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八邊封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八邊封平底立體袋的八邊封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
背景技術:
在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各種領域都需要使用包裝袋,包裝袋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用品。包裝袋的主要用途是盛裝、保存、裝潢被包裝的物品,其擺放方式通常采用躺臥方式。在現有的各類包裝袋之中,有一種站立式包裝袋既可以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即躺臥式)擺放,也可以采用站立方式擺放,通常這種站立式包裝袋稱為自立袋。這種自立袋在一些場合與傳統(tǒng)只能躺臥式擺放而不能站立的包裝袋相比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例如,它的站立式擺放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并且可以節(jié)約擺放的空間。這種自立袋的構造特點是其底部為凹形底,當自立袋站立于桌面時,其底部是不與桌面接觸的,該種設計的缺點是需要采用三邊封自立袋生產線,通過復雜繁瑣的加工步驟才能制造,內部空間較小,而當自立袋不盛裝被包裝物品時,也不能將自立袋折疊成為薄片狀態(tài),在貯藏與運輸空的自立袋時占用空間難以減少。為了解決上述自立袋存在的缺點,有人設計了另一種結構的站立式包裝袋。如公告號為CN201086889的中國專利文獻所公開的一種站立式單片平底包裝袋,該站立式單片平底包裝袋包括包裝袋底部片材和上圍片材,底部片材與上圍片材的下邊緣連接,底部片材為平底形狀且為單片。由于這種站立式包裝袋總共有八條密封邊,因此它又稱為八邊封平底立體袋,其上圍片材的兩個側面有三條折痕,并且側面底部形成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區(qū)域。但是,上述這種結構的包裝袋加工比較麻煩。為此,申請人對這種八邊封平底立體袋的結構進行了改進,將其底面改成上下對折的結構。改進后的八邊封平底立體袋,下文中均稱為八邊封平底立體袋?,F有的包裝袋的生產線無法用于制造該八邊封平底立體袋。該八邊封平底立體袋的制造過程依次包括以下步驟:1、如圖1所示,在形成下表面的第一薄膜I上表面放置折疊好的側面薄膜組件2 ;2、如圖2所示,將側面薄膜組件2兩個下端201分別與形成下表面的第一薄膜I上表面熱封合;3、如圖3所示,對側面薄膜組件2折角,形成6條折痕4,獲得折角包裝袋半成品;4、將底面薄膜5上下對折后,將底面薄膜5塞入上述完成折角的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底部,接著將底面薄膜5分別與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左側的側面薄膜組件2右側面底邊、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右側的側面薄膜組件2左側面底邊熱封合在一起;5、如圖4所示,將側面薄膜組件2頂面中部與形成上表面的第二薄膜3熱封合、將底面薄膜的頂邊與形成上表面的第二薄膜3下表面底邊熱封合、將底面薄膜的底邊與第一薄膜I上表面底邊熱封合;6、從各側面薄膜組件頂面中部切斷,制成包裝袋成品。折疊時,如圖5所示,使用時展開,如圖6所示。目前,如果不采用價格昂貴的國外自動化生產線,就只能采用人工完成該八邊封平底立體袋的制造,可是人工加工的生產效率非常低,因此八邊封平底立體袋的成本較高,難以大規(guī)模應用。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八邊封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這種八邊封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能夠自動完成上述八邊封平底立體袋加工步驟的第四個步驟的工作,將底面上下對折后,將底面塞入上述完成折角的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底部,然后將底面的兩條側邊分別與左側面底邊、右側面底邊熱封合在一起。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八邊封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包括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底面薄膜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加工機構還包括對折機構和熱封機構,所述對折機構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上方、底面薄膜傳送機構右側,所述熱封機構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上方、對折機構右側。所述對折機構為外形呈等腰三角形的對折片,所述對折片頂角朝下、對折片底邊朝上。當底面薄膜外表面沿著對折片前表面向下繞過對折片頂角、向對折片后表面的方向運動時,由于對折片頂角會將底面薄膜分為兩半、底面薄膜外表面向內折疊,從而將底面薄膜對折。為了有效的利用薄膜,所述底面加工機構還包括用于將位于包裝袋半成品的側面薄膜組件后側的第一薄膜切割成底面薄膜的底面薄膜切割機構,所述底面薄膜切割機構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下方、底面薄膜傳送機構左側。由于申請人將第一薄膜設計成:位于包裝袋半成品的側面薄膜組件后側的第一薄膜,其寬度正好可以作為底面薄膜。因此將第一薄膜的該部分切割下來,就可以作為底面薄膜使用。為了讓對折機構處理過的底面薄膜能夠與包裝袋半成品的底邊保持平行,所述底面加工機構還包括90度變向機構,所述90度變向機構位于底面薄膜傳送機構與對折機構之間。所述90度變向機構包括橫向導輥、變向器和縱向導輥,所述變向器由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依次頭尾想接而成,所述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垂直并且兩者長度相同,變向器的形狀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橫向導輥位于第一連桿左側并與第一連桿平行,縱向導輥位于第二連桿后側并與第二連桿平行。所述橫向導輥中的橫向指的是橫向導輥與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的運動方向垂直,縱向導輥中的縱向指的是縱向導輥與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的運動方向平行,橫向導輥位于一個水平面內,縱向導輥位于一個水平面內,兩個水平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實用新型對照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底面加工機構將位于包裝袋半成品的側面薄膜組件后側的第一薄膜切下作為底面薄膜,并通過底面薄膜傳送機構傳送到對折機構對折后送入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底端層疊在一起后再進行熱封,因此充分利用了第一薄膜,能夠自動完成往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底部插入底面薄膜并將底面的兩條側邊分別與左側面底邊、右側面底邊熱封合在一起的工作,工作效率高,能夠適應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的需要。
圖1是八邊封平底立體袋的加工步驟I示意圖;圖2是八邊封平底立體袋的加工步驟2示意圖;圖3是八邊封平底立體袋的加工步驟3的俯視示意圖;圖4是八邊封平底立體袋的加工步驟5示意圖;圖5是八邊封平底立體袋折疊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八邊封平底立體袋展開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所示優(yōu)選實施例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的工作狀態(tài)俯視圖;圖9是圖7所示優(yōu)選實施例中90度變向機構的俯視圖;圖10是圖7所示優(yōu)選實施例折角包裝袋半成品插入對折的底面薄膜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7-10所示,本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八邊封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包括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7、底面薄膜傳送機構8、對折機構和熱封機構9,所述對折機構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7上方、底面薄膜傳送機構8右側,所述熱封機構9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7上方、對折機構右側。所述對折機構為外形呈等腰三角形的對折片10,所述對折片10頂角朝下、對折片10底邊朝上。當底面薄膜5外表面沿著對折片10前表面向下繞過對折片10頂角、向對折片10后表面的方向運動時,由于對折片10頂角會將底面薄膜5分為兩半、底面薄膜5外表面向內折疊,從而將底面薄膜5對折。為了有效的利用薄膜,所述底面加工機構還包括用于將位于包裝袋半成品的側面薄膜組件后側的第一薄膜I切割成底面薄膜5的底面薄膜切割機構11,所述底面薄膜切割機構11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7下方、底面薄膜傳送機構8左側。由于申請人將第一薄膜I設計成:位于包裝袋半成品的側面薄膜組件后側的第一薄膜1,其寬度正好可以作為底面薄膜5。因此將第一薄膜I的該部分切割下來,就可以作為底面薄膜5使用。本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底面薄膜切割機構11為一個可升降的切刀。為了讓對折機構處理過的底面薄膜5能夠與包裝袋半成品的底邊保持平行,所述底面加工機構還包括90度變向機構,所述90度變向機構位于底面薄膜傳送機構8與對折機構之間。所述90度變向機構包括橫向導棍12、變向器和縱向導棍13,所述變向器由第一連桿14、第二連桿15、第三連桿16依次頭尾想接而成,所述第一連桿14與第二連桿15垂直并且兩者長度相同,變向器的形狀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橫向導輥12位于第一連桿14左側并與第一連桿14平行,縱向導輥13位于第二連桿15后側并與第二連桿15平行。橫向導輥12中的橫向指的是橫向導輥12與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7的運動方向垂直,縱向導輥13中的縱向指的是縱向導輥13與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7的運動方向平行,橫向導輥12位于一個水平面內,縱向導輥13位于一個水平面內,兩個水平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為了讓底面薄膜5的傳送與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傳送保持同步,所述底面加工機構還包括底面圖案對位調節(jié)裝置17,所述底面圖案對位調節(jié)裝置17設在底面薄膜傳送機構8上方。當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傳送機構開始傳送的時候,底面圖案對位調節(jié)裝置17將底面薄膜5送出,送出的速度與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傳送機構的傳送速度相同,從而讓底面薄膜5的輸送與折角包裝袋半成品的傳送保證同步。當然,也可以不采用底面圖案對位調節(jié)裝置,讓控制系統(tǒng)控制底面薄膜傳送機構保持與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傳送機構相同的運動。下面結合圖7-10介紹一下工作過程:1、所述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7將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向右傳送,底面薄膜切割機構11將位于包裝袋半成品的側面薄膜組件后側的第一薄膜I切割下來成為底面薄膜
5。而切割下底面薄膜5后的第一薄膜1,位于其上表面的側面薄膜組件2被側面折角機構18 (申請人已經申請專利,專利申請?zhí)枮?01220667198.5)折角,形成折痕,獲得折角包裝袋半成品。2、接著,底面薄膜5被底面薄膜傳送機構8傳送到底面圖案對位調節(jié)裝置17,底面圖案對位調節(jié)裝置17將底面薄膜5送到90度變向機構改變角度后,送入對折機構進行對折。3、對折后的底面薄膜5被插入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底端層疊在一起后再進行熱封。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的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實用新型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所做出的各種等同變換,均被本實用新型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所覆蓋。
權利要求1.一種八邊封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包括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底面薄膜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加工機構還包括對折機構和熱封機構,所述對折機構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上方、底面薄膜傳送機構右側,所述熱封機構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上方、對折機構右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八邊封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折機構為外形呈等腰三角形的對折片,所述對折片頂角朝下、對折片底邊朝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八邊封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加工機構還包括用于將位于包裝袋半成品的側面薄膜組件后側的第一薄膜切割成底面薄膜的底面薄膜切割機構,所述底面薄膜切割機構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下方、底面薄膜傳送機構左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八邊封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加工機構還包括90度變向機構,所述90度變向機構位于底面薄膜傳送機構與對折機構之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八邊封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90度變向機構包括橫向導棍、變向器和縱向導棍,所述變向器由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依次頭尾想接而成,所述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垂直并且兩者長度相同,變向器的形狀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橫向導輥位于第一連桿左側并與第一連桿平行,縱向導輥位于第二連桿后側并與第二連桿平行。
專利摘要一種八邊封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涉及一種制袋機的底面加工機構。它包括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底面薄膜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加工機構還包括對折機構和熱封機構,所述對折機構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上方、底面薄膜傳送機構右側,所述熱封機構位于折角包裝袋半成品輸送機構上方、對折機構右側。本實用新型對照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了第一薄膜,能夠自動完成往折角包裝袋半成品底部插入底面薄膜并將底面的兩條側邊分別與左側面底邊、右側面底邊熱封合在一起的工作,工作效率高,能夠適應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的需要。
文檔編號B31B1/74GK203157205SQ201320033298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17日
發(fā)明者李春桂 申請人:李春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