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羊肚菌菌種分離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食用菌菌種分離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羊肚菌菌種分離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羊肚菌(M.esculenta)又稱羊肚菜、羊蘑,屬于羊肚菌科,羊肚菌屬,于1818年被發(fā)現(xiàn),因其結(jié)構(gòu)與盤菌相似,上部呈褶皺網(wǎng)狀,像個羊肚,因此取名為羊肚菌。羊肚菌味道鮮美、脆嫩可口,營養(yǎng)非常豐富,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多糖、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20多種氨基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食品之冠。羊肚菌具有補腎壯陽、補腦、提神之功效,長期食用可防癌抗癌,抑制腫瘤,預(yù)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醫(yī)藥中久負盛名的良藥,過去人們把羊肚菌作為貢品獻給皇帝,如今已成為出口西歐國家的高檔食品,是一種不含任何激素,無任何副作用的天然保健品,現(xiàn)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甘肅、新疆、陜西、河北、遼寧等地。
[0003]目前,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出現(xiàn)很多問題,重復(fù)性差,產(chǎn)量不高,參差不齊,品質(zhì)差,很難實現(xiàn)生產(chǎn)推廣,其很大原因是菌種不純造成的。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針對上述不足之處而提供的一種羊肚菌菌種分離方法,該方法分離得到的羊肚菌菌種非常純,能改善人工栽培中出現(xiàn)的重復(fù)性差,產(chǎn)量不高,采收時菌株參差不齊,品質(zhì)差等問題,該方法得到的羊肚菌純菌種在栽培過程中穩(wěn)定性好,栽培得到的子實體長勢好,長勢均勻,產(chǎn)量高。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0006]一種羊肚菌菌種分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I)種菇選擇:選擇第一潮菇,單生,個體健壯的羊肚菌,并做記號;
[0008](2)消毒:種菇采收后用0.2%升汞溶液消毒Imin后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最后用無菌濾紙把水分吸干;或用75%酒精棉球?qū)w及菌柄進行消毒;
[0009](3)收集孢子:用無菌刀切掉多余菌柄,剩余1.0?2.1cm,把菇直立,菌柄朝下插入鋁線制作的支持物上,然后放入鋪有無菌濾紙條的平皿上,蓋上鐘罩,然后將其置于17 ?25°C,放置 24 ?36h ;
[0010](4)單孢分離:將收集有孢子的濾紙條浸入無菌水,采用稀釋分離法,將孢子濃度稀釋為300?400個/mL ;在無菌條件下,吸取0.1mL孢子懸浮液滴到平板培養(yǎng)基上,用涂布棒將其涂勻,然后置于24?25°C培養(yǎng);將單個孢子萌發(fā)而成的菌落移至斜面試管中重新培養(yǎng),得羊肚菌純種。
[0011]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羊肚菌菌種分離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分離方法簡單,成本低,分離出的菌種純,對人工栽培過程中菌種穩(wěn)定性、菌種長勢、產(chǎn)量有很大幫助。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實施例
[0013]一種羊肚菌菌種分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4](I)種菇選擇:選擇第一潮菇,單生,個體健壯的羊肚菌,并做記號;
[0015](2)消毒:種菇采收后用0.2%升汞溶液消毒Imin后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最后用無菌濾紙把水分吸干;或用55%酒精棉球?qū)w及菌柄進行消毒;
[0016](3)收集孢子:用無菌刀切掉多余菌柄,剩余1.0?2.1cm,把菇直立,菌柄朝下插入鋁線制作的支持物上,然后放入鋪有無菌濾紙條的平皿上,蓋上鐘罩,然后將其置于17?25°C,放置24?36h,無菌濾紙條上有褐色羊肚菌孢子印;
[0017](4)單孢分離:
[0018]制備無菌水:取10支試管,其中I支裝1mL蒸餾水,其余9支裝9mL蒸餾水,高壓滅菌得無菌水;
[0019]制備孢子懸液:將一小塊含有孢子的濾紙條浸入1mL無菌水試管中,震蕩試管使孢子分散成懸液,取ImL孢子懸液于第2支試管中,震蕩試管使孢子分散成懸液,按照上述操作依次進行,使其孢子濃度稀釋為300?400個/mL ;
[0020]平板涂布法:在無菌條件下,吸取0.1mL孢子懸浮液滴到平板培養(yǎng)基上,用涂布棒將其涂勻,蓋上皿蓋,封口,然后置于24?25°C培養(yǎng);
[0021]保種:經(jīng)過鏡檢確定孢子萌發(fā)的菌落是由單個孢子萌發(fā)而成,可使用打孔器打孔把菌落移至斜面試管中重新培養(yǎng),打孔器外徑應(yīng)小于顯微鏡視野范圍,確保得到純種。
[0022]將收集有孢子的濾紙條浸入無菌水,采用稀釋分離法,將孢子濃度稀釋為300?400個/mL ;在無菌條件下,吸取0.1mL孢子懸浮液滴到平板培養(yǎng)基上,用涂布棒將其涂勻,然后置于24?25°C培養(yǎng)5天;然后挑單胞,將單胞移至斜面試管中重新培養(yǎng),得羊肚菌純種。
【主權(quán)項】
1.一種羊肚菌菌種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種菇選擇:選擇第一潮菇,單生,個體健壯的羊肚菌,并做記號; (2)消毒:種菇采收后用0.2%升汞溶液消毒Imin后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最后用無菌濾紙把水分吸干;或用75%酒精棉球?qū)w及菌柄進行消毒; (3)收集孢子:用無菌刀切掉多余菌柄,剩余1.0?2.1cm,把菇直立,菌柄朝下插入鋁線制作的支持物上,然后放入鋪有無菌濾紙條的平皿上,蓋上鐘罩,然后將其置于17?25°C,放置 24 ?36h ; (4)單孢分離:將收集有孢子的濾紙條浸入無菌水,采用稀釋分離法,將孢子濃度稀釋為300?400個/mL ;在無菌條件下,吸取0.1mL孢子懸浮液滴到平板培養(yǎng)基上,用涂布棒將其涂勻,然后置于24?25°C培養(yǎng);將單個孢子萌發(fā)而成的菌落移至斜面試管中重新培養(yǎng),得羊肚菌純種。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羊肚菌菌種分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種菇選擇;(2)消毒;(3)收集孢子:菇直立,菌柄朝下插入鋁線制作的支持物上,然后放入鋪有無菌濾紙條的平皿上,蓋上鐘罩,置于17~25℃放置24~36h;(4)單孢分離:將含有孢子的濾紙條浸入無菌水,采用稀釋分離法,將孢子濃度稀釋為300~400個/mL;無菌條件下,吸取0.1mL孢子懸浮液滴到平板培養(yǎng)基上,用涂布棒將其涂勻,然后置于24~25℃培養(yǎng);將單個孢子萌發(fā)而成的菌落移至斜面試管中重新培養(yǎng),得羊肚菌純種。該方法分離得到的羊肚菌菌種非常純,能改善人工栽培中出現(xiàn)的重復(fù)性差,產(chǎn)量不高,采收時菌株參差不齊,品質(zhì)差等問題。
【IPC分類】C12N1/14
【公開號】CN104928195
【申請?zhí)枴緾N201510406158
【發(fā)明人】黃春貴
【申請人】青川縣智農(nóng)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