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防混識別功能的便攜式飲料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防混識別功能的便攜式飲料容器,特別涉及一種可以使消費者輕易地從多個混雜在一起的飲料容器中識別出是否為自己飲用過的飲料,避免群體消費者飲用同種飲料過程中出現(xiàn)誤飲或由于無法識別而丟棄。
背景技術(shù):
同種品牌、規(guī)格的礦泉水、純凈水、可樂等便攜式液體飲料瓶,其外觀相同,群體消費者飲用同種飲料過程中,因為飲料瓶外觀一致、沒有辨別標示而容易混亂,導致消費者難于從混雜在一起的多個飲料瓶中識別出是否為自己飲用過的飲料,經(jīng)常出現(xiàn)誤飲或由于無法識別而丟棄,給消費者造成不便和不必要的浪費。
發(fā)明內(nèi)容為了彌補上述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防混識別功能的便攜式飲料容器,它更便于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能及時、有效、準確的辨別出自己開啟飲用的飲料。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shù)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具有防混識別功能的便攜式飲料容器,其結(jié)構(gòu)特征在于,多個帶蓋體便攜式飲料瓶組成容器組;瓶蓋旋設(shè)于飲料瓶瓶口,下連接圈固定在飲料瓶上,瓶蓋與下連接圈之間采用可拉開條帶或者間斷點連接,這樣就組合形成蓋體;容器組中包括至少三種不同顏色的瓶蓋,每個飲料瓶的瓶蓋和下連接圈為同種顏色。將容器組中的飲料瓶瓶蓋設(shè)為多種顏色,且每個飲料瓶的瓶蓋和下連接圈設(shè)為同種顏色,開蓋使用后,使用者就可利用不同飲料瓶具有不同顏色的瓶蓋和連接圈,與他人使用的飲料瓶區(qū)分開來,以輔助使用者從多個混雜在一起的飲料瓶中辨別出自己開啟飲用的飲料,減少出現(xiàn)誤飲或由于無法識別而丟棄的情況。進一步,上述每個容器組中的飲料瓶被平分為三個不同顏色的單元組,每個顏色單元組中的所有飲料瓶瓶蓋為相同顏色。最好,上述每個容器組中的所有飲料瓶瓶蓋均為不同顏色。本實用新型將一個容器組的飲料瓶瓶蓋設(shè)為多種顏色,最好所有瓶蓋均為不同顏色,且每個飲料瓶的下連接圈和瓶蓋設(shè)為相同顏色,多人群體飲用同種品牌、型號的飲料如礦泉水時,盡量選擇不同顏色瓶蓋的飲料瓶,最好使每個人的飲料瓶瓶蓋顏色不相同;開蓋使用后,使用者就可利用自己所開啟的瓶蓋以及同顏色下連接圈及時、有效、準確的分辯出自己開啟飲用的飲料,避免錯拿別人的飲料,解決群體消費者飲用同種飲料過程中無法識別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 果是它具有制作簡單、識別操作便捷的特點,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商業(yè)價值。
[0010]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單個飲料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組合使用狀態(tài)參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具有防混識別功能的便攜式飲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多個帶蓋體便攜式飲料瓶ι組成容器組;瓶蓋11旋設(shè)于飲料瓶1瓶口,下連接圈12固定在飲料瓶上,瓶蓋11與下連接圈12之間采用可拉開條帶13,這樣就組合形成蓋體;容器組中包括顏色I、顏色II、顏色III三種顏色不同的瓶蓋11,每個飲料瓶1的瓶蓋11和下連接圈12為同種顏色。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yīng)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具有防混識別功能的便攜式飲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多個帶蓋體便攜式飲料瓶 (1)組成容器組,瓶蓋(11)旋設(shè)于飲料瓶(1)瓶口,下連接圈(1 固定在飲料瓶上,瓶蓋 11與下連接圈(1 之間采用可拉開條帶(1 或者間斷點連接,這樣就組合形成蓋體。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防混識別功能的便攜式飲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組中包括至少三種不同顏色的瓶蓋(11),每個飲料瓶(1)的瓶蓋(11)和下連接圈 (12)為同種顏色。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防混識別功能的便攜式飲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多個帶蓋體便攜式飲料瓶組成容器組;瓶蓋旋設(shè)于飲料瓶瓶口,下連接圈固定在飲料瓶上,瓶蓋與下連接圈之間采用可拉開條帶或者間斷點連接,這樣就組合形成蓋體;容器組中包括至少三種不同顏色的瓶蓋,每個飲料瓶的瓶蓋和下連接圈為同種顏色。本實用新型具有制作簡單、識別操作便捷的特點,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商業(yè)價值。
文檔編號B65D85/72GK202138670SQ20112017414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5月27日
發(fā)明者林金祥 申請人:林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