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帶打印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509710閱讀:24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帶打印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打印設備。
背景技術
與本發(fā)明相關的熱敏打印機已被知曉多年。它們采用配置為接收圖像的帶的供應器和將圖像轉印到所述帶上的裝置而工作。在一種形式中,帶保持容器或盒容納所供應的圖像接收帶和所供應的圖像轉印條,圖像接收帶與轉印條重疊著通過打印設備的打印區(qū)域。早期的采用此種類型的帶保持容器進行工作的打印設備例如在EP-A-(^67890中描述 (Varitronics公司)。其他已制造出的打印設備中,字母通過干印或干膜壓印工藝轉印到圖像接收帶上。在所有這些打印設備中,圖像接收帶的構造基本上相同。即,其包括接收圖像的上層,該上層通過粘結層固定到可分離的襯底層上。一旦圖像或者消息被印到帶上,則期望切除帶的該部分以使其能夠作為標簽使用?;诖四康?,必須將可分離的襯底層從上層移除以使得上層能通過粘結層固定到一個表面上。在EP-A-(^67890中使用剪刀來切斷上述帶。在另一打印設備中,如在EP-A_0487313(Esselte Dymo N. V)所描述的例子中, 帶保持容器容納所供應的圖像接收帶和所供應的圖像轉印條,圖像接收帶具有與前述的 EP-A-(^67890中所述的同樣的結構。在該設備中,所述盒包括一個可轉動安裝的輸送輥,該輸送輥與打印設備的輸出輥相配合運作,其中所述盒安裝到該打印設備內(nèi)從而在開始打印后將圖像接收帶輸送到打印設備外。在所述帶被輸送出盒后,帶的打印部分由于盒邊界外的切割機構切斷。在這兩種設備中,打印在由熱打印頭和壓板限定的打印位置處進行,在打印期間打印頭將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壓靠在壓板處。然后圖像接收帶被輸送機構輸送通過打印位置并到達位于盒邊界外的切割機構處,所述輸送機構包括盒的輸送輥和打印設備的輸出棍。在上述打印過程中,帶在向前方向上輸送,這樣可以使帶從打印位置向切割機構移動并最終從帶打印機輸出。但是,也有可能需要在相反的方向上輸送帶,使得帶從切割機構朝打印位置移動。EP-A-0573188 (Esselte Dymo N. V.)描述了一種能夠將圖像打印到比打印頭更寬的圖像接收帶上的打印設備。其通過下述步驟完成目的將標簽的下部打印至寬的圖像接收帶上,然后將圖像接收帶倒帶并升高打印頭,然后打印位于下部之上的標簽上部。帶采用輸送輥進行倒帶然后將該倒帶的帶返回輸送到帶盒中。由于是為了在帶的同一區(qū)域進行重復打印而對帶進行的倒帶,帶的引導邊無法比在切割機構處的初始位置更進一步倒回。如果帶被進一步倒帶,超過了切割機構的位置,則會有在順序向前輸送帶時無法將所述帶正確地重新定位在切割機構的區(qū)域中的危險。這可能導致打印機內(nèi)出現(xiàn)帶的堵塞。EP-A-0641663 (Brother)記載了一種將帶輸送方向反向的帶打印機。所述帶可進行倒帶從而允許帶的相同部分可被重復打印。這使得可對標簽增加邊框和裝飾,或重復打印同一文字以產(chǎn)生粗體,或進行多彩打印。此外,帶可被倒帶以減小由于切割機構和打印頭之間距離產(chǎn)生的邊距。在倒帶操作過程中,壓板和打印頭相分離,并且在帶被位于打印位置下游方向的輸送輥輸送的同時,將帶倒帶回到帶卷軸上。但是,所述帶只能被倒帶最大距離,使得帶的引導邊仍然位于輸送輥之間。如果進一步地對帶進行倒帶,其隨后無法由輸送輥向前輸送,帶會被阻塞在打印機內(nèi)。對倒帶距離的限制意味著所打印標簽上的邊距僅能被減小到與輸送輥和打印頭之間距離相對應的最小尺寸。由此可知已知的對圖像接收帶進行倒帶的打印機由于帶隨后被向前輸送時會造成堵塞的危險,而在帶可被倒帶的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就需要有這樣一種打印設備,其能夠可靠地將帶倒帶,使得引導邊靠近打印位置,而隨后不會產(chǎn)生堵塞的危險。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試圖提供一種能夠以反向的方向輸送圖像接收帶并防止圖像接收帶隨后的阻塞的打印設備。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打印設備,其包括用于接收所供應的圖像接收介質的裝置;壓板,其配置為選擇性地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之一的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介質;打印頭,其配置為當在向前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介質時將圖像打印至圖像接收介質上;以及弧形導向部,其部分地容納壓板并且能相對于壓板的表面移動,所述導向部具有非操作位置和操作位置,在所述非操作位置中所述引導部與打印頭間隔開以允許接收所供應的圖像接收介質,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引導部移動到靠近打印頭,從而處于所述操作位置中的引導部限制圖像接收介質在與向前和相反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運動。圖像接收介質可以是連續(xù)帶或者模切標簽。打印可以采用圖像轉印條通過熱轉印、或者通過采用直熱式圖像接收介質來執(zhí)行。優(yōu)選地,弧形導向部在壓板的基本整個長度上延伸,其具有一個邊緣,從所述邊緣伸出延伸片,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延伸片靠近所述打印頭。所述接收裝置包括能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移動的門,在所述打開位置中能將所供應的圖像接收介質插入到接收裝置中,在所述關閉位置中所述門蓋住所述接收裝置。優(yōu)選地,所述弧形導向部包括安裝在導向部的外側上的肋條,所述肋條配置為由所述門致動,由此將門移動到關閉位置就會將弧形導向部移至操作位置。優(yōu)選地,所述弧形導向部連接到偏壓裝置,所述偏壓裝置配置為將導向部偏壓到非操作位置。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收裝置是用來接收容納圖像接收介質的盒的盒接收艙。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收裝置包括用來分別接收圖像接收介質保持容器和圖像轉印條保持容器的第一和第二接收區(qū)域。另一個實施例中,盒容納圖像接收介質和圖像轉印條。另一個實施例中,盒容納直熱式圖像接收介質。另一個實施例中,圖像接收介質是連續(xù)帶。另一個實施例中,圖像接收介質是模切標簽。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還提供一種用于熱打印機的介質保持容器,所述介質保持容器保持所供應的圖像接收介質,所述介質保持容器具有出口、用于接納打印頭的凹部、 以及安裝在所述介質保持容器的壁上并從所述凹部向內(nèi)延伸且與所述出口對齊的支撐構件,通過所述出口能在向前方向上將圖像接收介質輸送出去,由此,當所述介質保持容器位于熱打印機內(nèi)時,所述支撐構件支撐圖像接收介質的引導邊以限制所述圖像接收介質在與向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運動,從而當向前輸送時,所述圖像接收介質的引導邊位于所述出口處。優(yōu)選地,介質保持容器容納所供應的圖像轉印條和圖像接收介質。另一個實施例中,圖像接收介質是直熱式介質。另一個實施例中,圖像接收介質是連續(xù)帶。另一個實施例中,圖像接收介質是模切標簽。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一種打印設備,其包括用于接收介質保持容器的裝置;介質保持容器,其位于所述接收裝置中并保持所供應的圖像接收介質,所述介質保持容器具有出口和用于接納打印頭的凹部,通過所述出口能將圖像接收介質輸送出去;壓板,其配置為選擇性地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之一的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介質;打印頭,其配置為當在向前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介質時將圖像打印至圖像接收介質上;弧形導向部,其部分地容納壓板并且能相對于壓板的表面移動,所述導向部具有非操作位置和操作位置,在所述非操作位置中所述引導部與打印頭間隔開以允許接收介質保持容器,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引導部移動到靠近打印頭,從而處于所述操作位置中的引導部限制圖像接收介質在與向前和相反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運動。優(yōu)選地,所述介質保持容器包括安裝在所述介質保持容器的壁上并從所述凹部向內(nèi)延伸且與所述出口對齊的支撐構件,由此,所述支撐構件支撐圖像接收介質的引導邊以限制所述圖像接收介質在與向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運動,從而當向前輸送時,所述圖像接收介質的引導邊位于所述出口處。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打印設備,其包括用來接收所供應的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的裝置;壓板,其配置為選擇性地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之一的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介質;打印頭,其配置為當介質在向前方向上輸送時將圖像打印至圖像接收介質上,所述壓板和打印頭中的至少一個可從非操作位置移動到操作位置,在該操作位置中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被保持在壓板和打印頭之間;以及控制器,其配置為在打印操作之前位于可操作位置時控制壓板以在相反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由此減小了圖像接收帶的超前量。優(yōu)選地,該打印設備還具有切割裝置,用來在打印操作之后切斷圖像接收帶。在一個實施例中,接收裝置是用來接收容納帶和條的盒的盒接收艙。另一個實施例中,接收裝置包括用來分別接收帶保持容器和條保持容器的第一和第二接收區(qū)域。另一個實施例中,控制器與一個用來存儲預定距離的存儲器相連,并且該控制器被配置為控制壓板以所述預定距離在相反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器配置為控制壓板以由打印設備用戶設定的距離在相反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器與一個存儲器相連,所述存儲器用來存儲由打印設備用戶設定的距離。優(yōu)選地,該打印設備包括相連接來驅動該壓板的壓板馬達以及用于監(jiān)測輸送距離的編碼器。優(yōu)選地,控制器為微控制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打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在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被保持在壓板和打印頭之間的狀態(tài)下,在相反的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然后在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被保持在壓板和打印頭之間的狀態(tài)下,當打印圖像的同時在向前的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優(yōu)選地,該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即在打印操作之后和反向輸送操作之前切斷圖像接收帶。在另一實施例中,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以預定的距離在相反方向上進行輸送。在另一實施例中,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以由打印設備的用戶確定的距離在相反方向上進行輸送。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存儲器中存儲預定距離。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存儲器中存儲由打印設備的用戶確定的距離。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和演示本發(fā)明的實際應用,現(xiàn)在作為示例來參考下列的附圖圖IA示出了處于打開位置的反向輸送帶打印機的盒艙;圖IB示出了圖IA中的壓板的放大視圖;圖2A示出了處于打開位置的反向輸送帶打印機的盒艙的側視圖;圖2B示出了圖2A中的壓板的放大視圖;圖3A示出了處于關閉位置的反向輸送帶打印機的盒艙;圖;3B示出了圖3A中的壓板的放大視圖;圖4A示出了處于關閉位置的反向輸送帶打印機的盒艙的側視圖;圖4B示出了圖4A中的壓板的放大視圖;圖5示出了描述反向輸送操作的流程圖;圖6示出了描述一個可選的反向輸送操作的流程圖;圖7示出了一個用來反向輸送的控制系統(tǒng)的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首先參考圖1A,其示出了處于打開位置(例如盒艙門打開)的反向輸送帶打印機的盒艙100。圖IA示出了盒102,其容納有圖像接收介質104的卷軸。在圖IA示出的實施例中,圖像接收介質是連續(xù)帶,其具有在上表面接收圖像的上層和位于上層下表面處的固定有可分離襯底層的粘結層。帶配置成在圖IA中圖像接收層朝向下。在可選的實施例中, 圖像接收介質可包括粘著到連續(xù)的可分離襯底層上的模切標簽。在圖IA示出的實施例中,單個的盒102既容納圖像接收帶104也容納圖像轉印條 103的供應器,所述圖像轉印條沿著與圖像接收帶相同的路徑通過并在圖IA中位于圖像接收帶104之下。在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可分別容納于分開的盒中,不過應認識到本文參考圖IA中的盒所討論的反向輸送的原理同樣可應用于所謂的“分離”盒的帶打印機。在其它可選實施例中,圖像接收介質可以是直熱式介質,此種情況下沒有圖像轉印條。圖像接收帶和圖像轉印條通過105處的開口穿到盒外,然后經(jīng)過打印頭106和壓板108之間,所述打印頭106和壓板108形成為打印和輸送機構的一部分并安裝于打印機的盒艙內(nèi)。打印頭106可樞轉以使其與壓板108相接觸來進行打印,或者移動離開到打開位置從而在壓板108和打印頭106之間形成間隙而使盒能插入打印機和從打印機卸下。在圖IA中示出了位于打開位置的打印頭106。在經(jīng)過了打印頭106和壓板108之間后,圖像轉印條103然后向回輸送到盒中。圖像接收帶在開口 109處輸出盒。在盒102中形成一個槽110以使得經(jīng)過該槽上的圖像接收帶可被切割刀片(未示出)切斷以形成簽,如前所述。在打印操作期間,驅動壓板108轉動以在向前的方向輸送圖像接收帶104和圖像轉印條103經(jīng)過打印頭106。打印頭106包括一列打印元件,這些元件在啟動時使油墨從圖像轉印條轉印到圖像接收帶,從而當帶通過壓板108的轉動在前向方向上輸送時使圖像逐列地轉印到圖像接收帶104上。現(xiàn)在參見圖1B,其示出了圖IA中的壓板108的放大視圖。一個可轉動的帶導向部112環(huán)繞壓板108的外側安裝,所述可轉動帶導向部配置為圍繞壓板的軸轉動,但是獨立于壓板的轉動。圖IB中的可轉動帶導向部112通過一個回位彈簧116沿逆時針方向偏壓。 回位彈簧116將可轉動帶導向部偏壓以將其置于打開位置,從而在可轉動帶導向部的引導部分122和盒邊緣形成間隙。這樣就使得盒能插入到打印機。在盒102上安裝有引導肋118,后文將詳細描述該部件的功能。在盒的側面上的標為120的區(qū)域中還安裝有帶引導銷,參考圖2A和圖2B可以看的更清楚。圖2A示出了圖 IA中盒和壓板組件的側視圖。壓板108和圖像接收帶輸出口 109的放大視圖在圖2B中示出。在圖像接收帶輸出開口 109處圖像接收帶104通過兩個帶引導銷202和204之間。帶引導銷202和204將圖像接收帶保持靠近盒體以確保圖像接收帶準確地通過用于切割刀片的槽110。圖2B還清楚的示出了可轉動帶導向部112的結構,尤其是其引導部分122的結構?,F(xiàn)在參考圖3A,其示出了在關閉位置(例如盒艙門關閉)并準備打印的反向輸送帶打印機的盒艙100。特別地,在圖3A中可以看到打印頭106被樞轉以使其現(xiàn)在與圖像接收帶104接觸,圖像接收帶104又與壓板108相接觸。這通過參考圖:3B可以更清楚地看到, 其示出了圖3A中的壓板區(qū)域的放大視圖。圖:3B示出了圖像接收帶104與打印頭106和壓板108兩者在302處相接觸。在此位置處,壓板108能夠輸送圖像接收帶,并且打印頭106 可將圖像打印至圖像接收帶上,如先前所描述。
從圖3A和圖;3B中可清楚看到可轉動帶導向部112被順時針轉動。該轉動將引導部分122轉動至與圖像接收帶104十分靠近的區(qū)域內(nèi)。在圖:3B示出的實施例中,該引導部分距離帶大約Imm的距離??赊D動帶導向部112被盒艙門(未示出)上的肋條轉動,其向下對一個對角安裝條114施壓。當盒艙門關閉時,向下的壓力通過盒艙門上的肋條施加到對角安裝條114,該對角安裝條114起作用以順時針地轉動可轉動帶導向部,從而使回位彈簧116拉伸。圖4A和4B示出了處于關閉位置的盒102和可轉動帶導向部112的側視圖。其示出了可轉動帶導向部112如何環(huán)繞壓板108轉動以將引導部分122帶至靠近圖像接收帶 104的位置?,F(xiàn)在參考圖5,其示出了一個描述反向輸送操作的流程圖。該操作中的第一步驟即步驟Sl是將盒102插入到盒艙100中。這通過打開盒艙門來完成。由于盒艙門上的肋條不再對對角安裝條114施壓,因此打開盒艙門可釋放可轉動帶導向部112。然后回位彈簧116 逆時針方向拉可轉動帶導向部112,從而防止盒的插入受到可轉動帶導向部112的阻礙。打印頭106也被樞轉離開壓板108以允許盒被插入。在插入盒后但在關閉盒艙門之前,盒艙將處于如圖IA所示的狀態(tài)中。當盒艙門關閉時,可轉動帶導向部112被順時針轉動,使打印頭106與圖像接收帶104和壓板108相接觸。然后盒艙將處于圖3A所示的狀態(tài)。然后需要由打印機來設置初始位置。這在步驟S2和S3中完成。之所以需要這些步驟是因為當盒被首次插入時打印機并不準確地知道圖像接收帶的邊緣所處位置。首先, 在步驟S2中,帶被向前輸送一個較短的預定距離。向前輸送帶的目的是確保在輸送前無論圖像接收帶的邊緣位于盒輸出區(qū)域的什么位置,在向前輸送帶之后邊緣都位于切割位置 110的下游。通過將打印頭106偏壓抵靠圖像接收帶并在前向方向上驅動壓板108,來實現(xiàn)圖像接收帶的輸送。然后在步驟S3中,圖像接收帶被位于盒內(nèi)的槽10中的切割機構切斷。然后打印機就知道圖像接收帶的邊緣位于盒內(nèi)的槽110中。在步驟S3的切割操作之后,打印機處于打印標簽的位置。這在步驟S4到S8中執(zhí)行。用戶在步驟S4中將要打印的標簽輸入,在步驟S5中用戶發(fā)出命令打印標簽(例如通過按“打印”按鈕)。然后在步驟S6中以預定的倒帶距離對圖像接收帶進行倒帶。通過保持打印頭106 偏壓抵靠圖像接收帶104和壓板108,以及沿相反的方向(如圖3A示出的順時針)驅動壓板來執(zhí)行該倒帶操作。在倒帶操作過程中,圖像接收帶104和圖像轉印條103均被倒帶。采用壓板108倒帶將會在位于壓板108上游的帶中產(chǎn)生一定的松弛。但是,相比于圖像接收帶104和打印頭106的接觸點302與盒102中的開口 105之間的帶長度,帶被倒帶的倒帶距離較小。因此,打印機能夠較容易地容納所產(chǎn)生的松弛而不需要將圖像接收帶104返回輸送到盒102。圖像接收帶被倒帶的倒帶距離可以通過多種方法進行確定。在一個實施例中,圖像接收帶被倒帶的倒帶距離可在打印機中固定。該倒帶距離可以基于切割裝置切斷圖像接收帶的點到引導肋118的端部之間的已知距離來確定(由于本文所說明的原因)。可選地,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用戶可以設定倒帶距離以確定在打印出的標簽上看到的邊距大小。但是,該由用戶確定的倒帶距離需要限定在一個最大倒帶距離之內(nèi),該最大倒帶距離對應于切割裝置切斷圖像接收帶的點到引導肋118的端部之間的已知距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步驟S6的倒帶操作之后,由于圖像接收帶的邊緣已被倒帶至帶引導銷202和204的上游位置處,該圖像接收帶可能不再位于帶引導銷202和204 中。這就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即必須確保圖像接收帶在其向前輸送過程中必須重新定位于這些銷之間以防止圖像接收帶在該帶打印機中阻塞。該問題通過帶引導肋118和可轉動帶導向部112來解決。再次參考圖3B,帶引導肋118防止倒帶圖像接收帶豎直向下掉落(如圖:3B所示)。特別地,帶引導肋118防止倒帶的圖像接收帶在壓板108和打印頭106的下游得不到支持。如果沒有帶引導肋118,當通過壓板進行輸送時,圖像接收帶可能向下豎直掉落并被盒102的壁面偏移,而不是在引導銷202和204之間被引導回去。這就是為什么用引導肋118來確定圖像接收帶可被倒帶的最大倒帶距離的原因。圖像接收帶可以從切割位置倒帶回到引導肋118端部的最大位置。 如果圖像接收帶要被倒帶到比此更遠的位置,則帶會失去支撐,并可能發(fā)生帶阻塞。當?shù)箮Ш笃浔粔喊?08向前輸送時,圖像接收帶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圖像接收帶可能被豎直向上輸送太多(如圖3B所示)而不能重新定位于引導銷202和204之間。如果發(fā)生這種情況,圖像接收帶無法從打印機退出,而出現(xiàn)帶的阻塞。通過可轉動帶導向部112 來解決這個問題。如圖3B所示,當可轉動帶導向部112處于關閉位置時,引導部分122位于圖像接收帶豎直上方并靠近圖像接收帶。引導部分122使帶偏轉并阻止其豎直向上輸送太多。這樣,可轉動帶導向部112就確保了當通過壓板將帶向前輸送時圖像接收帶被輸送回引導銷202和204之間。再參見圖5,在步驟S7中開始打印標簽。圖像接收帶104被壓板向前輸送,同時打印頭106將圖像轉印到位于接觸點302的圖像接收帶。打印過程持續(xù),直到在步驟S8確定打印過程完畢。在步驟S9中,通過壓板將圖像接收帶向前輸送到標簽的切割位置,并切斷圖像接收帶以得到標簽。切斷可以通過自動或手動的切割機來執(zhí)行。在切斷標簽之后,控制返回到步驟S4,此時用戶可輸入新的標簽。然后可以按需要打印其它的標簽。在圖IBB示出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切割位置與打印頭接觸圖像接收帶的點之間的距離大約為8mm。因此,無反向輸送的最小先導長度大約是8mm。但是,引導肋118與打印頭接觸圖像接收帶的點之間的距離大約為4mm。因此,在上述的反向輸送操作中,最小先導長度可被減小為大約4mm。反向輸送操作顯然可用于其他不同尺寸的帶打印機。在以下情況中可以執(zhí)行圖5所示操作的替代操作打印機包括自動切割機或手動切割機,該切割機具有傳感器,當已經(jīng)執(zhí)行切割時,該傳感器可通知打印機。該替代的操作在圖6中示出,用于設置初始打印位置的前三個步驟即步驟S1-S3與以上參照圖5所述的相同。在步驟S3后,在步驟S4’中執(zhí)行將帶倒帶預定距離的操作。步驟S4’與前述圖5中描述的步驟S6相同。但是,步驟S4’可以在操作中的這樣一個點被執(zhí)行,因為打印機知道何時已執(zhí)行完切割操作并由此能隨后立即倒帶。在步驟S5’用戶輸入要打印的標簽(如圖5中所述的步驟S4)并在步驟S6’ (如圖5中所述的步驟S5)中輸入打印命令。隨后步驟S7、S8和S9以與上述圖5描述的同樣方式執(zhí)行。在步驟S9中完成切割操作之后,控制返回到步驟S4’,在其中帶又被倒帶一個預定的距離。然后可以按需要打印其它的標簽。
現(xiàn)在參見圖7,其示出了一個控制系統(tǒng)700的示意圖,該系統(tǒng)用來控制反向輸送帶打印機??刂葡到y(tǒng)700包括一個微控制器702,其被用來控制帶打印機的運行。微控制器 702連接到鍵盤704或其他輸入裝置,所述鍵盤704或其他輸入裝置由用戶使用來輸入數(shù)據(jù)到帶打印機。例如,用戶輸入要在標簽上打印的消息或圖像,并且還可以輸入標簽的其他參數(shù),例如字體大小和樣式。用戶還可以輸入與反向輸送相關的數(shù)據(jù),例如設定用來確定帶應該倒帶多遠的邊距大小,如前文所述。微控制器702還連接到顯示裝置706,其提示用戶輸入需要的數(shù)據(jù),并向用戶提供對已輸入數(shù)據(jù)的可視反饋。微控制器702還連接到存儲器 708。存儲器708可被用來存儲例如預定倒帶距離或可由用戶設定的最大倒帶距離的信息。 存儲器708還可以存儲用戶輸入的信息,例如標簽消息或圖像以及所需邊距尺寸。壓板108的驅動還受到微控制器702的控制。驅動壓板的信號(包括應該在哪個方向上驅動)從微控制器702提供給馬達驅動電路710。馬達激勵電路710提供向前或反向驅動壓板馬達712所需的更高的動力信號。但是,精確地控制壓板馬達714來驅動壓板 108以及由此驅動圖像接收帶104移動特定的距離是很重要的。因此從連接到壓板馬達712 的軸編碼器714向微控制器702提供反饋。這就向微控制器702提供了關于壓板馬達712 的轉動的信息,該信息可被轉換為圖像接收帶104被輸送多遠的信息。
權利要求
1 一種打印設備,包括用于接收所供應的圖像接收介質的接收裝置;壓板,其配置為選擇性地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之一的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介質;打印頭,其配置為當在向前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介質時將圖像打印至圖像接收介質上;以及弧形導向部,其部分地容納壓板并且能相對于壓板的表面移動,所述導向部具有非操作位置和操作位置,在所述非操作位置中所述導向部與打印頭間隔開以允許接收所供應的圖像接收介質,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導向部移動到靠近打印頭,從而處于所述操作位置中的導向部限制圖像接收介質在與向前和相反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運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設備,其中所述弧形導向部在壓板的基本整個長度上延伸,并具有一個邊緣,從所述邊緣伸出延伸片,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延伸片靠近所述打印頭。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設備,其中所述接收裝置包括能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移動的門,在所述打開位置中能將所供應的圖像接收介質插入到接收裝置中,在所述關閉位置中所述門蓋住所述接收裝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設備,其中所述弧形導向部包括安裝在導向部的外側上的肋條,所述肋條配置為由所述門致動,由此將門移動到關閉位置就會將弧形導向部移至操作位置。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設備,其中所述弧形導向部連接到偏壓裝置,所述偏壓裝置配置為將導向部偏壓到非操作位置。
6.如權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打印設備,其中所述接收裝置是用來接收容納圖像接收介質的盒的盒接收艙。
7.如權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打印設備,其中所述接收裝置包括用來分別接收圖像接收介質保持容器和圖像轉印條保持容器的第一和第二接收區(qū)域。
8.—種打印設備,包括用于接收介質保持容器的接收裝置;介質保持容器,其位于所述接收裝置中并保持所供應的圖像接收介質,所述介質保持容器具有出口和用于接納打印頭的凹部,通過所述出口能將圖像接收介質輸送出去;壓板,其配置為選擇性地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之一的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介質;打印頭,其配置為當在向前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介質時將圖像打印至圖像接收介質上;弧形導向部,其部分地容納壓板并且能相對于壓板的表面移動,所述導向部具有非操作位置和操作位置,在所述非操作位置中所述導向部與打印頭間隔開以允許接收介質保持容器,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導向部移動到靠近打印頭,從而處于所述操作位置中的導向部限制圖像接收介質在與向前和相反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運動。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設備,其中所述介質保持容器包括安裝在所述介質保持容器的壁上并從所述凹部向內(nèi)延伸且與所述出口對齊的支撐構件,由此,所述支撐構件支撐圖像接收介質的引導邊以限制所述圖像接收介質在與向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運動,從而當向前輸送時,所述圖像接收介質的引導邊位于所述出口處。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設備,其中所述打印設備容納所供應的圖像接收介質和所供應的圖像轉印條。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設備,其中所述圖像接收介質是直熱式介質。
12.如權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打印設備,其中所述圖像接收介質是連續(xù)帶。
13.如權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打印設備,其中所述圖像接收介質是模切標簽。
全文摘要
一種打印設備,其包括用于接收所供應的圖像接收介質的裝置、和配置為選擇性地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之一的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介質的壓板。打印頭配置為當在向前方向上輸送圖像接收介質時將圖像打印至圖像接收介質上,并且弧形導向部部分地容納壓板并能相對于壓板的表面移動。所述導向部具有非操作位置和操作位置,在所述非操作位置中所述引導部與打印頭間隔開以允許接收所供應的圖像接收介質,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引導部移動到靠近打印頭,從而處于所述操作位置中的引導部限制圖像接收介質在與向前和相反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運動。
文檔編號B41J11/00GK102152654SQ201010585919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0月25日
發(fā)明者E·韋萊肯, K·范德默倫 申請人:迪默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