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空氣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是屬于一種凈化空氣的便攜式口罩。
背景技術:
空氣污染,給人們健康帶來的危害愈加嚴重,各界人士都在關注空氣的品質。據(jù)悉,污染空氣的主要有害物是可吸入顆粒物,指≤10μm的粉塵(俗稱PM 10),其可穿過鼻喉呼吸屏障進入肺部;而≤2.5μm的粉塵(俗稱PM2.5)則可穿過肺部氣血屏障,直接進入血液。通常,大氣中的≤2.5μm的粉塵90%以上是電廠、工廠、汽車排放的廢氣,含有汞、鎘、鉛等重金屬,是嚴重的致癌物質。因可吸入顆粒物粒徑太小,采用物理截留的口罩并不能阻止其進入人體,因此,急需能有效控制處理空氣污染物、且便于攜帶的空氣凈化設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凈化空氣的便攜式口罩,對吸入空氣進行過濾凈化處理,同時對吸氣和呼氣進行分離,且各部件便于拆裝、方便穿戴,以實現(xiàn)去除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提供潔凈清新空氣的目的。
一種凈化空氣的便攜式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部分和空氣凈化處理模塊;所述的口罩部分,最外部為保護口罩,保護口罩上設置有口罩固定繩,并在保護口罩的內(nèi)側設置有襯兜,襯兜上側與保護口罩形成有開口;保護口罩與襯兜形成空間內(nèi),放置有硬質氣囊;所述的硬質氣囊的上部設置有呼吸管,下部設置有進氣孔,進氣孔連接短管,短管與通氣軟管相插接,在短管處設置有第一單向氣流控制閥;通氣軟管的另一端與空氣凈化處理模塊相通;硬質氣囊朝向保護口罩側,設置有出氣孔,在出氣孔處設置有第二單向氣流控制閥,出氣孔外設有硬質網(wǎng)罩,既保證空氣流通順暢,又可對第二單向氣流控制閥進行保護;
所述的空氣凈化處理模塊,設置有外殼,外殼上設置有固定彈性綁扎帶,從進氣方向上,依次設置有進氣網(wǎng)孔、初效過濾器、中效過濾器、靜電除塵器、負氧離子發(fā)生器;然后進入通氣軟管;空氣處理模塊還設置有移動直流電源,為靜電除塵器和負氧離子發(fā)生器供電。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單向氣流控制閥的固定端為上側。
進一步的,所述的初效過濾器由多層紗布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的中效過濾器為活性炭過濾網(wǎng)。
進一步的,所述的進氣網(wǎng)孔、初效過濾器、中效過濾器、靜電除塵器、負氧離子發(fā)生器分別以抽拉式安裝在外殼內(nèi),所述的抽拉式為滑道或者凹槽與凸棱配合方式。
進一步的,所述的移動直流電源為鎳氫電池蓄電池,通過高壓直流發(fā)生器升壓后為靜電除塵器和負氧離子發(fā)生器供電。
同時,本發(fā)明還提供了利用上述凈化空氣的便攜式口罩的凈化空氣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利用口罩固定繩將口罩部分固定在口鼻部,利用彈性綁扎帶將空氣凈化處理模塊固定在身體上,將凈化空氣的便攜式口罩佩戴;
步驟2:吸氣時,在吸氣氣流的動力作用下,外部空氣依次經(jīng)過進氣網(wǎng)孔、初效過濾器、中效過濾器、靜電除塵器、負氧離子發(fā)生器的凈化處理后,通過通氣軟管,吸氣氣流將第一單向氣流控制閥打開,進入硬質氣囊,經(jīng)由呼吸管,氣流直接進入鼻腔;此時,出氣孔上的第二單向氣流控制閥在重力及負壓氣壓的雙重作用下關閉;
步驟3:呼氣時,呼出氣流從呼吸管進入硬質氣囊,之后在呼出氣流動力作用下,頂開第二單向氣流控制閥,進入保護硬質網(wǎng)罩,通過保護口罩呼出體外;此時,在呼出氣流動力作用下,吸氣孔處的第一單向氣流控制閥關閉;由此完成一次呼吸的空氣凈化過程。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講述的凈化空氣的便攜式口罩將空氣凈化處理模塊與硬質氣囊分體設計,硬質氣囊通過兩套單向氣流控制閥對吸氣和呼氣進行自動有效分離,避免吸氣和呼氣之間的交叉污染,提升了吸氣品質。
在電源作用下,對吸入空氣進行多重凈化處理,包括過濾滅菌、增加負氧離子,尤其利用靜電除塵器對PM2.5等可吸入顆粒物進行有效控制。以人肺的主動吸入作為動力,空氣先行通過進氣網(wǎng)孔,利用初效過濾器(多層紗布)對空氣中的飛蟲、塵埃等大顆粒物進行截留;然后通過中效過濾器(活性炭過濾網(wǎng)),利用吸附機理去除懸浮污染物,同時殺滅附著在懸浮污染物上的病菌、微生物等;再通過靜電除塵器,除塵器內(nèi)的鎢絲持續(xù)釋放高壓靜電,將通過的空氣電離,讓粉塵帶上正電荷,隨即被負電格柵板吸附,可有效過濾、去除比細胞還小的粉塵及花粉,因此,靜電除塵器可有效的過濾PM2.5,通過靜電除塵器過濾處理,可使通過的空氣中≤2.5μm的可吸入顆粒粉塵比普通空氣降低100倍以上;負氧離子發(fā)生器可向潔凈空氣內(nèi)不斷釋放有利于人體的身心健康的負氧離子--被譽為“空氣維生素”,它主要是通過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血液循環(huán)能對人的機體生理活動產(chǎn)生影響,以進一步提高健康舒適的吸氣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氣網(wǎng)孔;2、初效過濾器;3、中效過濾器;4、靜電除塵器;5、負氧離子發(fā)生器;6、彈性綁扎帶;7、充電插口;8、移動直流電源;9、通氣軟管;10、進氣孔;11、第一單向氣流控制閥;12、硬質氣囊;13、呼吸管;14、出氣孔;15、第二單向氣流控制閥;16、硬質網(wǎng)罩;17、保護口罩;18、襯兜:19、口罩固定繩。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凈化空氣的便攜式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部分和空氣凈化處理模塊;所述的口罩部分,最外部為保護口罩,保護口罩17上設置有口罩固定繩19,并在保護口罩的內(nèi)側設置有襯兜18,襯兜上側與保護口罩形成有開口;保護口罩與襯兜形成空間內(nèi),放置有硬質氣囊12,清洗時,將硬質氣囊從保護口罩與襯兜形成空間中取出,二者分別進行消毒清洗;所述的硬質氣囊的上部設置有呼吸管13,下部設置有進氣孔10,進氣孔連接短管,短管與通氣軟管9相插接,在短管處設置有第一單向氣流控制閥11;通氣軟管的另一端與空氣凈化處理模塊相通,所述的通氣軟管與空氣凈化處理模塊以及硬質氣囊之間均為承插連接,以便于拆卸和拼裝,及對通氣軟管的清洗及更換;硬質氣囊朝向保護口罩側,設置有出氣孔14,在出氣孔處設置有第二單向氣流控制閥15,第二單向氣流控制閥的固定端為上側,以充分利用第二單向氣流控制閥的重力作用,在吸氣時關閉出氣孔,出氣孔外設有硬質網(wǎng)罩16,既保證空氣流通順暢,又可對第二氣流控制膜片進行保護;
所述的空氣凈化處理模塊,設置有外殼,外殼上設置有固定彈性綁扎帶6,從進氣方向上,依次通過進氣網(wǎng)孔1、初效過濾器2、中效過濾器3、靜電除塵器4、負氧離子發(fā)生器5,之后連接通氣軟管,進氣網(wǎng)孔、初效過濾器、中效過濾器、靜電除塵器、負氧離子發(fā)生器通過滑道或者凹槽與凸棱配合方式安裝在外殼內(nèi),以便分別抽出檢修、更換及清洗,正常成人以每分鐘呼吸15次,每次吸入1.5升空氣計算,配備的靜電除塵器的處理性能為0.8L/s,配備的負氧離子發(fā)生器可選擇生態(tài)級負氧離子發(fā)生機,型號為XH-A8,負離子輸出性能為4000萬/cm3??諝馓幚砟K還設置有移動直流電源8,移動直流電源為充電鎳氫電池,通過高壓直流發(fā)生器升壓后為靜電除塵器和負氧離子發(fā)生器供電。低壓(12V)直流電經(jīng)EMI(電磁干擾)處理電路及雷擊保護電路處理后,通過脈沖式電路過流限壓,高低壓隔離等線路升為交流高壓,然后通過整流濾波后得到純凈的直流高壓,電壓值約為8KV。正極連接靜電除塵器電離區(qū)的鎢絲放電極,負極連接靜電除塵器集塵區(qū)的負電格柵板,同時連接負氧離子發(fā)生器的負離子釋放電極。該電池及升壓器設置在外殼內(nèi)的下側,并在外殼上對應設置有充電插口7。
進一步的,所述的初效過濾器由多層紗布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的中效過濾器為活性炭過濾網(wǎng)。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利用上述凈化空氣的便攜式口罩的凈化空氣方法,其步驟包括:
步驟1:將硬質氣囊上部的呼吸管,插入鼻孔內(nèi),將保護口罩通過固定繩佩戴在耳廓處,固定在口鼻部,硬質氣囊頂端貼緊鼻孔下端??諝鈨艋幚砟K通過彈性綁扎帶固定在胳膊上或者身上其他部分,冬季置于外套內(nèi),貼內(nèi)衣放置,將新風進行“預熱”,讓人們的呼吸更加溫潤舒適;
步驟2:吸氣時,在吸氣氣流的動力作用下,外部空氣依次經(jīng)過進氣網(wǎng)孔、初效過濾器、中效過濾器、靜電除塵器、負氧離子發(fā)生器的凈化處理后,通過通氣軟管,吸氣氣流將第一單向氣流控制閥打開,進入硬質氣囊,經(jīng)由呼吸管,氣流直接進入鼻腔;此時,出氣孔上的第二單向氣流控制閥在重力及負壓氣壓的雙重作用下關閉,可防止外部未經(jīng)處理的空氣進入硬質氣囊,進而吸入體內(nèi);
步驟3:呼氣時,呼出氣流從呼吸管進入硬質氣囊,之后在呼出氣流動力作用下,頂開第二單向氣流控制閥,進入保護硬質網(wǎng)罩,通過保護口罩呼出體外;此時,吸氣孔上的第一單向氣流控制閥在重力及正壓氣壓的雙重作用下關閉;由此完成一次呼吸的空氣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