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實用背光屏FPC焊接治具。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LCD)因其重量輕、體積小、厚度薄等性能,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尺寸的終端顯示設備中。LCD為被動發(fā)光顯示器,即顯示屏本身不發(fā)光,需借助背光模組發(fā)光來實現(xiàn)圖像顯示。背光模組主要由光源、導光板、光學用膜片等組成,目前背光模組常用的光源為發(fā)光二極管(LED)、冷陰極熒光燈管(CCFL)及電致發(fā)光(EL)。其中,LED具有低功耗、低發(fā)熱量、高亮度、長壽命的優(yōu)勢,已成為當前LCD背光源的主流。
柔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簡稱FPC)具有輕、薄、短、小的特點,作為一種特殊的互聯(lián)技術能夠滿足三維組裝的要求,已被廣泛應用于NOTEBOOK、LCD、手機、數(shù)碼相機、計算器、航空電子以及軍用電子設備中。能否將FPC有效地焊接在產(chǎn)品電路內(nèi),直接關系到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成品合格率和生產(chǎn)質(zhì)量,但是,由于客戶機型設計要求以及加工組裝工藝流程的差別,現(xiàn)行FPC背光焊盤位有可能在上下左右各個位置,產(chǎn)線焊接時需使用不同治具進行焊接操作,且操作不便,背光以及CTP(電容屏)容易被烙鐵燙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實用背光屏FPC焊接治具。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實用背光屏FPC焊接治具,整個治具的長度為30-40cm,寬度為20-30cm,厚度為10-12mm。治具的正面包含3個高度不相同的平面A、B、C,其中,平面A為所述治具的頂部,從A平面開始,沿治具厚度方向加工2mm獲得平面B,平面B處的厚度為8-10mm,長度為24-26cm,寬度為14-16cm;從B平面開始,沿治具厚度方向加工2mm獲得平面C,平面C的厚度為6-8mm,寬度為10-12cm,長度略小于平面B的寬度,為13.6-15.6cm。其中,平面C的右(上、下、左、右的方向以說明書附圖所示的方向為參考, 下同)側(cè)壁與平面B的右側(cè)壁距離為4-6cm,焊接時用于放置背光屏。
治具的背面包含兩個面:D面和E面。平面E為所述治具的底面,平面E距平面A的距離為10-12mm。從E平面開始,沿治具厚度方向加工8.5mm獲得平面D,平面D和治具正面的平面C在治具寬度方向上平齊且不重合,平面D的寬度為6-8cm,長度和平面C的寬度相等。平面D靠近平面C的邊加工成M型缺口,當FPC焊盤位于背光屏的反面時,將背光屏放置在所述治具后,焊接烙鐵頭可以通過M型缺口伸入與焊盤接觸完成焊接。
進一步地,為防止焊錫時烙鐵頭燙傷背光屏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所述焊接治具與墊片配套使用,墊片采用具有一定耐高溫能力的材料制成,厚度為1-2mm,寬度為10-12cm,長度為14-16cm。
本實用新型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1、采用與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相配合的工裝治具進行焊接,使得焊接過程中產(chǎn)品不易移動,方便操作。
2、治具結(jié)構(gòu)設計合理,且采用墊片配合使用,能夠有效地防止焊錫時烙鐵頭燙傷背光屏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治具的正面結(jié)構(gòu)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治具的反面結(jié)構(gòu)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墊片和M型缺口示意圖;
圖4為單背光模組焊接時,治具與背光模組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5為全貼合背光焊接背光屏的PFC焊盤在正面時,治具與背光屏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6為全貼合背光焊接背光屏的PFC焊盤在反面時,治具與背光屏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中:1、治具;2、墊片;3、FPC;4、背光屏;5、M型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實用背光屏FPC焊接治具,整個治具1的長度為30cm,寬度為20cm,厚度為10mm。治具1的正面包含3個高度不相同的平面A、B、C,其中,平面A為所述治具的頂部,從A平面開始,沿治具1厚度方向加工2mm獲得平面B,平面B處的厚度為8mm,長度為24cm,寬度為14cm;從B平面開始,沿治具1厚度方向加工2mm獲得平面C,平面C的厚度為6mm,寬度為10cm,長度略小于平面B的寬度,為13.6cm。其中,平面C的右(上、下、左、右的方向以說明書附圖所示的方向為參考,下同)側(cè)壁與平面B的右側(cè)壁距離為4cm,焊接時用于放置背光屏4。
治具1的背面包含兩個面:D面和E面。平面E為所述治具1的底面,平面E距平面A的距離為10mm。從E平面開始,沿治具1厚度方向加工8.5mm獲得平面D,平面D和治具1正面的平面C在治具1寬度方向上平齊且不重合,平面D的寬度為6cm,長度和平面C的寬度相等。平面D靠近平面C的邊加工成M型缺口5,當FPC3焊盤位于背光屏4的反面時,將背光屏4放置在所述治具1后,焊接烙鐵頭可以通過M型缺口5伸入與焊盤接觸完成焊接。
為防止焊錫時烙鐵頭燙傷背光屏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所述焊接治具1與墊片2配套使用,墊片2采用具有一定耐高溫能力的材料制成,厚度為1mm,寬度為10cm,長度為14cm。
在背光屏4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一般會遇到兩種焊接模式:
1.單背光模組焊接,焊接過程的步驟如下:
S1:如圖4所示,將背光模組放置在平面B上,背光模組最上端緊貼平面B上側(cè)面,背光模組最右端緊貼平面B右側(cè)面;
S2:將焊接FPC3放置于平面A上,并使得FPC3焊點與背光模組上的焊盤重合;
S3:用焊接烙鐵頭或者其他焊接工具燙焊上述焊盤,完成焊接。
背光模組放置于B面,焊接FPC3放置于A面,兩各部件處于不同的操作面上,和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相符,便于焊接對位,很好地解決了傳統(tǒng)的手工焊接無法對位的問題。
2.全貼合背光焊接,當背光屏4的PFC3焊盤在正面時,其焊接步驟為:
S1:如圖5所示,將焊接FPC3彎曲,使得FPC3焊點與背光屏上的焊盤重合。為防止焊錫時烙鐵頭燙傷背光屏4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在FPC3和背光屏4直接加入墊片2;
S2:將經(jīng)過上述操作后的FPC3和背光屏4放在平面C上,其上端插入平面C和平面D之間的空隙內(nèi),并漏出焊盤位。焊接時,M型缺口5的凸起部分固定住FPC3防止反彈,方便焊接;
S3:用焊接烙鐵頭或者其他焊接工具燙焊上述焊盤,完成焊接。
當背光屏4的PFC3焊盤在反面時,其焊接步驟為:
S1:如圖6所示,直接將背光屏4放在平面C上,其上端插入平面C和平面D之間的空隙內(nèi),并漏出焊盤位;
S2:將裝好背光屏4的治具1翻轉(zhuǎn),從治具1的背面將FPC3焊點與背光屏4上的焊盤重合;使治具1在背光屏4與FPC3之間,防止焊錫時烙鐵頭燙傷背光屏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
S3:用焊接烙鐵頭或者其他焊接工具燙焊上述焊盤,完成焊接。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nèi)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