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照明器具領域,且特別涉及一種燈具。
背景技術:
1、現(xiàn)代燈具領域不斷進步與發(fā)展,燈具種類多樣。現(xiàn)有燈具為了形成大范圍照明區(qū)域或裝飾區(qū)域,常將燈具的體積設置成較大,由于燈具的體積較大存在運輸成本較高、運輸效率較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燈具,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2、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燈具,燈具包括至少兩個燈段,每個燈段設有連接部,相鄰的燈段的連接部可拆卸連接,以使相鄰燈段彼此連接。每個燈段包括安裝支架和多個發(fā)光單元,多個發(fā)光單元依次排列設置于安裝支架的外周,每個燈段中的多個發(fā)光單元形成出光側。在至少兩個燈段處于拼接狀態(tài)下,相鄰的燈段的出光側依次接續(xù),多個燈段的出光側形成環(huán)繞在安裝支架外周的環(huán)狀光效。
3、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相鄰的燈段的連接部中的任意一者為凹槽結構,另一者為凸起結構,凸起結構抵持于凹槽結構的內壁;或/及,每個連接部設有連接卡扣,相鄰的燈段的連接部經由連接卡扣彼此連接。
4、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拼接后的至少兩個燈段中,相鄰的燈段沿指定方向并列設置。拼接后的至少兩個燈段具有與指定方向垂直的厚度方向,燈段還包括透光罩,透光罩具有容納空間,安裝支架和多個發(fā)光單元設置在容納空間內。透光罩的側壁具有環(huán)繞厚度方向的周向,多個發(fā)光單元形成的出射光線經由透光罩的側壁出射。
5、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拼接后的所有燈段中的透光罩的側壁接續(xù)連接,形成連續(xù)的、環(huán)繞位于燈具外周的出光表面。
6、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透光罩包括底壁,側壁呈環(huán)繞設置,底壁連接于側壁的一端以共同限定容納空間。安裝支架連接于底壁,側壁環(huán)設于安裝支架之外,發(fā)光單元安裝于安裝支架并與側壁間隔設置。
7、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每個燈段還包括導光件。導光件安裝于安裝支架,并環(huán)設于發(fā)光單元之外,第一發(fā)光單元產生的出射光線經由第一導光件傳導至透光罩。
8、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安裝支架朝向側壁的一側設有反光面。反光面位于發(fā)光單元傳導到透光罩的出射光線的光路上,以用于發(fā)光單元出射光線反射至透光罩。
9、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反光面具有凹曲面,發(fā)光單元設置于安裝支架遠離底壁的一端,發(fā)光單元的發(fā)光側朝向所述反光面設置。
10、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反光面上設置有反射層,反射層包括以下結構中的任意一種:涂料層、反射膜層、電鍍層。
11、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透光罩設有多個微結構,多個微結構排布于透光罩朝向容納空間的內表面,出射光線基于微結構在內表面上發(fā)生散射。
12、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每個燈段還包括柔性基板。柔性基板環(huán)繞于安裝支架上,多個所述發(fā)光單元設置于柔性基板背離安裝支架的一側。
13、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柔性基板和安裝支架之間設有導熱膠體,柔性基板經由導熱膠體固定于安裝支架。
14、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發(fā)光單元還包括對接端子。對接端子連接于柔性基板,相鄰的燈段的發(fā)光單元通過對接端子可拆卸連接,以使相鄰的燈段的發(fā)光單元彼此連接。
15、其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燈段的數量為兩個,每個燈段包括弧形部和柱狀部,柱狀部具有相背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環(huán)狀部設置于第一端,連接部設置于第二端,相鄰的兩個燈段的第二端通過連接部彼此連接,弧形部和柱狀部上均形成有出光側。
16、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燈具,燈具可以包括至少兩個燈段,相鄰燈段彼此拼接連接能夠增大發(fā)光面積,提高燈具的亮度。具體地,每個燈段設有連接部,相鄰燈段的連接部可拆卸拼接,一方面燈具可以拼接成不同長度,適應不同大小的空間,提高燈具的使用靈活性。另一方面,能夠減少燈具在運輸過程所占據的空間體積,便于提高運輸效率,節(jié)省運輸成本和包裝成本。同時,可拆卸拼接連接便于安裝和維護,能夠提高裝配效率。此外,燈段包括安裝支架和多個發(fā)光單元,多個發(fā)光單元排列在安裝支架的外周,從而多個發(fā)光單元產生的光線能夠從安裝支架的周向的外周出射并形成出光側。由于至少兩個燈段相互拼接,所以每個燈段的出光側依次接續(xù),能夠形成連續(xù)的出光側,能夠提供均勻且無斷點的照明效果。進一步地,由于發(fā)光單元排列在安裝支架的外周,在至少兩個燈段相互拼接時,多個燈段的出光側能夠形成環(huán)狀光效,環(huán)狀光效提供了全方位的照明覆蓋,使得光線從各個角度均勻分布,可以顯著減少陰影和照明死角,提供更加清晰和均勻的視覺體驗。此外,環(huán)狀光效還能減少由于直射光線造成的眩光和視覺疲勞,提高了長時間在照明環(huán)境下的視覺舒適度。
1.一種燈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兩個燈段,每個所述燈段設有連接部,相鄰的所述燈段的所述連接部可拆卸連接,以使相鄰的所述燈段彼此拼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具,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所述燈段的連接部中的任意一者為凹槽結構,另一者為凸起結構,所述凸起結構抵接于所述凹槽結構的內壁;或/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拼接后的至少兩個所述燈段中,相鄰的所述燈段沿指定方向并列設置,拼接后的至少兩個所述燈段具有與所述指定方向垂直的厚度方向,所述燈段還包括透光罩,所述透光罩具有容納空間,所述安裝支架和多個所述發(fā)光單元設置在所述容納空間內,所述透光罩的側壁具有環(huán)繞所述厚度方向的周向,多個所述發(fā)光單元形成的出射光線經由所述透光罩的側壁出射。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包括底壁,所述側壁呈環(huán)繞設置,所述底壁連接于所述側壁的一端以共同限定所述容納空間;所述安裝支架連接于所述底壁,所述側壁環(huán)設于所述安裝支架之外,所述發(fā)光單元安裝于所述安裝支架并與所述側壁間隔設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燈段還包括導光件,所述導光件安裝于所述安裝支架,并環(huán)設于所述發(fā)光單元之外,所述發(fā)光單元產生的出射光線經由所述導光件傳導至所述透光罩。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支架朝向所述側壁的一側設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位于所述發(fā)光單元傳導到所述透光罩的出射光線的光路上,以用于將所述出射光線反射至所述透光罩。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為凹曲面,所述發(fā)光單元設置于所述安裝支架遠離所述底壁的一端,所述發(fā)光單元的發(fā)光側朝向所述反光面;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設有多個微結構,多個所述微結構排布于所述透光罩朝向所述容納空間的內表面,所述出射光線基于所述微結構在所述內表面上發(fā)生散射。
9.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燈段還包括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設置于所述安裝支架上,多個所述發(fā)光單元設置于所述柔性基板背離所述安裝支架的一側;
10.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燈段的數量為兩個,每個所述燈段包括弧形部和柱狀部,所述柱狀部具有相背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弧形部設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連接部設置于所述第二端,相鄰的兩個所述燈段的所述第二端通過所述連接部彼此連接,所述弧形部和所述柱狀部上均形成有所述出光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