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水利工程,尤其涉及一種節(jié)能分水裝置。
背景技術:
1、農(nóng)業(yè)灌溉水源的選擇除考慮水源的位置盡可能靠近灌區(qū)和附近具備便于引水的地形條件外,還應對水源的水量、水質以及水位條件進行分析研究,以便制定利用水源的可行方案。根據(jù)水源位置及水量、水位條件的不同,可選擇不同的取水方式。常見的灌區(qū)取水方式有以下幾種:
2、(1)無壩取水。適用于河流水位流量均能滿足灌溉要求的情況。
3、(2)閘壩取水。適用于流量滿足要求,但水位不滿足要求需修堰壩或攔河閘以抬高水位的情況。
4、(3)抽水取水。適用于流量滿足但灌區(qū)位置較高,修建其他自流引水工程不經(jīng)濟的情況。
5、(4)水庫取水。適用于流量水位均不滿足,必須修建水庫進行徑流調(diào)節(jié),以解決來水和用水之間的矛盾,并綜合利用河流水源,如發(fā)電、航運、養(yǎng)殖、灌溉等,這是一種常見的取水方式。
6、(5)綜合取水方式。上述幾種取水方式,除單獨使用外,還經(jīng)常同時采用多種取水方式,引取多種水源,形成蓄、引、提結合的灌溉系統(tǒng);即便只是水庫取水方式,也可以對水庫泄入原河道的發(fā)電尾水,在下游適當?shù)攸c修建壅水壩,將它抬高,引入渠道,以充分利用水庫水量及水庫與壅水壩前的區(qū)間徑流。
7、上述灌區(qū)取水方式向灌片供水過程中,常采用輸水主鋼管上焊接若干鋼支管分水的方式。這種分水方式存在能耗大,鋼管結構受力復雜,施工不便,焊接工藝復雜,定型產(chǎn)品少,定制產(chǎn)品價格高昂,后期運行檢修困難等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jié)能分水裝置,本申請將輸水隧洞的水源引至鋼筋混凝土承壓水箱,在承壓水箱對應連接多個取水管,避免了在輸水主鋼管上焊接若干鋼支管的分水方式帶來的能耗大,鋼管結構應力集中,施工不便,焊接工藝復雜,定型產(chǎn)品少,定制產(chǎn)品價格高昂,后期運行檢修困難等問題。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節(jié)能分水裝置,所述分水裝置包括:第一檢修閥,所述第一檢修閥的上端連接有第一排氣閥,所述第一檢修閥的輸入端通過管道連接輸水隧洞;第二檢修閥,所述第二檢修閥的上端連接有第二排氣閥,所述第二檢修閥的輸入端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第一檢修閥的輸出端;多個鎮(zhèn)墩,所述第一檢修閥和所述第二檢修閥之間的管道依次連接多個所述鎮(zhèn)墩;鋼筋混凝土承壓水箱,所述承壓水箱采用開孔墻體的加固結構,所述承壓水箱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檢修閥的輸出端,所述承壓水箱的輸出端對應連接有多個取水管。
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分水裝置還包括第三檢修閥,所述第三檢修閥設置于所述第二檢修閥和所述承壓水箱的輸入端之間;所述管道采用壓力鋼管。
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分水裝置還包括第一可滑移支座和第二可滑移支座,所述第一檢修閥和所述第二檢修閥之間的管道的中部依次連接所述第一可滑移支座和所述第二可滑移支座。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檢修閥和所述第二檢修閥之間的管道的底部連接有放空閥。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承壓水箱中的進水端底部連通有凹槽,所述凹槽連接有泄水管。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分水裝置還包括爬梯,所述承壓水箱一端的頂部開設有進出口,所述爬梯設置于所述進出口至所述承壓水箱的箱底,所述進出口上設置有承壓蓋板。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承壓蓋板采用多塊花紋鋼板拼接而成,所述承壓蓋板的兩端均連接有吊環(huán),所述承壓蓋板的邊緣開設有多個螺栓孔。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分水裝置還包括鋼槽、高強螺栓、鋼圈墊、角鋼、螺母和橡膠止水帶,所述角鋼預埋至所述承壓蓋板邊緣下端的地底,所述高強螺栓依次連接所述螺母、所述鋼圈墊、所述螺栓孔、所述鋼槽、所述橡膠止水帶和所述角鋼。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分水裝置還包括錨筋,所述錨筋與所述角鋼的內(nèi)角側焊接,并預埋至承壓水箱混凝土中。
1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節(jié)能分水裝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請將輸水隧洞的水源引至鋼筋混凝土承壓水箱,在承壓水箱對應連接多個取水管,避免了輸水主鋼管上焊接若干鋼支管分水方式帶來的能耗大,鋼管結構應力集中,施工不便,焊接工藝復雜,定型產(chǎn)品少,定制產(chǎn)品價格高昂,后期運行檢修困難等問題。實現(xiàn)了充分利用水能,優(yōu)化結構布置,節(jié)約建設投資,便于標準化施工,建成后運行管理方便等目的,具有極高的推廣和使用價值。
13、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jié)描述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
1.一種節(jié)能分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裝置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裝置還包括第三檢修閥,所述第三檢修閥設置于所述第二檢修閥和所述承壓水箱的輸入端之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裝置還包括第一可滑移支座和第二可滑移支座,所述第一檢修閥和所述第二檢修閥之間的管道的中部依次連接所述第一可滑移支座和所述第二可滑移支座。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檢修閥和所述第二檢修閥之間的管道的底部連接有放空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壓水箱中的進水端底部連通有凹槽,所述凹槽連接有泄水管。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分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裝置還包括爬梯,所述承壓水箱一端的頂部開設有進出口,所述爬梯設置于所述進出口至所述承壓水箱的箱底,所述進出口上設置有承壓蓋板。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壓蓋板采用多塊花紋鋼板拼接而成,所述承壓蓋板的兩端均連接有吊環(huán),所述承壓蓋板的邊緣開設有多個螺栓孔。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裝置還包括鋼槽、高強螺栓、鋼圈墊、角鋼、螺母和橡膠止水帶,所述角鋼預埋至所述承壓蓋板邊緣下端的地底,所述高強螺栓依次連接所述螺母、所述鋼圈墊、所述螺栓孔、所述鋼槽、所述橡膠止水帶和所述角鋼。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分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裝置還包括錨筋,所述錨筋與所述角鋼的內(nèi)角側焊接,并預埋至承壓水箱混凝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