性或永久性的墻體,用于阻擋土堆并能夠防止土堆倒塌,擋土墻廣泛用于房屋、道路的施工場地?,F在的擋土墻多為斜面或曲面的墻體結構,傳統(tǒng)的墻體結構對基底的承載能力要求較高,同時墻體承載能力也較弱,當壓力較大時,墻體容易發(fā)生傾倒,引發(fā)安全事故。因此,現有的擋土墻存在強度差的技術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擋土墻,其克服了背景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擋土墻,包括墻體,所述墻體包括墻背層、鋼筋混凝土層和墻面層,所述鋼筋混凝土層夾設在所述墻背層和所述墻面層之間;還包括基底和加固件,所述墻體的底部與所述基底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加固件位于墻體后側并設置在所述基底和所述墻體的連接處,所述加固件支撐在所述墻體和所述基底之間。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加固件為三棱柱結構,所述加固件的一側面與所述墻背層相連接,所述加固件的另一側面與所述基底的頂部相連接。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墻體垂直所述基底。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墻體內間隔設置有多個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貫穿所述墻體的前、后側面;所述排水通道包括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位于所述墻背層,所述第二排水口位于所述墻面層。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墻背層(4)內設置網狀鋼筋。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墻體的外表面設有防水層。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防水層的外表面設置有反光條。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墻體的頂部設置有警示燈。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基底的前端部連接有緩沖層,所述緩沖層與所述加固件分別位于所述墻體的前后兩側。
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基底的底部設置有多根用于插入到地下的基柱;所述基底的寬度為墻體厚度的1.5倍至2倍。
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yōu)點:
所述墻體具有墻背層、鋼筋混凝土層、墻面層三層結構,墻背層用以支撐鋼筋混凝土層以及墻面層的自身重量,鋼筋混凝土層為墻體提供抗沖擊的結構,能夠具有穩(wěn)定結實的結構以承受泥土的擠壓以及沖擊,墻面層一方面起到保護墻體內部結構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美觀的作用,墻體強度非常好,抗壓能力強。所述基底用于加強墻體底部的穩(wěn)定性,能夠使得擋土墻底部的受力面積更大,進而更加平穩(wěn)。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繪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擋土墻的立體示意圖。
圖2繪示了圖1所示一種擋土墻的截面示意圖。
圖中:1-墻體;2-基底;3-加固件;4-墻背層;5-鋼筋混凝土層;6-墻面層;7-排水通道;8-第一排水口;9-第二排水口;10-防水層;11-反光條;12-警示燈;13-緩沖層;14-基柱。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擋土墻,包括墻體1、基底2和加固 件3。墻體1的底部與基底2的頂部固定連接,墻體1包括墻背層4、鋼筋混凝土層5和墻面層6,鋼筋混凝土層5夾設在墻背層4和墻面層6之間。加固件3位于墻體1后側,加固件3設置在基底2和墻體1的連接處,加固件3支撐在所述墻體1和所述基底2之間。
加固件3為三棱柱結構,加固件3的一側面與墻背層4相連,加固件3的另一側面與基底2的頂部相連。
其中,墻體1作為擋土的主要部件,墻背層4用以支撐鋼筋混凝土層5以及墻面層6的自身重量,優(yōu)選地,墻背層4內設置網狀鋼筋,用以增加墻背層4內部的強度。鋼筋混凝土層5為本墻體1提供抗沖擊的結構,能夠具有穩(wěn)定結實的結構以承受泥土的擠壓以及沖擊。墻面層6的表面根據需要可以設置為光滑的曲面也可以設置各種紋路,一方面起到保護墻體1內部結構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美觀的作用?;?用于加強本擋土墻底部的穩(wěn)定性,優(yōu)選地,基底2的寬度可設置為墻體1厚度的1.5倍至2倍,這樣設置,能夠使得本擋土墻底部的受力面積更大,進而更加平穩(wěn)。加固件3為三棱柱結構,加固件3將墻體1與基底2連接了起來,通過加固件3,墻體1能夠將受到的沖擊力以及自身的重力傳遞給基底2,使得基底2與墻體1結合起來,一起承受沖擊力以及墻體1自身的重力,使得本新式擋土墻的結構更穩(wěn)定,受力能力得到了加強。
優(yōu)選地,所述墻體1垂直所述基底2,即墻背層4、鋼筋混凝土層5和墻面層6分別垂直于基底2布置。由于墻背層4、鋼筋混凝土層5和墻面層6分別垂直于基底2布置,因此,墻體1能夠將需要擋住的塵土全部堆積在墻體1與地面形成的夾角中,在墻體1的外側,當墻體1受到沖擊力,墻背層4、鋼筋混凝土層5和墻面層6能夠減緩沖擊力度,使得墻體1不易發(fā)生傾倒。
優(yōu)選地,墻體1內間隔設置有多個排水通道7,各排水通道7分別貫穿墻體1。在日常使用時,本擋土墻一側可能會存在積水,長此以往,可能會增大本擋土墻的負擔,甚至對本擋土墻造成損傷,因此需要在墻體1的內部設置多個排水通道7,各排水通道7分別貫穿墻體1,以此及時排除積水。具體地,每個排水通道7均包括第一排水口8和第二排水口9,第一排水口8分別位于墻背層4,第二排水口9分別位于墻面層6,排水通道7利用第一排水口8和第二排水口9排除積水,保護本擋土墻的內部結構。
優(yōu)選地,墻體1外套裝有防水層10,防水層10包住墻體1能夠很好的保護墻體1,避免本擋土墻內側的積水以及雨雪天氣的雨雪對墻體1的損傷,使得本擋土墻更耐用。
優(yōu)選地,防水層10的外表面設置有反光條11。在夜間,來往車輛需要得到提醒,因此在防水層10的外側設置反光條11,能夠反射來往車輛的燈光,用于提醒來往車輛,避免來往車輛撞擊本擋土墻,一方面保護了擋土墻,另一方面保護了來往車輛,避免了不必要的人身財產損失。
優(yōu)選地,墻體1的頂部均勻間隔設置有多個警示燈12。警示燈12用以警示周圍的行人,以提醒本擋土墻的存在,避免行人與本擋土墻發(fā)生碰撞,造成人身財產損失;必要時,警示燈12可選用太陽能警示燈,白天通過太陽能進行充電,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優(yōu)點。
優(yōu)選地,基底2的前端部設置有緩沖層13,緩沖層13與加固件3分別位于墻體1的相反兩側。緩沖層13可以由橡膠或者其他具有彈性的材質制成,用以減緩由于外部碰撞基底2而產生的沖擊力,一方面減緩沖擊力能夠保護基底2,另一方面能夠保護撞擊基底2的事物。
優(yōu)選地,基底2的底部均勻設置有多根基柱14,多根基柱14作為加固結構, 將基底2的底部與路面連接起來,防止擋土墻發(fā)生傾倒,進一步提高穩(wěn)固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