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涂料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淺色水性隔熱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目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建筑材料的選擇和使用上更加注重節(jié)能、環(huán)保和安全。而對于具有裝飾功能、保護(hù)功能和居住性改進(jìn)功能的建筑涂料而言,節(jié)能、環(huán)保和安全尤為重要,亦是各國節(jié)能減排目標(biāo)實施的有效措施。一系列節(jié)能環(huán)保建筑涂料應(yīng)運而生,其中最典型的是白色屋面涂料及白色或淺色墻面涂料,可以明顯地降低建筑物內(nèi)溫度,可以緩解城市中的“熱島效應(yīng)”,從而實現(xiàn)建筑節(jié)能要求。國內(nèi)的建筑用隔熱類涂料,以無機硅酸鹽類阻隔型隔熱涂料和近幾年興起研發(fā)熱潮的反射型隔熱涂料為主,此兩類隔熱涂料雖說具有較好的隔熱效果,但均為白色和非常高的顏填料添加量,基本無裝飾性。而且,現(xiàn)今使用的油性隔熱涂料施工時排放的VOC,既影響施工的舒適性,又造成大氣污染。一般的水性隔熱涂料只能做成白色的,或近似白色的涂料,當(dāng)涂膜表面受污染或涂膜老化變色后,隔熱效果快速下降,甚至喪失隔熱功能,隔熱的有效時間一般只有3年左右,較短,這種隔熱效果就不明顯,甚至沒有一點隔熱效果,尤其是應(yīng)用于深色建筑表面隔熱,隔熱效果非常不明顯。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淺色水性隔熱涂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淺色水性隔熱涂料適用于室內(nèi)外的混凝土結(jié)構(gòu)、竹木結(jié)構(gòu)和鋼結(jié)構(gòu)的基材表面裝飾,制備方法簡單,易于生產(chǎn)。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淺色水性隔熱涂料,按重量比計算,包括以下組分:
水 10-30%,
纖維素 0.1-0.5%
醇酯十二 1-3%,
丙二醇 1-3%,
有機硅 0.1-0.5%,
聚羧酸銨鹽 0.05-1%,
異噻唑啉酮 0.03-1.1%,
烷基芳基磺酸鈉 0.03-1.1%,
二氧化鈦 10-30%,
熱反射高分子化合物 8-18%,
丙烯酸乳液 5-35%,
聚丙烯酸酯 0.24-1%,
碳酸鈣 5-35%,
色漿 0-10%。
另外,本發(fā)明還涉及淺色水性隔熱涂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制備活性母液;(2)制備淺色漆骨漿;(3)制備淺色漆基料,(4)制備淺色漆;其步驟(1)至(4)的制備步驟如下:
(1)活性母液的制備:將水、醇酯十二、丙二醇、纖維素、有機硅、聚羧酸銨鹽、異噻唑啉酮、烷基芳基磺酸鈉按重量比計算的比例投入到分散槽中,高速分散均勻,得到活性母液;
(2)淺色漆骨漿的制備:將活性母液、二氧化鈦、碳酸鈣按重量比計算的比例進(jìn)行投料混合,高速分散均勻,檢查刮板并于刮板上沒有粉球殘留,得到淺色漆骨漿;
(3)淺色漆基料的制備:將淺色漆骨漿、熱反射高分子化合物、丙烯酸乳液、聚丙烯酸酯按重量比計算的比例混合,高速分散均勻,得到淺色漆基料;
(4)淺色漆的制備:將淺色漆基料低速攪拌均勻,即可得到淺色水性隔熱涂料;或者,按重量比計算,將大于或等于90%的淺色漆基料和小于或等于10%的色漿,低速攪拌均勻,得到淺色水性隔熱涂料,淺色漆基料和色漿的比例之和等于100%。
其中,各原料組分按重量比計算的占比如下:
水 10-30%,
纖維素 0.1-0.5%
醇酯十二 1-3%,
丙二醇 1-3%,
有機硅 0.1-0.5%,
聚羧酸銨鹽 0.05-1%,
異噻唑啉酮 0.03-1.1%,
烷基芳基磺酸鈉 0.03-1.1%,
二氧化鈦 10-30%,
熱反射高分子化合物 8-18%,
丙烯酸乳液 5-35%,
聚丙烯酸酯 0.24-1%,
碳酸鈣 5-35%,
色漿 0-10%。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淺色水性隔熱涂料采用具有復(fù)合功能和具有反射或透射功能的組合物組成淺色水性隔熱保溫涂料,滿足建筑涂料涂料所要求的淺色系的裝飾性同時具有一定的反射、輻射及阻隔隔熱功能,尤其是具有反射功能的作用,使涂料體系的隔熱功能進(jìn)一步強化,隔熱性能更好。該淺色水性隔熱涂料適用于屋面、露臺、水泥石棉瓦面作隔熱防滲,用于金屬瓦面及露天金屬儲罐的隔熱降溫,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抗污性、耐磨性、耐洗刷性,水性環(huán)保、無毒無味、施工簡便快捷,節(jié)能降電耗顯著,烈日下涂層表面降溫10℃以上??梢愿鶕?jù)裝飾美感的需要,調(diào)成各種各樣的淺色,隔熱功能具有長久性。該淺色水性隔熱涂料還具有優(yōu)良的耐水性、耐候性、抗沾污性、抗墻面泛堿性以及附著力 。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1所描述的一種淺色水性隔熱涂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制備活性母液;(2)制備淺色漆骨漿;(3)制備淺色漆基料,(4)制備淺色漆;其步驟(1)至(4)的制備步驟如下:
(1)活性母液的制備:將水、醇酯十二、丙二醇、纖維素、有機硅、聚羧酸銨鹽、異噻唑啉酮、烷基芳基磺酸鈉按重量比計算的比例投入到分散槽中,高速分散均勻,得到活性母液;
(2)淺色漆骨漿的制備:將活性母液、二氧化鈦、碳酸鈣按重量比計算的比例進(jìn)行投料混合,高速分散均勻,檢查刮板并于刮板上沒有粉球殘留,得到淺色漆骨漿;
(3)淺色漆基料的制備:將淺色漆骨漿、熱反射高分子化合物、丙烯酸乳液、聚丙烯酸酯按重量比計算的比例混合,高速分散均勻,得到淺色漆基料;
(4)淺色漆的制備:將淺色漆基料低速攪拌均勻,即可得到淺色水性隔熱涂料。
該淺色水性隔熱涂料的各組分按按重量比計算,具體如下:
19.45%水,0.1%纖維素,1%醇酯十二,1%丙二醇,0.1%有機硅,0.05%聚羧酸銨鹽,0.03%異噻唑啉酮,0.03%烷基芳基磺酸鈉,20%二氧化鈦,8%熱反射高分子化合物, 25%丙烯酸乳液,0.24%聚丙烯酸酯,25%碳酸鈣。
實施例2
本實施例2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改變,具體為各淺色水性隔熱涂料組分的不同,具體如下:
15.8%水,0.5%纖維素,3%醇酯十二,3%丙二醇,0.5%有機硅,1%聚羧酸銨鹽,1.1%異噻唑啉酮,1.1%烷基芳基磺酸鈉,15%二氧化鈦,18%熱反射高分子化合物, 20%丙烯酸乳液,1%聚丙烯酸酯,20%碳酸鈣。
實施例3
本實施例3所描述的一種淺色水性隔熱涂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制備活性母液;(2)制備淺色漆骨漿;(3)制備淺色漆基料,(4)制備淺色漆;其步驟(1)至(4)的制備步驟如下:
(1)活性母液的制備:將水、醇酯十二、丙二醇、纖維素、有機硅、聚羧酸銨鹽、異噻唑啉酮、烷基芳基磺酸鈉按重量比計算的比例投入到分散槽中,高速分散均勻,得到活性母液;
(2)淺色漆骨漿的制備:將活性母液、二氧化鈦、碳酸鈣按重量比計算的比例進(jìn)行投料混合,高速分散均勻,檢查刮板并于刮板上沒有粉球殘留,得到淺色漆骨漿;
(3)淺色漆基料的制備:將淺色漆骨漿、熱反射高分子化合物、丙烯酸乳液、聚丙烯酸酯按重量比計算的比例混合,高速分散均勻,得到淺色漆基料;
(4)淺色漆的制備:按重量比計算,將淺色漆基料和色漿,低速攪拌均勻,得到淺色水性隔熱涂料,淺色漆基料和色漿的比例之和等于100%。
該淺色水性隔熱涂料的各組分按重量比計算,具體如下:
14%水,0.1%纖維素,1%醇酯十二,1%丙二醇,0.1%有機硅,0.05%聚羧酸銨鹽,0.03%異噻唑啉酮,0.03%烷基芳基磺酸鈉,20%二氧化鈦,8%熱反射高分子化合物, 25%丙烯酸乳液,0.24%聚丙烯酸酯,25%碳酸鈣,5.45%色漿。
實施例4
本實施例4在實施例3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改變,具體為各淺色水性隔熱涂料組分的不同,具體如下:
15.8%水,0.5%纖維素,3%醇酯十二,3%丙二醇,0.5%有機硅,1%聚羧酸銨鹽,1.1%異噻唑啉酮,1.1%烷基芳基磺酸鈉,13%二氧化鈦,18%熱反射高分子化合物, 16%丙烯酸乳液,1%聚丙烯酸酯,16%碳酸鈣,10%色漿。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凡是依據(jù)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gòu)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yīng)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hù)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