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高效粉碎研磨機。
背景技術:
食品加工工業(yè)的發(fā)展歷史比較悠久,食品工業(yè)指主要以農業(yè)、漁業(yè)、畜牧業(yè)、林業(yè)或化學工業(yè)的產品或半成品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連續(xù)而有組織的經濟活動工業(yè)體系。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的食品工業(yè)發(fā)展迅速,食品加工的范圍和深度不斷擴展,利用的科學技術也越來越先進;食品加工中往往涉及到研磨作業(yè),通常采用研磨機進行研磨作業(yè),目前食品加工、制藥、飼料及其它行業(yè)使用的研磨機,普遍存在研磨不均勻、研磨率低等缺陷,影響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粉碎研磨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粉碎研磨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底部設置有支撐架,殼體固定在支撐架頂部設置的支撐板上,殼體內側頂端設置有錐形料斗,錐形料斗設置有下料管口,所述錐形料斗中部套裝有循環(huán)送料筒,錐形料斗內循環(huán)送料筒兩側對稱分別設置有第一粉碎輥組和第二粉碎輥組,所述第一粉碎輥組包括第一粉碎輥和第二粉碎輥,第二粉碎輥組包括第三粉碎輥和第四粉碎輥;循環(huán)送料筒底端穿過下料管口伸入到殼體下部,循環(huán)送料筒直徑比下料管口直徑小,循環(huán)送料筒外側壁與下料管口內壁之間形成空隙,循環(huán)送料筒與錐形料斗上部側壁之間設置有錐狀的篩網,所述循環(huán)送料筒側壁對應篩網底端上方設置有粗料口,所述循環(huán)送料筒內設置有提升粗料的螺旋提升軸,殼體頂部對應第一粉碎輥組和第二粉碎輥組設置有環(huán)形入料口;所述殼體內對應下料管口中部位置設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下方設置有動磨盤,動磨盤上側中部位置設置有貫通動磨盤的磨盤套管,所述磨盤套管套裝錐形料斗的下料管口外側,所述動磨盤下方設置有與動磨盤配合的靜磨盤,所述殼體底端設置有轉軸,所述靜磨盤中心固定在轉軸頂端,轉軸由支撐板下側設置的磨料電機驅動,所述螺旋提升軸固定在靜磨盤上側中心位置上。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殼體頂部對應循環(huán)送料筒頂端設置有向上凸起弧形導流板。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動磨盤為錐形盤狀殼體結構,所述靜磨盤為與動磨盤配合的成錐形盤狀磨盤結構。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動磨盤左右兩側設置有活動套,活動套套裝在固定套內,固定套頂端固定在固定板下側。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套和活動套內設置有彈簧,彈簧一端與固定套內的固定板連接,另一端與動磨盤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粉碎輥和第二粉碎輥的軸心連線呈右下方向傾斜設置。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殼體底端設置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水平設置殼體底端一側,且與殼體底端連通。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殼體底端另一側底板設置成向出料通道傾斜狀,出料通道內設置有螺旋出料軸,螺旋出料軸由出料通道外側設置的出料電機驅動,出料電機容置在傾斜的底板和支撐板之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高效粉碎研磨機,結構新穎;本發(fā)明結構設計巧妙,在物料進行研磨之前進行粉碎,大大提高研磨效率,同時實現循環(huán)粉碎,同時考慮到研磨作業(yè)特點,利用一個電機實現研磨作業(yè)和粗料的循環(huán)作業(yè),結構緊湊;另外采用動磨盤和靜磨盤進行研磨作業(yè),動磨盤的巧妙設計使得,動磨盤在研磨過程中上下運動,減震同時使得動磨盤始終貼合靜磨盤,有效提高研磨效率;另外巧妙設置出料機構,方便出料。
附圖說明
圖1為高效粉碎研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高效粉碎研磨機中循環(huán)送料筒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高效粉碎研磨機中固定套和活動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高效粉碎研磨機,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底部設置有支撐架7,殼體1固定在支撐架7頂部設置的支撐板6上,殼體1內側頂端設置有錐形料斗19,錐形料斗19設置有下料管口29,所述錐形料斗19中部套裝有循環(huán)送料筒18,錐形料斗19內循環(huán)送料筒18兩側對稱分別設置有第一粉碎輥組和第二粉碎輥組,所述第一粉碎輥組包括第一粉碎輥17和第二粉碎輥26,第二粉碎輥組包括第三粉碎輥21和第四粉碎輥22;循環(huán)送料筒18底端穿過下料管口29伸入到殼體1下部,循環(huán)送料筒18直徑比下料管口直徑小,循環(huán)送料筒18外側壁與下料管口29內壁之間形成空隙,循環(huán)送料筒18與錐形料斗19上部側壁之間設置有錐狀的篩網28,所述循環(huán)送料筒18側壁對應篩網28底端上方設置有粗料口17,所述循環(huán)送料筒18內設置有提升粗料的螺旋提升軸24,所述殼體頂部對應循環(huán)送料筒18頂端設置有向上凸起弧形導流板25;殼體頂部對應第一粉碎輥組和第二粉碎輥組設置有環(huán)形入料口23。
所述殼體1內對應下料管口29中部位置設置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下方設置有動磨盤14,所述動磨盤14為錐形盤狀殼體結構,動磨盤14上側中部位置設置有貫通動磨盤14的磨盤套管15,所述磨盤套管15套裝錐形料斗19的下料管口29外側,所述動磨盤左右兩側設置有活動套4,活動套4套裝在固定套2內,固定套2頂端固定在固定板16下側,所述固定套2和活動套4內設置有彈簧3,彈簧3一端與固定套2內的固定板連接,另一端與動磨盤連接,所述動磨盤14下方設置有與動磨盤14配合的錐形盤狀靜磨盤5,所述殼體底端設置有轉軸9,所述靜磨盤5中心固定在轉軸9頂端,轉軸9由支撐板6下側設置的磨料電機10驅動,所述螺旋提升軸24固定在靜磨盤5上側中心位置上。
所述殼體1底端設置有出料通道13,出料通道13水平設置殼體1底端一側,且與殼體1底端連通;所述殼體1底端另一側底板8設置成向出料通道傾斜狀,出料通道13內設置有螺旋出料軸12,螺旋出料軸12由出料通道13外側設置的出料電機11驅動,出料電機11容置在傾斜的底板8和支撐板6之間。
所述第一粉碎輥17和第二粉碎輥26的軸心連線呈右下方向傾斜設置。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高效粉碎研磨機,結構新穎;在物料進行研磨之前進行粉碎,大大提高研磨效率,物料經過環(huán)形入料口23進入殼體1內,由第一粉碎輥組和第二粉碎輥組對物料進行粉碎,初步粉碎的粗顆粒通過篩網底端上方循環(huán)送料筒18側壁設置的粗料口17進入循環(huán)送料筒18,由循環(huán)送料筒18內設置的螺旋提升軸24至殼體1內頂部,通過導流板25分流至兩側的第一粉碎輥組和第二粉碎輥組上進行二次粉碎,如此循環(huán)粉碎,物料粉碎效果好,粉碎后的細顆粒經過篩網28進入殼體1下方的動磨盤14和靜磨盤5之間,靜磨盤5由磨料電機10驅動與動磨盤14配合磨料,螺旋提升軸24固定在靜磨盤5上側中心位置上,通過靜磨盤5帶動轉動,結構設計巧妙;考慮到螺旋提升軸和研磨都對轉速需求相對較慢,所需功率較低的特點,采用一個電機驅動節(jié)能;省去了螺旋提升軸24的驅動電機;結構緊湊;動磨盤14由于通過活動套4套裝在固定板16下側固定套內,且中間設置有回復左右的彈簧,動磨盤14在研磨過程中上下運動,減震同時使得動磨盤在彈簧回復里左右下始終貼合靜磨盤,有效提高研磨效率;物料研磨后通過傾斜的底板8進入出料通道13,由出料通道13內螺旋出料軸12旋轉出料,方便出料。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