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組合張網印刷版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由構成邊緣部分低剛性 支持體絲網和構成內周部分的高剛性印刷絲網組成的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絲網印刷是采用絲網印刷的制版(絲網印刷版),在被印刷體的表面上形成由 油墨和漿糊等組成的印刷膜,因為其可以形成細微圖形,并且具有優(yōu)良的量產性, 因此在許多產業(y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電子零部件的制造領域,上述絲網印 刷因其高精度,以及優(yōu)良的量產性而被采用,這里所用的印刷絲網制版,是用尼龍 或滌綸等合成樹脂制的絲網形成的支持體絲網,構成固定在版框上的絲網的邊緣部 分,同時用不銹鋼制的絲網等,構成附有印刷圖形的內周部分,進行組合張網制版。 這樣的組合張網制版由于支持體絲網的彈性變形較大,而圖像部所用的不銹鋼制絲 網沒有塑性變形,使精度較高的印刷成為可能。而且為了進行精度較高的印刷,要 求復合網狀物時的張力要大。這是為了提高位置的精度,盡量縮少印刷版和被印刷 物的距離來進行印刷,這已經成為近年來發(fā)展的趨勢。
在此以圖1 12來說明復合版的一般制造工序,但并不限于此。圖1 12是復 合版的一般制造工序的俯視圖以及側視圖。如圖1 2所示,首先, 一邊向聚酯絲 網12施加適度的張力, 一邊直接粘貼在框11上,為粘合內部不銹鋼絲網的外周部 分和聚酯網狀物,粘貼保護膠帶13(如圖3 4所示),將不銹鋼絲網14重合(如圖5 6所示),用粘合劑15將其與聚酯絲網復合(如圖7 8所示),撕下保護膠帶,分離 不需要的內部聚酯絲網(如圖9 12所示)。制作較高張力的復合版時,要求以更高 的張力進行聚酯絲網的張紗之后,采取復合不銹鋼絲網的手法,或者在張網機上一 邊向聚酯絲網施加張力, 一邊復合不銹鋼絲網,慢慢地提高張力。在這些現(xiàn)有技術 里,實際制造工序上存在以下問題為了制作較高張力的復合版, 一般對聚酯絲網 以更高張力預先進行張紗,所以切去內部不需要的聚酯絲網(開放)時,會急劇地向不銹鋼絲網施加張力,使之破斷的風險非常高。并且,因內部不銹鋼絲網的種類和 狀態(tài)(皺紋,松弛)不同,會使最終產品張力參差不齊。作為對此進行改進的工藝, 一般是在張網機上, 一邊向聚酯絲網施加張力, 一邊張貼不銹鋼絲網,而且要求使 用施加張力的工藝,但是,這種改進工藝難以多張同時處理,而且占用設備的時間 變長,缺乏生產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張力高、可批 量生產、成品率高的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 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設定聚酯絲網的張力,將其直接粘貼 在暫定框上,然后在聚酯絲網上粘貼保護膠帶,將金屬絲網用黏合劑粘貼在聚酯絲 網上,撕下保護膠帶,分離不需要的內部聚酯絲網,制成復合版,再將用于印刷的 本框均衡按住,從暫定框下面往上推,到達所需張力后,將本框與暫定框的聚酯絲 網部分粘合,然后分離暫定框,即得產品。
所述的暫定框的長度和寬度大于本框的長度和寬度。
所述的暫定框可容納本框。
所述的粘貼在暫定框上的聚酯絲網的張力為l.lmm 1.2mm。
所述的本框所需達到的張力為0.8mm。
所述的暫定框為鋁管框。 所述的本框為鋁壓鑄框。
所述的金屬絲網為不銹鋼絲網。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采用比實際印刷時使用的框(以下簡稱本框)大一圈多
的框(以下簡稱暫定框),并且以比設定張力低的張力,使之不會破斷地制作復合版
后,按住本框調至適當張力后,進行粘合。如果使用現(xiàn)有的制造方法,由于急劇地
向不銹鋼網狀物施加了張力,會有不銹鋼網狀物破斷的不良情況發(fā)生。而通過使用
本發(fā)明的工藝,聚酯絲網張紗的張力,被改善為比較低的狀態(tài),使由于不銹鋼絲網
的破斷而造成的成品率低下的情況得以改善。
本發(fā)明具有不受內部不銹鋼絲網的種類和狀態(tài)所限制,以一定的張力即可制造
出最終產品,而且可以防止工序中因破斷而造成的成品率下降等特點。
圖1為現(xiàn)有復合版制備工序中聚酯絲網粘貼在框上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3為現(xiàn)有復合版制備工序中粘貼保護膠帶的聚酯絲網的示意圖; 圖4為圖2的俯視圖5為現(xiàn)有復合版制備工序中不銹鋼絲網與聚酯絲網重合的示意圖; 圖6為圖5的俯視圖7為現(xiàn)有復合版制備工序中不銹鋼絲網與聚酯絲網復合的示意圖; 圖8為圖7的俯視圖9為現(xiàn)有復合版制備工序中撕下保護膠帶的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俯視圖11為現(xiàn)有復合版制備工序中分離聚酯絲網后的示意圖; 圖12為圖11的俯視圖13為本發(fā)明復合版制備工序中暫定框版的示意圖14為本發(fā)明復合版制備工序中本框推入暫定框版前的示意圖15為本發(fā)明復合版制備工序中本框與暫定框復合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 12,如圖13 15所示,本發(fā)明構成邊緣部分框狀合成樹脂網狀物 的支持體絲網,及將其支持體絲網粘貼在邊緣部分而構成內周部的金屬網狀物制的 印刷用絲網,所組成的絲網被張設在版框上,所定的印刷圖形設在該印刷絲網內, 是一種組合張網制版的制造方法,所用框比實際使用的要大,并且用低張力復合后, 按住實際使用的框,使之達到所定的張力后,通過粘合而形成復合版。具體制備方 法如下
向聚酯絲網12施加適度的張力后,直接粘貼暫定框11上。這里所用暫定框 ll的大小,只要是本框21所能夠容納的大小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以上述圖1 12所示工序的方法,首先, 一邊向聚酯絲網12施加適度的張力, 一邊直接粘貼在 暫定框11上,為粘合內部不銹鋼絲網的外周部分和聚酯網狀物,粘貼保護膠帶將不銹鋼絲網14重合(如圖5 6所示),用粘合劑15將其與 聚酯絲網復合(如圖7 8所示),撕下保護膠帶13,分離不需要的內部聚酯絲網(如 圖9 12所示),制作復合版后,將本框21均衡地按住(如圖13所示)。眾所周知, 此時,為達到所需的張力, 一邊用張力計進行測量, 一邊按住即可獲得精度較高的 產品。 一直按到獲得所需張力之后,將本框21和暫定框11的聚酯部分粘合,然后 分離暫定框ll,即可得到張力非常高的復合版。 實施例1
將聚酯絲網(225絲網)用張力計(PROTECH制造75A)設定張力為l.lmm,張貼 在450mmx450mm的鋁管框上。然后,將切成200mmx200mm的不銹鋼絲網(400 網狀物絲徑23微米)用上述圖1 12所示工序的已知方法進行復合,制作復合版, 結果張力為1.3mm。將其固定在如圖15所示的本發(fā)明的工裝夾具上,將 320mmx320mm的鋁壓鑄框從下面往上推,用張力計31測其張力上升到0.8mm后, 用瞬間粘合劑將其粘貼在鋁壓鑄框上,然后分離,即可獲得較高張力的復合版,而 不銹鋼絲網不會破斷。
實施例2
將聚酯絲網(180絲網)用張力計(PROTECH制造STG-75A)設定1.2mm,張貼 在550mmx550mm的鋁管框上。然后,將切成300mmx300mm的不銹鋼絲網(325 網狀物絲徑23微米)用上述圖1 12所示工序的已知方法進行復合,制作復合版, 結果張力為1.5mm。將其固定在圖l所示的本發(fā)明的工裝夾具上,將450mmx450mm 的鋁壓鑄框從下面往上推,使張力上升到0.8mm后,用瞬間粘合劑將其粘貼在鋁 壓鑄框上,然后分離,即可獲得較高張力的復合版,而不銹鋼絲網不會破斷。
比較例1
將聚酯絲網(225絲網)用張力計(PROTECH制造STG-75A)設定0.65mm,張貼 在450mmx450mm的鋁管框上。然后,將切成200mmx200mm的不銹鋼絲網(400 絲網絲徑23微米)用已知的方法進行復合,制作復合版,結果分離內部聚酯絲網時, 張力急劇變化,使不銹鋼絲網破斷。
比較例2
將聚酯絲網(180絲網)用張力計(PROTECH制造STG-75A)設定0.75mm,張貼 在550mmx550mm的鋁管框上。然后,將切成300mmx300mm的不銹鋼絲網(325 絲網絲徑23微米)用已知的方法進行復合,制作復合版,結果張力為1.5mm。用瞬間粘合劑將其粘貼在450mmx450mm的鋁壓鑄框上,然后分離,雖然獲得復合版, 不銹鋼絲網也沒有破斷。然而張力最終下降到1.6mm,使之不能適用于高精度印 刷。
權利要求
1.一種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設定聚酯絲網的張力,將其直接粘貼在暫定框上,然后在聚酯絲網上粘貼保護膠帶,將金屬絲網用黏合劑粘貼在聚酯絲網上,撕下保護膠帶,分離不需要的內部聚酯絲網,制成復合版,再將用于印刷的本框均衡按住,從暫定框下面往上推,到達所需張力后,將本框與暫定框的聚酯絲網部分粘合,然后分離暫定框,即得產品。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暫定框的長度和寬度大于本框的長度和寬度。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暫定框可容納本框。
4.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粘貼在暫定框上的聚酯絲網的張力為l.lmm 1.2mm。
5.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本框所需達到的張力為0.8mm。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暫定框為鋁管框。
7.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本框為鋁壓鑄框。
8.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金屬絲網為不銹鋼絲網。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絲網印刷復合版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設定聚酯絲網的張力,將其直接粘貼在暫定框上,然后在聚酯絲網上粘貼保護膠帶,將金屬絲網用黏合劑粘貼在聚酯絲網上,撕下保護膠帶,分離不需要的內部聚酯絲網,制成復合版,再將用于印刷的本框均衡按住,從暫定框下面往上推,到達所需張力后,將本框與暫定框的聚酯絲網部分粘合,然后分離暫定框,即得產品。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不受內部不銹鋼絲網的種類和狀態(tài)所限制,以一定的張力即可制造出最終產品,而且可以防止工序中因破斷而造成的成品率下降等特點。
文檔編號B41F15/34GK101628500SQ20081004059
公開日2010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7月15日
發(fā)明者長尾邦彥 申請人:村上精密制版(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