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粉均勻混合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設備,該設備不需攪拌而將液體與固體粉末物質均勻混合。
背景技術:
工業(yè)、日常生活和科研等經(jīng)常通過攪拌讓液體和固體粉末物質均勻混合。通過攪拌的混合需耗費大量能量克服摩擦阻力,這是無用功。液粉均勻混合罐,不需攪拌,幾乎完全消除無用功,既顯著減少能量耗費,又能連續(xù)高效混合。
發(fā)明內容
1、液粉均勻混合罐的結構。液粉均勻混合罐的結構見附
圖1。粉料經(jīng)進料口(1)進入,在正下方的粉料拉薄圓錐罩(2)的作用下,變成很薄的粉料筒,在內噴液管C3)和外噴液環(huán)(4)的共同作用下,粉料均勻噴濕。通過出料口進入下方容器。粉料噴濕后有一定粘度,轉動出料暢通器(5) (6) (7),打碎粘結在出料口附近的濕料。為粉料沿拉薄圓錐罩順利下滑,圓錐罩頂角以60-120°為宜;并保持圓錐罩干
O為確保圓錐罩干燥,外噴液環(huán)安裝在外殼中部的凹槽內。內噴液管安裝在粉料筒中間,周身具噴液孔。外噴液環(huán)安裝在外殼中部的凹槽內, 僅內側有噴液孔。根據(jù)液體和粉末物質的混合比例調節(jié)噴液壓力。暢通器由暢通桿(5)、暢通器掛槽(6)和暢通器轉柄(7)組成。通過暢通器掛槽掛在出料口內外。2、原理(1)拉薄粉料拉薄成很薄的圓筒后,液體才能均勻噴濕。粉料拉薄由粉料拉薄圓錐罩完成。粉料拉薄圓錐罩拉薄效果十分突出。設進料口半徑為r,拉薄圓錐罩最大半徑是r 的η倍,即nr,粉料拉薄后的粉料筒壁厚度為d Jir2 = π (nr+d)2- η (nr)2解方程得
權利要求
1.液粉均勻混合罐的主要特征是不經(jīng)攪拌而將液體和固體粉末物質均勻混合;完成該特征的主要組件有粉料拉薄圓錐罩、內噴液管、外噴液環(huán)和出料暢通器,這些組件有機安裝在一個外殼內;液粉均勻混合的過程是粉料物質從進料口進入后經(jīng)粉料拉薄圓錐罩拉薄成很薄的圓筒下落,在下落過程中經(jīng)內噴液管和外噴液環(huán)同時從內外兩方噴濕混勻。
2.根據(jù)權利要求1,粉料拉薄圓錐罩的主要特征是安裝在進料口正下方;其作用是拉薄粉料。
3.根據(jù)權利要求2,為粉料沿拉薄圓錐罩順利下滑,圓錐罩頂角以60-120°為宜;并保持圓錐罩干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內噴液管和外噴液環(huán)的主要特征是內噴液管位于粉料筒中間,周身具噴孔,外噴液環(huán)嵌在外殼中間的凹槽內,并且僅內側有噴孔;液體從噴液管和噴液環(huán)的噴孔同時向粉料筒噴射,將拉薄的粉料噴濕。
5.根據(jù)權利要求1,出料暢通器的主要特征是安裝在出料口內外;由暢通桿、暢通器掛槽和暢通器轉柄組成;轉動暢通器就可打碎粘結的粉料,順利出料。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液粉均勻混合的關鍵是下落粉料筒筒壁足夠?。环哿贤餐脖诤穸瓤赏ㄟ^本專利推導出的公式計算d = (V 2 +1 -n)-rd 粉料筒筒壁厚度 r:進料口半徑η 粉料拉薄圓錐罩最大半徑與r的比。
全文摘要
液體和固體粉末物質混合常用攪拌機完成。攪拌機摩擦阻力很大,絕大部分能量耗費在克服摩擦阻力等無用功上。本發(fā)明不通過攪拌,而采用拉薄及內外噴射的方法將液體和固體粉末均勻混合。該發(fā)明的主要優(yōu)點幾乎完全消除無用功,極大節(jié)約能量;加料、噴濕、出料同步連續(xù)進行,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噴濕過程在密閉容器內進行,避免或減少雜菌污染。
文檔編號B01F5/00GK102489195SQ20111040842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fā)明者鄒立基 申請人:鄒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