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具體是一種一控二型可控 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國內(nèi)現(xiàn)有停車器防溜設備都是由一臺停車器匹配一個液壓站,其工作 原理采用液壓制動、彈簧緩解的結(jié)構(gòu)。制動時需克服緩解彈簧的阻力,消耗額 外能量,防溜能力不足,緩解彈簧使用疲勞失效造成不緩解或緩解不徹底,車
輛輪對磨損加快和機車能量消耗,液壓系統(tǒng)較為復雜,不易維護及維修。DYT 停車器防溜設備解決了上述設備存在的缺點,即制動、緩解雙向作用全都由液
壓系統(tǒng)完成,液壓系統(tǒng)簡單可靠,但是仍是一臺停車器配置一臺液控箱,沒有 做到充分發(fā)揮液壓的優(yōu)點、作到合理配置,也沒有達到降低制造成本、節(jié)約能 源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背景技術(shù)中所述的技術(shù)問題,而提供----種一控二型可 控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合理利用液壓傳遞特點,用一個液壓箱內(nèi)利用 一個動力源油泵,蓄能器配置的油路系統(tǒng)控制同股道二臺停車器,即實現(xiàn)了用 --臺液控箱控制兩臺停車器、降低成本、節(jié)約能源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解決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 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包括油箱、由電動機驅(qū)動的油泵,蓄能器,第一單向閥; 所述油箱接入油泵;所述油泵通過第一單向閥接入蓄能器;其特殊之處在于 該系統(tǒng)還包括有第二單向閥、第三單向閥、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第一溢 流閥、第二溢流閥,所述第一換向閥通過第一溢流閥接入蓄能器;所述第二換 向閥通過第二溢流閥接入蓄能器;所述蓄能器通過第二單向閥、第三單向閥分 別接入第一溢流閥和第二溢流閥;所述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分別接入油箱。
上述的系統(tǒng)還包括安全溢流閥,所述油箱通過安全溢流閥與油泵和第一單 向閥之間的管路連接。上述的蓄能器上設置有用于檢測蓄能器的油壓并控制電動機啟停的第一壓 力控制器。
上述的蓄能器上設置有用于檢測蓄能器的油壓并報警的第二壓力控制器。
上述的蓄能器和第一壓力控制、第二壓力控制器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用于 檢測并顯示管道油壓的第一壓力表。
上述的蓄能器和第一壓力控制、第二壓力控制器、第一壓力表之間的管道 上設置第一截止閥。
上述的第一換向閥和第一溢流閥、第二換向閥和第二溢流閥之間的管道上 均設置有用于檢測并顯示管道油壓的第二壓力表。
上述的第一溢流閥、第一單向閥、第二溢流閥、第二單向閥和蓄能器之間 的管道上均設置有第二截止閥。
上述的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均是電磁換向閥。
本實用新型通過合理的利用液壓傳遞特點,用一個液壓箱內(nèi)利用一個動力 源油泵,蓄能器配置的油路系統(tǒng)控制同股道二臺停車器,用一個系統(tǒng)解決控制 左右股道上的二臺設備相互動作防千擾的問題,液壓油路簡單、可靠,結(jié)構(gòu)緊 湊,并且由于用 一 臺液控箱替代二臺液控箱即用 一 臺液控箱控制兩臺停車器, 使得設備制造成本下降,節(jié)約了能源,并且安裝施工簡便,維護方便,降低了 施工費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結(jié)構(gòu)示意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的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l-油箱,2-油泵,3-電動機,4-蓄能器,5-第一單向閥,6-第二單向閥, 7-第三單向閥,8-第一換向閥,9-第二換向閥,10-第一溢流閥,11-第二溢 流閥,12-安全溢流闊,13-第一壓力控制器,14-第二壓力控制器,15-第一壓力 表,16、 17-第二壓力表,18、 19-第二截止閥,20-第一截止閥,21、 22-執(zhí)行機 構(gòu),23、 24-油缸,25、 26-制動腔,27、 28-緩解腔,29、 30-制動軌,31-油泵組 件,32-高壓集成塊,33-低壓集成塊,34、 35、 36、 37、 38、 39、 40、 41-管道, 1XK、 2XK-行程開關,1CT、 3CT-制動線圈,2CT、 4CT-緩解線圈。參見圖l,本實用新型的一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包括油箱1、 由電動機3驅(qū)動的油泵2,蓄能器4,第一單向閥5;其中,油箱1接入油泵2; 所述油泵2通過第一單向閥5接入蓄能器4;并且,該系統(tǒng)還包括有第二單向閥 6、第三單向閥7、第一換向閥8、第二換向閥9、第一溢流閥10、第二溢流閥 11,所述第一換向閥8通過第一溢流閥10接入蓄能器4;所述第二換向闊9通 過第二溢流閥11接入蓄能器4;所述蓄能器4通過第二單向閥6、第三單向閥7 分別接入第一溢流閥8和第二溢流閥9;所述第一換向閥8、第二換向閥9分別 接入油箱1。
實際應中,該系統(tǒng)的第一換向閥8、第二換向閥9的分別接入兩臺停車器的 執(zhí)行機構(gòu)21、 22的油缸23、 24,具體是第一換向閥8的制動線圈2CT、第二換 向閥9的制動線圈4CT分別接入油缸23、 24的制動腔25、 26;第一換向閥8 的緩解線圈1CT、第二換向閥9的緩解線圈3CT分別接入油缸23、 24的緩解腔 27、 28,從而實現(xiàn)用一臺液控箱控制兩臺停車器,即通過本系統(tǒng)實現(xiàn)對兩臺停 車器的控制,使得設備制造成本下降,節(jié)約了能源,并且安裝施工簡便,維護 方便,降低了施工費用。
該系統(tǒng)分為自動控制、手動調(diào)整兩種操作方式由裝在液控箱內(nèi)的鈕子按鈕 控制,操作控制臺上按下油泵啟動工作按鈕油泵2啟動,油泵2的安全壓力由 安全溢流閥12調(diào)定,油箱1通過安全溢流閥12與油泵2和第一單向閥5之間 的管路連接;根據(jù)系統(tǒng)的壓力和電控指令,實現(xiàn)油路轉(zhuǎn)換、長時間保持系統(tǒng)制 動力。
當車輛需要停車防溜時,操作人員按下操作控制臺上的制動按鈕,控制系 統(tǒng)發(fā)出制動訊號,第一換向閥8的制動線圈2CT、第二換向閥9的制動線圈4CT 得電,蓄能器4中的液壓油分別通過第二單向閥6和第一換向閥8、第三單向闊 7和第二換向閥9進入油缸23、 24的制動腔25、 26,油缸23、 24的緩解腔27、 28的液壓油分別通過第一換向閥8和第二換向閥9回到油箱1,油缸23、 24的 活塞桿在油壓的作用下伸出,推動制動軌29、 30和其支撐座向外滑動,此時行 程開關1XK、 2XK得電,操作控制臺上的制動表示燈亮,停車器處于制動工作 狀態(tài)。在制動工作狀態(tài)下,當有車輛進入防溜器時,由于兩制動軌29、 30的間距
小于車輛輪對內(nèi)側(cè)距,車輛輪對擠壓制動軌和車輛輪緣內(nèi)側(cè)產(chǎn)生摩擦力,作用 到車輪上,使車輛減速并制動,達到防溜的目的。在此過程中,兩側(cè)的制動軌
29、 30的制動面之間的距離在車輪的作用下接近或等于車輛輪對內(nèi)側(cè)距,油缸 23、 24的活塞桿縮回一些,油缸23、 24的制動腔25、 26的液壓油通過第一換 向閥8和第一溢流閥10、第二換向閥9和第二溢流閥11回到蓄能器4中,由于 第一溢流閥10和第二溢流閥11的作用使液壓油壓力升高,這樣就把車輛的動 能轉(zhuǎn)化為液壓能,防止車輛溜逸。
當車輛需要牽出或有車輛通過停車器時,操作人員按下操作控制臺上的各 股道緩解按鈕,控制系統(tǒng)發(fā)出緩解訊號,第一換向閥8的制動線圈1CT、第二 換向闊9的制動線圈3CT得電,蓄能器4中的液壓油通過第二單向閥6和第一 換向閥8、第三單向閥7和第二換向閥9分別進入油缸23、 24的緩解腔27、 28, 油缸23、 24的制動腔25、 26的液壓油分別通過第一換向閥8和第二換向閥9 回到油箱l中,油缸23、 24的活塞桿在油壓的作用下縮回,帶動制動軌29、 30 和其支撐座向內(nèi)滑動,當制動軌29、 30和其支撐座滑動到托梁上的緩解限位塊 位置時,兩側(cè)的制動軌29、 30的制動面之間的距離小于車輛輪對內(nèi)側(cè)距,此時 行程開關1XT得電,操作控制臺上的緩解表示燈亮,停車器處于緩解工作狀態(tài)。
該系統(tǒng)的蓄能器4上設置有用于檢測蓄能器4的油壓并控制電動機2啟停 的第一壓力控制器3;當蓄能器4中的液壓油壓力低于第一壓力控制器13的限 定壓力時,第一壓力控制器13發(fā)出一個信號,使電動機2啟動,使油泵3開始 工作,油泵3輸出的液壓油通過第一單向閥5向蓄能器4中充油,使蓄能器4 中的液壓油壓力升高,當油壓高于第一壓力控制器13的限定壓力時,第一壓力 控制器13發(fā)出一個信號,使電動機2停止工作,這樣就能使蓄能器4中的液壓 油壓力始終保持在滿足車輛防溜的壓力范圍內(nèi)。
除此而外,該系統(tǒng)的蓄能器4上還設置有用于檢測蓄能器4的油壓并報警 的第二壓力控制器14;當蓄能器4和系統(tǒng)的油壓壓力等于或小于第二壓力控制 器14的壓力時,系統(tǒng)報警有故障。
為了能夠檢測并直觀反映系統(tǒng)中油路管道油壓壓力,該系統(tǒng)的蓄能器4和 第一壓力控制13、第二壓力控制器14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檢測并顯示管道油壓的第一壓力表15;第一換向閥8和第一溢流閥10、第二換向閥9和第二溢
流閥11之間的管道上均設置有用于檢測并顯示管道油壓的第二壓力表16、 17。 為了便于油路控制、油壓壓力測試和系統(tǒng)檢修,該系統(tǒng)的蓄能器4和第一 壓力控制13、第二壓力控制器14、第一壓力表15之間的管道上設置第一截止 閥20;第一溢流閥10、第一單向閥6、第二溢流閥ll、第二單向閥7和蓄能器 4之間的管道上均設置有第二截止閥18、 19。
該系統(tǒng)中的第一換向閥8和第二換向閥9優(yōu)選電磁換向閥。 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的裝置結(jié)構(gòu)包括油泵組件31 (包括電 動機3和油泵4)、蓄能器4、高壓集成塊32(包括第二單向閥6、第三單向閥7、 第一換向閥8、第二換向閥9、第一溢流閥10、第二溢流閥ll、第二壓力表16、 17、第二截止閥18、 19、制動線圈1CT、 3CT,緩解線圈2CT、 4CT、)、低壓集 成塊33 (包括第一單向閥5、安全溢流閥12、第一壓力控制器13、第二壓力控 制器14、第一壓力表15、第一截止閥20),其中,油泵組件31通過管道34、 35接入低壓集成塊33;蓄能器4通過管道36、 37接入低壓集成塊33的下端, 同時通過管道38、 39接入高壓集成塊32的下端;低壓集成塊33的下端通過管 道39接入高壓集成塊32的下端,同時,低壓集成塊33的上端和高壓集成塊32 的上端相接;高壓集成塊32的下端設置有用于接入停車器執(zhí)行機構(gòu)的油缸的管 道40、 41。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一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包括油箱、由電動機驅(qū)動的油泵,蓄能器,第一單向閥;所述油箱接入油泵;所述油泵通過第一單向閥接入蓄能器;其特征在于該系統(tǒng)還包括有第二單向閥、第三單向閥、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第一溢流閥、第二溢流閥,所述第一換向閥通過第一溢流閥接入蓄能器;所述第二換向閥通過第二溢流閥接入蓄能器;所述蓄能器通過第二單向閥、第三單向閥分別接入第一溢流閥和第二溢流閥;所述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分別接入油箱。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 在于所述系統(tǒng)還包括安全溢流閥,所述油箱通過安全溢流閥與油泵和第一單 向閥之間的管路連接。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 在于所述蓄能器上設置有用于檢測蓄能器的油壓并控制電動機啟停的第一壓 力控制器。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一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 在于所述蓄能器上設置有用于檢測蓄能器的油壓并報警的第二壓力控制器。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一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 在于所述蓄能器和第一壓力控制、第二壓力控制器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用于 檢測并顯示管道油壓的第一壓力表。
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一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 在于所述蓄能器和第一壓力控制、第二壓力控制器、第一壓力表之間的管道 上設置第一截止閥。
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一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換向閥和第一溢流閥、第二換向閥和第二溢流閥之間的管道上 均設置有用于檢測并顯示管道油壓的第二壓力表。
8、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一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閥、第一單向閥、第二溢流閥、第二單向閥和蓄能器之間 的管道上均設置有第二截止閥。
9、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8中任一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一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溜液 壓控制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均是電磁換向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控二型可控停車器防溜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包括油箱、由電動機驅(qū)動的油泵,蓄能器,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第三單向閥、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第一溢流閥、第二溢流閥;所述油箱接入油泵;所述油泵通過第一單向閥接入蓄能器;所述第一換向閥通過第一溢流閥接入蓄能器;所述第二換向閥通過第二溢流閥接入蓄能器;所述蓄能器通過第二單向閥、第三單向閥分別接入第一溢流閥和第二溢流閥;所述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分別接入油箱。本實用新型液壓油路簡單、可靠,結(jié)構(gòu)緊湊,并且由于用一臺液控箱替代二臺液控箱即用一臺液控箱控制兩臺停車器,使得設備制造成本下降,節(jié)約了能源,并且安裝施工簡便,維護方便,降低了施工費用。
文檔編號B61K7/00GK201313559SQ200820189860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孫長征, 楊文敏, 路 連, 陳森盛 申請人:西安優(yōu)勢鐵路新技術(shù)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