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套筒鉚接裝配控制方法

文檔序號:9718265閱讀:767來源:國知局
套筒鉚接裝配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套筒鉚接裝配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對汽車配件管柱的需求越來越多,對其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對于四點卡口式管柱的制造,需要對上、下套筒及軸承進行組合。其組合包括軸承與上套筒的裝配和鉚接,以及上下套筒的裝配。軸承與上套筒的裝配和鉚接,一般是將軸承壓入上套筒中,通過上套筒內預設的臺階定位軸承的一端端面,通過對上套筒進行四點鉚接,其鉚接點將軸承的另一端面進行定位。上下套筒的裝配是將過盈配合的上套筒和下套筒壓在一起,并定長。
[0003]目前套筒的鉚接和裝配,一般都是在液壓機上利用工裝將軸承壓至上套筒中;再手工分別對四點進行鉚接;然后再用液壓機將上、下套筒壓在一起并定長?,F(xiàn)有技術也有采用四爪卡盤鉚接、手工帶動卡盤四爪擠壓鉚接的方式。
[0004]其中,作為套筒裝配的重要參數(shù)指標之一,潰縮力即兩套筒過盈配合間的過盈力,若其不合格將影響套筒使用安全。目前采用的檢測方式為抽查樣品送實驗室電子拉壓機檢測。
[0005]另外,在套筒鉚接裝配前對上套筒進行沖方孔,合格的套筒鉚接裝配需要保證上套筒方孔已經(jīng)被沖掉,目前對于漏沖的檢測采用人工檢。
[0006]這些技術有以下缺點:
(1)傳統(tǒng)的套筒鉚接裝配,分多工序完成,轉工時間較長;
(2)傳統(tǒng)的套筒鉚接裝配,勞動強度大,需要較大力氣操作,且不宜連續(xù)長時間操作;
(3)手工鉚接卡口加工效率慢且每個鉚點深淺不一、外觀不美觀、甚至影響鉚接質量;
(4)在上下套筒進行裝配時其潰縮力不能夠在線實時檢測;上套筒方孔檢測也不能實現(xiàn)在線檢測,采用抽樣檢和人工檢不能有效避免潰縮力不合格以及套筒方孔漏沖現(xiàn)象。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為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能實現(xiàn)裝配軸承、鉚接卡口及裝配上套筒、下套筒三工序在一個工位上完成的套筒鉚接裝配控制方法。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提供一種套筒鉚接裝配的控制方法,所述套筒包括上套筒、下套筒和軸承;所述上套筒上設有壓片和止動孔,所述上套筒內徑設有臺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性地設置裝夾機構用于夾持上套筒,設置左移動機構用于夾持下套筒,設置鉚接卡口機構用于進行套筒和軸承鉚接定位和止動;設置右移動機構用于夾持軸承;設置滑軌,使裝夾機構可在滑軌上移動;設置驅動裝置實現(xiàn)套筒鉚接裝配的控制;
本發(fā)明通過使用驅動裝置對各動作進行驅動,實現(xiàn)自動裝配、自動鉚接的功能。所述驅動裝置驅動裝夾機構對上套筒的定位和夾持;驅動左移動機構、右移動機構的移動,驅動鉚接卡口機構進行鉚接卡口動作;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51.將上套筒定位在裝夾機構上,左移動機構將上套筒推入鉚接卡口機構;
52.將軸承定位在右移動機構上,右移動機構將軸承推入鉚接卡口機構;
53.鉚接卡口機構進行上套筒與軸承的鉚接;
54.左移動機構、右移動機構、裝夾機構回退到初始位置;
55.將下套筒定位在左移動機構上,左移動機構將下套筒推入裝配到上套筒內并定長。
[0009]優(yōu)選地,所述鉚接卡口機構上設置有套筒方孔漏沖檢測裝置;在步驟S1后,若套筒方孔漏沖檢測裝置檢測出方孔存在漏沖,則停止下一步驟的進行;若不存在漏沖,則進行下一步驟。本發(fā)明在定位上套筒后對上套筒進行套筒方孔漏沖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相應動作,有效避免了套筒方孔漏沖現(xiàn)象流入到后序步驟中。
[0010]優(yōu)選地,所述套筒方孔漏沖檢測裝置為紅外傳感器。
[0011]本發(fā)明在上套筒和下套筒進行裝配時對過盈力進行實時在線檢測,保證了上下套筒裝配的質量。優(yōu)選地,所述下套筒設置有潰縮力檢測裝置;所述潰縮力檢測裝置對上套筒和下套筒間的過盈力進行實時監(jiān)控。
[0012]優(yōu)選地,所述潰縮力檢測裝置為壓力傳感器。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過盈力通過與潰縮力檢測裝置相連的顯示屏顯示;所述顯示屏上可對過盈力進行設定限定值;當過盈力超出限定值時,報警停機。
[0014]優(yōu)選地,所述鉚接卡口機構包括定位板和依次設置在定位板上的圓環(huán)板、凸起圓盤和卡口鉚塊,所述定位板上設置有一圈凹槽,所述圓環(huán)板鑲嵌于所述凹槽內;所述凸起圓盤與定位板固定,凸起圓盤的外徑小于圓環(huán)板的內徑;所述圓環(huán)板上設置有偏心弧,所述凸起圓盤上設置有導向槽,所述卡口鉚塊一端設有銷釘,另一端置于導向槽內,所述銷釘放置于偏心弧內,偏心弧的寬度與銷釘?shù)耐鈴较噙m配;所述卡口鉚塊的數(shù)量和偏心弧的數(shù)量均等于所述壓片的數(shù)量;所述銷釘圍成的中心、圓環(huán)板的中心和凸起圓盤的中心相同;圓環(huán)板轉動時,卡口鉚塊沿著所述導向槽向凸起圓盤中心徑向移動;所述鉚接卡口機構設置有相通的兩個圓孔,靠近上套筒的圓孔的半徑與所述上套筒的外徑相適配,靠近右移動機構的圓孔的半徑與所述軸承外徑相適配;將上套筒放置于所述圓孔中時,所述壓片的位置與所述卡口鉚塊的位置相對應;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步驟S3中,在鉚接卡口時巧妙應用了凸輪原理。鉚接卡口機構的鉚接卡口方法為,驅動裝置驅動圓環(huán)板轉動;圓環(huán)板轉動時,偏心弧帶動銷釘,卡口鉚塊沿著導向槽向凸起圓盤中心徑向移動,卡口鉚塊擠壓上套筒上的壓片,使壓片內凹。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左安裝座上安裝有止動螺栓,左移動機構和裝夾機構之間還設有用于擋住止動螺栓的擋塊;止動螺栓設置在下套筒定位芯棒下并與滑軌平行;止動螺栓的長度可調節(jié);擋塊可垂直于滑軌升降;
本發(fā)明步驟S4中回退到初始位置的動作,有利于套筒和軸承的放入與取出,有效避免了干涉現(xiàn)象;通過對套筒鉚接裝配步驟的優(yōu)化設計,使得軸承與上套筒的裝配和鉚接,以及上下套筒的裝配三個動作銜接合理。
[0016]所述步驟S5中,左移動機構將下套筒推入裝配到上套筒內之前,驅動裝置驅動擋塊上升;左移動機構推動下套筒,當止動螺栓抵觸到擋塊時,左移動機構停止移動。
[0017]優(yōu)選地,所述驅動裝置驅動左移動機構的驅動力,大于驅動右移動機構的驅動力。
[0018]進一步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設計了優(yōu)選的套筒鉚接裝配設備用以實現(xiàn)所述方法,所述套筒鉚接裝配設備包括依次設置的用于夾持下套筒的左移動機構、用于夾持上套筒的裝夾機構、用于進行套筒和軸承鉚接的鉚接卡口機構和用于夾持軸承的右移動機構;所述左移動機構包括左安裝座和安裝于左安裝座上的下套筒定位芯棒,所述下套筒定位芯棒的外徑與下套筒內徑相適配,所述下套筒定位芯棒上設有對上套筒定位的臺階,所述臺階的半徑大于上套筒內徑;所述右移動機構包括右安裝座和安裝于右安裝座上的軸承定位芯棒,所述軸承定位芯棒的外徑與軸承內徑相適配;所述套筒鉚接裝配設備還包括滑軌,所述裝夾機構可在滑軌上移動,所述下套筒定位芯棒和軸承定位芯棒可平行于所述滑軌移動;所述上套筒、下套筒、軸承分別裝夾在所述套筒鉚接裝配設備上后,其中心軸線位于同一條直線上。
[0019]優(yōu)選地,所述鉚接卡口機構包括定位板和依次設置在定位板上的圓環(huán)板、凸起圓盤和卡口鉚塊,所述定位板上設置有一圈凹槽,所述圓環(huán)板鑲嵌于所述凹槽內;所述凸起圓盤與定位板固定,凸起圓盤的外徑小于圓環(huán)板的內徑;所述圓環(huán)板上設置有偏心弧,所述凸起圓盤上設置有導向槽,所述卡口鉚塊一端設有銷釘,另一端置于導向槽內,所述銷釘放置于偏心弧內,偏心弧的寬度與銷釘?shù)耐鈴较噙m配;所述卡口鉚塊的數(shù)量和偏心弧的數(shù)量均等于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