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前框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模具相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前框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電子顯示產品包括有前框部分,而前框的制作成型可分為有注塑成型以及機加工成型。在采用機加工前框時,通常會用到相應的加工模具來成型前框,現(xiàn)有的前框在進行打孔時,大都通過鉆孔的方式來打孔,這種方式存在著加工效率低下的問題。也有在使用加工模具成型過程中對前框進行沖孔,但是這種方式下,加工模具的結構過于復雜,生產成本過高,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模具的結構強度不夠,沖孔的強大壓力會造成模具的使用壽命降低。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前框模具,以解決上述加工效率低,且模具結構復雜、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0004]為達此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前框模具,包括上模組以及下模組,其中:
[0006]所述上模組包括上模座,固設在上模座下端且從上至下依次固定連接的上墊板、上夾板、止擋板以及上脫板,所述上模座連接有穿過上墊板、上夾板、止擋板以及上脫板設置的沖孔組件;
[0007]所述下模組包括下模座,固定連接于下模座上方的下墊板,以及固接在下墊板上的下脫板,所述下模座上設有穿過下墊板以及下脫板且正對沖孔組件的支撐組件,前框置于支撐組件上。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沖孔組件包括固接在上模座上的沖孔氣缸,以及固接在沖孔氣缸輸出〗而的沖頭。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安裝在下模座上的支撐氣缸,以及固接在支撐氣缸輸出端的支撐塊,所述支撐塊上設有沖壓孔。
[0010]作為優(yōu)選,還包括前框輸送組件,所述前框輸送組件包括固設在下模座上的驅動機構,以及由驅動機構驅動的傳送機構,至少一個前框掛設在傳送機構上。
[0011]作為優(yōu)選,還包括位于傳送機構下方的第一支撐組件以及第二支撐組件,所述第一支撐組件位于傳送機構一端的下方,第二支撐組件位于傳送機構中間部位的下方。
[0012]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支撐組件包括兩個同步運行的第一支撐氣缸,以及與兩個第一支撐氣缸均連接的第一支撐座,所述第一支撐座位于傳送機構一端的下方。
[0013]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二支撐組件包括兩個同步運行的第二支撐氣缸,以及與兩個第二支撐氣缸均連接的第二支撐座,所述第二支撐座位于傳送機構中間部位的下方。
[0014]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通過設置上模組和下模組,并在上模組上設置沖孔組件,下模組上設置支撐組件,能夠簡單快速的對前框進行沖孔操作,具有加工效率高的特點。通過在上模組上設置上墊板、上夾板、止擋板以及上脫板,在下模組上設置下墊板以及下脫板,能夠增加上模組以及下模組的結構強度,延長本發(fā)明模具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
[0017]1、上模組;2、下模組;3、前框;4、前框輸送組件;5、第一支撐組件;6、第二支撐組件;11、上模座;12、上墊板;13、上夾板;14、止擋板;15、上脫板;16、沖孔組件;21、下模座;22、下墊板;23、下脫板;24、支撐組件;41、驅動機構;42、傳送機構;51、第一支撐氣缸;52、第一支撐座;61、第二支撐氣缸;62、第二支撐座;161、沖孔氣缸;162、沖頭;241、支撐氣缸;242、支撐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0019]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前框模具,如圖1所示,該前框模具包括上模組I以及下模組2,其中:
[0020]上模組I包括上模座11,固設在上模座11的下端且從上至下依次固定連接的上墊板12、上夾板13、止擋板14以及上脫板15,其中上模座11上端連接于壓力機構,上墊板12、上夾板13、止擋板14以及上脫板15的設置,能夠加強上模組I的整體結構強度,以更好的延長上模組I的使用壽命。
[0021]上述上模座11還連接有沖孔組件16,該沖孔組件16穿過上墊板12、上夾板13、止擋板14以及上脫板15設置,其用于對前框3進行沖孔;具體的,該沖孔組件16包括固接在上模座11上的沖孔氣缸161,以及固接在沖孔氣缸161輸出端的沖頭162,該沖頭162的直徑大小與所沖的孔的直徑大小相一致。
[0022]下模組2包括下模座21,固定連接于下模座21上方的下墊板22,以及固接在下墊板22上的下脫板23,下模座21固定在工作臺上,下墊板22以及下脫板23的設置則是為了進一步加強下模組2的結構強度,在上模組I的沖孔組件16進行沖孔時,下模組2能夠更好的承受沖孔的壓力,延長了其使用壽命。
[0023]本實施例中,在下模座2上設有穿過下墊板22以及下脫板23的支撐組件24,該支撐組件24且正對沖孔組件16設置,帶沖孔的前框3置于支撐組件24上。具體的,該支撐組件24包括安裝在下模座21上的支撐氣缸241,以及固接在支撐氣缸241輸出端的支撐塊242,該支撐塊242上設有沖壓孔(圖中未示出),前框3置于支撐塊242上,且待沖孔位置位于支撐塊242的沖壓孔上方,當沖孔組件16的沖頭162向下移動對前框3進行沖孔時,沖頭162會沖壓至支撐塊242的沖壓孔內。
[0024]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本實施例的前框模具還包括前框輸送組件4,該前框輸送組件4包括固設在下模座21上的驅動機構41,以及由驅動機構41驅動的傳送機構42,至少一個前框3掛設在傳送機構42上。上述驅動機構41可以是電機,傳送機構42可以是輸送鏈結構,其通過電機驅動帶動前框3移動,以便對多個前框3沖孔。
[0025]優(yōu)選的,還包括位于傳送機構42下方的第一支撐組件5以及第二支撐組件6,通過第一支撐組件5以及第二支撐組件6對傳送機構42加以支撐,以便前框3被沖孔時,具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
[0026]上述第一支撐組件5包括兩個同步運行的第一支撐氣缸51,以及與兩個第一支撐氣缸51均連接的第一支撐座52,第一支撐座52位于傳送機構42—端的下方。
[0027]第二支撐組件6包括兩個同步運行的第二支撐氣缸61,以及與兩個第二支撐氣缸61均連接的第二支撐座62,所述第二支撐座62位于傳送機構42中間部位的下方。
[0028]通過兩個第一支撐氣缸51同步的將第一支撐座52上移,同時通過兩個第二支撐氣缸61同步的將第二支撐座62上移,能夠在前框3沖孔前,使得第一支撐座52支撐在傳送機構42的一端,第二支撐座62支撐在傳送機構42的中間部位,以便于前框3的沖孔更加穩(wěn)定。在前框3沖孔結束后,通過兩個第一支撐氣缸51同步的將第一支撐座52下移,同時通過兩個第二支撐氣缸61同步的將第二支撐座62下移,傳送機構42開始傳送前框3,使得下一個前框3置于支撐組件24處,重復整個沖孔過程。
[0029]顯然,本發(fā)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說明本發(fā)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前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組(I)以及下模組(2),其中: 所述上模組(I)包括上模座(11),固設在上模座(11)下端且從上至下依次固定連接的上墊板(12)、上夾板(13)、止擋板(14)以及上脫板(15),所述上模座(11)連接有穿過上墊板(12)、上夾板(13)、止擋板(14)以及上脫板(15)設置的沖孔組件(16); 所述下模組(2)包括下模座(21),固定連接于下模座(21)上方的下墊板(22),以及固接在下墊板(22)上的下脫板(23),所述下模座(21)上設有穿過下墊板(22)以及下脫板(23)且正對沖孔組件(16)的支撐組件(24),前框(3)置于支撐組件(24)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沖孔組件(16)包括固接在上模座(11)上的沖孔氣缸(161),以及固接在沖孔氣缸(161)輸出端的沖頭(162)。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前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24)包括安裝在下模座(21)上的支撐氣缸(241),以及固接在支撐氣缸(241)輸出端的支撐塊(242),所述支撐塊(242)上設有沖壓孔。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前框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前框輸送組件(4),所述前框輸送組件(4)包括固設在下模座(21)上的驅動機構(41),以及由驅動機構(41)驅動的傳送機構(42 ),至少一個前框(3)掛設在傳送機構(42)上。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前框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傳送機構(42)下方的第一支撐組件(5)以及第二支撐組件(6),所述第一支撐組件(5)位于傳送機構(42)—端的下方,第二支撐組件(6)位于傳送機構(42)中間部位的下方。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前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組件(5)包括兩個同步運行的第一支撐氣缸(51),以及與兩個第一支撐氣缸(51)均連接的第一支撐座(52),所述第一支撐座(52)位于傳送機構(42) 一端的下方。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組件(6)包括兩個同步運行的第二支撐氣缸(61),以及與兩個第二支撐氣缸(61)均連接的第二支撐座(62),所述第二支撐座(62)位于傳送機構(42)中間部位的下方。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模具相關領域,公開了一種前框模具,包括上模組以及下模組,其中:所述上模組包括上模座,固設在上模座下端且從上至下依次固定連接的上墊板、上夾板、止擋板以及上脫板,所述上模座連接有穿過上墊板、上夾板、止擋板以及上脫板設置的沖孔組件;所述下模組包括下模座,固定連接于下模座上方的下墊板,以及固接在下墊板上的下脫板,所述下模座上設有穿過下墊板以及下脫板且正對沖孔組件的支撐組件,前框置于支撐組件上。通過設置上模組和下模組,并在上模組上設置沖孔組件,下模組上設置支撐組件,能夠簡單快速的對前框進行沖孔操作,具有加工效率高的特點。
【IPC分類】B26F1/14, B26D7/06
【公開號】CN105710924
【申請?zhí)枴緾N201610239205
【發(fā)明人】唐彬
【申請人】昆山電子羽電業(yè)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