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道路施工,涉及一種裝配式復合路面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1、裝配式路面是一種由若干個預制路面單元拼接而成的路面結構,與傳統(tǒng)的整體澆筑路面相比,現(xiàn)場澆筑施工量小,施工完成后可拆卸,預制件可重復使用等諸多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各類工程施工便道和應急搶險工程領域,如專利cn118704290a公開的一種預制裝配式道路面板結構,專利cn118390449a公開的一種裝配式臨建道路及其施工方法,都涉及到裝配式路面結構。
2、現(xiàn)有的裝配式路面結構,其路面單元均采用混凝土預制件,預制件件多采用螺栓連接,存在以下問題:預制單元模塊重量大,轉運和安裝不便;現(xiàn)場安裝連接工序復雜;路面單元間的螺栓連接處受車輛碾壓后連接處容易斷裂破碎,影響二次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裝配式復合路面結構及其施工方法,便于現(xiàn)場安裝和拆卸,并提高周轉使用率。
2、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裝配式復合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框架模塊、多個連接模塊、多個支撐模塊和多個面板模塊;
3、所述框架模塊的橫截面為u型,采用鋼筋混凝土整體澆筑而成,包括底板,底板兩側分別設有向上豎立的側板,所述底板頂面設有多個圓形的定位槽,多個定位槽在底板頂面排列成多排,所述側板兩端分別設有接頭,側板每端的接頭兩側分別設有豎向榫槽;
4、所述連接模塊包括一長條形的連接板,連接板兩端分別設有連接塊,每端的連接塊上沿與連接板垂直的方向設一開口朝下的插槽,插槽內(nèi)兩側壁上分別設有兩個可與所述框架模塊側板兩端接頭上的豎向榫槽匹配的豎向榫條;
5、所述支撐模塊包括多個圓柱形的支撐柱,每個支撐柱頂部設一中心孔,多個支撐柱按與所述框架模塊底板上的定位槽對應的方式排列成多排,橫向和縱向相鄰的支撐柱間通過連接桿固定連接;
6、所述面板模塊包括一鋼面板,鋼面板底面設有多個圓柱形的插接桿,所述插接桿的直徑等于或小于支撐柱上的中心孔的直徑;
7、多個框架模塊依次首尾相對設置在路基上,每個連接模塊兩端的連接塊分別與兩個相對的框架模塊的側板上的接頭插接,連接塊的插槽中的豎向榫條分別插入兩個框架模塊側板接頭上的豎向榫槽中,將兩個框架模塊連接;每個支撐模塊設置在一框架模塊的底板上,支撐模塊的多個支撐柱下端分別插入框架模塊底板上的多個定位槽中;多個面板模塊依次首尾相對支撐在多個支撐模塊上,每個面板模塊的鋼面板底面的多個插接桿分別插入支撐模塊的多個支撐柱頂部的中心孔中。
8、上述裝配式復合路面結構,具體實施時還可包括以下技術特征:
9、每個面板模塊的鋼面板上設多個豎向泄水孔,且豎向泄水孔的位置避開鋼面板底面的定位柱的位置;每個框架模塊的側板與底板的交界處設一排側向泄水孔。
10、所述連接模塊與支撐模塊采用玻璃纖維或碳纖維或樹脂類復合材料制作。
11、每個框架模塊的側板兩端的接頭的截面小于側板的截面,所述連接模塊連接兩個框架模塊后,連接模塊的連接塊頂面與框架模塊的側板頂面齊平,連接模塊的連接塊側壁面與框架模塊的側板側壁面齊平。
12、所述支撐模塊的支撐柱的外徑與框架模塊底板上的定位槽的直徑相等。
13、所述面板模塊與所述框架模塊錯縫設置。
14、上述裝配式復合路面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5、(1)施工路基,保證基底壓實度,鋪設強度高透水性基層,并滿足一定的平整度;
16、(2)將多個預制好的框架模塊依次首尾相對放置在路基上;
17、(3)用連接模塊連接每兩個相對的框架模塊;
18、(4)將多個支撐模塊分別放置到多個框架模塊的底板上,將支撐模塊的每個支撐柱下端分別插入底板上的定位槽中;
19、(5)在支撐模塊上安裝面板模塊,將鋼面板底面的定位柱插入支撐柱頂部的中心孔中。
20、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21、1、每個路面單元采用多個模塊,每個模塊單體重量輕,便于運輸、安裝;
22、2、單元模塊間采用插接式連接結構,安裝拆卸速度快,連接處不容易斷裂、破碎,有利于提高裝配式路面結構的重復使用率;
23、3、連接模塊及支撐模塊采用玻璃纖維、碳纖維或樹脂類復合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抗腐蝕性強等特性,可多次重復使用;為降低材料成本,可采用退役風機葉片加工制作,而且能解決退役風機葉片的處理難題,變廢為寶,環(huán)保節(jié)能。
24、4、設置豎向排水孔和側向排水孔,路面排水效果好,能避免路基被雨水浸泡,保證路基支撐強度。
1.一種裝配式復合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框架模塊、多個連接模塊、多個支撐模塊和多個面板模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復合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個面板模塊的鋼面板上設多個豎向泄水孔,且豎向泄水孔的位置避開鋼面板底面的定位柱的位置;每個框架模塊的側板與底板的交界處設一排側向泄水孔。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復合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模塊與支撐模塊采用玻璃纖維或碳纖維或樹脂類復合材料制作。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復合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個框架模塊的側板兩端的接頭的截面小于側板的截面,所述連接模塊連接兩個框架模塊后,連接模塊的連接塊頂面與框架模塊的側板頂面齊平,連接模塊的連接塊側壁面與框架模塊的側板側壁面齊平。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復合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模塊的支撐柱的外徑與框架模塊底板上的定位槽的直徑相等。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復合路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模塊與所述框架模塊錯縫設置。
7.一種上述權利要求1到6中任一項所述裝配式復合路面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