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后減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震器,具體涉及一種后減震器。
技術(shù)背景 現(xiàn)有的用于摩托車、電動車及自行車的后減震器,將上下連接零部件均設計于減震器的兩端軸心線上。這種結(jié)構(gòu)的后減震器,在車架空間受限的前提下,不能為車輛和減震器提供更大的行程,限制了設計人員的發(fā)揮,難以為摩托車、電動車及自行車提供更高的舒適感。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后減震器,它可以在車架空間受限的前提下使減震器較大的運動行程。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后減震器的技術(shù)解決方案為包括阻尼器,阻尼器連接阻尼器油缸,阻尼器油缸上套設有減震彈簧;阻尼器連接減震彈簧的一端,減震彈簧的另一端連接上接頭;阻尼器的一側(cè)設置有偏心安裝孔,偏心安裝孔位于減震器軸心線的外側(cè)。所述減震彈簧的長度大于阻尼器油缸的缸體長度。所述上接頭連接阻尼器油缸的活塞桿的一端,活塞桿的該端設置有緩沖橡膠塊。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的技術(shù)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減震器一端的連接部件安置于減震器的側(cè)面,能夠節(jié)省減震器的軸向空間,使減震器在車架空間受限的前提下也可以有較大的運動行程,增強摩托車、電動車及自行車的乘坐舒適程度。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設計思維空間大、舒適。
以下結(jié)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后減震器的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說明I為具偏心安裝孔的阻尼器,2為減震彈簧,3為緩沖橡膠塊,4為螺母,5為上接頭,6為橡月父襯套,7為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后減震器,包括阻尼器1,阻尼器I連接阻尼器油缸,阻尼器油缸上套設有減震彈簧2,減震彈簧2的長度大于阻尼器油缸的缸體長度;[0019]阻尼器I連接減震彈簧2的一端,減震彈簧2的另一端連接上接頭5 ;上接頭5通過螺母4連接阻尼器油缸的活塞桿的一端,活塞桿的該端設置有緩沖橡膠塊3 ;上接頭5通過橡膠襯套6連接套管7 ;阻尼器I的一側(cè)設置有偏心安裝孔11,偏心安裝孔11位于減震器軸心線的外側(cè);偏心安裝孔11用于安裝減震器一端的連接部件。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摩托車、電動車和自行車。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后減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器,阻尼器連接阻尼器油缸,阻尼器油缸上套設有減震彈簧;阻尼器連接減震彈簧的一端,減震彈簧的另一端連接上接頭;阻尼器的一側(cè)設置有偏心安裝孔,偏心安裝孔位于減震器軸心線的外側(cè)。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后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彈簧的長度大于阻尼器油缸的缸體長度。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后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頭連接阻尼器油缸的活塞桿的一端,活塞桿的該端設置有緩沖橡膠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后減震器,包括阻尼器,阻尼器連接阻尼器油缸,阻尼器油缸上套設有減震彈簧;阻尼器連接減震彈簧的一端,減震彈簧的另一端連接上接頭;阻尼器的一側(cè)設置有偏心安裝孔,偏心安裝孔位于減震器軸心線的外側(cè)。本實用新型將減震器一端的連接部件安置于減震器的側(cè)面,能夠節(jié)省減震器的軸向空間,使減震器在車架空間受限的前提下也可以有較大的運動行程,增強摩托車、電動車及自行車的乘坐舒適程度。
文檔編號B62K25/10GK202765199SQ20122046306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9月12日
發(fā)明者喻建中 申請人:喻建中, 浙江名震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