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防風固沙治理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固沙結構。
背景技術:
我國西部地區(qū)還有很多沙漠化地區(qū),很多流動性沙漠直接影響工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針對此類地質條件的改善,防風固沙降低沙漠化地質的流動,為綠色植被提供更穩(wěn)定的生長環(huán)境是改善的主要途徑,目前常用防風固沙方法有塑料網(wǎng)固沙柵欄,但是需打樁固定,費時費力,而且塑料材質不易回收污染環(huán)境,還可以采用固沙草格,但是此種方法在半流動性沙漠化地區(qū)植被成活率較高,效果明顯,在流動性較大的沙漠化地區(qū)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拆裝方便且環(huán)保的固沙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固沙結構,包括多個相互連接的固沙單元格,所述固沙單元格為閉環(huán)式多邊形,所述固沙單元格的側板上均設有多個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固沙單元格為四邊形結構,每邊的長度為1m~3m,所述固沙單元格的高度為150mm~400mm。
進一步的,所述固沙單元格由金屬板組裝而成,金屬板上均設有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通孔的面積占所述固沙單元格外表面面積的20%~50%。
進一步的,多個所述固沙單元格呈多排設置,每排的固沙單元格均間隔設置,上下兩排固沙單元格之間錯位設置且角點搭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設置多個相互連接的固沙單元格,將固沙區(qū)域分為若干個小方格,降低了沙漠化區(qū)域的流動速度,達到固沙的效果,結構簡單,搬運方便;2、設置單元格的每邊的長度和高度,拆分設置成多個小的單元格,拆裝便捷,使用壽命長;3、采用金屬材質不污染環(huán)境,使用壽命長,性價比高。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固沙結構的排列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固沙單元格側板的展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固沙單元格側板的斷面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固沙單元格;11-第一排固沙單元格;12-第二排固沙單元格;13-第三排固沙單元格;14-第四排固沙單元格;15-通孔;16-金屬板;164-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 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固沙結構,包括多個相互連接的固沙單元格1,固沙單元格1為閉環(huán)式多邊形,固沙單元格1的側板上均設有多個通孔15;優(yōu)選地,固沙單元格1為四邊形結構,優(yōu)選為正方形結構,每邊的長度為1m~3m,固沙單元格1的高度為150mm~400mm;優(yōu)選地,通孔15的面積占固沙單元格1外表面面積的20%~50%,降低風沙流動速度,而且保證移動的過沙率,保證固沙單元格1的穩(wěn)定性。
優(yōu)選地,固沙單元格1由金屬板16組裝而成,金屬板16四角上設有固定孔164,通過固定孔164使用螺絲或者鐵絲固定,拆裝固定方便,優(yōu)選地, 金屬板為槽鋼結構,強度高,穩(wěn)定性好,使用壽命長,金屬板16上均設有通孔15,降低橫向剪切力,保證強度,同一減少流沙的流動速度。
優(yōu)選地,多個固沙單元格1呈多排設置,每排的固沙單元格1均間隔設置,上下兩排固沙單元格1之間錯位設置且角點搭接,其中以四排四列的排排列方式為例進行說明,包括第一排固沙單元格11、第二排固沙單元格12、第三排固沙單元格13和第四排固沙單元格14且形成四排四列結構,第一排固沙單元格11的數(shù)量為兩個且間隔設置,第二排固沙單元格12的數(shù)量為兩個也間隔設置,并與第一排固沙單元格11上下錯位設置,第二排固沙單元格12的第一個相對第一排固沙單元格11的第一個錯進設置且二者角接,第三排固沙單元格13的數(shù)量為兩個且間隔設置,第三排固沙單元格13的第一個相對第一排固沙單元格11的第一個對齊設置且與第二排固沙單元格12角部搭接,第四排固沙單元格14的數(shù)量為兩個且間隔設置,第四排固沙單元格14的第一個與第二排固沙單元格12的第一個對齊設置,四排四列結構斜向45度對稱設置,減少固沙單元格1的公共邊,避免材料浪費。
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將每個獨立的金屬板16豎直設置,通過固定孔164進行組裝固定,可用鐵絲或螺栓穿過固定孔164進行固定連接,形成正方形結構,即固沙單元格1,將多個固沙單元格1進行排列固定,根據(jù)實際的地形狀況,對單元格進行排列組合,形成不同的組合形式,然后將組裝完成后的結構設置在固沙區(qū)域,將固沙區(qū)域分隔成多個獨立的小區(qū)域,從而達到固沙的目的,使用完成后,金屬板16可進行拆分,回收在利用,環(huán)保無污染,而且結構簡單,固沙效果好。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 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