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面清潔船,具體涉及一種便于水面漂浮物的存儲和卸載的水面清潔船。
背景技術:
近年來,關于水草收割工程的研究隨著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加劇,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并伴隨著生活垃圾的肆意亂扔,河道的污染將嚴重影響周邊住戶的健康,尤其是小河道,因其狹窄、水流淺等自身的限定條件,使得一般的河道清潔船無法進行收集作業(yè)。
而目前,采用的水面清潔船基本上包括船體、推進裝置、位于船體首部的采收裝置、位于船體上存儲裝置、位于船體尾部的卸載裝置。
顯然,上述的水面清潔船其存在以下缺陷:
1)、水面清潔船整體的長度較長,不方便駕駛,尤其是在小河道內使用時,掉頭非常困難;
2)、水面清潔船整體的重心較高,運行起來非常的不平穩(wěn)。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便于水面漂浮物的存儲和卸載的水面清潔船。其存儲倉既可以當作儲存收集物使用,又可以當作卸載收集物使用,非常實用,同時,不僅縮短船整體長度,而且將船整體重心下降,結構簡單,實施方便,且成本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便于水面漂浮物的存儲和卸載的水面清潔船,其包括船體、推進裝置、存儲裝置、位于船體首部的采收裝置,其中存儲裝置包括存儲倉、構成存儲倉底部的傳送帶,特別是,在船體甲板上設有開口朝上且沿著船體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凹槽,該凹槽的兩端部與外部連通,存儲倉的前端部能夠沿著凹槽的長度方向滑動地設置在凹槽上,水面清潔船還包括用于驅動存儲倉運動的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有第一工作狀態(tài)和第二工作狀態(tài),當處于第一工作狀態(tài)時,存儲倉呈水平狀態(tài)的定位在凹槽上;當處于第二工作狀態(tài)時,存儲倉后端部向上翹起、前端部向后滑動,收集物通過傳送帶卸出存儲倉。
優(yōu)選地,驅動機構包括分別位于船體兩側兩個對稱的驅動單元,該驅動單元包括固定在船體甲板后部且前后設置的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固定設置在存儲倉外側的第三連接座;兩端部分別轉動設置在第二連接座和第三連接座上的弧形連接板;以及一端部轉動設置在弧形連接板上、另一端部轉動設置在第一連接座上的液壓油缸。
優(yōu)選地,第三連接座位于存儲倉外側的中部。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和優(yōu)選方面,在凹槽的兩側壁還設有滑軌,在存儲倉的前端部的兩側分別設有能夠滑動地設置在滑軌上的滾輪。
具體的,凹槽位于船體的中部。通過凹槽的設置,一方面便于存儲倉的活動調節(jié);另一方面能夠將濾水排出,從而降低船整體的重心,進而便于航行。
優(yōu)選地,船體的首部設有豁口,采收裝置設置在豁口處。最大化的減小船體的長度。
進一步的,采收裝置能夠繞著船體的寬度方向翻轉的設置在船體的首部。便于采收裝置入水角度和深度的調節(jié),從而增強漂浮物的收集能力。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的具體實施和優(yōu)選方面,在存儲倉的前端部的兩側設有自下而上向外張開的導向部。防止自采收裝置的輸送帶傳送的漂浮物散落在船體甲板上。
此外,推進裝置為位于船體兩側的明輪。
優(yōu)選地,在船體的兩側沿著船體長度方向設有安裝槽,明輪能夠沿著安裝槽的長度方向調節(jié)地設置在船體的兩側。
進一步的,在明輪的上方還安裝有護罩,該護罩呈自下向上拱起的拱橋形,兩端部設置在船體甲板上。
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的存儲倉既可以當作儲存收集物使用,又可以當作卸載收集物使用,非常實用,同時,不僅縮短了船整體的長度,而且將船整體的重心下降,結構簡單,實施方便,且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水面清潔船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收集漂浮物時);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水面清潔船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卸載漂浮物時);
圖3為圖2省去采收裝置的水面清潔船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1、船體;10、船體甲板;11、安裝槽;12、豁口;2、推進裝置;20、明輪;21、護罩;3、存儲裝置;30、存儲倉;31、傳送帶;4、采收裝置;5、凹槽;6、驅動機構;60、驅動單元;601、第一連接座;602、第二連接座;603、第三連接座;7、滑軌;8、滾輪;9、導向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至圖3,本實施例提供的便于水面漂浮物的存儲和卸載的水面清潔船,其包括船體1、推進裝置2、存儲裝置3、位于船體1首部的采收裝置4,其中存儲裝置3包括存儲倉30、構成存儲倉30底部的傳送帶31,特別是,在船體甲板10上設有開口朝上且沿著船體1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凹槽5,該凹槽5的兩端部與外部連通,存儲倉30的前端部能夠沿著凹槽5的長度方向滑動地設置在凹槽5上,水面清潔船還包括用于驅動存儲倉30運動的驅動機構6,該驅動機構6有第一工作狀態(tài)和第二工作狀態(tài),當處于第一工作狀態(tài)時,存儲倉30呈水平狀態(tài)的定位在凹槽5上;當處于第二工作狀態(tài)時,存儲倉30后端部向上翹起、前端部向后滑動,收集物通過傳送帶31卸出存儲倉。
具體的,驅動機構6包括分別位于船體兩側兩個對稱的驅動單元60,該驅動單元60包括固定在船體甲板10后部且前后設置的第一連接座601和第二連接座602;固定設置在存儲倉30外側的第三連接座603;兩端部分別轉動設置在第二連接座602和第三連接座603上的弧形連接板604;以及一端部轉動設置在弧形連接板604上、另一端部轉動設置在第一連接座601上的液壓油缸605。
第三連接座603位于存儲倉30外側的中部。
凹槽5位于船體1的中部。通過凹槽5的設置,一方面便于存儲倉30的活動調節(jié);另一方面能夠將濾水排出,從而降低船整體的重心,進而便于航行。
本例中,在凹槽5的兩側壁還設有滑軌7,在存儲倉30的前端部的兩側分別設有能夠滑動地設置在滑軌7上的滾輪8。
同時,在存儲倉30的前端部的兩側設有自下而上向外張開的導向部9。該導向部9的設置,主要是防止自采收裝置4的輸送帶傳送的漂浮物散落在船體甲板10上。
推進裝置2為位于船體兩側的明輪20。
在船體1的兩側沿著船體1長度方向設有安裝槽11,明輪20能夠沿著安裝槽11的長度方向調節(jié)地設置在船體1的兩側。
進一步的,在明輪20的上方還安裝有護罩21,該護罩21呈自下向上拱起的拱橋形,兩端部設置在船體甲板10上。
此外,船體1的首部設有豁口12,采收裝置4設置在豁口12處。最大化的減小船體的長度。
進一步的,采收裝置4能夠繞著船體1的寬度方向翻轉的設置在船體1的首部。便于采收裝置4入水角度和深度的調節(jié),從而增強漂浮物的收集能力。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具有以下優(yōu)勢:
1)、存儲倉既可以當作儲存收集物使用,又可以當作卸載收集物使用,非常實用;
2)、通過存儲倉的活動調節(jié),縮短了船整體長度,增強清漂船使用范圍;
3)、通過凹槽的設計,將濾水排除,從而降低船整體的重心,進而便于航行;
4)、由滑軌和滾輪的設置,使得存儲倉的活動調節(jié)更加的穩(wěn)定,并且更加省力;
5)、由存儲倉的導向部設置,防止自采收裝置的輸送帶傳送的漂浮物散落在船體甲板上;
6)、采收裝置的入水角度和深度能夠調節(jié)設置,從而增強漂浮物的收集能力。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盡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