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恒溫運輸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399094閱讀:21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恒溫運輸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運輸容器以及收容在容器中的逐個包裝容器,涉及將 運輸對象的溫度保持在規(guī)定溫度的恒溫運輸容器以及逐個包裝容器。
背景技術
將細胞組織等物質(zhì)進行保溫并運輸?shù)暮銣剡\輸容器的例子在專利 文獻l中有所記載。在該公報中所述的運輸容器中,為了在室溫區(qū)域 運輸細胞組織醫(yī)療用具,將運輸容器形成為內(nèi)側容器和外側容器的雙 重結構。并且,在內(nèi)側容器上設置蓄熱和緩沖熱移動的功能,在外側 容器上設置絕熱功能。這樣,可以進行在室溫區(qū)域的運輸。專利文獻1特開2004-2172卯號公報
上述現(xiàn)有的醫(yī)療用具的運輸容器可以簡便地將運輸對象保持在規(guī) 定的溫度范圍。但是,由于抑制了運輸容器中的熱移動,因此,有可 能形成運輸容器內(nèi)的溫度分布非常不均勻。例如,如果從運輸容器底 面的散熱量過大,則底面?zhèn)鹊臏囟冉档?,底面?zhèn)鹊男顭岵牧蠝囟冗^早 降低。這種情況下,即使考慮到從底面?zhèn)鹊纳?、在上面?zhèn)仍O置具有 足夠蓄熱量的蓄熱材料,由于絕熱功能,很難將蓄熱量傳遞到散熱部, 不能有效地利用該熱量。運輸對象的溫度從底面?zhèn)乳_始降低。
在運輸多個運輸對象時,由于各運輸對象之間熱移動困難,因此, 在各運輸品的溫度間產(chǎn)生偏差。其結果,有可能出現(xiàn)不能保持在所需 要的溫度范圍內(nèi)的運輸品。并且,由于在外部溫度低或運輸時間長等 的情況下散熱量增加,因此,為了補充散熱需要追加蓄熱量,但是由 于絕熱功能,有可能不能有效地利用追加的蓄熱材料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鑒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而形成,其目的在于在簡便地構 成的恒溫運輸容器中,長時間地保持規(guī)定溫度范圍。本發(fā)明的其他目
的是可以將運輸對象長期地恒溫運輸。并且,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至少實 現(xiàn)上述的目的之一。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在恒溫運輸容器中,具有絕熱容器和可密封 上述絕熱容器的蓋,其特征在于,上述絕熱容器在其內(nèi)部設置導熱部 件,上述導熱部件在其內(nèi)部收容輸送品,而且,在上述導熱部件的外 周設置蓄熱材料。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在恒溫運輸容器中,具有絕熱容器和可密封 該絕熱容器的蓋,上述絕熱容器在內(nèi)周面?zhèn)戎丿B設置多個絕熱部件, 在該絕熱部件形成的絕熱容器空間內(nèi)設置導熱部件,該導熱部件被設 置成可將在內(nèi)部收容蓄熱材料和運輸品的多個逐個包裝容器層疊收容 的同時,與該逐個包裝容器熱連接,可將一個逐個包裝容器的蓄熱材 料的熱通過導熱部件傳送到其他容器。
在該恒溫運輸容器中,將上述導熱部件的上端部形成彎曲形狀, 使用者可利用該彎曲形狀部取出上述逐個包裝容器,也可用第二導熱 部件覆蓋運輸品的外表面。并且,絕熱容器的內(nèi)面形狀是圓筒形狀, 上述絕熱材料是墊子狀的真空絕熱材料,沿著該圓筒面層疊多張真空 絕熱材料,也可在層疊方向改變該真空絕熱材料的周方向端部,也可 使真空絕熱材料的下側端面低于上述絕熱容器的內(nèi)底面??蓪囟葌?感器設置在蓋的背面,在蓋的表面設置顯示部,顯示該溫度傳感器檢 測出的溫度,溫度傳感器也可與上述導熱部件連接。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在恒溫運輸容器中,具有絕熱容器和可密封 該絕熱容器的蓋,上述絕熱容器在內(nèi)周面?zhèn)戎丿B設置多個絕熱部件, 在該絕熱部件形成的絕熱容器空間內(nèi)設置導熱部件,該導熱部件被設 置成可將具有在內(nèi)部收容運輸品的絕熱材料的容器和蓄熱材料交錯層 疊收容的同時,與該容器以及蓄熱材料熱連接,可將蓄熱材料的熱通 過導熱部件傳送到容器。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在恒溫運輸容器中,具有絕熱容器和可密封該絕熱容器的蓋,上述絕熱容器在內(nèi)周面?zhèn)戎丿B設置多個絕熱部件, 在該絕熱部件形成的絕熱容器空間內(nèi)設置導熱部件,在該導熱部件的 內(nèi)面?zhèn)仍O置蓄熱材料,該蓄熱材料可收容運輸對象,該運輸對象是層 疊多個在內(nèi)部收容運輸品的逐個包裝容器,并由第二導熱部件覆蓋。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用于恒溫運輸容器的逐個包裝容器具有絕熱
容器和可密封該絕熱容器的蓋,在內(nèi)部收容蓄熱材料。并且,具有 可開關的蓋;與該蓋一起形成密封容器的箱部;以及在蓋和箱部形成 的空間內(nèi)收容蓄熱材料、與上述蓋之間在其對合面分別密封空間的撓 性膜,在各個膜的中央部形成可保管運輸品的空間,在上述蓋和箱部 形成的空間分別形成多個棱。
在該逐個包裝容器中,可用導熱部件覆蓋外表面,也可將上述棱 從蓄熱材料收容部的外側壁面向內(nèi)側突出設置??墒剐纬稍谏鲜錾w上 的棱的高度大于形成在上述箱部上的棱的高度,蓄熱材料也可被密封 在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材料構成的容器中。
而且,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恒溫運輸容器的搬運容器是可收容多 個恒溫運輸容器的絕熱容器,具有顯示各恒溫運輸容器的溫度傳感器 檢測出的溫度的溫度顯示裝置,恒溫運輸容器的溫度也可具有在恒溫 運輸容器的溫度超出規(guī)定范圍的情況下發(fā)出警報的裝置。
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在恒溫運輸容器內(nèi)適當?shù)卦O置導熱部件,因此, 通過導熱對恒溫運輸容器內(nèi)的溫度分布進行控制,使恒溫運輸容器內(nèi) 的溫度分布均勻。并且,促進來自運輸容器內(nèi)的蓄熱材料的熱移動, 可以有效地利用蓄熱材料的保有蓄熱量,因此,可以長時間地將運輸 品的溫度保持為一定。


圖1是本發(fā)明的恒溫運輸容器的一個實施例的縱剖視圖。 圖2是收存在圖1所示的恒溫運輸容器中的逐個包裝容器的部分 剖視立體圖。
圖3是圖1所示的恒溫運輸容器的橫剖視圖。
圖4是收容圖1所示的恒溫運輸容器的搬運容器的立體圖。圖5是本發(fā)明的恒溫運輸容器的其他實施例的縱剖視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恒溫運輸容器的其他實施例的縱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根據(jù)圖1至圖4就本發(fā)明的恒溫運輸容器的一個實施例進行 說明。圖l表示恒溫運輸容器30的縱剖視圖,圖2表示收容在恒溫運 輸容器30中的逐個包裝容器8的詳細立體圖,圖3是表示恒溫運輸容 器30的橫剖視圖。恒溫運輸容器30具有圓柱狀的絕熱容器1和覆蓋 該絕熱容器1的上面的蓋15。
絕熱容器1由外形為圓柱狀的絕熱材料的容器2形成,沿著該容 器2的內(nèi)壁設置雙重真空絕熱材料3。在真空絕熱材料3的內(nèi)側沿著 上下方向設置板被彎曲的形狀的導熱性良好的金屬制的導熱部件4。 導熱部件4的下端部位于真空絕熱材料3的稍上方、形成底面部4a。 在蓋15的內(nèi)側的面上貼有導熱部件4b。在蓋15的一部分上安裝有與 導熱部件4連接、檢測導熱部件4溫度的溫度傳感器20。在蓋15的 上面設置溫度顯示器21、顯示溫度傳感器20檢測出的溫度。
如圖3所示,導熱部件4是相對設置的兩張板在下端部連接的形 狀。形成在導熱部件4的兩張板之間的空間是層疊收容多個逐個包裝 容器8、在圖1中是層疊三個的空間。在收容該逐個包裝容器8的空 間的外部、與真空絕熱材料3之間的空間填充有聚氨酯,具有絕熱作 用的同時保持導熱部件4。逐個包裝裝置8是在角部形成圓角的長方 體,具有與導熱部件4形成的空間一致的大小。由于使逐個包裝容器 8的大小與導熱部件4 一致,因此,可防止運輸中在恒溫運輸容器30 內(nèi)的逐個包裝容器8產(chǎn)生移位。在逐個包裝容器8的內(nèi)部保持有被第 二導熱部件7覆蓋的長方體的運輸品6,在第二導熱部件7和逐個包 裝容器8之間的間隙上填充有蓄熱材料5。
在此,真空絕熱材料3是用薄板或薄膜將用于保持形狀的纖維狀 的芯部件的周圍密封,將內(nèi)部抽成真空而形成的,作為芯部件例如使 用細金屬絲或玻璃纖維,作為薄膜材料使用鋁或不銹鋼薄板或薄膜。 導熱部件4例如是銅板,逐個包裝容器8使用透明的樹脂制品,可以把握內(nèi)部的狀態(tài)。真空絕熱材料3形成墊子狀,由于沿著絕熱容器1 的內(nèi)周巻起,因此,在真空絕熱材料3的周方向端部只形成很小的間 隙。因此,進一步將其他的真空絕熱材料3巻向內(nèi)側、覆蓋該端部。 這種情況下,使內(nèi)側的真空絕熱材料3的周方向端部位置與外側的真 空絕熱材料3的周方向端部位置不同。
圖2具體表示了將運輸品6保持在逐個包裝容器8中的詳細內(nèi)容。 逐個包裝容器8具有大致相同形狀的蓋部IO和箱部11。蓋部10的頂 板部10a的內(nèi)側形成多根上棱12,在箱部11的底板部lla的內(nèi)側形 成多根下棱13。上棱12和下棱13分別與側壁10b、 llb平行地形成。 蓋部10與箱部11的對合面以及箱部11與蓋部10的對合面被具有撓 性的膜16覆蓋。在形成該膜16的空間內(nèi)保持有蓄熱材料5。蓄熱材 料5最好是磷酸鈉或石蠟、水等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固態(tài)液態(tài)的相變 的潛熱蓄熱材料。
在膜16、 16的中央部附近形成保持運輸品6的空間。運輸品被導 熱性良好的第二導熱部件7覆蓋,保持在該空間內(nèi)。該第二導熱部件 7例如使用薄膜或薄板形的銅。
以下就這樣構成的本實施例的恒溫運輸容器30的作用及動作進 行說明。導熱部件4的導熱率比設置在內(nèi)側的逐個包裝容器8或蓄熱 材料5高得多,來自絕熱容器1底部la的熱量輸入大于來自側面lb 的熱量輸入。即使底部la的溫度上升,從底部la進入的熱也通過導 熱部件4傳向絕熱容器1內(nèi)。即使將運輸品6上下方向地層疊在絕熱 容器l的內(nèi)部,也可抑制上下方向的溫度偏差。并且,由于可以抑制 溫度分布的不均勻性,因此,在收容在絕熱容器1內(nèi)的所有的逐個包 裝容器8上,蓄熱材料均勻地吸熱、可抑制蓄熱材料5的吸熱量的偏 差。
蓄熱材料5進行蓄熱的蓄熱量的剩余量在每個逐個包裝容器8上 都不同,即使絕熱容器1的底部la側的逐個包裝容器8的蓄熱材料5 的保有蓄熱量過早喪失,也可以通過熱傳導傳遞收容于其他逐個包裝 容器8的蓄熱材料5的蓄熱量,因此,可以抑制導熱部件4的溫度上
7升。通過這樣,可以抑制設置在絕熱容器1的底部la側的運輸品6 的溫度上升。
由于蓄熱材料5和運輸品6被保持在逐個包裝容器8的內(nèi)部,蓄 熱材料5被設置在運輸品6的周圍,即使熱量輸入從逐個包裝容器8 的外部進入,只要蓄熱材料5的溫度不上升,運輸品6的溫度也不會 上升。由于設置蓄熱材料5,可以將運輸品6的溫度長時間地保持在 規(guī)定范圍。由于各逐個包裝容器8的熱被傳送到導熱部件4上,因此, 導熱部件4可以使各逐個包裝容器8的溫度均勻化。因此,可以避免 因?qū)π顭岵牧?的熱量輸入的地點不同產(chǎn)生的偏差或蓄熱材料5的一 部分沒有熔化等問題??梢杂行У乩眯顭岵牧?的熱量。在本實施 例中就用絕熱容器l對運輸品6進行保冷的示例進行了說明,用絕熱 容器1對運輸品6進行保溫的情況下也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
由于用第二導熱部件7覆蓋運輸品6,因此,即使只有設置在運 輸品6的下側的蓄熱材料5損失蓄熱熱量,可以利用殘留在該運輸品 6上方或側方的蓄熱熱量抑制運輸品6的溫度上升。另外,考慮到生 產(chǎn)效率,收容在逐個包裝容器8內(nèi)部的蓄熱材料5的量可以是定量, 也可以根據(jù)各運輸品6而改變。使蓄熱材料5的量一定的情況下,以 需要的蓄熱量最多的條件進行設定。如果準備改變蓄熱材料5保有量 的逐個包裝容器8,則可容易地對應運輸品6的運輸時間的變化等。 此時,少量的蓄熱材料5也夠的情況下,可以縮短在蓄熱材料5上蓄 熱的時間,并且可以抑制熱量。另外,即使改變蓄熱材料5的種類等 也可以進4亍對應。
如果只在一部分的逐個包裝容器8中改變收容在內(nèi)部的蓄熱材料 5的量,則雖然蓄熱量的剩余量有偏差,但其他逐個包裝容器8內(nèi)的 蓄熱材料5的蓄熱通過導熱部件4向絕熱容器1內(nèi)傳送。因此,可以 使絕熱容器1內(nèi)的溫度長期均勻化。
由于在逐個包裝容器8內(nèi)部形成蓄熱材料5的收容空間,在膜16 的對合面之間保持運輸品6,因此,可以容易并且確實地在運輸品6 的周圍設置蓄熱材料5。這樣,可以防止由于蓄熱材料5的不均勻等使運輸品6的溫度一部分超出適當范圍的問題。由于形成在蓋部10 和箱部11上的上棱12、下棱13向著蓄熱材料5,因此,蓄熱材料5 和逐個包裝容器8的接觸面積增加。促進了蓄熱材料5和逐個包裝容 器8的熱交換,促進了逐個包裝容器8的溫度均勻化。由于逐個包裝 容器8由透明的樹脂成型,因此,可以視覺上容易確認蓄熱材料5的 熔融狀態(tài)。因此,運輸逐個包裝容器時,可以視覺上把握蓄熱狀態(tài), 可以防止錯誤使用沒有被充分蓄熱的逐個包裝容器8。
蓄熱材料5—旦進行在蓄熱時是液體、在散熱時是固體的相變, 散熱進行后蓄熱材料5積存在收容蓄熱材料5的空間內(nèi)的下部。這種 情況下,如圖2所示,由于蓄熱材料5和頂板部10a,以及蓄熱材料5 和底板部lla的距離變得不同,因此,使上棱12長于下棱13。這樣, 上棱12和下棱13確實可以夠到蓄熱材料5的內(nèi)部。 一旦使上棱12 的端面和下棱13的端面與膜16接觸,則蓄熱材料5的溫度上升之前, 運輸品6的溫度通過各棱12、 13上升。因此,各棱12、 13形成只與 逐個包裝容器8的頂板部10a或底板部lla連接的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在成形聚氨酯的逐個包裝容器8的保持部40 上設置彎曲形狀的導熱部件4,因此,從絕熱容器1中取出逐個包裝 容器8時,只要抬起導熱部件4的上端邊緣部即可。因此,即使層疊 多個逐個包裝容器8的情況下,也可以容易地取出運輸品6,提高了 操作效率。另外,為了使構成簡單,可用如銅等導熱性良好的金屬覆 蓋逐個包裝容器8的外表面,同時兼用作導熱部件4,抑制絕熱容器l 內(nèi)的溫度分布不均。
真空絕熱材料3的絕熱性在面垂直方向上最佳。但是由于真空絕 熱材料3的外表面被金屬覆蓋,因此,熱容易從邊緣部泄漏。使同一 個真空絕熱材料3的邊緣部在周方向盡量接近的同時,使真空絕熱材 料3為雙重結構,使內(nèi)外層的邊緣部在周方向不一樣。這樣,可以抑 制從周方向邊緣部進入的熱量。由于使真空絕熱材料3的下邊緣部低 于絕熱容器1的內(nèi)底面lc,抑制從下邊緣部進入的熱,因此提高了絕 熱容器1的絕熱性能。由于在蓋部15設置溫度顯示器21,因此,不打開蓋部15就可以 確認內(nèi)部的溫度是否保持在規(guī)定的范圍。另外,由于將溫度傳感器20 設置在蓋部15的內(nèi)部、將溫度顯示器21設置在表面部,因此,連接 兩者的電線不露在外部,容易操作。由于溫度傳感器20的溫度超出規(guī) 定范圍后,運輸品6的溫度也超出了規(guī)定范圍,因此,如果溫度傳感 器20的值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運輸品6的溫度則也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在本 實施例中,由于將導熱部件4的溫度作為絕熱容器1內(nèi)的代表性溫度, 因此,總是可以在安全范圍對絕熱容器1進行管理。
圖4是表示將多個圖l所示的恒溫運輸容器30收容在搬運用容器 31內(nèi)進行搬運的狀態(tài)。在讀圖4中,多個收容運輸品6的逐個包裝容 器8被保管在各恒溫運輸容器30內(nèi)。搬運用容器31是可開關的箱狀 容器,具有本體33和蓋34,本體33形成有多個與恒溫運輸容器30 的高度相同高度的孔,蓋34覆蓋收容后的恒溫運輸容器30的上面。 在前面的側面具有溫度顯示部32,可同時顯示將保管在內(nèi)部的各恒溫 運輸容器30的溫度傳感器20檢測出的溫度。
根據(jù)本實施例,不用開關搬運用容器31的蓋34就可以把握各恒 溫運輸容器30內(nèi)的溫度。該搬運用容器31由于發(fā)揮搬運用容器31 的周圍的絕熱材料的功能,因此,減少開關蓋34的次數(shù)有利于保持絕 熱性,可以將運輸品6的溫度長時間地保持在規(guī)定溫度。另外,各恒 溫運輸容器30的溫度傳感器20測量的溫度切換無圖示的切換器的接 點、顯示在搬運用容器31的溫度顯示部32上。該溫度顯示部32當然 也可以顯示多個溫度。
溫度顯示器21和溫度顯示部32具有將各溫度傳感器20檢測出的 溫度超出規(guī)定范圍的情況通知運輸者的警報。通過警報,運輸者可以 更換蓄熱材料5或確認搬運用容器31、恒溫運輸容器30以及逐個包 裝容器8的密封狀態(tài),可以迅速進行必要的對應,避免運輸品異常的 溫度上升或溫度下降。
在溫度顯示器21或溫度顯示部32上也設置預測運輸品6溫度的 裝置。預測裝置通過溫度傳感器20檢測出的溫度值及其時間變化率,預測以后的溫度變化。并且,預測的溫度一旦超出規(guī)定范圍則事先向 運輸者發(fā)出通知。在該預測裝置上可使用例如用于電子體溫計等的儀
器。如果利用電子體溫計,則成本低又容易設置。運輸者在運輸品6 的溫度超過規(guī)定的范圍前可改善搬運用容器31周圍的狀況,或者可與 運輸目的地或運輸出發(fā)地聯(lián)系等采取適當?shù)拇胧_@樣,可以將由于 運輸品的溫度變化帶來的損害抑制在最小限度。并且,也可在溫度顯 示器21或溫度顯示部32上附加將溫度預測結果通知運輸目的地或運 輸出發(fā)地的功能,也可存儲運輸品6的溫度變化記錄。
圖5的縱剖視圖表示本發(fā)明的恒溫運輸容器30的其他實施例。與 本實施例圖1所示的實施例所不同之處是用絕熱材料9代替逐個包裝 容器8來覆蓋運輸品6,層疊用該絕熱材料9覆蓋的運輸品6時,在 絕熱材料9的上下方向之間穿插蓄熱材料5。蓄熱材料5也可層疊在 最下層的絕熱材料9的下側以及最上層的絕熱材料9的上側。絕熱材 料9可使用上述真空絕熱材料,也可使用市面銷售的絕熱材料。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不使用專用的絕熱容器8,因此容易制作。 由于可將蓄熱材料5形成為板狀,因此,事先將蓄熱材料5凝固或溶 解使用的情況下可縮小容積,可確保增加加熱或冷卻面積。因此,可 縮短凝固或溶解所需要的處理時間。運輸品6數(shù)量少的情況下,可容 易地將絕熱材料9或蓄熱材料5填充到恒溫運輸容器30的內(nèi)部多余的 空間。如果填充蓄熱材料5則蓄熱量增加,容易增強運輸品的保溫性 能。適用于外部空氣等溫度條件差的情況或運輸時間長的情況等。這 種情況下,例如在上方多設置蓄熱材料5。即使蓄熱量有差別,也可 以通過導熱部件4使溫度均勻,可長期利用蓄熱效果??纱_實延長運 輸時間,無需過多地使用蓄熱材料5。在本實施例中雖然是相互交錯 地層疊蓄熱材料5和運輸品6,但不是必須交錯層疊,例如可用一層 蓄熱材料5,只層疊運輸品6。
圖6是本發(fā)明的恒溫運輸容器的其他實施例的縱剖視圖。在本實 施例中,層疊用絕熱材料9覆蓋的運輸品6,用金屬制的第二導熱部 件7覆蓋整個層疊的絕熱材料9,在該第二導熱部件7的外周部填充蓄熱材料5。由于將密封在板狀的容器內(nèi)的蓄熱材料5設置在多個絕 熱容器1內(nèi),因此,可以縮小蓄熱材料5單體的體積。并且,由于在 蓄熱材料5的內(nèi)側也設置第二導熱部件7,在其內(nèi)側設置絕熱材料9, 因此,即使蓄熱材料5的一部分溫度低于規(guī)定溫度,由于其他蓄熱材 料5的保有熱量通過第二導熱部件7傳送,因此,可以避免在第二導 熱部件7的內(nèi)側產(chǎn)生局部的溫度降低。
在圖1和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雖然導熱部件4覆蓋運輸品6的 上下左右所有面,但也可如本實施例,只在一部分上設置導熱部件4。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減少了導熱部件4的量,因此可使恒溫運輸容器 30輕型化。
權利要求
1. 一種恒溫運輸容器,具有絕熱容器和可密封上述絕熱容器的蓋,其特征在于,上述絕熱容器在其內(nèi)部設置導熱部件,上述導熱部件在其內(nèi)部收容輸送品,而且,在上述導熱部件的外周設置蓄熱材料。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運輸容器,其特征在于,能夠?qū)⑸鲜?蓄熱材料的一部分的熱通過上述導熱部件傳送到上述蓄熱材料的其他 部分。
全文摘要
在恒溫運輸容器中,具有絕熱容器和可密封上述絕熱容器的蓋,其中,上述絕熱容器在其內(nèi)部設置導熱部件,上述導熱部件在其內(nèi)部收容輸送品,而且,在上述導熱部件的外周設置蓄熱材料。
文檔編號B65D81/38GK101531270SQ20091013784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2月25日
發(fā)明者井沼俊明, 關谷禎夫, 切通祐介, 松島弘章, 藤居達郎, 黑梅弘嗣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