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集重力、旋風除塵于一體的立式電除塵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集重力、旋風除塵于一體的立式電除塵器,其內的旋風子設置在一級重力沉降室內,旋風子的中軸線呈豎直狀態(tài)設置,旋風子的含塵氣體進口位于一級重力沉降室內且含塵氣體進口的中心線與旋風子上花板平行,旋風子上端的分離氣體出口中心線與旋風子的中軸線重合,旋風子上端的分離氣體出口和下端的排灰塵口均與二級重力沉降室相連通。本發(fā)明中描述的裝置通過改進重力旋風除塵裝置的結構,將旋風子的結構改變,使得旋風子的含塵氣體進口與旋風子上花板平行,這種情況下旋風子含塵氣體進口的中心線與中軸線夾角呈銳角,在旋風子內的粉塵螺距小,摩擦小,這種連接方式下使得安裝的旋風子單個的工作效率提高。
【專利說明】—種集重力、旋風除塵于一體的立式電除塵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有旋風管的電除塵設備,具體的說是一種集重力、旋風除塵于一體的立式電除塵器。
【背景技術】
[0002]旋風除塵是利用旋轉的含塵氣體所產生的離心力,將粉塵從氣流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干式氣-固分離裝置。對于捕集、分離5?10um以上的粉塵效率較高,其特點是結構簡單,操作維護簡單,操作性能穩(wěn)定,不受含塵氣體的濃度溫度限制。
[0003]電除塵器是利用靜電吸引微細塵粒從而使氣體凈化達到除塵目的的裝置。對粒徑5um以下的塵粒有很好的清除效果,若使用條件合適,其除塵效率可達99%甚至更高。其優(yōu)點是:除塵效率高,處理煙氣量大,消耗電能少,適應于高溫煙氣的回收,并且自動化程度聞。
[0004]目前對于電除塵器的除塵極、電暈極及振打方面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目前國內對于原理組合型電除塵器的研究比較少。復合式電除塵器(專利號:CN201030328)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復合式電除塵器,包括殼體、進風管、出風口、中心風管、振打器、電暈電極、灰斗、排灰閥、均流錐,灰斗設置在殼體的下部,灰斗的下方設有排灰閥,中心風管設置在殼體的內中央,中心風管的外側面與殼體的內側面之間設有電暈電極,殼體的上部設有進風管且與中心風管相聯(lián)通,殼體的上部還設有出風口,殼體的外側面設有振打器,中心風管的下方設有均流錐,還包括中心風管內依次設有上變向阻流器、下變向阻流器,均流錐的下方設有抑塵錐,殼體的內底部與中心風管外底部之間設有底部布風板。本發(fā)明能夠有效地使粗顆粒粉塵實現(xiàn)預分離,使進入除塵電場區(qū)的含塵氣體的濃度大大降低。因為旋風除塵放在中心風管內實現(xiàn),旋風筒軸向尺寸要與電場高度方向一致,因此旋風筒軸向尺寸大,另外因旋風筒只能是放在中心,在處理風量大時,只能使旋風筒尺寸增加,因而旋風除塵效果差。旋風式電除塵器(專利號:CN1266744)旋風式電除塵器是一種集離心慣性、電場荷電和電場過濾除塵于一體的除塵設備。它的主要特征是:通過電機帶動轉子的旋轉,引導和迫使進入電收電器內的含塵氣體旋轉和運動,轉子上設有風葉和電極,在轉子的高速旋轉同時形成密集的電場網,轉子外側根據(jù)不同的原理設有不同的電極形成不同的電場并相互作用,隨著氣體的旋轉和運動,粉塵在離心力和電場力作用下和在密集的電場網中被收集。這種電除塵器通過轉子引導氣流旋轉,結構相對復雜。
[0005]組合立筒式電除塵器(專利號:CN2329446)是一種組合立筒式電除塵器,屬于除塵【技術領域】,它由旋風除塵裝置和電除塵裝置組合而成。旋風除塵裝置由多個旋風子構成,每個旋風子與位于上部的電場同軸。電除塵裝置為立筒式,其除塵極由多個方形棱臺狀傘片串聯(lián)形成,灰塵從傘片外緣落入大灰斗,旋風子室設有小灰斗與電除塵器的大灰斗分開卸灰,避免了二次揚塵。該除塵裝置與目前使用的組合式電除塵器相比,具有除塵效率高、不產生二次揚塵、維修更換簡單等優(yōu)點,適用于高濃度含塵氣體的除塵。該除塵器是組合旋風除塵原理,但因旋風筒每個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系統(tǒng)漏風比較大,影響電除塵器的穩(wěn)定運行。因為有配風管,使得整個結構復雜。
[0006]目前把重力除塵、旋風除塵、電除塵器進行原理組合的研究還不多,此前申報的專利一種集重力、旋風除塵于一體的立式電除塵器(專利號:CN201320230159.3),專利中有運用到組合的,然而其內的旋風子采用垂直旋風子上下滑板,旋風子工作效果不好,同時外界空氣有可能從出塵口進入除塵器內,從而影響除塵效果。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為解決旋風子工作效果不好和外界空氣容易進入除塵器內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集重力、旋風除塵于一體的立式電除塵器,本發(fā)明中描述的裝置通過改進重力旋風除塵裝置的結構,將旋風子的結構改變,使得旋風子的含塵氣體進口與旋風子上花板平行,這種情況下旋風子含塵氣體進口的中心線與中軸線夾角呈銳角,在旋風子內的粉塵螺距小,摩擦小,這種連接方式下使得安裝的旋風子單個的工作效率提高,從而可以使總除塵效率提高。該結構另外一優(yōu)點是由于本裝置采用的是多個旋風子并聯(lián),并同處一殼體內,當位于同一空間內旋風子中軸線處于豎直設置時,該空間內安裝的旋風子個數(shù)會增多,從而提高總體工作效率,同時系統(tǒng)散熱面積減少,使系統(tǒng)散熱減少,而且整個設備還具有除塵效率高,運行費用小,占地面積小的優(yōu)點。
[0008]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集重力、旋風除塵于一體的立式電除塵器,包括帶有進風口、潔凈氣體出口的殼體,殼體內上部空腔設有電除塵裝置,殼體內下部空腔設有重力旋風除塵裝置,重力旋風除塵裝置的出風口與電除塵裝置相連通,在殼體的底部還設有出灰口,所述的重力旋風除塵裝置包括重力沉降室和設置在重力沉降室內的旋風子,所述的重力沉降室由旋風子上花板、旋風子下花板和阻尼板將重力沉降室內的空腔分割成一級重力沉降室和二級重力沉降室,進風口與所述的一級重力沉降室相連通,出灰口與所述的二級重力沉降室相連通;所述一級重力沉降室由旋風子上花板、旋風子下花板和阻尼板包圍而成,其中,旋風子上花板、旋風子下花板分別與水平面呈銳角設置,阻尼板設置在遠離進風口的一側,并在所述阻尼板上開設有重力沉降粉塵出口 ;所述旋風子設置在一級重力沉降室內,旋風子內部的空間為旋風分離室,旋風子固定連接在旋風子上花板和旋風子下花板之間,旋風子的中軸線呈豎直狀態(tài)設置,旋風子的含塵氣體進口位于一級重力沉降室內且含塵氣體進口的中心線與旋風子上花板平行,旋風子上端的分離氣體出口中心線與旋風子的中軸線重合,旋風子上端的分離氣體出口和下端的排灰塵口均與二級重力沉降室相連通。
[0009]所述的旋風子上花板和旋風子下花板相互平行,旋風子上花板、旋風子下花板分別于與水平面呈30°夾角。
[0010]所述的重力沉降粉塵出口處設置有粉塵自鎖裝置,所述的粉塵自鎖裝置包括平衡擋板、轉軸和配重塊,平衡擋板一端伸入殼體內承接重力沉降粉塵出口處的粉塵,另一端伸出殼體外且上邊設置有配重塊,平衡擋板通過轉軸轉動設置在殼體上,通過平衡擋板一端的配重塊的作用力使得平衡擋板構成一個以轉軸為支點的杠桿機構,從而使另一端能夠阻斷重力沉降粉塵出口與出灰口連通。
[0011]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發(fā)明中描述的裝置通過改進重力旋風除塵裝置的結構,將旋風子的結構改變,使得旋風子的含塵氣體進口與旋風子上花板平行,這種情況下旋風子含塵氣體進口的中心線與中軸線夾角呈銳角,在旋風子內的粉塵螺距小,摩擦小,這種連接方式下使得安裝的旋風子單個的工作效率提高,從而可以使總除塵效率提高。該結構另外一優(yōu)點是由于本裝置采用的是多個旋風子并聯(lián),并同處一殼體內,當位于同一空間內旋風子中軸線處于豎直設置時,該空間內安裝的旋風子個數(shù)會增多,從而提高總體工作效率。
[0012]其二、重力沉降粉塵出口處設置有粉塵自鎖裝置,通過該自鎖裝置上的配重塊可以保證擋板上必須保留一部分粉塵起到密封,阻擋外接空氣進入,可以保證外接空氣無法進入除塵器內部,保證了除塵的質量。
[0013]其三、本發(fā)明通過將殼體下部空腔的重力旋風除塵裝置進行改進,并將內部空間合理分割成重力沉降室和旋風分離室,有效對含塵氣體多級處理,保證除塵效果,經重力旋風除塵裝置處理后的氣體經其出風口進入電除塵裝置進行再次除塵,通過靜電除塵后排出,整個設備具有除塵效率高,運行費用小,占地面積小的優(yōu)點。
[0014]其四、在重力旋風除塵裝置中,將殼體下部空腔通過旋風子上花板、旋風子下花板和阻尼板阻隔成一級重力沉降室和二級重力沉降室,并將多個傾斜設置旋風子分布在一級重力沉降室內,所述一級重力沉降室由旋風子上花板、旋風子下花板和阻尼板包圍而成,所述旋風子上花板、旋風子下花板分別與水平面呈銳角設置,阻尼板設置在遠離進風口的一偵牝并在所述阻尼板開設有重力沉降粉塵出口 ;通過以上結構改進,在一級重力沉降室內,氣體流速降低,大顆粒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實現(xiàn)與氣體的分離,同時,固體顆粒碰到旋風子外臂,失去慣性也得到分離,因此,分離效果更好;然后初步分離的氣體進入旋風子內部再次將大顆粒粉塵分離掉,分離后的氣體再次進入空間較大的二級重力沉降室,氣體流速降低,大顆粒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再次沿著傾斜的旋風子上花板落下收集,此結構達到最佳的分離效果;而且因為多個旋風子在密閉設置在一級重力沉降室內,所以系統(tǒng)保溫效果非常好。
[0015]其五、本發(fā)明將旋風子傾斜布置,將旋風子的中軸線分別垂直于旋風子上花板和旋風子下花板,同時將旋風子上花板、旋風子下花板的傾斜安裝角度為30°,保證分離后粉塵順利排出。
[0016]其六、本發(fā)明裝置上花板處于與水平傾斜安裝,便于電除塵收下粉塵的排出。
[0017]其七,該裝置結構簡單,便于檢修,很容易清除內部的粉塵堆積現(xiàn)象,因此提高了設備的運轉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發(fā)明中重力旋風除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本發(fā)明中旋風子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圖3中本發(fā)明中旋風子的俯視圖。
[0022]圖5為本發(fā)明中粉塵自鎖裝置安裝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標記:1、殼體,101、進風口,102、潔凈氣體出口,103、出灰口,2、電除塵裝置,
3、重力旋風除塵裝置,301、重力沉降室,3011、一級重力沉降室,3012、二級重力沉降室,3013、旋風子上花板,3014、旋風子下花板,3015、阻尼板,3016、重力沉降粉塵出口,302、旋風子,3021、含塵氣體進口,3022、分離氣體出口,3023、排灰塵口 ;4、粉塵自鎖裝置;401、配重塊;402、轉軸;403、平衡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如圖所示,一種集重力、旋風除塵于一體的立式電除塵器,包括帶有進風口 101、潔凈氣體出口 102的殼體1,殼體I內上部空腔設有電除塵裝置2,殼體I內下部空腔設有重力旋風除塵裝置3,重力旋風除塵裝置3的出風口與電除塵裝置2相連通,在殼體I的底部還設有出灰口 103,所述的重力旋風除塵裝置3包括重力沉降室301和設置在重力沉降室內的旋風子302,所述的重力沉降室301由旋風子上花板3013、旋風子下花板3014和阻尼板3015將重力沉降室301內的空腔分割成一級重力沉降室3011和二級重力沉降室3012,進風口 101與所述的一級重力沉降室3011相連通,出灰口 103與所述的二級重力沉降室3012相連通;所述一級重力沉降室3011由旋風子上花板3013、旋風子下花板3014和阻尼板3015包圍而成,其中,旋風子上花板3013、旋風子下花板3014分別與水平面呈銳角設置,阻尼板3015設置在遠離進風口 101的一側,并在所述阻尼板3015上開設有重力沉降粉塵出口 3016 ;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風子302設置在一級重力沉降室3011內,旋風子302內部的空間為旋風分離室,旋風子302固定連接在旋風子上花板3013和旋風子下花板3014之間,旋風子302的中軸線呈豎直狀態(tài)設置,旋風子302的含塵氣體進口 3021位于一級重力沉降室3011內且含塵氣體進口 3021的中心線與旋風子上花板3013平行,旋風子302上端的分離氣體出口 3022中心線與旋風子302的中軸線重合,旋風子302上端的分離氣體出口3022和下端的排灰塵口 3023均與二級重力沉降室3012相連通。
[0025]所述的旋風子上花板3013和旋風子下花板3014相互平行,旋風子上花板3013、旋風子下花板3014分別于與水平面呈30°夾角。
[0026]所述的重力沉降粉塵出口 3016處設置有粉塵自鎖裝置4,所述的粉塵自鎖裝置包括平衡擋板403、轉軸402和配重塊401,平衡擋板403 —端伸入殼體I內承接重力沉降粉塵出口 3016處的粉塵,另一端伸出殼體I外且上邊設置有配重塊401,平衡擋板403通過轉軸402轉動設置在殼體I上,通過平衡擋板403 —端的配重塊401的作用力使得平衡擋板403構成一個以轉軸402為支點的杠桿機構,從而使另一端能夠阻斷重力沉降粉塵出口3016與出灰口 103連通。
[0027]本裝置中,將多個旋風子設置在一級重力沉降室內,根據(jù)處理風量,可以布置多個旋風子,而且旋風子的結構改變,可以減少器內部摩擦,所以處理風量可以滿足工藝要求,同時因為多個旋風子在一個殼體內,所以系統(tǒng)保溫效果好,且旋風子尺寸小,除塵效率高。
[0028]本發(fā)明僅僅對該設備中下部空腔的重力旋風除塵裝置進行改進,上部的電除塵裝置并無改動,因此對電除塵裝置無需過多描述,上部的電除塵裝置,除塵極是圓臺傘狀結構,與組合立筒式電除塵器電除塵裝置結構相似,只是因為下部裝置對粉塵進行了高效的捕捉,所以其電場高度要低,因此也降低了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集重力、旋風除塵于一體的立式電除塵器,包括帶有進風口(101)、潔凈氣體出口(102)的殼體(1),殼體(I)內上部空腔設有電除塵裝置(2),殼體(I)內下部空腔設有重力旋風除塵裝置(3),重力旋風除塵裝置(3)的出風口與電除塵裝置(2)相連通,在殼體(I)的底部還設有出灰口(103),所述的重力旋風除塵裝置(3)包括重力沉降室(301)和設置在重力沉降室內的旋風子(302),所述的重力沉降室(301)由旋風子上花板(3013)、旋風子下花板(3014)和阻尼板(3015)將重力沉降室(301)內的空腔分割成一級重力沉降室(3011)和二級重力沉降室(3012),進風口(101)與所述的一級重力沉降室(3011)相連通,出灰口(103)與所述的二級重力沉降室(3012)相連通;所述一級重力沉降室(3011)由旋風子上花板(3013)、旋風子下花板(3014)和阻尼板(3015)包圍而成,其中,旋風子上花板(3013)、旋風子下花板(3014)分別與水平面呈銳角設置,阻尼板(3015)設置在遠離進風口(101)的一側,并在所述阻尼板(3015)上開設有重力沉降粉塵出口(3016);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風子(302)設置在一級重力沉降室(3011)內,旋風子(302)內部的空間為旋風分離室,旋風子(302)固定連接在旋風子上花板(3013)和旋風子下花板(3014)之間,旋風子(302)的中軸線呈豎直狀態(tài)設置,旋風子(302)的含塵氣體進口(3021)位于一級重力沉降室(3011)內且含塵氣體進口(3021)的中心線與旋風子上花板(3013)平行,旋風子(302)上端的分離氣體出口(3022)中心線與旋風子(302)的中軸線重合,旋風子(302)上端的分離氣體出口(3022)和下端的排灰塵口(3023)均與二級重力沉降室(3012)相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集重力、旋風除塵于一體的立式電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風子上花板(3013)和旋風子下花板(3014)相互平行,旋風子上花板(3013)、旋風子下花板(3014)分別于與水平面呈30°夾角。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集重力、旋風除塵于一體的立式電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力沉降粉塵出口(3016)處設置有粉塵自鎖裝置(4),所述的粉塵自鎖裝置包括平衡擋板(403 )、轉軸(402 )和配重塊(401),平衡擋板(403 ) —端伸入殼體(I)內承接重力沉降粉塵出口(3016)處的粉塵,另一端伸出殼體(I)外且上邊設置有配重塊(401),平衡擋板(403)通過轉軸(402 )轉動設置在殼體(I)上,通過平衡擋板(403 ) —端的配重塊(401)的作用力使得平衡擋板(403)構成一個以轉軸(402)為支點的杠桿機構,從而使另一端能夠阻斷重力沉降粉塵出口(3016)與出灰口(103)連通。
【文檔編號】B01D50/00GK104128058SQ201410362898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fā)明者】仝軍鋒, 陳偉, 葛玻, 趙紅霞, 李妙玲, 王波, 宋曉玲 申請人:洛陽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