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線材輸送裝置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冶金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將線材送入鋼水溶液或鐵水溶液內部的輸送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在目前冶煉技術中通常使用的喂絲工藝,屬于外部喂絲工藝,其基本特征是線材從冶煉溶液外部進入鋼水線材通過喂絲設備獲得動力,產(chǎn)生軸向運動速度,然后利用本身的剛度進入冶煉溶液,一邊進入溶液,一邊溶化和溶解,達到調整溶液成分的目的。這種喂絲方式存在以下問題
1、喂入的線材先接觸溶液表 層,即開始傳熱熔化的過程;
2、由于溶液的浮力作用,線材進入溶液后,很難保持一直向下的運動。以上兩個問題導致同一個結果,就是線材很難進入到溶液深處,而且相當部分線材成分會浮到溶液表面被空氣或者溶液表面的渣層氧化,線材所包含的原料在鋼水中的溶解度不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研究一種可以使線材在冶煉溶液深處接觸溶液的輸送裝置和方法,接觸深度和位置可以事先設定,也可以隨時調節(jié);還可以在鐵水、鋼水或者各種冶煉溶液中實現(xiàn)內部喂絲;可以喂入一種或多種線材;也可以防止喂絲過程中的溶液倒灌,亦可以提聞喂絲機構的使用壽命。所述的一種線材輸送裝置,包括密封裝置2,密封裝置2和輸送管相連。所述的密封裝置為多層橡膠密封裝置,或哈付密封裝置,或哈付矯直密封裝置。所述的輸送管為高壓氣室和低壓氣室輸送管或單獨氣室輸送管。所述高壓氣室和低壓氣室輸送管包括外套管12和送料管7間形成高、低壓兩個氣室的輸送管,或密封裝置上、下分別設置有低、高壓氣室的輸送管。輸送管的外套管12的外表面設置一層耐火材料層11,所述的耐火材料層11除外套管12外有耐火材料層,還在外套管12和送料管7的最下端設有一段耐火材料管19。耐火材料管19的內孔為直孔或斜形或弧形孔道15。所述的外套管12和送料管7間形成高、低壓兩個氣室的輸送管的高壓氣室包括在低壓氣室的最下面一層隔板9的下方設置有第二層隔板10,第二層隔板10的下方,送料管7外套有一外套管12,外套管12的內腔和高壓氣室相通,外套管12的最下端和送料管7密封連接,還有在第一層隔板9上設置有和高壓氣室相通的高壓輸氣管5,外套管12下端對應的送料管壁上開設有高壓進氣孔13,輸送管的外套管12的外表面設置一層耐火材料層11,所述的耐火材料層11除外套管12外有耐火材料層,還在外套管12和送料管7的最下端設有一段耐火材料管19。耐火材料管19的內孔為直孔或斜形或弧形孔道15。
所述的外套管12和送料管7間形成高、低壓兩個氣室的輸送管的低壓氣室包括氣室外殼8內設置的第一隔板9,氣室外殼8的頂部連有低壓輸氣管4,第一隔板9相鄰的送料管7的壁上開有低壓進氣孔14。所述的密封裝置上、下分別設置有低、高壓氣室的輸送管包括密封裝置,密封裝置上方設置有低壓氣室,下方設置有高壓氣室。所述的密封裝置上低壓氣室,包括一個氣室內腔盒和氣室內腔盒上設置有進氣嘴。所述的密封裝置下高壓氣室,包括外套管12內設置有送料管7,外套管12和送料管7之間形成氣室,外套管12上部外壁上設置有進氣口 16,外套管12最下端的內壁有一相連的喇叭口器塞16,送料管7的最下端與喇叭口的最上端有一定的距離,外套管12上有一層耐火涂料層11,外套管12最下端面設有一段耐火材料管19。耐火材料管19內孔為直孔或斜形或弧形孔道15。所述的單獨氣室輸送管包括外套管12內設置有送料管7,外套管12和送料管7之間形成氣室,外套管12上部外壁上設置有進氣口 16,送料管7的最下端與喇叭口的最上端有一定的距離,外套管12上有一層耐火涂料層11,外套管12最下端面設有一段耐火材料管19。耐火材料管19內孔為直孔或斜形或弧形孔道15。所述的多層橡膠密封裝置包括多個橡膠密封圈疊加而成。所述 的橡膠密封圈26的下口處有一凹坑,凹坑內的下口處有一凸臺。所述的哈付矯直密封裝置包括自動調距哈付塊裝置23,包括支桿、支桿外套有彈簧24、支桿一頭和哈付塊25相連,自動調距哈付塊裝置23上部設置有有一對左右矯直的滾輪,下部設置一對前后矯直的滾輪,左右矯直滾輪、前后矯直滾輪相對應的設置有手動裝置21。所述的自動調距哈付塊裝置23,包括支桿、支桿外套有彈簧24、支桿一頭和哈付塊25相連。本發(fā)明線材的輸送方法如下
方法一
(I )、將線材通過線材送料管7的上端密封組件2送入線材送料管7內,喂絲管升降機將線材輸送裝置送入鋼水中;
(2)、低壓氣體通過低壓進氣管4將氣體送入加氣密封室構件6內的低壓氣室內,低壓氣通過低壓氣室中的送料管7的低壓進氣孔14將低壓氣體送入送料管7中;
(3)、保護氣通過高壓輸氣管5進入高壓氣室內,高壓氣通過高壓氣室內的外套管12內的下端上的高壓進氣孔13進入送料管7內;
(4)、高壓氣在送料管7內向上,向下運動,向上運動的氣體和壓縮氣體相遇后達到平衡不能向上,只能向下,保護了線材和鋼水反應;
高壓氣通過耐火材料管道與線材一起進入鋼水,起到了防止了鋼水、鐵水倒灌入送料管的作用。而且由于耐火材料段的存在,防止了鋼水與送料管7的接觸,防止了粘鋼水的問題。方法二(1)、將線材通過錐形放線漏斗I送入密封裝置內,首先通過一對滾輪帶動其向下運動,通過哈付塊25進行密封,再通過一對滾輪把線材送到送料管7內,送絲機將線材送入鋼水內;
(2)、氣體從外套管12上部外壁上的進氣口16進入外套管內,氣體向下運動,當運動到外套管12底部時,由于底部密封,氣體只能從送料管7下部的進氣孔18進入送料管7內,氣體向下,一部分氣體向上,向上的氣體遇到密封裝置后再不能向上,達到平衡后所有的氣體只能向下,通過喇機口和線材一起進入鋼水;
高壓氣通過耐火材料管道與線材一起進入鋼水,起到了防止了鋼水、鐵水倒灌入送料管的作用。而且由于耐火材料段的存在,防止了鋼水與送料管7的接觸,防止了粘鋼水的問題。方法三
(I )、將線材通過錐形放線漏斗I送入密封裝置內,首先通過一對滾輪帶動其向下運動,通過哈付塊25進行密封,再通過一對滾輪把線材送到低壓氣室,再送到哈付塊25進行密封后,把線材送到高壓氣室中的送料管中,送絲機將線材送入鋼水內;
(2)、低壓氣體進入低壓氣室中;
(3)、高壓氣體從外套管12上部外壁上的進氣口16進入外套管內,氣體向下運動,當運動到外套管12底部時,由于底部密封,氣體只能從送料管7下部的進氣孔18進入送料管7內,氣體向下,一部分氣體向上,向上的 氣體遇到密封裝置后再不能向上,達到平衡后所有的氣體只能向下,通過喇叭口和線材一起進入鋼水;
高壓氣通過耐火材料管道與線材一起進入鋼水,起到了防止了鋼水、鐵水倒灌入送料管的作用。而且由于耐火材料段的存在,防止了鋼水與送料管7的接觸,防止了粘鋼水的問題。本發(fā)明線材輸送裝置和方法的優(yōu)點是在裝置前加表耐火材料管,在外殼外涂了耐火材料,提高了線材輸管的壽命,在外殼內設置高壓氣室和低壓氣室,這樣減少了氣體的使用量,降低了鋼水的沸騰飛濺,保證生產(chǎn)安全,由于密封裝置采用上下滾輪校直,故線材輸送更容易,更方便。由于耐火材料管內孔是直孔或斜形或弧形孔道,加線材更遠,在鋼、鐵水中面積更大,效率更高,節(jié)省線材,同時降低了噸鋼成本。
圖1為聞壓氣室輸送裝置結構不意圖。圖2為單獨氣室輸送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為密封裝置上、下分別設置有低、高壓氣室的輸送管結構示意圖。圖4為哈付密封結構示意圖。圖5為前后左右矯直哈付密封結構示意圖。圖6為橡膠密封圈結構示意圖。圖7外管截面圖。圖8為氣室下部結構示意圖。圖9為耐火材料最下端結構不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
本發(fā)明一種線材輸送裝置,包括密封裝置2,密封裝置2和輸送管相連。所述的密封裝置包括多層橡膠密封裝置。所述的輸送管包括高壓氣室和低壓氣室輸送管。所述高壓氣室和低壓氣室輸送管包括外套管12和送料管7間形成高、低壓兩個氣室的輸送管。輸送管的外套管12的外表面設置一層耐火材料層11,所述的耐火材料層11除外套管12外有耐火材料層,還在外套管12和送料管7的最下端設有一段耐火材料管19。耐火材料管19內孔有直孔或斜形或弧形孔道15。所述的外套管12和送料管7間形成高、低壓兩個氣室的輸送管的高壓氣室包括在低壓氣室的最下面一層隔板9的下方設置有第二層隔板10,第二層隔板10的下方,送料管7外套有一外套管12,外套管12的內腔和高壓氣室相通,外套管12的最下端和送料管7密封連接,還有在第一層隔板9上設置有和高壓氣室相通的高壓輸氣管5,外套管12下端對應的送料管壁上開設有高壓進氣孔13。所述的所述的外套管12和送料管7間形成高,低壓兩個氣室的輸送管的低壓氣室包括氣室外殼8內設置的第一隔板9,氣室外殼8的頂部連有低壓輸氣管4,第一隔板9相鄰的送料管7的壁上開有低壓進氣孔14。所述的多層 橡膠密封裝置包括多個橡膠密封圈疊加而成。所述的橡膠密封圈26的下口處有一凹坑,凹坑內的下口處有一凸臺。實施例2
本發(fā)明一種線材輸送裝置,包括密封裝置2,密封裝置2和輸送管相連。所述的密封裝置包括哈付密封裝置。所述的輸送管包括高壓氣室和低壓氣室輸送管。所述高壓氣室和低壓氣室輸送管包括密封裝置2上,下分別設置有低、高壓氣室的輸送管。輸送管的外套管12的外表面設置一層耐火材料層11,所述的耐火材料層11除外套管12外有耐火材料層,還在外套管12和送料管7的最下端設有一段耐火材料管19。耐火材料管19內孔有直孔或斜形或弧形孔道15。所述的密封裝置上、下分別設置有低、高壓氣室的輸送管包括密封裝置,密封裝置上方設置有低壓氣室,下方設置有高壓氣室。所述的密封裝置上低壓氣室,包括一個氣室內腔盒和氣室內腔盒上設置有進氣嘴。所述的密封裝置下高壓氣室,包括外套管12內設置有送料管7,外套管12和送料管7之間形成氣室,外套管12上部外壁上設置有進氣口 16,外套管12最下端的內壁有一相連的喇叭口器塞16,送料管7的最下端與喇叭口的最上端有一定的距離,外套管12上有一層耐火涂料層11,外套管12最下端面設有一段耐火材料管19。耐火材料管19內孔有直孔或斜形或弧形孔道15。所述的自動調距哈付塊裝置23,包括支桿、支桿外套有彈簧24、支桿一頭和哈付塊25相連。實施例3
本發(fā)明一種線材輸送裝置,包括密封裝置2,密封裝置2和輸送管相連。所述的密封裝置包括哈付矯直密封裝置。所述的輸送管包括單獨氣室輸送管。所述的單獨氣室輸送管包括外套管12內設置有送料管7,外套管12和送料管7之間形成氣室,外套管12上部外壁上設置有進氣口 16,外套管12最下端的內壁有一相連的喇叭口器塞16,送料管7的最下端與喇叭口的最上端有一定的距離,外套管12上有一層耐火涂料層11,外套管12最下端面設有一段耐火材料管19。耐火材料管19內孔有直孔或斜形或弧形孔道15。所述的哈付矯直密封裝置包括自動調距哈付塊裝置23,包括支桿、支桿外套有彈簧24、支桿一頭和哈付塊相連,自動調距哈付塊裝置23上部設置有有一對左右矯直的滾輪,下部設置一對前后矯直的滾輪,左右矯直滾輪、前后矯直滾輪相對應的設置有手動裝置21。本發(fā)明不拘限以上實施例,選擇密封裝置2和輸送管不同的組合,可以組合很多實施例,在此不加以累述。本發(fā)明線材的輸送方法如下
方法一
(I )、將線材通過線材送料管7的上端密封組件2送入線材送料管7內,喂絲管升降機將線材輸送裝置送入鋼水中;
(2)、低壓氣體通過低壓進氣管4將氣體送入加氣密封室構件6內的低壓氣室內,低壓氣通過低壓氣室中的送料管7的低壓進氣孔14將低壓氣體送入送料管7中;
(3)、保護氣通過高壓輸氣管5進入高壓氣室內,高壓氣通過高壓氣室內的外套管12內的下端上的高壓進氣孔13進入送料管7內;
(4)、高壓氣在送料管7內向上,向下運動,向上運動的氣體和壓縮氣體相遇后達到平衡不能向上,只能向下,保護了線材和鋼水反應;
高壓氣通過耐火材料管道與線材一起進入鋼水,起到了防止了鋼水、鐵水倒灌入送料管的作用。而且由于耐火材料段的存在,防止了鋼水與送料管7的接觸,防止了粘鋼水的問題。方法二
(I )、將線材通過錐形放線漏斗I送入密封裝置內,首先通過一對滾輪帶動其向下運動,通過哈付塊25進行密封,再通過一對滾輪把線材送到送料管7內,送絲機將線材送入鋼水內;
(2)、氣體從外套管12上部外壁上的進 氣口 16進入外套管內,氣體向下運動,當運動到外套管12底部時,由于底部密封,氣體只能從送料管7下部的進氣孔18進入送料管7內,氣體向下,一部分氣體向上,向上的氣體遇到密封裝置后再不能向上,達到平衡后所有的氣體只能向下,通過喇機口和線材一起進入鋼水;
氣體通過耐火材料管道與線材一起進入鋼水,起到了防止了鋼水、鐵水倒灌入送料管的作用。而且由于耐火材料段的存在,防止了鋼水與送料管7的接觸,防止了粘鋼水的問題。方法三
(I )、將線材通過錐形放線漏斗I送入密封裝置內,首先通過一對滾輪帶動其向下運動,通過哈付塊25進行密封,再通過一對滾輪把線材送到低壓氣室,再送到哈付塊25進行密封后,把線材送到高壓氣室中的送料管中,送絲機將線材送入鋼水內;
(2)、低壓氣體進入低壓氣室中;
(3)、高壓氣體從外套管12上部外壁上的進氣口16進入外套管內,氣體向下運動,當運動到外套管12底 部時,由于底部密封,氣體只能從送料管7下部的進氣孔18進入送料管7內,氣體向下,一部分氣體向上,向上的氣體遇到密封裝置后再不能向上,達到平衡后所有的氣體只能向下,通過喇叭口和線材一起進入鋼水;
高壓氣通過耐火材料管道與線材一起進入鋼水,起到了防止了鋼水、鐵水倒灌入送料管的作用。而且由于耐火材料段的存在,防止了鋼水與送料管7的接觸,防止了粘鋼水的問題。
權利要求
1.一種線材輸送裝置,包括密封裝置(2),密封裝置(2)和輸送管相連。
2.根椐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材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裝置包括多層橡膠密封裝置,或哈付密封裝置,或哈付矯直密封裝置。
3.根椐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材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送管包括高壓氣室和低壓氣室輸送管或單獨氣室輸送管。
4.根椐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材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氣室和低壓氣室輸送管包括外套管(12)和送料管(7)間形成高、低壓兩個氣室的輸送管,或密封裝置(2)上,下分別設置有低、高壓氣室的輸送管。
5.根椐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材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輸送管的外套管(12)的外表面設置一層耐火材料層(11),外套管(12)和送料管(7)的最下端設有一段耐火材料管(19),耐火材料管(19)內孔有直孔或斜形或弧形孔道(15)。
6.根椐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材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獨氣室輸送管包括夕卜套管(12)內設置有送料管(7),外套管(12)和送料管(7)之間形成氣室,外套管(12)上部外壁上設置有進氣口(16),外套管(12)最下端的內壁有一相連的喇叭口器塞(16),送料管(7)的最下端與喇叭口的最上端有一定的距離,外套管(12)上有一層耐火涂料層(11),夕卜套管(12)最下端面設有一段耐火材料管(19),耐火材料管(19)內孔有直孔或斜形或弧形孔道(15)。
7.根椐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材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哈付矯直密封裝置包括自動調距哈付塊裝置(23),包括支桿、支桿外套有彈簧(24)、支桿一頭和哈付塊(25)相連;自動調距哈付塊裝置(23)上部設置有有一對左右矯直的滾輪,下部設置一對前后矯直的滾輪,左右矯直滾輪、前后矯直滾輪相對應的設置有手動裝置(21),或所述的自動調距哈付塊裝置(23),包括支桿、支桿外套有彈簧(24)、支桿一頭和哈付塊(25)相連。
8.根椐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材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管(12)和送料管(7)間形成高,低壓兩個氣室的輸送管的高壓氣室包括在低壓氣室的最下面一層隔板(9)的下方設置有第二層隔板(10),第二層隔板(10)的下方,送料管(7)外套有一外套管(12),外套管(12)的內腔和高壓氣室相通,外套管(12)的最下端和送料管(7)密封連接,還有在第一層隔板(9)上設置有和高壓氣室相通的高壓輸氣管(5),外套管(12)下端對應的送料管壁上開設有高壓進氣孔(13);或所述的密封裝置下高壓氣室,包括外套管(12)內設置有送料管(7),外套管(12)和送料管(7)之間形成氣室,外套管(12)上部外壁上設置有進氣口( 16),外套管(12)最下端的內壁有一相連的喇叭口器塞(16),送料管(7)的最下端與喇叭口的最上端有一定的距離,外套管(12)上有一層耐火涂料層(11 ),外套管(12)最下端面設有一段耐火材料管(19)。
9.根椐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材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外套管(12)和送料管(7)間形成高、低壓兩個氣室的輸送管的低壓氣室包括,氣室外殼(8)內設置的第一隔板(9),氣室外殼(8)的頂部連有低壓輸氣管(4),第一隔板(9)相鄰的送料管(7)的壁上開有低壓進氣孔(14),或所述的密封裝置上低壓氣室,包括一個氣室內腔盒和氣室內腔盒上設置有進氣嘴。
10.一種線材的輸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方法一①、將線材通過線材送料管(7)的上端密封組件(2)送入線材送料管(7)內,喂絲管升降機將線材輸送裝置送入鋼水中; ②、低壓氣體通過低壓進氣管(4)將氣體送入加氣密封室構件(6)內的低壓氣室內,低壓氣通過低壓氣室中的送料管(7)的低壓進氣孔(14)將低壓氣體送入送料管(7)中; ③、保護氣通過高壓輸氣管(5)進入高壓氣室內,高壓氣通過高壓氣室內的外套管(U)內的下端上的高壓進氣孔(13)進入送料管(7)內; 'Si高壓氣在送料管(7)內向上,向下運動,向上運動的氣體和壓縮氣體相遇后達到平衡不能向上,只能向下,保護了線材和鋼水反應; 方法二 ①、將線材通過錐形放線漏斗(I)送入密封裝置內,首先通過一對滾輪帶動其向下運動,通過哈付塊(25)進行密封,再通過一對滾輪把線材送到送料管(7)內,送絲機將線材送入鋼水內; ②、氣體從外套管(12)上部外壁上的進氣口(16)進入外套管內,氣體向下運動,當運動到外套管(12)底部時,由于底部密封,氣體只能從送料管(7)下部的進氣孔(18)進入送料管(7)內,氣體向下,一部分氣體向上,向上的氣體遇到密封裝置后再不能向上,達到平衡后所有的氣體只能向·下,通過喇叭口和線材一起進入鋼水; 方法三 ①、將線材通過錐形放線漏斗(I)送入密封裝置內,首先通過一對滾輪帶動其向下運動,通過哈付塊(25)進行密封,再通過一對滾輪把線材送到低壓氣室,再送到哈付塊(25)進行密封后,把線材送到高壓氣室中的送料管中,送絲機將線材送入鋼水內; ②、低壓氣體進入低壓氣室中; ③、高壓氣體從外套管(12)上部外壁上的進氣口(16)進入外套管內,氣體向下運動,當運動到外套管(12)底部時,由于底部密封,氣體只能從送料管(7)下部的進氣孔(18)進入送料管(7)內,氣體向下,一部分氣體向上,向上的氣體遇到密封裝置后再不能向上,達到平衡后所有的氣體只能向下,通過喇叭口和線材一起進入鋼水。
全文摘要
一種線材輸送裝置,包括密封裝置,密封裝置和輸送管相連。其優(yōu)點是在裝置前加表耐火材料管,在外殼外涂了耐火材料,提高了線材輸管的壽命,在外殼內設置高壓氣室和低壓氣室,這樣減少了氣體的使用量,降低了鋼水的沸騰飛濺,保證生產(chǎn)安全,由于密封裝置采用上下滾輪校直,故線材輸送更容易,更方便;由于耐火材料管內孔是直孔或斜形或弧形孔道,加線材更遠,在鋼、鐵水中面積更大,效率更高,節(jié)省線材,同時降低了噸鋼成本。
文檔編號C21C7/04GK103045799SQ201210280198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8日
發(fā)明者
原明 申請人:湖北亞克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