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嬰兒車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30922閱讀:20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嬰兒車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ー種嬰兒推車裝置,尤其涉及ー種可方便地收合折疊的嬰兒車架。
背景技術
嬰兒推車在車架構造的設計上,為了滿足消費者所需實用性及攜帯的方便性,所述嬰兒推車的車架一般都會設計成可收合的型態(tài),使得在使用狀態(tài)時可以打開以便供嬰兒乘坐,而在不使用時則可以收合成較小體積以方便收藏或攜帯。為實現(xiàn)嬰兒車架的收折,在嬰兒車架上會設置多個樞轉連接機構,以便將嬰兒車架收合,這些樞轉連接機構的設計,一方面増加了嬰兒車架的復雜性,另ー方面使嬰兒車架的收合操作不夠簡便;另外,現(xiàn)有的折疊式嬰兒推車的車架在折疊后一般呈ー長條狀,收折后的嬰兒車架的前輪和后輪一般分別位于兒童推車車架的兩側,這樣便導致兒童推車折疊后不能站立,必須用手攜帯或平放在地上,給人們造成了極大的不便;且這樣的結構在存儲或攜帯的過程中仍占有不小的空間,不利于有效減少收藏或運輸過程中嬰兒推車占用的空間。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嬰兒推車車架,其結構簡單、收合操作簡便,且折疊后具有較小的體積并能夠站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嬰兒車架,其結構簡單、收合操作簡便,且折疊后具有較小的體積并能夠站立。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提供ー種嬰兒車架,包括手把、前腳、后腳、第一支撐管及第ニ支撐管,所述前腳的下端安裝有前輪,所述后腳的下端安裝有后輪,所述嬰兒車架還包括ー連動管,所述前腳的上端與所述手把的下端相互樞接,所述后腳的上端樞接于所述手把上,兩所述第一支撐管對稱地設置于所述前腳之間,且所述第一支撐管的一端樞接于所述前腳上,所述第一支撐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管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另一端樞接于所述后腳上,所述連動管的上端樞接于所述前腳上,所述連動管的下端樞接于所述后腳的下端。較佳地,所述嬰兒車架還包括一卡合組件,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通過所述卡合組件樞轉連接,并可藉由所述卡合組件將該嬰兒車架鎖定于一打開狀態(tài),當收合車架吋,卡合組件釋鎖以使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可相互樞轉。較佳地,所述嬰兒車架還包括ー連接機構,所述連接機構固定于所述手把的下端靠近其與所述前腳的樞接位置處,所述連接機構具有一向后凸伸出的連接部,所述后腳的上端樞接于所述連接部上。較佳地,所述第二支撐管呈U型結構,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兩自由端分別與兩所述第一支撐管可樞轉地連接,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另一端樞接于所述后腳上,因此,需收合所述嬰兒車架時,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可相互樞轉,以帶動整個車架的收合。
較佳地,所述嬰兒車架于所述打開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嬰兒車架收折時,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相互樞轉靠攏,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的樞轉帶動前腳及后腳運動,從而實現(xiàn)整個車架的收合。較佳地,所述嬰兒車架還包括ー樞接件,所述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前腳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前腳的樞接點的上方,所述樞接件的另一端與所述連動管的上端樞接。較佳地,所述后腳的下端還包括一后輪座,所述后輪安裝于所述后輪座上,所述連動管的下端樞接于所述后輪座的前端。較佳地,所述后輪座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連動管的下端樞接于所述樞安裝孔內,所述后輪樞接于所述后輪座的外側。較佳地,所述卡合組件包括前樞轉件、后樞轉件及鎖定機構,所述前樞轉件與所述后樞轉件之間相互樞接,且所述前樞轉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管固定連接,所述后樞轉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管固定連接,所述鎖定機構滑動地連接于所述后樞轉件上且可分離地卡合于所述前樞轉件上。較佳地,所述前樞轉件的后端與所述第一支撐管固定連接,所述前樞轉件的前端具有呈圓形結構的第一樞接部,所述后樞轉件的前端具有與所述第一樞接部相對應的第二樞接部,所述第一樞接部與所述第二樞接部相互配合樞接,所述后樞轉件的后端與所述第ニ支撐管固定連接,所述鎖定機構滑動地連接于所述第二樞接部上且可分離地卡合于所述弟一樞接部內。較佳地,所述鎖定機構包括卡合件及弾性件,所述卡合件移動地設置在第一樞接部及第ニ樞接部之間,并局部地凸伸出所述第二連接部外,所述彈性件抵觸于所述卡合件與所述第二樞接部之間,且所述卡合件可分離地卡合于所述第一樞接部內。較佳地,所述卡合件具有一基部,從所述基部的一側凸伸出兩相對的連接片,所述第二樞接部上開設有與所述連接片相對應的滑動槽,所述連接片滑動地穿設于所述滑動槽內井伸出所述第二樞接部外,所述彈性件呈壓縮地抵觸于所述基部與所述第二樞接部之間;通過拉動所述連接片,可使卡合件沿第二樞接部滑動,從而使卡合件的基部脫離第一樞接部,因此,第一樞接部與第二樞接部可相互轉動,而連接片失去拉カ時,卡合件在弾性件的弾力作用下復位而重新卡合于第一樞接部內。較佳地,兩對稱設置的所述卡合組件之間通過一操作件連接,所述操作件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兩對稱設置的所述卡合組件上,通過操作件來同時帶動兩卡合件滑動釋鎖,使操作更簡便。較佳地,兩所述連接片之間還連接有一連接桿,一操作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連接桿連接,,通過ー操作件來同時帶動兩卡合件滑動釋鎖,結構簡單且使操作簡便。較佳地,所述嬰兒車架還包括ー護圍件,所述護圍件的兩端分別樞接于所述第二支撐管上,當車架收合時,護圍件可繞其與第二支撐管之間的樞轉點樞轉而向車架靠攏,減小收合后的車架體積。較佳地,所述嬰兒車架還包括ー背靠管,所述背靠管呈U型結構,所述背靠管的兩端分別樞接于所述第二支撐管上,且所述背靠管、所述扶手管樞接于所述第二支撐管上的同一點,所述背靠管向所述嬰兒車架的上方傾斜延伸,車架收合時,背靠管可繞其與第二支撐管之間的樞轉點樞轉而向車架靠攏,進而減小收合后的車架體積。較佳地,所述嬰兒車架還包括ー頂蓬管,所述頂蓬管樞接于所述連接機構上,車架收合后,推動頂蓬管使其繞連接機構樞轉而向車架靠攏,以減小收合后的車架體積。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由于本發(fā)明嬰兒車架包括手把、前腳、后腳、第一支撐管、第二支撐管及連動管,所述前腳的上端與所述手把的下端相互樞接,所述后腳的上端樞接于所述手把上,兩所述第一支撐管對稱地設置于所述前腳之間,且所述第一支撐管的一端樞接于所述前腳上,所述第一支撐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管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另一端樞接于所述后腳上,所述連動管的上端樞接于所述前腳上,所述連動管的下端樞接于所述后腳的下端;嬰兒車架打開使用時,前腳及后腳分別向前、后方向打開以支撐整個嬰兒車架,連動管支撐于前腳與后腳之間,收合所述嬰兒車架時,使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之間的鎖定解除,并施加力的作用使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相互樞轉,第一支撐管與第ニ支撐管的相互樞轉帶動前腳及后腳轉動,使前腳、后腳分別相向樞轉靠攏,在此樞轉過程中,手把的下端與前腳、后腳之間也相互樞轉,從而使手把的上端向下運動并向后腳靠攏,最終使手把的上端樞轉至后腳的下端ー側,從而將整個嬰兒車架收合,嬰兒車架的結構簡單,且收合操作簡便,收合后的嬰兒車架具有較小的體積,便于存放或攜帯,且前輪及后輪均位于收合后的車架的一端,使嬰兒車架收合后還可站立,増加使用的便捷性。


圖1是本發(fā)明嬰兒車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嬰兒車架的側視圖。圖3是本發(fā)明嬰兒車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嬰兒車架的卡合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分解示意圖。圖6是圖4的另一分解示意圖。圖7是圖4中卡合組件鎖定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8是圖4中卡合組件釋鎖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9是本發(fā)明嬰兒車架的釋鎖狀態(tài)示意圖。圖10是本發(fā)明嬰兒車架展開時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11是本發(fā)明嬰兒車架收合過程的狀態(tài)示意圖一。圖12是本發(fā)明嬰兒車架收合過程的狀態(tài)示意圖ニ。圖13是本發(fā)明嬰兒車架收合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xiàn)在參考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似的元件。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嬰兒車架,結構簡單,且收合后具有較小的體積,便于存放或攜帯,收合后前輪及后輪均位于車架的一端,使嬰兒車架收合后利用前、后輪的支撐便可站立,増加使用的便捷性。如圖1、圖2所示,本發(fā)明嬰兒車架I包括手把10、前腳20、后腳30、連動管40、第一支撐管50及第ニ支撐管60,所述手把10呈U型結構,手把10的兩自由端分別與呈V型結構的前腳20的上端相對應樞接,在前腳20的下端安裝有前輪21 ;而兩后腳30的上端均通過ー連接機構11樞接于手把10上,且在兩后腳30的下端均安裝有后輪32 ;連動管40的上端樞接于前腳20上,連動管40的下端樞接于后腳30的下端;因此,車架打開使用時,前腳20及后腳30向前、后方向打開以支撐整個嬰兒車架1,而連動管40支撐于前腳20與后腳30之間。另外,在本發(fā)明嬰兒車架I上,前腳20之間對稱地設置有兩第一支撐管50,所述第一支撐管50的一端樞接前腳20上,第一支撐管50的另一端向車架后方延伸,并與所述第ニ支撐管60的一端可旋轉地連接,第二支撐管60的另一端樞接于后腳30上,因此,當車架打開成使用狀態(tài)時,第一支撐管50與第二支撐管60大致位于同一水平位置,車架彎折收合吋,第一支撐管50與第二支撐管60之間相互樞轉收合,以帶動車架收合。第一支撐管50在此實施例中為一座管,可設置座椅,第二支撐管60則為菜籃管,可懸掛菜籃于其下。具體地,所述第二支撐管60呈U型結構,第二支撐管60的兩自由端分別通過兩卡合組件70與所述第一支撐管50可旋轉地連接,而第二支撐管60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后腳30樞接,這樣,車架打開使用吋,卡合組件70將第一支撐管50及第ニ支撐管60鎖定,使第一支撐管50與第二支撐管60大致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無法相對樞轉,車架需要收合時,通過使卡合組件70釋鎖而使第一支撐管50與第二支撐管60可相互樞轉,第一支撐管50與第二支撐管60的相互樞轉再帶動分別與之樞接的前腳20及后腳30樞轉,以實現(xiàn)整個嬰兒車架I的收合;優(yōu)選地,在第二支撐管60上還樞接有護圍件,護圍件可以是餐盤也可是扶手管,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護圍件為ー扶手管80 ;所述扶手管80大致呈U型結構,扶手管80的兩自由端分別樞接于第二支撐管60上,在嬰兒車架I的使用狀態(tài),扶手管80的中間部位于嬰兒車架I的前方,以供乘坐的嬰兒抓扶并提供保護,而嬰兒車架I收合時,扶手管80可繞其與第二支撐管60的樞接點轉動,以向收合后的嬰兒車架I靠攏,從而減小收合后的嬰兒車架I所占用的空間;在第二支撐管60上還樞接有背靠管90,所述背靠管90也呈U型結構,且背靠管90的兩自由端也樞接于第二支撐管60上,背靠管90與所述第二支撐管60之間的樞接點、所述扶手管80與第二支撐管60之間的樞接點相同,即扶手管80與背靠管90樞接于第二支撐管60的同一點上,嬰兒車架I使用時,所述背靠管90向所述嬰兒車架I的上方傾斜延伸,用于供乘坐的嬰兒依靠;而在嬰兒車架I收合時,背靠管90繞其與第二支撐管60的樞接點轉動,以向收合后的嬰兒車架I靠攏,從而減小收合后的嬰兒車架I的體積。優(yōu)選地,所述嬰兒車架I還包括一頂蓬管12,所述頂蓬管12樞接于所述連接機構11上,使用吋,向所述嬰兒車架I的前方延伸,在嬰兒車架I收合后,推動頂蓬管12使其繞與連接結構11的樞接點轉動,可將頂蓬管12轉至與收合后的嬰兒車架大致在同一方向,使收合后的嬰兒車架I的體積較小。結合圖1-圖3所示,所述連接結構11固定連接于手把10的下端靠近手把10與前腳20的樞接位置處,且連接結構11向嬰兒車架I的后端凸伸出一連接部111,所述后腳30的上端樞接于該連接部111上;而在后腳30的下端還包括一后輪座31,后輪32樞接于后輪座31的外側;而連動管40的下端則樞接于所述后輪座31的前端,具體地,在后輪座31上開設有一安裝孔311,連動管40的下端裝設于該安裝孔311內,連動管40的上端則通過一樞接件41樞接于前腳20上,所述樞接件41的一端固定于前腳20上,且樞接件41位于第一支撐管50與前腳20的樞接點的上方,連動管40的上端樞接于所述樞接件41的另ー端上,這樣,嬰兒車架I處于使用狀態(tài)時,連動管40支撐于前腳20與后腳30之間,當嬰兒車架I收合時,連動管40的上下兩端均樞轉,帶動整個嬰兒車架I的收合。如圖4-圖8所示,所述卡合組件70包括前樞轉件71、后樞轉件72及鎖定機構73,所述前樞轉件71與所述后樞轉件72之間相互樞接,且所述前樞轉件71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管50固定連接,所述后樞轉件7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管60的自由端固定連接,所述鎖定機構73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后樞轉件72上且可分離地卡合于所述前樞轉件71上。具體地,所述前樞轉件71的后端與所述第一支撐管50固定連接,所述前樞轉件71的前端具有呈圓形結構的第一樞接部711,所述后樞轉件72的前端具有與所述第一樞接部711相對應的第二樞接部721,所述第一樞接部711與所述第二樞接部721相配合樞接,所述后樞轉件72的后端與所述第二支撐管60的自由端固定連接;所述鎖定機構73包括卡合件731及彈性件732,所述卡合件731具有一基部731a,從基部731a的一側凸伸出兩相對的連接片731b,所述第二樞接部721上開設有與所述連接片731b相對應的滑動槽722,所述卡合件731位于第一樞接部711與第二樞接部721間,連接片731b滑動地穿過所述滑動槽722并伸出所述第二樞接部721タト,所述彈性件732抵觸于所述基部731a與所述第二樞接部721之間,而兩連接片731b之間還連接有一連接桿733,這樣,卡合件731在彈性件732的弾力作用下抵觸于第一樞接部711內,從而將前樞轉件71及后樞轉件72鎖定,前樞轉件71與后樞轉件72不能相互樞轉,拉動所述連接桿733,使卡合件731沿所述滑動槽722朝向第二樞接部721滑動靠近并使其基部731a脫離第一樞接部711,從而將前樞轉件71及后樞轉件72解鎖,兩者可相互樞轉,在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732為ー彈簧。另外,為使卡合組件70的釋鎖操作更方便,在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兩對稱設置的卡合組件70的連接桿733通過ー操作件來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操作件優(yōu)選為一織帶74,即將ー織帶74的兩端分別固定于左右兩側的卡合組件70的連接桿733上;這樣,通過拉動所述織帶74,即可同時帶動左右兩側的卡合件731朝向第二樞接部721滑動,而使卡合件731的基部731a脫離第一樞接部711,進而使左右兩側的卡合組件70同時釋鎖,因此,前樞轉件71與后樞轉件72可相互轉動,進而收合嬰兒車架I ;而織帶74失去拉カ后,卡合件731會在彈簧的作用下自動復位,即可使其基部731a重新卡合到第一樞接部711內,從而將前樞轉件71與后樞轉件72鎖定,第一支撐管50及第ニ支撐管60被鎖定。結合圖1-圖13所示,對本發(fā)明嬰兒車架I的收合過程進行說明。嬰兒車架I打開處于使用狀態(tài)時,前腳20及后腳30向前后方向打開以支撐整個嬰兒車架1,而第一支撐管50與第二支撐管60之間的卡合組件70處于鎖定狀態(tài),因此,第一支撐管50與第二支撐管60不可相樞轉,此時,第一支撐管50及第ニ支撐管60大致位于同一水平位置。需收合嬰兒車架I時,首先沿圖9中箭頭方向所述拉動連接于左右兩側的卡合組件70之間的織帶74,織帶74帶動所述卡合件731朝向第二樞接部721滑動,從而使卡合件731的基部731a脫離第一樞接部711,此時,左右兩側的卡合組件70同時釋鎖,前樞轉件
71與后樞轉件72之間可相互樞轉,繼續(xù)拉動織帶74,因為手把10、前腳20及后腳30重力影響,使第一支撐管50與第二支撐管60繞第一樞接部711與第二樞接部721之間的樞轉點相互樞轉,第一支撐管50與第二支撐管60相樞轉運動的過程中,帶動與之樞接的前腳20及后腳30運動,此時,前腳20的上端繞其與手把10之間的樞轉點A樞轉,后腳30的上端繞其與連接部111之間的樞轉點B樞轉,以使前腳20的下端及后腳30的下端相向靠攏,在此過程中,第一支撐管50的前端繞其與前腳20的樞接點D樞轉,第二支撐管60的后端繞其與后腳30之間的樞接點E樞轉,與此同吋,連動管40的上端也在繞其與樞接件41之間的樞轉點C在樞轉,連動管40的下端還繞其與后輪座31上的樞接點F樞轉,嬰兒車架I收合過程的狀態(tài)如圖10-12所示;繼續(xù)收合所述嬰兒車架1,使手把10的下端繞其與前腳20的上端之間的樞轉點A樞轉,進而使手把10的上端向下運動并向后腳30靠攏;此過程中,還推動扶手管80及背靠管90,使背靠管90繞其與第二支撐管60之間的樞接點樞轉,背靠管90的樞轉方向與手把10的樞轉方向一致,最終使背靠管90的上端與轉至靠近后腳30下端的位置處;而扶手管80側繞其與第二支撐管60之間的樞轉點樞轉,最終使扶手管80向下并靠近前腳20 ;然后,再推動頂蓬管12,使頂蓬管12繞其與連接機構11之間的樞轉點向后樞轉,并最終使頂蓬管12轉至靠近后腳30下端的位置處,實現(xiàn)嬰兒車架I的完全收合;此時,手把10、前腳20、后腳30、連動管40相互折疊并大致在同一方向上,收合后的扶手管80、背靠管90、頂蓬管12也與之在同一方向上,且前輪21及后輪32位于折疊后的嬰兒車架I的一端,收合折疊后的嬰兒車架I結構如圖13所示;折疊后的嬰兒車架I的具有較小的體積,方便存放或攜??;且由于前輪21及后輪32均位于折疊后的嬰兒車架I的一端,因此,在嬰兒車架I收合折疊后,利用前輪21及后輪32共同支撐整個嬰兒車架I便可使收合后的嬰兒車架I站立,在存放或攜帯時都更具方便性。由于本發(fā)明的嬰兒車架I包括手把10、前腳20、后腳30、第一支撐管50及第ニ支撐管60,所述前腳20的下端安裝有前輪21,所述后腳30的下端安裝有后輪32,所述前腳20的上端與所述手把10的下端相互樞接,所述后腳30的上端樞接于所述手把10上,前腳20之間對稱地設有有兩第一支撐管50,且所述第一支撐管50的一端樞接于所述前腳20上,所述第一支撐管50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管60的一端可樞轉地連接,所述第二支撐管60的另一端樞接于所述后腳30上,連動管40的上端樞接于前腳20上,連動管40的下端樞接于后腳30的下端;因此,嬰兒車架I打開使用吋,前腳20及后腳30分別向前、后方向打開以支撐整個嬰兒車架1,收合所述嬰兒車架I時,使用者僅需單手拉動織帶74使第一支撐管50與第二支撐管60之間的鎖定解除,并施加力的作用使第一支撐管50與第二支撐管60相互樞轉,第一支撐管50與第二支撐管60的相互樞轉帶動前腳20及后腳30轉動,使前腳20、后腳30分別相向樞轉靠攏,在此樞轉過程中,手把10的下端與前腳20、后腳30之間也相互樞轉,從而使手把10的上端向下運動并向后腳30靠攏,最終使手把10的上端樞轉至后腳30的下端ー側,從而將整個嬰兒車架I收合,嬰兒車架I的結構簡單,且收合操作簡便,收合后的嬰兒車架I具有較小的體積,便于存放或攜帯,且前輪21及后輪32均位于收合后的嬰兒車架I的一端,使嬰兒車架I收合后還可站立,増加使用的便捷性。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fā)明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發(fā)明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
1.ー種嬰兒車架,包括手把、前腳、后腳、第一支撐管及第ニ支撐管,所述前腳的下端安裝有前輪,所述后腳的下端安裝有后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嬰兒車架還包括ー連動管,所述前腳的上端與所述手把的下端相互樞接,所述后腳的上端樞接于所述手把上,兩所述第一支撐管對稱地設置于所述前腳之間,且所述第一支撐管的一端樞接于所述前腳上,所述第ー支撐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管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另一端樞接于所述后腳上,所述連動管的上端樞接于所述前腳上,所述連動管的下端樞接于所述后腳的下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卡合組件,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之間通過所述卡合組件樞轉連接,并可藉由所述卡合組件將該嬰兒車架鎖定于一打開狀態(tài)。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連接機構,所述連接機構固定于所述手把的下端靠近其與所述前腳的樞接位置處,所述連接機構具有一向后凸伸出的連接部,所述后腳的上端樞接于所述連接部上。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管呈U型結構,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兩自由端分別與兩所述第一支撐管可樞轉地連接,所述第二支撐管的另一端樞接于所述后腳上。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嬰兒車架于所述打開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嬰兒車架收折時,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第二支撐管相互樞轉靠攏。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樞接件,所述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前腳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撐管與所述前腳的樞接點的上方,所述樞接件的另一端與所述連動管的上端樞接。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腳的下端還包括一后輪座,所述后輪安裝于所述后輪座上,所述連動管的下端樞接于所述后輪座的前端。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輪座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連動管的下端樞接于所述樞安裝 孔內,所述后輪樞接于所述后輪座的外側。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組件包括前樞轉件、后樞轉件及鎖定機構,所述前樞轉件與所述后樞轉件之間相互樞接,且所述前樞轉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管固定連接,所述后樞轉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管固定連接,所述鎖定機構滑動地連接于所述后樞轉件上且可分離地卡合于所述前樞轉件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樞轉件的后端與所述第一支撐管固定連接,所述前樞轉件的前端具有呈圓形結構的第一樞接部,所述后樞轉件的前端具有與所述第一樞接部相對應的第二樞接部,所述第一樞接部與所述第二樞接部相互配合樞接,所述后樞轉件的后端與所述第二支撐管固定連接,所述鎖定機構滑動地連接于所述第ニ樞接部上且可分離地卡合于所述第一樞接部內。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機構包括卡合件及弾性件,所述卡合件移動地設置在第一樞接部及第ニ樞接部之間,并局部地凸伸出所述第二連接部夕卜,所述彈性件抵觸于所述卡合件與所述第二樞接部之間。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具有一基部,從所述基部的一側凸伸出兩相對的連接片,所述第二樞接部上開設有與所述連接片相對應的滑動槽,所述連接片滑動地穿設于所述滑動槽內并伸出所述第二樞接部外,所述彈性件呈壓縮地抵觸于所述基部與所述第二樞接部之間。
1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兩對稱設置的所述卡合組件之間通過一操作件連接。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兩所述連接片之間還連接有ー連接桿,一操作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連接桿連接。
1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護圍件,所述護圍件的兩端分別樞接于所述第二支撐管上。
1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背靠管,所述背靠管呈U型結構,所述背靠管的兩端分別樞接于所述第二支撐管上,且所述背靠管、所述扶手管樞接于所述第二支撐管上的同一點,所述背靠管向所述嬰兒車架的上方傾斜延伸。
1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嬰兒車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頂蓬管,所述頂蓬管樞接于所述連接機構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嬰兒車架,其前腳的上端與手把的下端相樞接,后腳的上端樞接于手把上,第一支撐管的一端樞接于前腳上,另一端與第二支撐管的一端可樞轉地連接,第二支撐管的另一端樞接于后腳上,連動管的上端樞接于前腳上,下端樞接于后腳的下端;收合嬰兒車架時,施力使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相互樞轉,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轉動帶動前腳及后腳轉動,使前腳、后腳相向樞轉靠攏,同時,手把向下樞轉并最終使手把的上端樞轉至后腳的下端一側,從而將整個嬰兒車架收合,嬰兒車架的結構簡單,收合操作簡便,收合后的嬰兒車架具有較小的體積,便于存放攜帶,且前輪及后輪均位于收合后的車架的一端,使嬰兒車架收合后還可站立,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文檔編號B62B7/06GK103121460SQ20111036721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17日
發(fā)明者陳舜民, 陳韻如, 李道昌 申請人:明門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